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主动采取绿色治理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部分企业缺乏绿色治理措施,不仅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而且制约了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本文以R电力企业为例,对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促进企业认识到绿色治理行为在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绿色治理理念,积极做好绿色治理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概述
(一)企业绿色治理行为概述
绿色治理行为是指企业在其运营过程中,积极采取一系列旨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和措施[1],包括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环保材料、推广绿色产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对于企业来讲,通过实施绿色治理行为可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此,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绿色治理理念,掌握绿色治理方法与手段,采取科学的绿色治理措施,促进自身与社会发展。
(二)企业绩效概述
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和业绩[2]。在绿色治理背景下,企业绩效不仅包括传统的经济绩效,如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而且包括环境绩效、社会绩效、治理绩效。其中,环境绩效指的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社会绩效指的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治理绩效指的是在绿色治理框架下,企业实现其绿色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能力与效果[3]。由此可见,企业绩效涉及多个方面。在研究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层面对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便于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R电力企业介绍
R电力企业是我国大型水电上市公司。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R电力企业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理念,科学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做好水力发电工作。同时,R电力企业还注重加强绿色管理,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环境。通过采取科学的发展措施,R电力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另外,R电力企业还发布了诸多社会责任报告。由此可见,R电力企业是一个注重绿色发展的企业,以其为研究对象,对探究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R电力企业绿色治理行为
1.保护生态环境
为更好地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R电力企业主动进行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以促进自身绿色发展。另外,R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现,水电业务在满足社会电力需求以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R电力企业将水电作为重要业务[4],同时积极扩展新业务,还制定了减排计划,把握节能减排方向,切实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好地推动自身与社会健康发展。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还融入中国三峡集团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保护体系,主要从植物保护、生态调度和增值放流的角度,实施绿色治理行为,加强生态保护。因此,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对R电力企业的绿色治理行为进行介绍。
第一,植物保护。通过保护植物,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健康发展。基于此,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主动保护植物。例如,引进了先进技术为植物保护提供技术指导。若是水力发电区域存在珍稀植物,则迁移发电地址,防止破坏植物生长,避免珍稀植物灭绝。另外,R电力企业尽量使发电位置远离植物集中区域。第二,生态调度。生态调度也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R电力企业通过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科学调度和管理,确保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R电力企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另外,R电力企业参与生态调度实验,了解加强生态管理的措施,为后续生态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三,增殖放流。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R电力企业采取了增殖放流措施。例如,2021年,R电力企业向家坝增殖放流站放流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及圆口铜鱼等多种珍稀特有鱼类,以保护珍稀鱼类,增加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提高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另外,R电力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对非法捕捞的行为进行管理,以保护水生态系统。同时,R电力企业严厉打击破坏水生生态环境的行为,提升水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2.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需要在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5],才可以实现“双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与认可。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履行社会责任。
第一,支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通过乡村振兴,可以提高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乡村发展水平。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R电力企业针对发电所在的经济落后的县和库区乡村,开展了精准扶贫活动,激发乡村经济活力。例如,R电力企业为经济落后的县和库区乡村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发展。R电力企业为经济落后的县和库区乡村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汇聚精神扶贫与乡村振兴力量,打开县和库区乡村发展新局面。R电力企业还结合经济落后的县和库区乡村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促使其健康发展。第二,打造我国企业海外形象。在绿色发展过程中,R电力企业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发布自身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让世界认识到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其他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社会绿色发展。同时,R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让各国与会人员了解其采取的绿色治理行为。第三,举办社会公益活动。企业通过举办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此,R电力企业关注社会发展情况,了解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举办社会公益活动。R电力企业已经举办了“幸福微笑”“慈善阳光班”等慈善社会公益活动。在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R电力企业不仅展示了自身形象,也使一些人员得到了帮助。
3.完善治理体系
完善治理体系可以为企业采取绿色治理行为提供保障。为提高绿色治理水平,保证绿色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需要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完善治理体系[6]。R电力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治理体系,以便更好地开展绿色治理工作。
