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管理层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帮助高校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因此,高校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高校财务健康运行、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通过信息化建设,高校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从而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
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的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向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策略和长远的规划。部分高校更关注财务管理短期需求,忽视财务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前瞻性。由于部分高校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各部门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往往独立推进,导致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接口和兼容性,不仅阻碍了信息的有效流通,数据交换和共享存在困难,而且限制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效率。由于各部门数据无法有效整合,高校管理层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进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1]。
(二)财务管理系统安全风险增加
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也不容小觑。目前,许多高校在享受财务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好处时,并没有足够重视网络安全防护,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容易遭受外部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从而影响财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生财务信息泄露,将会对高校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问题。因此,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安全防护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三)“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孤岛”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部分高校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系统时通常采取独立开发的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导致各系统之间缺少有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不仅阻碍了部门间的信息流通,还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削弱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一方面,高校财务部门难以及时获取其他部门的数据,无法做出全面、科学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另一方面,高校其他部门也无法充分利用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数据来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信息孤岛”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决策失误,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现代化步伐。
(四)财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
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许多高校仍在使用陈旧的财务软件,这些软件的设计理念与功能模块已经跟不上现代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另外,高校原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也比较差。随着高校管理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增长,高校原有财务管理系统固定的结构和有限的数据接口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不仅加大了系统维护和升级的复杂度,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2]。
(五)专业人才短缺
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成为影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财务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对具备财务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长。然而,在现实中,专业人才的供应不足,高校内部也难以找到合适人员来支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校现有财务人员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经验有限,导致其在处理复杂财务信息时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有效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
1.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部门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部门,负责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和统筹工作,其核心职责有以下几点。一是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长期发展战略及短期实施计划,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二是整合校内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防止出现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三是协调相关部门,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四是监督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的执行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通过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部门,高校能够更加系统且有序地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筑牢坚实基础,同时,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持续优化与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3]。
2.确立统一目标,整合信息化资源
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统一的目标极为关键,包括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增强决策支持能力。高校还需积极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化资源,对各部门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并消除冗余或重复建设的部分,并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同时,高校要鼓励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通过确立统一的目标和整合信息化资源,高校不仅能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还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二)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财务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首先,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高校要利用诸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及数据加密技术等现代网络安全工具,形成多层防护网,以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威胁。其次,高校要制定详尽的数据安全政策,包括明确规定数据访问权限和责任归属,强化对敏感信息的保护,从而避免数据泄露或不当使用。最后,高校要持续关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及风险评估,迅速识别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稳定[4]。
(三)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十分关键,旨在打通不同部门间的信息隔阂,实现财务与业务数据的顺畅对接和高效流通。高校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实施统一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以及信息交换协议,确保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现象。高校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与升级现有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高效、安全、可扩展的信息共享平台,为信息的全面流通与共享提供坚实的支撑。高校要对各部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明确信息流通的关键节点和路径,减少不必要环节,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促进信息流通与共享的同时,高校要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手段加强系统安全防护,并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响应机制,为信息的高效流通与共享提供安全保障。借助信息共享平台,高校各部门可以根据设定的权限和流程,轻松访问并共享所需信息,比如预算细节、收支记录、项目进度等。信息共享不仅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能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共同推进高校的整体发展。此外,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还能显著提升信息利用效率,为高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识别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持续优化和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四)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功能
1.定期对财务软件进行升级和维护
为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管理需求,完善系统功能成为关键任务之一,为此,高校应建立一套财务软件定期升级和维护机制。定期对财务软件进行升级是保持系统先进性和功能完整的关键。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高校要不断更新换代财务软件,整合新的功能、简化用户界面以及提高处理效率。高校应与财务软件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便及时获取新版本的财务软件,并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财务软件升级工作,确保财务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财务管理系统维护不容忽视。高校要通过定期检查系统性能、修补安全漏洞、优化数据库结构等措施,有效保障财务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高校应建立详细的财务管理系统维护日志,记录每一次维护的具体情况,一旦遇到问题能快速定位并及时解决。
2.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功能模块
高校为了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根据实际需要对现有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开发是一项有效的策略。首先,高校要深入了解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比如预算编制、报销流程以及资金监控等,与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定制化的功能模块,更好地适应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例如,高校可以开发智能预算编制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预算编制工作,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高校可以优化报销流程,引入线上审批机制和自动对账功能,以减少人为错误,加快报销速度。在开发新功能模块的过程中,高校不仅要确保其能满足当前的需求,还应具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变化和业务发展不断升级和完善。
(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1.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和学习
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应举办内部培训及交流活动,如定期安排财务工作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邀请业内专家做专题报告、举办内部经验交流会等,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高校要鼓励财务人员加强自主学习,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技术,以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2.引进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
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是加速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举措。高校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手段,吸引具备丰富财务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背景的优秀人才加盟。这类人才不仅熟知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还擅长运用信息技术,能快速理解并融入高校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加入能够为高校引入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工具,促进财务管理模式革新。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支持,高校可以有效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挑战和管理障碍,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还能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激发高校财务团队的学习热情,提高财务团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财务人才,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系统安全风险较大、“信息孤岛”现象突出、系统功能不够完善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从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构建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打造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功能以及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采取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不但能够切实提升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可以推动管理效率与质量实现双重提升,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根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财务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将迈向更高的台阶,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引用
[1]姚羽佳.浅析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24(05):84-85.
[2]王青海.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4,37(10):141-144.
[3]张瑜.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2023,41(23):163-165.
[4]肖博.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4):64-66.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责任编辑:韩 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