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第二个结合”活用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贯彻践行。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富含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思想,与“第二个结合”有一定的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讲信修睦等十个价值,是“第二个结合”指导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反哺“第二个结合”的榫合之处,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予以指导,实现二者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十个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1-000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他在2023年6月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又进一步作出了有关“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指出“第二个结合”既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对“两个结合”的赓续拓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思考。
高校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第二个结合”的关键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也为高校课程思政带来了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和内容更新。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内容。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和映照,因而中国政治思想史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这种涵纳关系使得思想史课程富有体现“第二个结合”的诸般要素。概言之,“第二个结合”对政治思想史课程实现课程思政有价值导引作用,政治思想史课程又是深入挖掘和具体化推进“第二个
结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和实践逻辑相关研究的重要抓手。
一、从可能到可及:“第二个结合”与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榫合之处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研究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内容与价值的学科,与“第二个结合”有着诸多契合之处。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采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规范和框定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论述和表达,包括时代赋予思想的意义、思想家的v3gFsuCUs6EVzSNOzo5VBQ==选取、思想内容的介绍和评价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双重意涵。
(一)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史学等学科的分支,这些学科均要求严谨的治学标准和研究规范。以史学为例,史学研究要依据考实性认识,就像刘泽华等学者所言“如果从史料与其所记事的关系看,史料有记录者所历、所见、所闻和所传闻之分”,而“考实性认识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存疑’——‘搜证’——‘考求’的三段式,发现史料中的矛盾点与契合点”[1]。这hkmeoi6a1O0YVk02a82IqQ==种考实性认识就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要求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上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从历史事实出发,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规律。同样,“第二个结合”也强调实事求是,即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传统优秀文化具体内容的适配融合之处,在“第一个结合”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根脉有序结合。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共同遵循使得将“第二个结合”融入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有了可能性。
(二)对实践与理论发展规律的遵循
遵循和重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发展规律是“第二
个结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第二层价值规范。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总结和追溯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对政治规律、政治价值和政治内容形成的系统性认知,同时又将这些认知用以指导实践。比如,陆贾和贾谊为了巩固西汉的统治,对秦王朝从统一到灭亡的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总结;以李世民为中心的唐初统治集团,在深刻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中实现君臣遇合,达致贞观之治。同样,“第二个结合”也强调实践应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内容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再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和研究规律使得“第二个结合”融入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有了可行性。
(三)从民本主义到人民至上的价值赓续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中,贯穿全程的线索之一就是民本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从先秦时期的“重民”到两汉时期的“民本”,再到唐朝时期重申荀子的“君舟民水”论,可以说中国古代对民的重视思想贯穿在整个古代王朝的制度实践当中。发源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民本主义,使得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理念有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基础,是“第二个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的本土由来。从“民本”到“人民”的创新发展使得“第二个结合”融入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有了可塑性。
(四)对阶级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的继承发扬
中国政治思想史反映和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阶级结构和阶级矛盾,正是因为有这些矛盾,才会出现代表着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也有了反映这些思想的政治架构和制度安排。吕振羽先生在撰写《中国政治思想史》时,放弃了政治思想史写作的传统方法,采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对没落封建领主、贵族地主、中小地主、农民派、市民的阶级划分既适应了当时阶级斗争复杂多变的形势,也找到了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路径,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赞赏。新时代“第二个结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考虑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继承党在革命和建设发展阶段的经验后作出的重要论断,这也是党中央在充分调研和研究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的纲领性论述。作为政治学学科重要支撑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也须以阶级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在充分了解“第二个结合”的内涵之后找到自己的研究定位,即像杨光斌所说:“已经有120多年历史的中国政治学科如果想寻找新出路,就需要重新认识我们自以为很熟悉的阶级分析方法,发掘其整合性功能;并寻找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实践的‘中国性方法’——历史政治学,以此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政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即‘第二个结合’;在此基础上重述政治学基础概念,发掘新的历史观,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政治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2]由此可见,鲜明的方法论意识和相同的方法运用使得“第二个结合”融入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有了可及性。
