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乡村振兴对于海南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推进海南乡村全面振兴,关系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底色和成色,关系着海南能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自贸港。三亚博后村作为海南乡村发展的典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一系列成就。总结博后“蝶变”的经验,探讨博后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能够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海南自贸港;发展经验;问题;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181-04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proposed by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a modern and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special value to Hainan's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Hainan's rural areas is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and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and whether Hainan can be built into a world-class free trade port.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Hainan, Bohou Village in Sanya has achieved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butterfly transformation" of Bohou Villageand exploring its path for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in other region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Hainan Free Trade Por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problem; development path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是必由之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经核算,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95 6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24%,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45.1%、29.2%、25.7%。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最大、占比最高。从农业及相关产业大类看,农林牧渔业、食用农林牧渔产品加工与制造、农林牧渔业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增加值规模居前三,占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7.3%、20.7%、14.1%[2]。推动乡村振兴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乡村振兴战略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能有效地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就海南自身来看,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是夯实海南发展基础,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现代化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举措。海南农业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推动乡村振兴有利于海南因地制宜,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热带水果与高山农作物等特色产业,实现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博后村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吉阳镇,紧靠交通主干道,距离亚龙湾和三亚最大的免税城仅20 min左右的车程。博后村面积有8 500亩(1亩约等于667 m2),涉及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目前人口3 850人,667户。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博后村玫瑰风情产业园,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温情话语,在博后村广泛流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3]。本文选取海南省三亚市博后村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力求总结博后村乡村振兴的经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探究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期对其他地区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博后村的发展历程
博后村是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的一个黎族聚居村庄,因其独特而繁荣的民宿经济业态而闻名。近年来,博后村在探索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从5 200元到29 500元,在博后村党群服务中心展厅,一张博后村村民收入表记录了从2012年到2022年的人均年收入。10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增长了4.6倍[4]。博后村从一个集体经济基本空白、村民以外出打工为生的贫瘠村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产业繁荣、面貌焕然一新的特色旅游村。梳理博后村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博后村实现“蝶变”的关键具体如下。
1.1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十多年前博后村的产业以粗放型农业与养殖业为主。由于博后村近海,海南台风多发,村民们栖身于灌溉的土地饱受海水倒灌之害,成为难以利用的盐碱地,导致种植业一度陷入困境。2013年以来,博后村协调和利用政策、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和环境等多种要素开始艰难的转型。首先,博后村继续夯实海鲜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基础。在政府、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支持下,博后村充分利用其靠近海域的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以海鲜捕捞、养殖、买卖与加工为主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蓬勃发展;其次,博后村通过引入外资与土地改良摆脱了过去土质差、效益低的困境,在盐碱地上种起了玫瑰,打造出闻名遐迩、风景靓丽的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近年来,公司围绕着一产农业种植、二产玫瑰衍生品研发销售、三产旅游,不断把产业做大、做精、做强,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以产业升级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硕说[5]。最后,博后村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博后村背靠旅游胜地亚龙湾,亚龙湾作为我国星级酒店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为博后村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
