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家精神之花在师生关系中绽放

2024-11-08 00:00成尚荣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9期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个深刻的话题。其深刻性在于精神引领性,引领教师心灵的“再圣化”,提升精神境界,塑造美好心灵。其深刻性也在于它的深沉召唤性,召唤教师以教育家为楷模,像教育家那样当老师。其深刻性还基于教育家精神的生活扎根性——教育家精神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浸润、滋养而铸造起来的。正是生活的扎根性,让教育家精神具有亲近性,并具有普遍意义:教育家精神是崇高的,但绝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深刻的,但绝不是不可领悟的;形象是高大的,但绝不是远不可及的。教育家就在我们身边,与教育家为友为伴,我们也会生长出教育家精神来。正因如此,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个可持续、常谈常新的话题,其可持续性应被视作深刻性的另一种体现。

换个角度看,弘扬教育家精神也在引领我们回溯教育家成长的过程,回归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而寻找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使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到实处。

在本质上,教育学是人学。尽管早在古希腊文献中就洋溢着幸福的人学思想,但直到1969年,人学仍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可贵的是,正是在人学尚未成为一门公认学科的年代,苏霍姆林斯基便已发现它与教育学的本质联系,提出了“教育学就是人学”[1]的命题。教育学是人学,弘扬教育家精神必然回归到人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上去,回到教育与人的基本关系中去,回归对人的关怀与帮助。只有回归教育与人的基本关系,才可能找寻到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属性,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发力点才会更有深度和力度。

回归人性,必定要回归师生关系。无疑,在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其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关系。这是不言而喻的。教育或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互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舍弃其中任何一方,便无教育、教学可言。对师生关系的描述较为准确而生动的人有很多,其中突出者有两人:一人是《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的作者弗莱雷,他说,教室里只有两种人——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另一人是蒙台梭利,她在《童年的秘密》里对教师的定义是:“作为教师的儿童。”其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映射着师生关系的思想光芒。“信其道,亲其师”,大道至简的六个字,思想如此深邃,其精髓就在“信”与“亲”的思想和实践的张力之中。“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是人人可为学生,也个个可为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呈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如此平常,又如此亲切。教育家谦逊的为师之德、君子之风,犹如拂面的春风。

实践中正是这样的。教育家精神自然而生动地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当然也是在这样的和谐关系中生长出教育家精神的。说到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家营造起来的。我们不妨再讲讲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并制止,叫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将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掏出第二颗糖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而且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呀!”男生感动极了,流着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次奖励给你一颗糖果,我没有更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故事如此平常,又极不平常;如此普通,又极不普通。但正是这平常而又普通的故事,酿成了经典。经典的故事让教育家精神凸显得如此具体、鲜活。我以为,教育家精神常常发生在师生关系的建构中,因此这样的精神具有渗透性、弥散性,真实而自然地发生着。但是,这样的故事又是不平凡、不普通的,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教育家精神照耀下的师生关系给了教育一种秩序——你说我听,我做你说,互相倾听,互相理解。这样的秩序里有教育应有的规范,又充满着精神的自由。教育家精神照耀下的师生关系,给了教育一种高度。这样的高度以情感为纽带,以尊重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这是情感的高度,在对话中生成意义,触摸学生情感脉搏的跳动,用意义创造自己的生活。教育家精神照耀下的师生关系,揭示了师生关系的实质——精神关系,用心灵的对话、意义的交流、人格的互塑、精神境界的提升,编织和谐、合作、共生的师生关系,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丰盈教育生态。

回归人学,回归师生关系,我们应更坚定一个认知:教育的精神属性,即人是一种精神力量,用精神呼唤精神,用精神塑造精神,让学生挺起精神脊梁,中华民族才能挺起精神脊梁。同时,我们应更坚定一个信念: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属于教育家的,也是属于我们所有教师的;教育家精神永远和教师、学生在一起。这样的“属于”,绝不仅仅是出于纯理性的逻辑判断,也不仅仅是教师应有的价值认知和追求,而是由教育家精神的本质所决定的;弘扬教育家精神不能只是仰望,而是要在教育生活中践行;青年教师也不必全是敬畏,也许“景行行止”是对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诠释。我们可以从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和学生一起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做起。这样,教育家精神就会在师生关系中绽放最美的花朵,而师生关系内蕴的教育秩序、情感高度、精神境界,会让教师的心灵、人格与精神品格悄然地“再圣化”。

参考文献:

[1]孙孔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