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的专业集群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4-11-08 00:00冯佳崇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9期

物联网、大数据融合等技术快速发展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革命,职业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迫切需要专业集群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服务保障城市的常态化运行培养大量具备数字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电气设备与智能控制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立足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首都基本职责,结合教育部新一轮专业目录调整,围绕中高本一体化设计,紧随区域、紧贴产业、紧扣技术,初步形成了顶层有设计、底层统筹实施的专业集群智能化转型升级思路。

专业集群采用了核心专业引领下的两层专业组群架构,核心专业是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规划下设二至三个支撑专业。为实现专业集群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根据新职业、新岗位、新技术对人才的新需求,构建了“培养模式升级、课程体系升级、教师队伍升级、实训基地升级、专业内涵升级”的递进式专业集群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

面向首都“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专业集群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牢牢抓住与头部企业、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校企合作,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人才需求,擦亮“北京智造”品牌。

1.依托现代学徒制成果,实现培养模式升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着力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要解决人才培养缺少制度保障、师资激励与培养力度不足、服务意识和举措缺失等问题;二是要解决校企合作忽冷忽热、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三是要解决企业教学环节薄弱、校企课程之间缺乏协调性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学校在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升学+就业”为导向,以施耐德电气工程师学院为载体,聚焦机制、模式和路径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五双合创、柔性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五双合创”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育人机制方面,开放联动,创新“双主体”;二是师资团队方面,共同发展,构建“双导师”;三是标准体系方面,创新驱动,研制“双基地”;四是管理机制方面,质量为本,形成“双循环”;五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方面,产教融合,试点“双身份”。

“柔性培养”是为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借鉴智能制造领域中柔性化生产的先进理念,通过对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进行改造升级,创新“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定制培养”组合使用的培养路径,实现专业群与岗位群的精准化对接。

2.融入新技术、新理念,实现课程体系升级

面对技术变革及产业升级需求,学校探索将智能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养重构了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柔性培养”,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分三类搭建专业集群模块化课程。

第一类是必修模块,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组成,强调通识教育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打牢学生文化基础,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第二类是选修模块,由“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组成,主要是吸收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四新”内容,课程上突出“新”;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把课程做“宽”,帮助学生聚焦产业、岗位和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三类是定向模块,由与岗位群一一对应的综合应用课组成,通过与定岗实习相结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通过课程体系升级,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3.专兼结合,实现师资队伍升级

专业集群优化了“专兼结合”双导师团队结构,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根据兼职教师特长,将兼职教师分为企业文化导师、企业特聘专家、企业实践导师、学徒实习指导教师四类,分别参与企业文化传播、专业核心技能指导与评价、教师企业实践和学徒定岗实习辅导等工作。学校安排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调研“四新”信息,参加技术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4.中高职一体化,实现实训基地升级

工程师学院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平台,是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促进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手段。学校联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基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工程师学院建设,设计实训基地并进行全面智能化改造升级,满足系统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5.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专业内涵升级

立足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以学校绿色赋能应用中心和培训学校为两翼,学校面向行业企业、中小学、社会人员等开展服务,通过共建产学研训一体化发展平台,使用绿色技术、培养绿色技能、开展绿色创想、实现绿色制造,校企共同研发14项专利。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学校与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等“结对子”,助力京湘、京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学校还参与了教育部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实训基地标准的制定,作为副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了教育部新版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标准,助推专业集群发展。

本文系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和实训基地(施耐德电气工程师学院)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