2013年以来,博后村抓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民宿产业,促成“沐光·鹿隐”“海纳捷”等一系列民宿品牌在博后村落地,为当地打造出业态多元、风格迥异的特色民宿产业集群,博后村藉此成为了海南省乡村振兴过程中转型旅游经济的典型范例。2019年博后村人均收入增长到24 520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1.5倍,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近4倍,博后村村民看到了实现富裕生活的希望[6]。
1.2 鼓励人才回流,吸引外来人才
由于环境恶劣,生计艰难,大量青壮年选择外出谋生,村内人才凋零,发展愈加陷入困境。自乡村振兴以来,博后村两委制定了各类人才引进措施,一方面号召外出青年回村发展;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加入乡村建设。博后村的发展潜力,以及面向人才出台的各项优惠措施,让不少外出青年与社会人才看到了希望。在博后村的全面宣传与真抓实干下,许多优质人才选择留在博后村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博后村努力打造自主培养人才体系。博后村依托省委党校、三亚市委党校的教学培训资源,着力打造博后党群基地教育产业,前来学习的考察团不断[7]。同时为持续留住和培养人才,博后村与海南开放大学达成协议。海南开放大学在博后村设置了“海南乡村振兴教学培训基地”和“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调研基地”,旨在为基层党员干部、农民、民宿业从业者等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好的人才基础。
1.3 投资教育发展,提振村民信心
十多年前,环境恶劣、产业落后的博后村正处于挣扎求生的境地,物质资源稀缺,教育更无从谈起。当时的博后村内有2所小学,但条件极其恶劣,不仅没能安装现代化教育设备,甚至连教室都是屋顶裸露。
如今的博后村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另辟蹊径,在教育培养上也走向了以资源优化整合为特征的集团化办学。经过协商,村内原有两所规模较小的小学——腾飞小学和红光小学合并为“三亚市吉阳区博后小学”,实现了2所小学的资源重组和统一管理;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博后小学还通过与城里的优质学校实行管理互通、领导流动、师资共享等办法实现了办学质量的快速提升,提振了家长对村内人才培养的信心。博后村富起来后对其进行了重建修缮,还兴建了一所公立幼儿园。现在的博后小学与幼儿园建筑整洁美观,设施先进齐全,得到了村民的赞誉。
1.4 聚焦生态保护,改善村容村貌
十多年前的博后村被包围在一片未经开发的丘陵和湖泊里,村子里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村子中最常见的是与猪圈相连的低矮民房,毫无规划、凌乱不堪地分布在村庄内部。斑驳凹凸的墙壁、气味难闻的猪圈、泥泞不堪的小路是村民对十多年前博后村最直观的印象。
为了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博后村优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想致富,先修路”,如今的博后村已经实现了沥青道路从零到八的蜕变。这些沥青路面宽敞平坦、坚固耐用,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村内过去低矮的民房也被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洋房和风格独特的民宿所代替。污水直排、臭气熏天的臭水塘也成为了如今远近闻名的哎岬湖。现在的博后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眼望去,青山绿水环绕着干净整洁的小康新村。
1.5 加强基层建设,实现组织振兴
过去,在经济恶劣的形势下,博后村村内治安情况同样堪忧,村民彼此之间并不信任,难以形成凝聚力,组织化程度较低。曾经的博后村村民对于自身的前景较为悲观,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存在着消极和颓丧的现象,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缺乏规划与动力。
如今,博后村不断重视基层建设与管理,平安乡村建设是其重要环节。博后村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坚持政治引领,从预防和化解2个方面着手,发展民宿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不断提高源头预防、定分止争的平安建设“软实力”,打造产业兴旺、环境宜居的村容村貌“硬条件”,做到“软件”不“软”,“硬件”过“硬”。为解决群众有矛盾纠纷时不懂如何寻求法律帮助,理性化解的问题,博后村于2021年挂牌成立“曹操工作室”,借助响亮的工作室名称,对标“说曹操,曹操到”的矛盾调解工作效率,加强调解工作[8]。为了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村内成立了治安联防队,日夜在村内巡逻,排除安全隐患。在这些举措下,村内治安形势好转,村民们对财产的安全感和对彼此的信任感得到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此外,为了帮助村民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三亚市、吉阳区多次组织学习交流会。渐渐地,村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断探索“发展什么、如何增收”[9]。
2 博后村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博后村的发展成就得到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被列入海南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但是与此同时,博后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影响到博后村的进一步发展。
2.1 流行文化较为突出,地方特色有待发掘
目前,博后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本土旅游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文化产品[10]。经过改造后的博后村乘着海南省与三亚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东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博后村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美丽乡村浓郁的乡土气息,本地居民多姿的民族风情,黎锦、挑花、刺绣和扎染等多彩的民族艺术,是大批中外游客体验的重点[11]。然而,作为一个黎族聚居村庄,博后村的文化风格却存在向着流行快餐文化靠拢的趋势。游客们见到的是千篇一律的网红景点,却难以体验到当地黎族的民俗风情,从而导致其未能对博后村民宿留下深刻印象。
2.2 数字建设不够先进,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数字化新业态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12]。同时,数字化建设还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一股新兴力量。数字化助力文化产业、宣传文化内容、促进文化发展,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传承的筑基之力[13]。但博后村产业数字化水平还未能切实提高,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还是保障文化传承方面均与同质性产业存在差距。此外,在游客游玩和住宿的过程中,博后村的服务水平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容易给游客带来体验感不足、生活不便利、情绪不愉快的问题。
