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新文科的概念、特点以及建设的背景入手,在分析了新文科建设的动因、建设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我国新文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面临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障碍、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挑战。改革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支持,创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是破解新文科建设困境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教育体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1-0017-04
新文科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适应新时代文科教育的发展需求,推动文科学科体系、学科结构及学科内容的创新。自2016年“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我国对新文科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深化。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文科教育的边界,通过跨学科、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新文科建设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科体系僵化、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配备不足等问题上。这些问题不但制约了文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国际上许多知名大学已在文科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经验。而我国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亟须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存在的困境,探讨可行的破解路径,以促进文科教育的内涵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2]。
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的策略与路径研究不断深入,但在实践中如何落地仍有待研究。通过对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不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也能为我国文科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新文科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困境,系统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以期破解现存困境,推动新文科健康发展。
一、我国新文科建设的现状
(一)新文科的概念与特点
新文科,全称为新型文科,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要求,整合传统文科优势与新兴跨学科领域,形成的具有创新性的学科体系。新文科的提出,旨在适应数字化、全球化趋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推动文科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变革,培养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并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3]。这个概念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跨学科整合
新文科倡导跨越传统学科边界,通过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与技术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2.强调实践与应用导向
在传统文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新文科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
3.强调信息技术运用
新文科建设强调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科研究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提升学科的现代性和前瞻性。
4.强调国际化视野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文科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满足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与国际合作的需求。
5.强调创新人才培养
新文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创造性思维、批判性分析与独立研究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够在多元化环境中适应并引领变革。
新文科的发展,不仅给传统的文科学科带来了挑战,也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新文科的建设,可以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体系的革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4]。
(二)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与动因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其背景与动因是多方面的。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文科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文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新文科的建设旨在突破传统文科教育的局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5]。
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也是推动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因素。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等教育机构探索文科教育的改革路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从而催生了新文科的兴起。
另外,学术界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也推动了新文科建设的不断发展。众多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文科教育的新趋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建立学科联盟、共享资源等方式,也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育实践的改善。
国家发展战略亦对新文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文科建设满足了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理论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对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人才的需求。
综合上述因素,新文科建设反映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的战略考量。它不仅关系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文社科类人才的需求,对传统文科教育模式的革新,还关系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实施新文科建设,有望实现文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质量型增长,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新文科建设的进展与影响因素
新文科作为应对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新文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一些高校开展了文科专业的改革,增加了跨学科课程,改进了人才培养方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学科交叉融合不足是新文科建设的一大难题。许多文科专业在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知识体系时,仍旧表现为各自为阵,缺少深度融合,导致学生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跨学科学习。
资源配置也是制约新文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人力、财力投入上,与理工科相比,文科常常得到相对较少的支持。这种不平衡的资源投入,导致新文科建设在设备更新、课程开发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与保障。
此外,评价体系的落后亦影响新文科的深入推进。现行的评价机制仍然偏重于传统学术成果的量化考核,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未能准确反映跨学科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教学方面,新文科建设同样面临挑战。一些高校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措施不足,缺乏与行业深度合作的平台,减少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新文科建设在我国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但仍须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有效破解,以确保文科教育的全面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困境
(一)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的障碍
在我国新文科建设中,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是遇到困境的主要环节。传统的教育体制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而新文科教育注重跨学科整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转变需要教育决策层对现有体系进行深度的改革和优化。目前,课程设置多受旧有体制影响,难以满足新文科培养目标的需求。课程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学科边界清晰,缺乏必要的交叉与融合,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此外,课程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不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发展和社会变革。在课程结构上,理论教学相对过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比例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固守过时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估和更新机制,难以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也是阻碍新文科建设的原因之一。
课堂教学模式同样需要创新。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普遍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和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造精神。而新文科教育迫切需要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项目导向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育管理层面,依然存在传统体制下的层级僵化和政策落实不力等现象,这也成为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改革的障碍。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实施和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策支持、制度创新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对我国新文科建设至关重要。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的不足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新文科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掌握跨学科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方法。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这类教师的数量并不充足。缺少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创新能力的教师,难以满足新文科对师资的高标准要求。
教学资源对于新文科建设也同样重要。新文科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活动通常需要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研究平台支持。在各类学术数据库、电子图书馆、在线开放课程等资源配置方面,不少高校依旧存在短缺现象。此外,实践教学场所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合作项目,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提供的。
要破解这一困境,须系统性审视师资培养和资源投入两方面。对于教师队伍,高校应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设立师资培训机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创新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优化图书资源管理,扩大数字资源库存,争取与文化教育机构的合作机会,创造更多实践教学条件,这些措施将直接推进新文科的深入发展。此外,通过建立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为新文科教学和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这也是解决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学生培养与能力培养的挑战
当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加明显,对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要求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新文科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在我国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课程内容往往偏重理论,缺乏与现实生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评价体系相对单一
