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泛。花生食用形式丰富,营养价值高,主要以加工、直接售卖和榨油的形式在市场中销售,市场需求量大,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我国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进而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其经济效益,影响农户收入。学习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做好花生病虫害防治,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益。
1.1 茎腐病
茎腐病是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花生的茎、荚果、子叶和根,发病部位普遍在根茎和茎基部,该病高发期为花生苗期。茎腐病早期症状为花生植株叶片出现黄褐色病斑,后期渐渐变成黑褐色病斑。防治措施:一是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茎腐病主要传染花生种子,因此,农户需要提前对花生种子做好处理。农户可以通过阳光暴晒的方式来杀死花生种子上存在的病菌,及时去除劣质种子,以减少种子上存在的病菌,减少病虫害发病率。二是花生已经受到茎腐病的侵害,可使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克/亩,兑水55公斤左右,向花生茎枝部喷淋或者直接灌根。
1.2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植株的根部,导致花生烂根,严重时还可能危害荚果和果针。发病时,花生植株的根基部会长出长条形状的褐色病斑,根部皮层变成褐色并且腐烂、易脱落。容易发病的情况通常为地势低洼、土层浅薄和连作地块,并且持续低温下雨或者少雨干旱、大雨骤晴的天气。防治措施:一是轮作倒茬。将花生与高粱等农作物进行轮作,有效防止花生根部受到病菌的侵害,减少病菌量。二是药剂拌种。花生播种前,可使用1∶250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种子拌种,杀死根腐病病菌。三是病害发生后,可使用80克左右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55公斤左右,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到花生茎基部或灌根,每穴使用0.2公斤左右药剂。
1.3 叶斑病
叶斑病包括了黑斑病、网斑病和褐斑病三类,病害也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植株的同一叶片上。网斑病和黑斑病的出现时间较晚,但大多数情况都是在盛花期后才发生。网斑病和黑斑病的发生情况比较严重,可能导致大量落叶;褐斑病发生时期较早,初花期就已出现。防治措施:一是轮作倒茬。可以采用花生与玉米、甘薯等农作物隔年轮作倒茬的方式,减少土壤病害的侵害,提高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二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采用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化学药液,每隔15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洒药液3次。三是清除病残体。在花生收获的时候,可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方式,清除所有发生叶斑病的花生植株。
1.4 青枯病
青枯病是维管束病害,主要危害部位为花生的根茎,发病盛期为花生生长开花后至结荚前期。当花生出现青枯病,花生茎顶梢叶迅速失水而枯萎,两天以后,另一侧叶子也逐渐枯萎,最后变成黄褐色。严重时,花生植株会在3天内急剧凋萎至死亡,最慢也在8~20天枯死。防治措施:一是对土壤进行预处理。该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生存,因此,可以在播种前向土壤中施加石灰,防止花生植株受到青枯病菌的侵害。二是轮作倒茬。将花生与小麦等作物进行轮作,轮作时间为2年左右。三是深耕土壤。施氮肥和钾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需要在雨后及时进行田间排水,避免积水过多而引起花生根部腐烂。四是发现花生植株染病后要立刻去除并烧毁,防止青枯病蔓延扩散。五是喷施药剂。可以均匀喷施20%悬浮剂18毫升/亩左右,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20~200克/亩,每穴浇灌药剂0.3公斤左右,每隔8~10天浇灌1次,连续浇灌2次左右。
2.1 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花生叶片、嫩芽、花瓣和果针,受侵害的花生植株叶片卷曲变形并且变黄,影响花生开花和荚果生长,生长迟缓或者停止,造成花生产量降低。蚜虫吸取花生植株的营养,并且是病毒的传播媒介,是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害虫,在初花期受到侵害情况最严重。防治措施:一是天敌防治。蚜虫防治应该坚持宜早不宜迟的防治原则,利用天敌防治。二是化学药剂防治。苗期可选择10%吡虫啉粉剂4000倍液、40%的乐果乳油7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1500倍液,将药剂均匀地喷洒。
2.2 蛴螬
蛴螬是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通常在花生出苗期蛀食刚萌芽的花生种子,并损伤花生幼苗根茎,引起花生断根、缺苗,还会在花生植株结荚后蛀食荚果,引起花生植株出现空壳的现象。防治措施:一是进行花生种子处理。可以将50%辛硫磷乳油3700克/公顷与细沙进行混合,制作成毒土,而后将其撒于播种穴中。二是化学药剂防治。由于蛴螬幼虫在1~2龄期入土浅,耐药性差,此时是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可以选择1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左右、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3~4公斤进行撒施和灌根。在成虫高发期,可以选择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均匀撒施。三是农业防治。播种前,施用腐熟农家肥,并深翻土壤,将害虫翻至土壤表层,利用低温将害虫冻死,以此来减少害虫数量。四是使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减少害虫虫卵数量。
总而言之,花生是人们生活中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广大农户和农业科研者共同努力,不断更新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