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呐喊》中的自然意象

2024-11-05 00:00王倩钱华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26期

[摘 要] 鲁迅的《呐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不仅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剖析而著称,还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对自然意象的运用是该小说集的一个重要特点。作品中日与月的讽刺色彩、风与雪的隐喻色彩、水意象的启迪色彩等,呈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这些自然意象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揭示主题和塑造人物,同时加深读者对《呐喊》深层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 鲁迅 《呐喊》 自然意象 讽刺 隐喻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涉及的自然意象多达12种,自然意象的丰富多样无疑是这部小说集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从高悬的日月到飘零的风雪,从波澜的水面到静谧的冰霜,每一个自然意象都寄托着鲁迅深沉的情感与独到的思考。这些意象不仅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天体意象类,主要以日、月等为代表;第二类为气候意象类,主要以风、雪等为代表;第三类为风光意象类,主要以水、柳等为代表。鲁迅立足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迫切渴望启迪民智,他采取“呐喊”的方式,以批判封建礼教和唤醒愚昧民众为目的,将自己的独特见解依托自然意象表达出来,深刻剖析了国民劣根性。

一、日与月的讽刺色彩

鲁迅曾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1]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讽刺艺术的精髓。《呐喊》这部作品中,鲁迅借助日与月等天体类意象达到讽刺的效果,批判当时的封建制度,展现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

1.“日”意象的存在内涵——希望的泯灭

中国文学史上对于“日”这一意象的运用比比皆是。古代文人常用“白日”来指代太阳,强调其耀眼的光芒。他们大多都是直接运用“日”这一意象,借以抒发感情、点明主旨等,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

而鲁迅在运用“日”这一意象时,采用讽刺手法这一间接表达方式,表面上赋予了“日”积极向上的内涵,实际上要表达的却是与之相反的意思。《呐喊》中,太阳常常被描绘成承载希望的使者,象征着光明与温暖。然而,鲁迅又巧妙地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将自己塑造的这种光明景象击碎,从而展现出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现实与人性。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作品更具逻辑性和张力,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鲁迅笔下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力,他的文字犹如锋利的剑,直指人心,让人在痛楚中觉醒。他深知,唯有精神的觉醒,才能引领民众冲破束缚,走向光明。

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囗”这四个黯淡的金字。(《呐喊·药》)

这句话中鲁迅表面上赋予了“日”希望的意义,实际上是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老栓想尽办法,耗费钱力,不去看医生,不去吃药,反而坚定不移地求来“人血馒头”,自以为能治好小栓的痨病。鲁迅讽刺老栓这类人身上的愚昧与无知。依托“日”这一意象,使故事情节达到高潮。看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之日冉冉升起,实则是为悲剧埋下伏笔,为下文小栓之死做了铺垫。愚昧的百姓正为找到了包治百病的神药而自喜,却未曾想他们的希望就此破灭。他们浑然不顾国家的危亡,认为为他们牺牲的民族烈士是咎由自取,宁愿苟且于“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清朝统治之下,也不愿脱离封建礼教的桎梏。“当愚昧成为主流,那清醒就是犯罪”,当鲁迅重拾希望,在序言中写下“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2]的殷殷期盼时,看见畸形疯魔的群众、麻木不仁的看客时,鲁迅感到深深地担忧[3]。

2.“月”意象的存在内涵——灵魂的觉醒

鲁迅对月比较偏爱,从他幼年月夜看社戏到青年时赴日留学,在留学期间,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与月亮相遇,享受月光带来的宁静和慰藉。正是因为他与月亮之间的种种联系,使他在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月这一意象。《狂人日记》中,月亮不仅作为营造清冷萧瑟氛围的意象而存在,更是鲁迅用来讽刺与揭露以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文化弊端的物象。月光的出现,暗示着人们的觉醒,群众自喜找到了人生之理,自耀得到了飞升之道,自美达到了富贵之境,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假象。鲁迅通过“呐喊”让群众从自我沉醉中觉醒,又无奈于群众的蒙昧。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呐喊·药》)

