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的“来三”

2024-11-07 00:00郭晔旻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9期

▲“来四”与“来三”成了同义词,在长江三角洲各地方言里广泛流传,至今在日常生活中仍被普遍使用。

上海话里有不少带“三”的词语,比如著名的“瘪三”,流传很广,连《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收录了这个词。还有一个“弹老三”,其实是上海话里“死”的避讳词,据说这是个外来词,洋泾浜英语写作“die a lose”。

除了这几个词之外,“来三”也是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汇,外地人到了上海,经常会听见“来三”和“不来三”这样的说法。上海人凡遇事好办或办成了,就说“来三”,反之,就说“不来三”。外地人初不晓其意,后来虽慢慢明白了,但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在上海话里,“来三”其实就是“行”“可以”的意思。单看这两个汉字,根本想不到这层意思。那么,这个词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说起来,倒确实有一个典故。清代青浦人王有光在《吴下谚联》里就有极为生动的解释。传说,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官场黑暗,徇私舞弊、行贿索贿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科举考场中十分盛行。当时,出卖“秀才”名额的歪风,刮得昏天黑地,每届学子应试之期,正是学官发财之日。某年考试,主考官提前放出风来,要拿到秀才名额,每名须付白银三百两。考生听了自然纠结,交了钱,怕还是考不上,等于白交;不交吧,那更是没有进入仕途的希望了。于是主考官又事先约定,应试之日,考生入场后,要坐在“来”字第“三”考室,“来”与“三”就是暗语“来三百金”是也。考生坐定,拿到考题,如此这般完卷出场后,白花花的三百两银子,便稳稳当当地落入那些主考官们的腰包。

待到发榜之日,那些虽是草包却“来三百金”的考生,自然名列前茅,得意洋洋地把秀才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那些寒窗十载,铁砚磨穿,却不“来三百金”者,反而名落孙山。

从此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惯例,要中秀才,就要付给主考官白银三百两。不过,主考官也顾虑到明讲“三百两”不好,话既露骨,又嫌太长,遂缩成“来三”两字,成为一句隐语,意思就是来三百两白银。但凡考生一进入考场,考官就会问:“来三吗?”意思就是“你同意不同意交三百两白银”?考生答曰“来三”,就表示“行,同意”。久而久之,人们从考场推而广之,凡是遇到事情顺遂就称作“来三”,不顺遂就反过来,叫做“不来三”。

有趣的是,主考官们后来胃口更大,“来三百金”的费用居然还水涨船高,要中得秀才,非得交上四百两白银不可了。这当然阻挡不了考官与考生之间的默契——两方依样画葫芦,将“来四百金”缩成“来四”二字,同样成为一个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