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目前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农作物产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科技小院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打破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产品研发与农业需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脱节等问题,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该文将以河南科技小院为例,介绍河南科技小院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一大批知农、爱农的新青年,实现在乡村振兴舞台上解民生、治学问。
关键词:科技小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193-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China's rural areas. Henan Province, a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ha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low crop yield and low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breaks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deman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cial demand. This paper will take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service platform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integr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 training and technical service, which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farmers. Cultivate CSwqGGoPWGNPZ31zgPzs3A==a large number of new young people who know and love agriculture, and realize the solu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ZXS334jH1rYdzp/ungYHA==governance of knowledge on the stag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rural revital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ocial services; scientific research
农业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才振兴视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曾提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2020年,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创新服务模式”[2]。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第二十二条指出,要“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3]。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具有科技服务直接高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覆盖生产全程、工作可持续性、促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等优势[4]。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文件第六部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中指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5]。
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耕地10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以下的小农户约2.1亿户,数量庞大,小农户占农业经营总数的98%以上,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大国小农”目前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现状[6]。且农户大部分为年龄36至54岁的人员,初中以下学历占据了80%以上,因而我国农业存在着农作物种植成本较高、技术到位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农业作物产量低品质,农民生产积极性低。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化肥、农药使用大省,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种不丰富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农田标准化水平不高、综合生产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因此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农业技术发展迫在眉睫。而科技小院作为扎根农村和生产一线的主体,成为了解决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农业需求与产品研发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2009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开始了基于“科技小院”的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广泛任可,各高校逐渐推广应用[7]。在2012年9月,河南第一个科技小院——禹州科技小院应运而生,在河南省禹州市康城村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科技小院已在新乡、兰考、杞县等多地建立了多个示范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目标明确的科技小院网络。目前,河南科技小院也在逐步扩散至全省各个县区,河南各科技小院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势头良好,得到了社会一众的认可与好评。伴随着科技小院与乡村振兴融合的逐渐深入,河南科技小院发展愈加迅速,现将整体发展情况简述如下。
1 河南科技小院的建立背景
河南作为中原粮仓,以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面临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以及农民稳定增收困难等一系列挑战。河南农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农业高校肩负重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河南科技小院依托自身科研与教育资源优势,根植于农业大省的丰富土壤与迫切需求之中。为解决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农技人员远离农民和农村等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三农”发展等问题,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叶优良教授于2012年在河南省禹州市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科技小院,开始探索以科技小院为基础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农村科普、社会服务和产业升级等为一体的新模式。
河南科技小院是以大学生和研究生扎根农村为主体,围绕河南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等核心任务,将学科优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准确对接,在生产一线开展生产调研、科研探索、科普宣传、技术服务和政策宣讲等活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打破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实现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多重目标,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端牢粮食安全饭碗。
2 河南科技小院的基本组成及主要职能
河南科技小院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优势,企业生产、资金、管理优势,当地政府政策引导、搭建交流平台、服务群众优势,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紧密联系地方政府,以企业为支撑,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民为重点,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农民组织等多方资源的集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产业产品研发、产业人才实训、农村科普和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综合型平台。
河南科技小院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通过专家团队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常年驻扎农村。立足农业生产一线,从生产实践出发,了解农户需求、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围绕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发现的痛点、难点,在地方农业技术员及农民的参与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在试验中揭示科学规律,挖掘限制作物大面积高产高效的关键因子,集成创新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同时瞄准国家需求、农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当地生产发展和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田间与课堂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服务相结合5个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3 河南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3.1 探索科技小院人才培养道路,促进人才振兴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强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8]。河南科技小院围绕国家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战略,带领学生入住科技小院生产一线,扎根“三农”,以田间地头和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为课堂、实践主阵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针对实践所遇问题将多学科相融合。便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学生可以开展各种调查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突出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学生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激发学生投身农业、服务乡村的责任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科技与人才发展的深度融合[9]。河南科技小院探索出“科技小院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阶段式培育接力发展,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的复合型农人才。在本科生人才培养阶段,针对本科生成立了科技小院协会,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飞鹰创新等活动,进而本科生担当科研助手,从事生产实践,最后在科技小院开展毕业实习和论文设计,论文按照生产需求和学生兴趣开展,本科生从短期入住到阶段性入住科技小院,再到长期入住科技小院,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将课堂教学应用于课外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生在校内扎实理论基础,在校外科技小院开展入户调研并完成科学研究,同时为当地农户提供社会服务、技术培训等,耕读在生产一线,将多学科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将理论知识以论文的形式转化为成果,完成学业论文、学校教学任务和社会实践锻炼,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培养服务农业发展的新型农科人才储备力量做准备。河南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共培养出30余名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在河南科技小院完成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出版著作与教材16本,近年来,河南科技小院荣获中国农村技术协会“最美科技小院”、河南省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优秀科技小院等荣誉。
