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同步练习

2024-11-07 00:00:00李宏

1.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汇山码头(上海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 )

A. 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企图

B.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推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 左权小调是流行于山西晋中地区的民歌,“八月二十三,下午八点半,八路军、决死队,……破坏正太路,切断平汉线,同蒲路拦腰斩,鬼子没法干。八路军、决死队,杀敌千千万,包围阳泉站,攻克娘子关。公路挖成壕,铁路炸断桥,这一场大战,实在呱呱叫”。民歌中的“大战”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3. 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的思想,并在边区部分区县进行了试点。1941年1月,中共边区中央局指示边区自乡村起可以彻底地实行“三三制”。“三三制”的推行( )

A. 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念

B. 缓解了敌后抗战的危机

C. 推进了抗日统战工作的发展

D. 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4. 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会议,通过《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决定成立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调。这表明( )

A.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

B. 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认可

C.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反攻

D.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改变

5. 1945年,瑞典、荷兰与中国签订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事件的条约;1946年,法国与中国签署互换了《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可以印证中国( )

A.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

B. 实现了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

C. 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萍舟吾兄:九日示悉,昨日上函谅达。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二十)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弟十年来饱尝忧患,一般社会人情世故,影响于个人人生观,认识极为清楚。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

——谢晋元1937年家书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

材料三 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因此而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攻占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与德国联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突击,然后在近东会师,把苏联隔离起来,然后吞并埃及,切断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那么欧洲就完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1942年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谢晋元这封家书出现的时代背景,“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哪一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其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的话反映了二战发展到哪一阶段,并简述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

(3)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则指出其史料类别,并说明其对研究中国抗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