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三不”执念 坚守家乡沃土

2024-11-08 00:00路书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9期

我自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昌平区流村小学从教31年。流村位于北京市西部的山区,我在这里一直当班主任,教数学、语文两个学科。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17年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201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31年来,我凭着“三不”的执念,坚守家乡沃土,坚持深耕小学教育,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1.做一个“不调走”的好老师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听到大人们的谈话:“听说某某老师下学期就调走了,他教得好着呢!”

“唉!咱们这山里留不住人!好老师一个个都走了……”

这一声深深的叹息,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小小的我当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走。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能当老师,我一定不走,而且我也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让父老乡亲不再为此事遗憾。

带着这份执念,中学毕业后我选择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我成为了乡村小学的一名班主任。那时,教师收入比较低,有一部分教师“跳槽”了,有一部分教师“下海”了,还有一些教师调动到了城镇地区。但是,我从不曾羡慕他们,因为我心中始终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家乡的孩子们需要我,我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凭着这份执念,我始终坚守在家乡的讲台,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我已经成为父老乡亲眼中的“好老师”。当家长们对我投来尊敬的目光,当已经毕业的孩子亲切地叫我“老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童年时的梦想。

2.做一个“不发火”的好老师

有一句话叫“严师出高徒”,意思是教师要很“严厉”才能管好班级。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相信这句话,但是在带过一个“特殊班级”后我的想法改5feafb045d045a05194b7132aa6c0356变了。在这个特殊班级里,男生个个都善于给老师捣乱。比如,做值日的时候,笤帚飞上了房顶;只要老师表扬某个同学,大家就齐声说“切~”;课堂上他们的标准坐姿是“北京瘫”;学老师说话、上课朝老师做鬼脸……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曾跟他们发过火,厉声批评、请家长、写保证书,这些方法都用过,却都没有什么效果。反倒是后来,有什么事我就找学生商量,他们犯错误时我耐心教导。经过一年半的谆谆教诲,他们身上那些坏毛病不知什么时候都慢慢改掉了。六年级毕业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的考试成绩在区里名列前茅。

通过带这个特殊班级,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再严厉的批评也比不上对孩子掏心掏肝的关爱。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很少发火。无论多么难管的学生,在我的班级里都会慢慢转变,变得通情达理,变得积极上进。要问我的法宝是什么,那就是“爱”。看孩子的眼神里充满爱,跟学生说话的语气里充满爱,倾听学生说话时表情里充满爱,对学生更多的是欣赏、鼓励和期待。做一个“不发火”的老师,就是学会尊重,这样,班级才会和谐,学生才能进步。做“不发火”的老师,是我的第二个执念。

3.做一个“不服输”的好老师

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就是比较落后的,但我不服输,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这个观念。我虽然一直在农村任教,但我一直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多年来,我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率先编写出地方特色校本教材,我也参与其中,并且在市、区校本课程现场会做课、交流。多年来,我积极发挥作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教研组3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我的多名徒弟都已经在各个学校取得突出成绩。我悉心钻研教材、教法,在全区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我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教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级课本剧展演、演讲比赛、朗读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我撰写的关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的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项。

我知道,当前教学改革依旧在进行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年轻教师的思想活跃,有朝气,更易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老教师也要想办法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深入了解他们,真正理解学生。我们还要多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只要我还是一名教师,就要天天学习、终身学习,永不服输。

凭着心中的“三不”执念,我还要继续奋斗在一线,为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