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实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缺乏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平台和项目,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4.生师比例不合理
随着新文科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一对一的学术指导和个性化教学难以普及,导致学生在学术探究和创新实践中缺乏足够的引导。
5.跨学科能力培养难度大
新文科教育倡导跨学科整合,但当前学科界限分明,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遇到理解障碍和资源限制,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培育。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须共同努力,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评价方式,增强实践教学,调整师资配置,并且加强跨学科教育平台的构建,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和能力提升。
三、破解我国新文科建设困境的途径
(一)改革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
面对新文科建设的挑战,不可忽视的是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在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务实推进教育体制的变革,依托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充分考虑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更为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1.整合资源,设置跨学科课程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实现学科交叉,鼓励师生跳出传统框架,探索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充实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强化实践教学链接
课程内容应与实际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设置相应的实习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推行课程模块化设计
为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应采纳模块化课程设计,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块。
4.加强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工具,促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学习效率。
5.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度
采用灵活的学mNpkkVrkxb5bBVkQ1by92OVZuBXB3L1XATE0fChNy2s=分管理制度,如学分银行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节奏安排学习进程,减少学业压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推进新文科建设,既保持oHZ7+l/nDH+R05PHsY6VfBlnkdaSReqlO3wvAq8GhsQ=文科学科的深度与严谨,又增强其广度与时代相关性,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培养具备综合解决能力的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支持
新文科建设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建立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增进学术交流,并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吸纳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思维的专家学者。同时,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科研和教学的双线发展机会,通过师带师、团队协作等模式,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在教学资源方面,需构建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平台,整合和创新现有资源。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中心、在线课程及公开课等都是重要载体,这些资源应定期更新,与时俱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资料。另外,借助信息技术,开发适应新文科特色的教学工具和平台,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教学内容和结构,构建互动式学习环境。
配合这些措施,还需要确保教学资源的公平获取,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通过政府资助、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解决硬件设施不足和资源贫乏的问题。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不仅能够优化资源分配,也能够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通过提供奖励、研修机会等形式,彰显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成效,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和学生的活力。
综上所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教学资源支持系统,对于破解我国新文科建设困境具有关键性作用。这要求高等教育机构、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确保新文科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1]。
(三)创新学生专业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我国新文科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创新学生专业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模式。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需求的新变化,传统文科专业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模式亟待改革。要有效打破固有模式,根本途径在于深度融合跨学科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注重个性化发展路径的构建[7]。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强调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学生除专业课程外,还必须修读哲学、文学、历史等课程。美国高校以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多元化视角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学生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我国新文科课程改革有启示意义[8]。
国内某985工程大学文学院注重培育具有科技背景的文科人才,以跨学科交融为建设方向,通过整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课程资源,开设了“科学+人文”的双学位项目。该举措受到了学界一致好评。学院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与多个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师资互补,且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9]。
实践教育理论认为,知识的转换应以实践为中心。因此,构建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和服务学习等教学模块,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境中学习、应用所获知识,强化问题解决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北京某著名综合性大学通过校院合作建立新文科研究院,旨在推进文科学术的创新与实践。新文科研究院以项目驱动为核心,联合校内外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在文化产业管理、数字人文等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投身其中[10]。
课程设置应融合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鼓励学生到文化机构、社会组织实习,以增进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技能。一些地方高校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某地方本科院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等应用型课程及项目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新文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网络化、多元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与路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动力。同时,这也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文科建设的另一要义。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拓展,通过学术交流、海外研学等途径,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形成全球问题意识。
在评价机制方面,新文科的评价系统应超越纯粹的考试和分数,更多地结合学生在研究、实践、创新、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表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反馈,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学生培养与能力培养模式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革新,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不断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潮流[12]。
不同教育体系和文化环境对新文科发展有着显著影响。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国情,开辟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13]。当前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中,课程设置自由度、跨学科交流和产学研结合已成为新文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和课程体系限制,真正实施学分制,推动跨学科课程设置,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文科建设应更加注重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推动国际合作项目,对接国际高等教育资源也成为破解我国新文科建设困境的有效方式。在新文科建设中,教师要具有多元化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需要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同时,也有必要引入行业专家参与高校教学,使大学生能更直接地接触到行业前沿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国的新文科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我国在新文科建设中要结合自身优势,既要重视古典文化传承,也要鼓励现代科技与文科知识相融合,以此推动新文科的深入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虽然新文科建设在我国得到了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但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教育体制僵化、师资和教学资源短缺以及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新文科学科体系和学科发展模式的创新,而且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针对新文科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困境,有待进行更为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深度剖析和对比研究,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和策略,为我国新文科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路径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阳海洪,荣光宗.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观念创新与路径转型[J].西部学刊,2019(19).
[2] 彭岚,兰璞.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经管类实验中心高质量发展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3] 赵奎英.“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与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20(7).
[4] 王国成.计算社会科学:融合创新与引领未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3).
[5] 孙建军,裴雷,柯青,等.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思考[J].图书与情报,2020(6).
[6] 邓椿,董洁芳,李小丽.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研究——以旅游管理为例[J].未来与发展,2020(6).
[7] 刘曙光.新文科与思维方式、学术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8] 王希.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20世纪的遗产[J].通识教育评论,2022(1).
[9] 武克敏,郭学堂.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推动同济大学文科建设[J].科学中国人,2004(8).
[10] 优化布局重特色 培养新时代文科拔尖人才——北京 大学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改革实践[J].新文科理论与 实践,2022(1).
[11] 黄鸿业.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课程 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20(2).
[12] 方延明.“新文科”建设: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J].江海学 刊,2020(5).
[13] 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J].杭州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