第一,建立绿色治理组织架构。为提升绿色治理的专业性,R电力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绿色治理机构,负责绿色治理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第二,构建绿色发展战略。R电力企业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发展实际,明确绿色发展目标和路径,将其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绿色治理工作,更好实现预期绿色治理效果。第三,明确绿色治理标准。为规范绿色治理行为,R电力企业根据国际和国内领先的绿色治理标准,制定了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绿色治理标准,以这些标准指导绿色治理实践。其中,R电力企业设定了具体的碳排放减少目标,明确了自身每年减少碳排放量的百分比,确保自身在运营过程中降低碳排放量。第四,制定与实施绿色治理的相关议案。R电力企业制定了与绿色治理的相关议案并积极实施,如组建工作队伍,督促相关人员推进绿色治理工作。第五,建立新能源业务发展激励机制。为调动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参与绿色治理行为的积极性,优化开发与发展新能源业务,R电力企业建立了新能源业务发展激励机制,奖励类型主要包括物质与精神奖励。例如,针对在开发与发展新能源业务中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现金奖励,同时,还为员工提供职位晋升机会,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
(三)R电力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的关系
1.环境绩效
在绿色发展过程中,R电力企业采取了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也由此产生了一些环境层面的绩效。因此,本文从环境层面的核心管理绩效指标研究R电力企业绿色治理行为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
2021—2023年,R电力企业累计发电量分别为2197.35亿千瓦时、2347.46亿千瓦时和2258.98亿千瓦时(见表1)。由发电量数据可知,R电力企业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R电力企业的发电类型是水力发电,所以企业注重节能减排工作,在发电过程中减少烧煤量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例如,2023年,R电力企业分别减少了燃烧标准煤6514.8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8672.2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5.52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5.14万吨。由此可见,R电力企业的绿色治理行为为大气环境治理贡献了重要力量,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
2.社会绩效
R电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社会绩效。本文主要从缴纳税费、社会责任项目投入资金、实施社会责任项目、参与公益活动人数的角度,研究R电力企业绿色治理行为与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
2021—2023年,R电力企业缴纳税费分别为163.25亿元、176.43亿元和178.62亿元,社会责任项目投入资金分别为2.45亿元、2.51亿元和2.56亿元,实施社会责任项目分别为55项、57项和62项,参与公益活动人数分别为500余人、600余人和700余人。结合表2数据信息可以发现,2021—2023年,R电力企业缴纳税费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企业缴纳的税费可以为社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等提供资金支持。R电力企业每年投入的社会责任项目资金也处于增加的趋势,其中支持乡村振兴是R电力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重要类型。R电力企业每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社会责任项目上,有效提升了精准扶贫效果。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增加社会责任项目,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电力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社会发展。总而言之,R电力企业通过采取绿色治理行为提升了社会绩效,履行了社会责任,提高了社会发展水平。
3.治理绩效
绿色治理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7],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采取了诸多绿色治理行为。为了解绿色治理效果,本文结合R电力企业的绿色治理行为,研究了绿色治理与治理绩效的关系。
从治理体系层面看,R电力企业在绿色治理过程中建立了绿色治理组织架构,绿色治理的专业性与治理效率得到了提升,治理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同时,R电力企业还构建了绿色发展战略,明确绿色治理标准,制定与实施绿色治理相关的议案,建立新能源业务发展激励机制,从而使自身的治理体系得到了完善。在这种情况下,R电力企业不仅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绿色治理工作中,而且可以提升企业治理体系的构建水平,为企业健康运行与发展提供支持[8]。从财务绩效层面看,绿色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支持,R电力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绿色治理工作,保障绿色治理措施的实施。而且,R电力企业在此方面投入资金并没有影响自己的财务绩效。例如,R电力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等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得到了提升。由此可以发现,绿色治理行为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也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绿色治理工作,采取科学的绿色治理措施,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四、结语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应当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采取绿色治理措施,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调动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积极性,本文以R电力企业为例,研究了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实施绿色治理措施可以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因此,企业需要更加主动地开展绿色治理工作。不过,企业在开展绿色治理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企业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完善绿色治理措施,提升自身绩效,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引用
[1]李峰.精益质量管理视角的航空制造业绿色绩效提升路径分析——以优质制造为中介[J].大众标准化,2024(04):10-12.
[2]吴秋生,任晓姝.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漂绿”行为治理——基于国家金融学框架下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38(01):146-160.
[3]王京,范明珠,秦宏.CEO变更与企业环境治理行为:基于环境成本异质性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11):131-141.
[4]周阔,张黎芮,陶云清,等.公众环境关注与企业绿色治理——基于城市百度指数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4,36(01):1-13.
[5]孙亚路,杜元伟.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24,42(01):2-12.
[6]李强,王睿,何子纯.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具有绿色治理作用吗?——基于企业“漂绿”行为的考察[J].经济与管理,2023,37(04):72-82.
[7]刘妍,何雨芹,方钰敏.绿色投资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传统能源企业的实证研究[J].甘肃金融,2023(09):18-24.
[8]赵晓琴,杨文姬,杨四杰,等.连锁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绿色治理绩效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J].武汉商学院报,2023,37(02):69-79.
作者单位:潍坊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韩 柏 张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