《狂人日记》中,狂人已经觉醒,他的内心如明月般亮堂。他窥见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封建专制对人们的剥削和压迫,可是这样一个有思想、有良知、有正义的人却率先出局。局内人想尽办法“吃下”自己的同胞,一旦自己的想法暴露,就露出可憎的真面目。鲁迅以“月光”象征狂人灵魂的觉醒,讽刺封建礼教之害。狂人心中真相被现实阴霾遮蔽,他呐喊、嘶吼,欲冲破封建礼教枷锁,却遭冷漠看客阻挠。因为他们深信礼俗,不愿打破传统。鲁迅借“月”这一意象,讽刺了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伪善,表达了鲁迅的愁思之苦、困顿之深,他高喊“反封建”的口号,如同明亮澄澈的月光,照亮了后起的仁人志士革除封建礼教的大道。

天气很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呐喊·狂人日记》)

鲁迅依托“月”这一意象,表达狂人灵魂的觉醒,他发出令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发问,几千年来的传统就一定是真理吗?一味地承袭封建礼教就是真义吗?面对狂人的追问,大哥含糊其词,认为狂人是疯子。鲁迅描绘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常人世界,另一个是狂人世界,这两个世界交织并行,依托“月”意象来串联。狂人借着光亮的月色,将自己心中积郁的苦闷沉思倾泻而出,他试图唤醒大哥。这样一个“不见天日”的混沌世界,与月亮的光辉洁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作品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讽刺意味更为明显。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4]。

二、风与雪的隐喻色彩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曾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暗示两者之间相似之处的修辞手法。它不同于明喻,明喻会直接说明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关系,而隐喻则是间接的,通常以隐晦含蓄的方式表达。

1.“风”意象的象征含义——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呐喊》中,风意象出现的次数非常多,鲁迅热衷于借风这一意象,隐喻“新社会”与“旧社会”的碰撞、“新制度”与“旧制度”的矛盾、“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冲突、“新阶层”与“旧阶层”的分化,最终将视角切入微观,体现底层民众的悲惨命运。《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位曾怀揣梦想的读书人,终究在封建礼制的阴影下走向悲剧。他的一生被封建桎梏束缚,成了一个让人同情的可怜之人。他一心想要考取功名,最终却连“半个秀才也未捞到”,周围的看客对于这样落魄的读书人,不是投以同情的目光,而是讽刺、讥笑。当时处于五四运动前夕,封建帝制已被推翻,但封建文化思想仍根深蒂固。新旧交替时期的读书人难以作为,只能自困于郁郁不得志之境。此时,“风”的意象被赋予了新内涵。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呐喊·孔乙己》)

孔乙己消失后,天气逐渐转寒,此处的“风”既点明时令,用萧索凄清的自然环境渲染悲凉的气氛,环境由暖转冷;又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他的生命也由“生”转“灭”。鲁迅运用隐喻的手法,表面上“风”是指季节的更替,其实隐喻的是人物悲惨的结局,秋风的凉意暗含孔乙己命运之凉,可见这一处隐喻手法用之精妙,读来回味无穷。孔乙己代表的是当时那一类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愚昧麻木,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但他身上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慷慨分享茴香豆给孩子们,展现了他的善良;从不拖欠债务,体现了他的诚信。然而,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当时的社会中却遭受冷落,他的善良与诚信并未得到认可,反而受到嘲笑和讥讽。

如同鲁迅说的那样,“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5]。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下,只能塑造出故步自封、愚昧麻木的看客们,他们就好似失去灵魂的提线木偶,亦步亦趋地崇拜着封建制度。风一起,由秋入冬,暗喻中国将遭遇艰难时光,面临新旧思想、制度冲突的困境。冬天虽寒冷,但终将过去,春天必将到来。然而,鲁迅先生对当时冷漠的看客感到失望,对前途感到迷茫。

2.“雪”意象的象征意义——孤独的启蒙者

鲁迅多将“雪”作为以境衬情的物象,赋予了“雪”新的内涵,它不再只是悲惨凄清环境的塑造者,更象征了一类拥有高洁品格和高尚心志的与周围混沌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孤独者》中,魏连殳是一个清醒的服从者,说他清醒,是因为他看透了当时腐败不堪的乱世,渴望冲破束缚唤醒人民去改造旧社会;说他沉沦,指的是被迫无奈的妥协,他是学动物学的,却教授历史,最后甘愿沦为杜师长的顾问,这是对旧社会的服从与让步。

