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风民俗主题,结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开展了为期八周的“我是民俗推广人”学科项目学习。
1.项目实施背景
课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教材依据: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民风民俗,人文要素指向了民风民俗特点,语文要素则侧重从谋篇布局上根据内容的主次来理解和表达主要意思。
学情依据:民风民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很多人渐渐远离了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小学生对于民风民俗理解不深。六年级的学生虽对民俗有了一定了解,但对其中包含的文化意蕴认识不够。同时,从谋篇布局角度来看,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把握和表达主要意思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项目实施目标
学业发展目标:(1)学生在阅读时,能分清主次,把握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表达时能详略得当,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自己的主要意思;(2)学生能够了解民俗文化在不同时代、地域上的意义与特点,以培养对传统民俗的热爱之情。
学科素养目标:感悟中华传统民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热情和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乐学善思、勤于反思的学习习惯;(2)提升学生善于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实施过程
第一,入项导引。
提出驱动问题,推动项目组选定要推广的民俗项目,具体流程如下:交流语文实践作业—提出驱动问题,师生共研分解驱动问题—梳理单元整体阅读—成立项目小组,确定“民俗”项目。
作业交流:在学生畅说春节风俗后,以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它们有什么意义”来引导学生关注民俗的文化内涵。
头脑风暴:“作为民俗推广人,你将如何进行推广呢?”师生共研,破解问题,发现解决核心驱动问题的步骤,进而延伸出系列分解性驱动问题。
回归教材:以问题“可以选择哪些民俗进行推广”来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的自主阅读,梳理、了解各项民俗的内容、形式、意义等;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广泛进行课外民俗的梳理和了解,形成寻访导图。
组建团队:学生根据感兴趣的民俗组建项目团队。
第二,项目推进。
首先,探究民俗内容,挖掘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精读课文,学习分清主次的阅读方法,体会如何详写主要部分;查找资料,挖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完成推广民俗的深入探究。
随着项目推进,学生遇到新问题“要推广的民俗有什么具体内容和文化内涵呢”,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为查找资料提供助力。
以精读《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为支架:针对《北京的春节》提出问题:“课文对哪几天进行了详写,为什么详写这几天?”;针对《腊八粥》提出问题:“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事?哪部分详写?”。通过问题引发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学习分清主次地把握主要意思的阅读方法。
小组运用习得的方法广泛开展阅读,进行资料搜集,深入探究要推广的民俗,完成民俗备忘录。
其次,探究民俗的推广形式。
探究具体过程如下:比较阅读课文学习写法—结合习作尝试写解说词—根据评价表调整完善。
在对要推广的民俗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学生开始思考“以哪种形式进行民俗推广”。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困难集中在解说词的写作上。
于是,师生聚焦教材,比较阅读单元课文,发现文章体裁与表达方法的差异,即不同的民俗根据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选择不同的介绍形式。接着,再反复深入具体课文学习写法。在《北京的春节》中学习全景式描写、不同人群分类写等方法;在《腊八粥》中学习将人物活动、感受与腊八粥描写结合的方法;在《藏戏》中学习从不同方面介绍的方法。然后,学生尝试实践习得的写法,进行解说词写作,并借助评价表自评、互评,修改完善解说词。
第三,项目展示。
通过探究问题“怎样进行推广才更有吸引力”,引发思维碰撞,细化推广展示细节,制定最佳推广人和项目组的评价细则,为作品调整完善、迭代更新提供支架。
在民俗推广会上,学生进行展板介绍、现场演示、实物展示,还通过海报、明信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民俗宣传。
4.项目实施评价
本项目针对实施的各个环节,设计多元评价表。学生根据评价表,以终为始,设计并完善自己的成果。
5.项目实施反思
驱动问题与成果一致性上的思考。驱动问题很好地指向了项目成果,但是在分解驱动问题上,有时不够精准,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及时调整。
学习支架的提供与搭建上的认识。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时,笔者都及时搭设了学习支架,但有时提供得过早,还应注意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支架形式的多样性还需加强。■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