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职工满意度的作用探讨

2024-11-07 00:00:00廖宇超张顺玲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0期

一、前言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在医疗行业中,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机构,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系着医院的运营效率,更会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患者的就医体验产生直接影响[1-2]。因此,深入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职工满意度的作用,对优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研究者指出,职工满意度是衡量医院内部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满意度高的职工队伍往往也具备更高的工作热情,从而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医院的人力资源,以实现职工与医院的共同发展[3-4]。为此,本文选取某医院2023年1月—12月的8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职工满意度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23年1月—12月的80名医护人员,选取标准如下:第一,均为该院在职在岗医护人员。第二,本组医护人员均已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第三,均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第四,医护人员工龄超过1年。排除标准如下:第一,近期经历了医疗纠纷事件者。第二,实习医护人员。第三,轮转、进修职工。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试验组年龄26—37岁,平均31.13±2.59岁,其中,临床医生20人,护士20人。对照组年龄26—37岁,平均31.28±2.46岁,其中,临床医生20人,护士20人,两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即按照医院的管理要求开展日常医护人员的绩效管理、考勤、考核,并正常安排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等。试验组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提高绩效奖励水平。一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确保每个职工的工作表现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估内容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设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二是积极设立多层次奖励机制,包括先进集体和个人绩效奖、年度工作绩效奖、医疗质量绩效奖、科研绩效奖等,以表彰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职工。同时,选择灵活多样的奖励形式,如物质奖励、荣誉证书、晋升机会或培训机会。三是积极完善奖励与薪酬关联制度,确保职工的绩效奖励与其工作表现紧密相关。例如,可以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薪酬调整的依据,对表现优秀的职工适当提升薪酬,从而增强职工的获得感。

第二,增加绩效考核科学性和透明度。一是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与流程,确保考核过程有序进行,考核标准包括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周期等方面,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规定,以便职工清晰了解。二是为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在制定考核体系时积极引入量化考核指标,将职工的工作表现转化为具体的数字或比例,确保能够客观反映职工的工作质量。三是考核者应积极与职工沟通,解释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听取职工的意见,并及时向职工反馈考核结果,指出职工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四是为确保考核结果的透明度,医院积极建立考核结果的公示与申诉机制,每次考核后向全体职工公示考核结果,若职工对考核结果存在异议,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申诉,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三,加强人文关怀。一方面,积极建立职工关怀机制,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倾听职工的反馈。同时,建立职工帮扶制度,对于生活困难或遭遇重大变故的职工及时给予帮助,让职工充分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如通过举办医师节、护士节、医院春晚、趣味运动会、全民健身(阅读)等活动,增进职工间的友谊,以此加强团队建设,鼓励职工间的合作与互助,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第四,拓宽引人育人渠道。医院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医院、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并积极推行内部培训和晋升机制,为职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职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公正的晋升机制,让有能力的职工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激发f2f67cde39c7ead169772546a085520b159f5842aaba0533c766136b56cc57df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进一步完善留住人才的相关政策。一是积极优化薪酬福利制度,定期对薪酬福利制度进行审查和调整,确保实行的制度与市场水平相符,并充分体现出对优秀人才的认可。医院可设立特殊津贴或奖金,用于奖励在特定领域或项目中表现出色的职工,以增强其工作动力。二是为职工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设置不同层级的职位,提供横向和纵向的转岗机会,以及鼓励职工参与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项目。三是积极投入更多职工培训和教育的资源,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包括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讲座、提供外部学习机会等,提升职工留任意愿。四是积极关注职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大力推行人文关怀政策。例如,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设置职工休息室、举办节日庆祝活动等,以减轻职工的工作压力。

第六,做好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是提供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为职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建议。二是全面评估职工的职业技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技能提升计划,包括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鼓励职工参加专业认证考试、提供实践机会等,帮助职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三是建立职业导师制度,为职工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四是推行轮岗和跨部门合作机制,让职工了解不同领域的工作内容,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五是为职工建立职业发展档案,记录职工的职业发展历程、培训经历、绩效评估等信息,并建立跟踪机制,定期评估职工的职业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三)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拟量表,从科室协作、工作现状、薪资与工资匹配性、工作环境、发展前景、医院管理六个维度判定本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单项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医护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越高。

2.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前后职业倦怠感评分

通过职业倦怠量表[5]对医护人员进行判定,分值越高表示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感越重。

3.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前后情绪智力评分改善情况

情绪智力判定应用情绪智力量表,该量表主要从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进行判定,分值越高表示医护人员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好。

4.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前后职业生涯高原评分改善情况

判定工具选择职业生涯高原量表,包含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两项指标。其中,内容高原表明学习方面进入瓶颈,中心化高原维度表明受检者向组织的靠拢程度进入瓶颈。

(四)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医护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前后职业倦怠感、职业生涯高原评分比较

试验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感评分、职业生涯高原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两组医护人员情绪智力评分比较

试验组医护人员各项情绪智力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四、讨论

当前,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运营和发展不仅依赖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需要一支高效、稳定的职工队伍,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升职工满意度。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医护人员各项职业倦怠感评分、情绪智力评分、职业生涯高原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医院积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并有利于改善医护人员情绪智力评分、职业生涯高原评分。分析其原因,医院常规管理模式往往缺乏对职工个性化需求的关注,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职工的需求,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工作安排,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福利待遇,优化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的职业追求,从而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此外,优化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注重加强内部沟通,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等措施,能够使医护人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建议,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同时,在医院常规管理模式下,由于医护人员承担着较高的工作负荷,容易导致职业倦怠。优化后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实施科学的工作安排和合理的人员配置,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负荷。同时,医院通过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竞争力,从而有效改善倦怠评分。此外,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凝聚力,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倦怠情绪。在职业生涯高原评分方面,医院常规管理模式往往缺乏对职工职业发展的系统规划,导致医护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容易遇到瓶颈。而优化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则通过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为医护人员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医院通过实施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有效地突破职业生涯高原。此外,优化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注重加强跨部门、跨学科合作,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有利于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在情绪智力方面,医院常规管理模式往往缺乏对职工情绪智力的关注,优化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注重提升医护人员的情绪智力水平。医院通过组织情绪管理培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使医护人员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情绪智力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职工的潜力,提升工作效率,减轻职工的职业倦怠感,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因此,医院应积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有效改善医护人员情绪智力评分水平和职业生涯高原评分的同时,助力医院持续向前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引用

[1]邱艳蕊,胡志民.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可视化探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4,62(05):106-110.

[2]龚慧媛.后疫情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探析——以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J].经济师,2021(01):256-257+260.

[3]梁宇.激励机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建设》[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8):3594.

[4]陈丽珊,严颖.新医改背景下,“类三支柱”模式在公立三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究[J].商讯,2023(14):179-182.

[5]解龙,汪薇,韦雪侠.基于三支柱模式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02):175-177.

作者单位:廖宇超,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张顺玲,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入院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韩 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