二、十个价值:“第二个结合”融入中国政治
思想史课程思政的妙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以政为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个价值,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些价值正是“第二个结合”重要内容的体现,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得以用力的方向。
(一)天下为公与公共精神的培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理念有着深远的历史。它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公正。这种理念阐释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经由康有为、孙中山的推广和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实践,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底蕴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崇高理想。当前,无论面向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天下为公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与和谐的社会。同时,它也激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个人之于国家的价值。
(二)民为邦本与人民至上精神的涵育
民为邦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夏书》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为要重视民众的力量,这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它强调了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只有当民众得到充分的关心和重视,他们才会为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贡献力量。在现代社会,民为邦本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政府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民的需求。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动社会公平和公正,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此外,民为邦本的思想也提醒我们,国家的稳定和繁荣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三)为政以德与公共道德的蕴育
为政以德是中国古代王朝对于从政者的道德要求,以儒家道德为底蕴,是现实政治实践与理想政治期许的相互结合,也是大一统王朝实现有为、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首先,为政以德需具备仁爱之心,为政者应该是一个仁爱的并真正具有公共道德的人,应该为人民谋福利,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次,为政以德还需要具备诚信之德,诚信是为政者必备的品质,只有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最后,为政以德还需具备清廉之德,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不敢腐是底线,不能腐是外在约束,不想腐才是根本,而自我对清廉的道德认知是不想腐的前置条件。
(四)革故鼎新与自我革命意识的认知
革故鼎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为: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礼记·大学》中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来说明君子对待革新的态度和精神。革故鼎新的古代政治思想反映的是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变动不居的时代和社会,呈现出来的是裹足不前还是勇往直前的自我反省。历史上由于专制制度的惯性和韧性致使革故鼎新的目标常常无法实现,但是类似的“更化”“权变”的思想却不绝如缕,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世界的忧患认知和价值指向。
将革故鼎新的内涵创新地使用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近现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变化,明白革命意识觉醒的不易和自我革命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的执政党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将宏观的自我革命与微观的自我更新联系起来,起到唤醒“躺平”者的奋斗精神,激发“内卷”者的奉献意识的作用。
(五)任人唯贤与人才意识的唤起
从三皇五帝到先秦时期,古代统治阶级基于国家发展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在用人上逐渐完成了从“任人以亲以贵”到“任人以德以贤”的发展变化。在后期演变过程中,虽有世家大族依托荐举制度、九品中正制、浮华交会等对名利才望进行把控,但终是抵不过隋唐以降科举制度常规化后下层知识分子精英的逆袭。历史不断证明,只有统治阶级开放精英选拔通道,才能促成政治的更新和发展。一个朝代一旦陷入精英发展的自我阻滞,必然会出现衰颓的结果,因此才有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62JrbRPTB6YEZ1J2dm4uKs8snFdM/t9COpCYPgSnJXg=,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也才有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冲击和毁坏。由古至今,任人唯贤都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和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注重候选人的品德和才能,而不仅仅是看重其背景或关系。这个理念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选拔机制,让真正有才华、有品德的人脱颖而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六)天人合一与和谐生态观、社会观的树立
天人合一理念内含中国传统思想学派中儒道等诸学派对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现代社会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强调更多的是明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应当遵循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天人合一”理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天人合一”理念提
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为了建设好社会治理共同体,人还应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即建设和谐社会,因为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好坏和良善与否直接决定了人类生存质量的高低。
(七)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双向进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其基本释义为:上天运行刚毅强健,君子行事也应该像上天一样,不断追求自我进步,勇毅前行;大地厚实顺和,君子也应该像大地一样宽厚仁德,善纳万物。这两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特性。纵观中国从古代到近现代发展的过程,正是因为国人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成就了今日现代化之中国;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素有厚德载物的传统,才会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成就了今日国际之中国。
(八)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与协和万邦精神
讲信修睦最早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一般用来概指人与人之间信任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可以用来体现国与国之间交相亲、兼相爱的状态,究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中国公民,要始终做到诚恳正直、言行一致、以德为美、以信为贵、立信为本;另一方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过程中,中国始终以仁爱万物、正义宏达、和合万邦、亲诚惠容、以信相交、和衷共济等价值观来与其他国家交往交流。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的过程中,讲信修睦是亲仁善邻的底色和基础,亲仁善邻是讲信修睦的实践和体现,正是因为中国一贯信誉良好、真诚交友,所以在国际社会的“朋友圈”才会越扩越大。
三、推进“第二个结合”更好融入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虑思
(一)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发展逻辑,找到其与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的更好会通之处