2.3 公共空间布局失调,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经过深度整治和调整布局,博后村具备了发展产业的基本条件,其民宿业藉此落地生根、崭露头角。但如今博后村的产业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进程亟需更合适的发展土壤,对公共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的问题逐渐凸显。观察发现,博后村存在车辆乱停乱放、摊贩占道经营以及道路修缮不完整等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游客交通出行;另一方面带来了负面观感。以上问题既降低了游客体验感,也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2.4 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产品种类较为单一
博后村依靠民宿业积累了乡村振兴的原动力,实现了其从穷困小渔村到特色旅游村的第一次转型。然而,随着大量从业者持续涌入民宿业,未来供求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博后村民宿市场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调研发现,博后村目前有60多家民宿,行业集中较为明显,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以及亏损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转型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今,博后村凭借区位优势带来的民宿业红利尚未结束,从业者还未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竞争力有可能出现下降的趋势,提供的仍然是相对同质和初级的产品,比较优势难以体现,也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与层次化需求。
3 实现博后村全面振兴的路径
博后村是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缩影,作为海南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之一,博后村成功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亮眼的发展成绩。但是,博后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以期构建有效的解决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4]。博后村未来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3.1 因地制宜,深挖当地特色文化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因地制宜,深挖当地特色资源与文化,坚决摒弃流于表面、流量为王的想法,促进资源与文化相融合,从服务方式与服务品质出发,实现精准多元特色发展。博后村作为典型的黎族聚居村庄,存在着独属于黎族的文化特色与生活方式。博后村民宿可以考虑以弘扬黎族文化与生活方式为出发点,从世俗化、普遍化的网红经济转型,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为游客带去独特的黎族生活体验感的“世外桃源”。博后村还可以考虑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作为资源筹措者与文化宣传者,通过专业化指导实现更深层次的资源文化发掘与利用。
3.2 不断学习,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必须注重与时代接轨,为经营者与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第一,博后村应对相关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普及情况进行调研考察,了解和学习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为自身发展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第二,博后村应当及时引入数字化发展的相关生产要素,包括对人才进行专项培养,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同时尝试将民俗特色与数字化结合,实现特色生态模拟等;第三,博后村可以建立专业的服务水平培养体系,通过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游客带去更好的体验。
3.3 优化空间,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必须持续优化公共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秩序井然、畅通无阻地发展,为乡村带去更好的观感与便利,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博后村应当优化自身公共空间布局,对公共空间实现有效管理,制止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并充分利用相关空间,为村内建设美观整洁先进的公共停车场与公共市场,为经营者与游客带去更好的体验。
3.4 调整产业,着力产品供给流程
实现乡村振兴应当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在继续深挖当前发展红利的同时,推动多元化与层次化发展,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方面减少同质化竞争与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探索更多乡村发展模式,既留退路也开新路。同时,要充分重视产品供给问题,不断优化产品内容形式。博后村应当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包括为游客配备基础医疗服务、物流服务、衣食住行基础行业市场服务,为游客提供特色产品邮寄服务等,不断学习新事物新方法,力求新模式新进展。此外,博后村还应当对其在基础产品供给方面创新内容形式,注重产品质量,为游客带来更多新鲜感与体验感。
4 结束语
博后村的乡村振兴实践是土地、人才、特色产品与特色文化等多个生产要素的凝结,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系统布局和协同推进等发展战略的现实性转化,是我国乡村振兴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规律结合后的典型成果展示,其出彩之处值得广大乡村在全面振兴过程中加以借鉴,其不足之处更值得广大乡村思考与注意。通过思考和优化博后村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得失,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将逐步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24%[J].农机市场,2024(2):4.
[3] 习近平“三农”金句: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372357487550380&wfr =spider&for=pc.
[4] 朱玉华.三亚市博后村 打造美丽法治乡村样板[N].宁夏法治报,2023-08-09(005).
[5] 徐慧玲.探索“富美路径”奔向美好生活[N].海南日报,2022-06-07(A03).
[6] 杨东伟,黄学彬,李丽,等.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三亚市博后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5):253-255.
[7] 徐慧玲.变化从那个春天开始[N].海南日报,2023-04-25(A01).
[8] 王雁,樊永吉.从无人知晓到治理典范[N].山西法治报,2023-08-22(004).
[9] 徐慧玲.哎岬湖畔的“变”与“新”[N].海南日报,2024-04-02(A01).
[10] 姜秀林.博后村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J].村委主任,2022(10):99-101.
[11] 王标,张旭.关于推进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经济建设的思考——以博后村为例[J].山西农经,2021(21):48-49,52.
[12] 周斌,张菊媛.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4,44(8):174-177.
[13] 胡钢,杨蕙而.数字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3):21-29.
[14]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新西藏(汉文版),2021(S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