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基础训练
1.B 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致使北京大学讲演团开始关注“国家”“爱国”“强权”等话题,宣传爱国思想,B项正确。
2.B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共诛卖国贼、学界、商界”可以判断出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项正确。
3.B 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和阶级基础,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渐成熟,B项正确。
4.B 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体现了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贯彻,故选B项。
5.B 6.C 7.B 8.C
进阶训练
9.A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希望“五四精神”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故选A项。
10. 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B项正确。
11.A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期间,贺龙向群众宣传北伐军的主张,受到沿线群众的欢迎。说明国民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
12. (1)具有共同信仰;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主;两湖地区居多。
(2)民族危机加深;五四运动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影响。
第21课
基础训练
1.C 2.B 3.C
4.B 据材料可知1932年7月,在苏区发行不同面值且纸币上印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政权归苏维埃,土地归农民”等文字,且结合所学可知,苏币的发行有利于统一苏区金融、苏区经济建设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B项正确。
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人民军队在宣传画中强调“支部”应成为“游击队”的火车头,用车头和车厢关系说明“(党)支部”对“游击队”的重要性,意在说明共产党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C项正确。
6.A 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会议应该是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故选A项。
7.D 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中涉及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可知是肯定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时间应在遵义会议之后,同时涉及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调虎离山袭金沙,可知是四渡赤水,D项正确。
进阶训练
8.C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对比1927年,1936年近代中国部分重工业发展,说明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一定成效,C项正确。
9. B 根据示意图可知,1931年湘赣苏区县委一级的干部队伍由多个阶层组成,其中农民和工人占多数,这有利于维护工农群众的利益,B项正确。
10.C 吴起镇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使得陕北成为党中央的落脚点和出发点,C项正确。
11.(1)不同:《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具体,材料丰富。《中央日报》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
原因:立场不同;国民党机关报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的报道体现出进步人士对时局的关注。
(2)史料价值:《中央日报》的报道服务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报道中充满了对红军长征的歪曲、污蔑,故其报道真实性不强。但是,从《中央日报》的报道可以反映出国共对峙时期的两党关系,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最终胜利会师的史实。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建立在详尽调查和亲身见闻的基础上,可以用于研究进步人士努力突破国民党的封锁,在国统区宣传红军、红军长征的情况。就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央日报》的史料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