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来增补这一望无际的雪堆;故乡也准备过年了,人们忙得很;我自己还是一个儿童,在后园的平坦处和一伙小朋友塑雪罗汉。(《呐喊·孤独者》)

魏连殳曾是一位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有学之士,他向来对那些墨守成规的守旧派抱有深深的鄙夷。然而,迫于生计的压力,他最终成了自己曾深恶痛绝的那种人,成为守旧派杜师长的顾问。他多次欲言又止,反复低语着“我还得多活几天”,这沉重的叹息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鲁迅将“雪”隐喻为魏连殳,寓意深刻。魏连殳如“雪”般高洁,孤傲冷淡,对世俗疏离,嗤笑卑躬屈膝者。他亦如“雪”般孤僻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坚守文人风骨。他单纯善良,期待美好,但时代腐朽混乱,他终被黑暗吞噬,心灰意冷,沦为自己厌恶的模样。

鲁迅批判了封建社会那些自私无情的看客们,他们从不给予那些敢于挑战旧有观念的人一丝生存的空间。对那些敢于揭示社会真相的人,他们更是无情地打压,生怕真相被更多人知晓。最终,那纯洁如雪的魏连殳,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逐渐消逝。他就像那微弱的光,在寒冬深夜的崎岖道路上孤独地闪耀,最终这微弱的光也消失在了无尽的黑暗中。鲁迅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无奈,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人身处的困境。

三、水意象的启迪色彩

《呐喊》中的水意象具有强烈的指向意义,暗示了人物之间的隔阂。水是作家的灵感之源,文人以水作比,吟咏出思念的深情与离愁的凄凉。鲁迅小说中多次出现“潺潺的水声”这一意象,鲁迅赋予了“水”新的生命力,在他的小说中,水不只可以用来表达愁思与深情,也可以借以表达人物之间的隔膜、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故乡》中,“我”回到家乡后,无比期待见到少年时的玩伴闰土,可当这两位少年挚友时隔数年再见面时,以前纯真的平等友谊被等级差异的隔膜与悲凉所取代,当闰土恭敬地喊出老爷时,“我”切实感受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危害。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呐喊·故乡》)

“我”的船只缓缓划过水面,“我”深知自己正逐渐远离故土,河流仿佛成了“我”与家乡之间的无形界,也成了“我”与闰土之间难以逾越的隔阂,闰土深受传统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这足以证明等级制度对民众心灵的深刻影响。鲁迅回想起他们的童年时光,那时他们曾无视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两颗纯真的童心紧紧相依。闰土带领“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那些经历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然而,如今两人之间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屏障,难以找到共同的话题。这罪恶的封建社会,正是让两个曾经心灵契合的人变得疏远冷漠的根源。“我”与闰土就如同水的两岸,虽然看似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相交。鲁迅在此处对“水”的描写,可谓是一语双关,既表现了地理上的分隔,又揭示了社会等级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那些曾经快乐的日子恍若隔世,“我”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悲凉。船继续前行,水声潺潺,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沧桑。鲁迅通过描写水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他努力想要打破这一束缚,但是他明白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凭他一人是无法改变的,他将希望寄予下一代,将自己的思想通过作品传播出去。

综上所述,鲁迅运用日与月等天体类意象达到讽刺效果,批判封建制度,展现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风、雪、水三种自然现象在鲁迅作品中具有隐喻意义,分别象征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孤独的启蒙者和人物之间的隔阂。这些隐喻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新旧思想、制度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精神生活的束缚。鲁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沉重氛围,更引导着人们去反思。

参考文献

[1] 高翔.说不尽的教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 余忠淑.从《呐喊·自序》看鲁迅的心理历程和创作思想[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 吕继红.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意象世界[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5).

[4] 李友益,吴卫华.《狂人日记》之再批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5] 乔保玲.无尽的同情,无情的鞭笞——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21(9).

(责任编辑 罗 芳)

作者简介:王倩,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钱华,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