首先,需要理解和掌握“第二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提出背景、丰富内涵、价值依归和目标指向,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于对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其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将“第二个结合”作为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要内容;随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予以肯定;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第二个结合”作了进一步深入阐释[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固国本、强国运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就要阐明和讲清“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找到“第二个结合”具体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榫合点,讲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作用和面向新时代的创新创造之处。
其次,找到“第二个结合”与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会通之处。“中国政治思想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远景归宿等方面内容却关联着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元素与突出特性,内容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部分,在当下中华新文明的创造中也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价值,或者仍普遍性地适用于今天,或者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相互成就,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新的理论成果。”[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传统优秀价值,既是“第二个结合”重要内容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不断研究和拓展的重点。当然,课程思政建设中还需要明确“古今”“中外”“破立”的关系和比较的标准,还可继续挖掘和探寻十个价值之外更多的价值赓续。
最后,加强“第二个结合”指导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反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来看,专业课程一定要将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同思政建设目标会通融合,找到建设中不同的节点和契合点,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方为最佳。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理论和主要方法,也是链接后者与“第二个结合”相互融通的关键所在。
(二)善用思政点,实现“第二个结合”与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软融通与巧结合
将“第二个结合”充分运用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之中,不仅要注意价值观的培育,更要注意紧密结合专业,观照课程思政与专业研究的双向进路。
首先,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回应性。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思想家的思想大多是对其所处时代的总结、预知或批判。比如,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对“小邦周”取殷商而代之的总结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又如,龚自珍在《尊隐》中所写的“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是对清王朝腐朽衰败统治即将被推翻的预言。以唯物史观为本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指出了人们观念等会随着条件变化而改变,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5]。所以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习绝不能因“泥古”而僵化,而是应学习马克思看待历史的角度和方法,寻找历史和现实的契合之处。
其次,应秉持科学的学习精神。随意附会或剪裁历史绝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历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学术活动。随意用现代概念去附会古代的概念,用西方的理论去解构思想史的理论,比如认为中国的“民本”就是西方的“民RsMkmNnmJ1Cp3Swg5enj5Nul7D2WodazbDKyUcsRfBw=主”,中国的封建主义就是西欧的封建主义等,都属于对思想史的滥用和伤害。传统思想史研究中的考据、训诂等,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今天我们的研究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最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中须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这也是将“第二个结合”融入的直接体现,主要是指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思想观点,而不是采用“阶级二分法”或“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这种似马非马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的发展、历史思想的形成,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同时也与这一时期的文化、社会和价值观念等的发展密切相关。思想史中只有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将“第二个结合”贯穿在课程思政全过程的真实意义。
四、结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指引,也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滋养,并使得该课程将古代政治思想与时代创新相接续有了更具体的路径选择。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中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是“第二个结合”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具体体现,将这些内容讲细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宏观层次上有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观层次上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从微观层次上有益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的放矢,使受众产生兴趣,增强认同感,提升获得感,从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鉴于此,我们需要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深挖蕴藏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具体价值,使之直观化、具体化和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出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讲信修睦等十个价值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课程内容高度关联,形成了串起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的价值链,这也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度体现,需要对其有效利用,创新研究,实现这些价值在课程中的活化和具化;而在使这些概念价值化的过程中也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引,助力十个价值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会贯通,更好地体现“第二个结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泽华,叶振华.历史研究中的考实性认识[J].文史哲,1989(1).
[2] 杨光斌.政治学方法论与历史观问题[J].政治学研究,2023(5).
[3] 高天琼.从关乎国本国运高度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EB/OL].(2024-01-02)[2024-03-20].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102/b1cb0bc1fe8147d5a89b19f3a9329721/c.html.
[4] 张师伟.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局限及其优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23(5).
[5] 黄力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构[J].理论与改革,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