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菌”真的会“吃人”吗

2024-11-06 00:00:00
家庭医学 2024年20期
关键词:致死率溶血性乙型

一则关于“食人菌”感染症在日本累计报告病例数已超过千例的新闻引发关注。“食人菌”真的会“吃人”吗?人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食人菌”感染?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主治医师魏芳芳解释,“食人菌”又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属于链球菌的一种。链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类的皮肤、鼻咽部、肠道均可正常带菌,是人类主要致病菌之一。感染链球菌后,患者会出现感染性、中毒性以及变态性反应病变。

“食人菌”感染症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发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一旦身体免疫系统不佳被“食人菌”感染后,患者就会出现组织坏死僵硬的情况,看起来像肉被“吃掉”一般。因此,该致病菌又被称为“食人菌”。

除上述症状外,“食人菌”感染的初期症状一般还包括咽喉疼痛、发烧,以及食欲缺乏、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低血压等败血症症状。随着病情恶化,患者可能出现软组织病变、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衰竭,甚至休克。“食人菌”感染症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衰竭,通常只需要24—48小时,且致死率高达30%。

“食人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或通过皮肤破损、手术创伤等直接接触传播。因此,魏芳芳提醒,原本就有溃疡性皮肤疾病、近期接受过手术或感染过易导致皮肤溃烂疾病的人群,以及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酒精依赖症、常用止痛片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食人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引发的重症致死率较高,但实际临床上重症的比例很低,因此大家不需要过度紧张。”魏芳芳还提醒,如果近期前往“食人菌”感染高发地区,应注意避免至人群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必要时佩戴口罩。此外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随意接触公共高频接触位置。一旦出现发热、咽痛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需及时就医。

(来源: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致死率溶血性乙型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现代食品(2022年2期)2022-03-04 08:36:44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环球时报(2021-07-12)2021-07-12 08:42:20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环球时报(2017-12-13)2017-12-13 07:03:35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