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有云:“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老师在古代有许多称谓,譬如夫子、山长、西席、学博、先生。或许有人会猜想,古代的老师无需应对各类检查,也没有多如牛毛的杂活,社会地位高,还受学生和家长敬重,应该是十分舒心的……但是,现实总比理想骨感。
实际上,古代老师同样会有被“录取率”支配的恐惧。如果学生不争气,老师轻则被罚俸禄,重则被降官职,甚至有遭到流放的风险……
在今天,想成为老师需要接受专业的学习,取得教师资格证,最后还得通过招聘考试。但其实,古人要成为老师也并不容易。
西周时期,受教育的权利并没有辐射到普通百姓,而是“学在官府”。当时的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是一体的,老师多由官员兼任,他们既要履行官员的职责,还要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
春秋时期的老师大多实行“推荐制”,年长而学识丰富者最受青睐,名气大小也会直接影响被推荐的机率。两汉时期的老师考核选拔最为轻松。汉武帝兴建太学,担任老师的人多为举荐、征召的精通儒家经典和国本的“博士”,老师使用的教材也比较固定,主要内容为儒家五经。
东汉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教师资格考试”,选拔老师的难度比西汉略为严格。此时,想成为一名太学博士,除了要通过太常举办的“招考”,还要满足其他条件。首先是品行,要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其次是年龄和教学经验,要求五十岁以上,教过不少于五十位学生。当然,真正有才能的人,会被破格录用。例如,东汉的戴凭因为精通《京氏易》,仅十六岁就成为了太学博士。
除此以外,还需要拿到朝廷官员的“保举状”,上面要写明被举荐者的学识、品行和身体健康与否,甚至连家族成员的行为也要纳入其中。而且,举荐他人作国子监博士,举荐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唐宋时期,举荐制依旧存在,老师的选拔变得更加严格。
宋初,官学教师多由朝廷重官和京官担任。《宋史·职官志》就有记载:“旧置判监事二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凡监事皆总之。直讲八人,以京官、选人充,掌以经术教授诸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本土人才被予以重用,宋代太学还会聘用优秀的外蕃留学生为太学教师。《续资治通鉴长编》有载:“神宗元丰七年二月丙戌诏,高丽王子僧统,从其徒三十人来游学……吏部乞于四选补算学博士阙,从之。”
宋朝还出现过史上最难的“教育从业者资格考试”。宋神宗元丰年间,为了保证考试公平,提高教师队伍水平,避免任人唯亲,地方官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选拔考试——教官试,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全国仅有53人通过考核。
从古至今,社会对老师都是高要求严标准。通过考核踏入教师行业只是第一步,要想端稳自己的饭碗,还得继续接受相关的能力考核。
在唐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教师考核体系,内容涵盖教学能力、师德师风及教学成绩等方面。考核要看授课课时,据《登科记考》记载:“诸博士、助教,皆计当年讲授多少以为考课等级。”学官和其他官员一样,要定期参加业务能力考核,通常情况下考核分为大考和小考,划定九个考核等级,学官考核不达标会受到一定处罚。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是考核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老师的俸禄和官职。
到了宋代,教师考核不仅要看教学质量,还实行教学管理追责制,学生考不好,不仅老师要受到处罚,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有可能被降职。据说,有一次宋徽宗批阅学生试卷时,对学生的作答极其不满意,他认为是太学学官失职所致,因此把祭酒刘嗣明、司业林震、苏桓通官降一级。
明朝推出了“学官考课法”,学官的考核、升职与学生“录取率”息息相关。《明会典》中就有提到:“府学教授有九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六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三名学生中举。”只有这样的教学成绩,老师才有升职的机会。
这个时期,如果学生成绩不理想老师同样会遭到处罚。学生在三个月内学习没有进步,成绩没有提升,老师就要面临被罚俸的困境;要是学生在一年一度的岁考中原地踏步,当地负责教育的官员和老师除了要一起被罚俸外,还要被上级约谈;若是在岁考中,府学二十四人、州学十六人、县学十二人以上成绩没有得到提升,那么,不但教学的老师要失去从业资格,府、州、县的相关官员还可能被处以笞刑。
更严重的是,学生成绩若是不好,老师还有可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譬如,明永乐年间,有一位名叫唐谦的国子监学生,因为“不通经书”导致考试成绩太差。他的老师赵季通本应被治罪,因为皇帝网开一面,逃过一劫。而明成祖朱棣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事件,便发出通告,明确规定,如果学生考试成绩糟糕,就要将老师流放至荒蛮之地。
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古人便把师与天、地、父并列,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尊师”制度。
孔子是古代名师,他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教育应当培养出一批君子与士,供国君选作贤臣。而在具体开展教育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主张,倡导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当今教育。
汉代以后,随着孔子及儒学地位的提高,祭孔逐渐成为国家层面的礼仪制度,当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但老师们依然能够享受休假、会餐等待遇。
汉、晋时期,每年的孔子诞辰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届时,文武百官分列有序,孔庙里烟雾缭绕,旗幡招展,鼓乐喧天。祭拜之后,皇帝还会邀请国子学、太学的学官入宫,皇帝会自掏腰包,宴请老师们吃饭,各地官府也会纷纷效仿。
唐宋时期沿袭了祭孔之礼,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会在这一天选拔出教学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到了清代,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愈加宏大。《帝京岁时纪胜》就提到:“禁止屠宰,祭文庙,各书室设供,师生瞻拜”。乾隆皇帝更是先后多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此外,每逢孔子诞辰这天,表现极为优秀的老师还可能迎来“升职加薪”,最高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除此之外,古代的文人也从不吝啬对老师的赞美,他们留下了不少尊师的诗句。比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郑板桥的“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李白的“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把老师放在了极高的位置。
(编辑 陈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