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启迪学生智慧,以项目助力学生成长

2024-11-08 00:00姚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9期

1.项目背景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其中涉及人际相处、规则意识、健康观念、创新与安全、道德与法治等内容。但如果学生沉迷于不健康的游戏,则会影响其自身的成长。因此,引导学生健康游戏至关重要,教师应努力使游戏成为促进小学生文明生活与创新发展的“桥梁”,实现“玩好即发展好”的目标。基于此,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主题为“如何设计安全又有趣的课间游戏”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2.问题设计

在项目式学习中,让学生明确项目的目标与本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项目的本质问题,如“健康游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理性、健康地玩游戏”等。这些问题涉及了游戏与健康之间的核心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健康游戏的定义、标准和实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为完成驱动性问题奠定基础。

驱动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存在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注意到,在课间休息时很多同学常常因缺乏合适的活动而陷入无聊或过度兴奋的状态,这不仅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也可能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作为班级的一员,你会如何设计一个安全又有趣的课间游戏?”这一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路径。

3.项目实施

一是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理解驱动性问题奠定基础。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首先要利用玩具与游戏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接着,在调查、了解学生课间游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分享游戏经历,并现场体验新的小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反思日记”等小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游戏与个人成长的关联,为后续项目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构建子问题链,与学生共探游戏奥秘。教师将“传统游戏”和“健康游戏”设计为两大核心主题,带领学生共同探索他们心中的疑惑与兴趣点。基于学生所提出的多元化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选取代表性问题形成清单,总结出3个子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根据子问题链,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制定后续分工方案。

子问题1:有哪些传统游戏?它们的玩法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传统游戏的用具取材灵活,具有很大的扩展与改造空间。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游戏,教师引入语文阅读篇目《一起长大的玩具》,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传统游戏的魅力。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让学生通过采访,了解家长小时候玩的游戏,探索游戏变迁和文化传承。并在“游戏推荐会”中,组织学生分享喜爱的传统游戏,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子问题2:哪些游戏适合在课间进行?它们有哪些优点和特色?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但自控力常显不足。为此,笔者策划“游戏诊断会”,鼓励学生畅谈游戏体验,结合现实问题,分析游戏的优缺点。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仅分享了欢乐时光,也进一步反思了过度游戏带来的困扰。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游戏不仅仅是放松和娱乐的方式,更是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在游戏中“不伤己、不伤人、守规则、健身心”的重要性,注重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环境中合理选择游戏。这不仅是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更是对学生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锻炼与提升。

子问题3:如何将有限的材料设计成有趣又安全的游戏道具?怎样设计一个合理的游戏规则?

教师应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将传统游戏推陈出新,让想象力“飞翔”。学生们在项目式学习中分组协作,各司其职:搜集材料的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普通的物品转化为游戏的道具;设计规则的学生要兼顾游戏的公平与趣味;图文创作的学生化繁为简,让规则一目了然。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更促进了他们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游戏成为了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三是展示游戏设计,交流创新成果。在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精心设计的游戏。学生们不仅生动阐述了所设计的游戏玩法与具体规则,还深入分享了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制作心得。台下学生认真聆听展示小组的分享,积极参与讨论,从多个角度提出对游戏规则的建议以及玩法的创新。而展示小组积极回应,主动吸纳同学们的“智慧结晶”,进一步打磨游戏,力求让其更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

4.项目评价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应呈现出针对性、多元性与过程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与反思中发现自己的进步点。笔者从创意表达、规则制定、沟通分享、倾听反馈、团队协作、信息收集等多个方面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努力实现评价对于项目式学习的反馈、导向、规范与激励作用。

5.项目反思

一是要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与投入度。在项目初期,通过玩具与游戏情境的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项目团队组建过程中,小部分学生会稍显被动,未来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是要依据活动效果,积极调整交流与反馈机制。在成果展示环节,有的学生容易紧张,影响了沟通和呈现的效果。为此,笔者计划加强交流与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分享会、体验会等活动,提供更多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与指导,助力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进一步完善作品,提升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