此外,河南科技小院积极参与支教活动,针对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开设暑期支教班,十多年来,禹州科技小院累计开办支教活动9次,支教人数达500余人,为乡村的孩子们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为祖国乡村振兴默默耕耘,培养接班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科技小院也为当地政府、企业培养了一批如科技农民、村干部、农技人员、农资经销商等有理想、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乡村振兴人才。
3.2 持续科技服务,助力打破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是农业安全生产的保护伞,受多方面安全因素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很难在基层生根发芽。河南科技小院建立在基层,本科生、研究生驻扎在群众之间,汇集了农业科研专家及地方农技推广人员等,他们带领学生驻扎在科技小院,将“产、学、研”相结合。河南科技小院围着农业转、围着农民转、围着农村转,科技小院积极在当地开展农户科普需求和农业生产现状调研。学生入住科技小院后开展对当地农业生产现状调研和农户需求摸排,通过入户调研、田间询问、资料查询,了解农户科普需求,倾听农民诉求,将农民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联合植物营养学、土壤学、作物学、植保、园艺及人工智能等专业老师,找出针对性和普遍性强的问题。并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特征及需求,实时动态调整科普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巩固实践知识,为农民量身定做科普,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科普入眼、入耳、入脑、入行。针对调研所存在的问题,同导师开展科学研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行实地操作,开展试验设计、田间布置、田间管理和指标调查等工作,通过亲自实践,熟悉作物生长模式、养分需求规律、科学式管理,融合农户多年实践经验和当地种植模式发展,总结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最佳方案。对普遍性、针对性强的问题,开展专项科学技术讲座,同时进行田间指导、试验示范、政策宣讲,提升当地农民科学素养,输入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疏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河南科技小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在当地开展科普活动,如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普专家走基层和学雷锋等活动,邀请省内外高校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一线,拉近专家百姓距离。并通过试验示范、实地参观、田间观摩、技术讲解、技术培训、田间出诊、专题讲授、媒体传播、科普走廊和科技胡同等多种途径,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科普入眼、入耳、入脑、入行,提升当地农民科学素养,输入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疏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此外,河南科技小院还积极在当地开展党建活动和文化活动,如广场舞大赛、“村BA”、党政宣传等活动,丰富村民日常生活,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增强区域百姓科普受教育能力,推动科普下乡全覆盖。
针对农民需求,多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农业志愿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科普素养。河南科技小院的各个地县小院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围绕当地主要农作物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展科技服务。调研生产问题、倾听农民诉求,将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汇总,联合多学科专业老师教学指导,为民解疑答惑,普及知识。形成了“生产调研—科学研判—技术突破—方案设计—试验示范—科学传播”的模式,将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户进行科普。通过科技小院科普图谱、作物高产高效技术展示,并实时动态调整,持续满足农户需求。针对农民需求,以多边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百姓,健全农业志愿服务体系,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路程。
河南科技小院社会服务效益显著,将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技术服务、科学普及、政策宣讲等带到了基层,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培养了100多位先锋学员,指导种植大户200多个,培训企业业务员10万多人次,技术覆盖100万亩以上;并筹办了“科学施肥绿色种植提质增效”科技小院网络云讲堂,叶优良教授汇集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老师开展科技小院公益讲座,已开讲183次,累积观看超过500万人次,切实打破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让科技服务之花绽放中原大地。
3.3 不断科研攀登,矢志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面对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加之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资源环境压力过大、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河南科技小院立足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开展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助力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提升,并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为核心,搭建“党政产学研用”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实现应用与研究“零距离”,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最终集成了“高效品种+腐植酸土壤改良+作物专用肥+肥水一体化”等技术模式,今年在开封市兰考县、新乡市延津县的小麦季度测产验收中表明,与农户习惯种植相比,优化集成技术模式使小麦增产20%以上,节省肥料用量20%以上,土壤耕地质量也明显提高[10]。
河南新乡花生科技小院围绕当地优势作物产业,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联合多所高校专家团队和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发挥科研优势,建立氮肥高效利用平台,共同开展国家“十四五”项目,围绕中低产田土壤质量提升、养分高效利用、专用肥设计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兰考科技小院则聚焦于富锌小麦的种植与研发,通过选育优质富锌小麦品种、优化土壤施肥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成功培育出高品质富锌小麦。同时,依托当地自有品牌,开发了富锌面粉农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方向;禹州科技小院结合当地较为干旱的土壤情况通过引进耐旱性强、营养价值高的小米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升作物产量;杞县科技小院针对当地大蒜重茬等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并积极围绕大蒜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进行升级,开发了黑蒜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了产业链,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科技小院的案例,探讨了科技小院在助力乡村振兴上的探索之路。河南科技小院的师生从校园走进小院,从实验室走进试验田,驻扎农业生产一线,开展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努力突破技术瓶颈,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做到了“解民生、治学问”。河南科技小院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一次创新,更是对乡i7UvQF2YpLs/9TlKU3szWw==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有力响应。未来河南科技小院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扎根田野,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兴农的复合型人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发展,为河南的农业发展注入更多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高伟,张靓婷,张洪斌,等.三螺旋视域下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27):53-56.
[2] 科技部 农业农村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银保监会 供销总社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7):64-68.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4] 杨楠.基于嵌入性理论科技小院助力古生村乡村振兴[J].村委主任,2024(14):97-99.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29934.htm.
[6] 袁宇阳.“大国小农”视角下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挑战及推进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24(7):124-132.
[7] 黄玉芳,叶优良,汪洋,等.基于科技小院的耕读教育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8):77-79.
[8]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N].人民日报,2023-05-04.
[9] 李明.为强农兴农贡献青春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3):16-25.
[10] 叶优良.科学施肥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生动实践[J].农村·农业·农民,2024(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