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专门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为新农科背景下中国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该文从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与建设的总体思路入手,初步从新农人职业素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前沿科技动态、优秀农耕文化、生态学原理5个维度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融合,旨在学生能够深化“三农”认知,厚植“三农”情怀,学农知农,兴农强农。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135-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gricultural ec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agronomy majors. It is a discipline specializing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eply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and overall idea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courses, and initially carrie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five dimensions: new farm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major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the Party, cutting-edg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ends, excellent farming culture, and ecological principles. The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cultivate their feelings fo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learn about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agriculture and strengthen agriculture.
Key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Agronomy4C6bmC58SmOXQHAdwOJKykfRCPNxOs22P1tc3EhGZ0M=; Agricultural Ec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党的二十大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系列部署置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全局谋划之中。强调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更好地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1 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学是发展最为完整的农业科学领域,是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专业[1]。作为传统优势专业的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科研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2]。但目前,社会对农业产业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印象中,很多农学专业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包袱,甚至对本行业产生了排斥,而农学专业大学生由于缺失农业情怀、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导致在涉农行业就业意愿很低。为农村农业发展解人才之“渴”,高校应充分发挥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的任务是要将专业课(非思政课程)和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并且使这种有机融合持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教学和正确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统一。作为农学专业教师须深入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当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筑梦人”和“引路人”,授课中除夯实学生的“三农”知识,也要打破学生对传统农业刻板印象,重塑农村农业新形象,树立“三农”理想,服务“三农”事业,立志强农兴农,践行知农爱农。
农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该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思路,为学生日后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工作指引了一定的方向。农业生态学从其归属上来说属于思政教育的隐形课程,课程拥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及学术前沿信息,蕴含了深厚的教育价值,包括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专任教师如何挖掘课程中隐含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内容巧妙无痕地融入教学内容,增进思政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化,思政实施与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实现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还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2 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
农业生态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将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本身的内容相融合,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优化内容供给,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农业资源禀赋的祖国北疆,而农学专业作为该校优势特色专业,扎根呼伦贝尔大地,面向内蒙古,为地方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地方农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农学专业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农业从业者和建设者,肩负历史使命。课堂上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国家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相结合,增强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着力塑造青年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加深专业认同感,树立职业理想,激发敬业精神。将前沿科技探索和科研精神内化,在深化“三农”价值中厚植爱农情怀,激励学生掌握真才实学,明确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练就兴农本领,扎根希望田野,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先锋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3 深入挖掘农业生态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陈阜、隋鹏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3版)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涉及逻辑严谨、梯度明晰,涵盖了“绪论”“生物种群与群落”“农业生态系统”等基础内容,并深入探讨“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核心机制,最终落实到“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与优化”“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实践应用层面。为了深化教学内涵,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初步从5个维度展开教学与思政有机融合的探索,即新农人职业素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前沿科技动态、优秀农耕文化、生态学原理。
3.1 新农人职业素养
在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章节,特别是涉及初级生产力与次级生产力的意义及提升途径时,引入内蒙古“五大任务”,把内蒙古建成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拉近学生与“三农”问题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农学的热爱和敬意,加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进行自我定位和专业学习规划,获取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作为新农人应秉持高度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牢记服务“三农”的使命,将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激发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践行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理念,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护人类健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3.2 引入生态安全问题,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教学中践行思政理念,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始终。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章节(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水循环)教学内容与国际国内高度关注生态安全事件相结合,如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极端气候现象厄尔尼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的重要议题以及我国黑龙江台风事件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尽管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较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与环境利用已经改变了自然的、健康的物质循环,使我们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以及农业灾害频发等挑战。这一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而精准、科学、依法进行污染治理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污染防治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行动中来,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鼓励他们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生态系统优化设计”章节中,学习生态平衡与生态平衡失调内容时,课程设计以“枪响之后 没有赢家”的漫画导入,通过漫画的深刻寓意,让学生领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每个生物都是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幅画不仅彰显了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哲学底蕴,更帮助学生塑造稳态与平衡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此外,通过学此次章节内容,能够动员学生们积极投身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当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灌输环境伦理和责任感。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还能激发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介绍“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章节中石油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发展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农业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着力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加强政治认同是实现教育工作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应该是优先考虑的。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和繁荣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3.3 以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农业强国建设
对“农业生态系统水的循环与平衡”进行授课时,让学生深刻理解水是农业的命脉,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为此,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落实藏粮于水、藏水于技,如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品种分子设计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选育节水抗旱品种,基于现代信息学将农业灌溉技术提升到“高效、精准、智能”的智慧新时代等。将前沿科技探索和科研精神内化,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引领学生充分认识科技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Yev5W7qQkj+VFu9gRB7TIfqr4R2sxeq0cAALLdb2Zz4=振兴的重要举措。
3.4 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绪论”中讲述农业生态学发展历程时,引入在我国农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古代五大农书及同学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这些都是厚重的农耕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其中,五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典籍,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在长期“仰观天宇”和“俯察大地”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展现了古人在观察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卓越智慧和创造力,至今对生产生活仍然发挥着有力的指导作用。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赓续农耕文8t7nLcd3BCjr1BQVRAfNn4t7M6+stbRHbXNQ+6g/37c=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学生重视并弘扬农耕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明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等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全球影响力。
3.5 将生态学原理与人生价值观相融合
生态学基本研究对象是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所选参考教材内容编排也是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层层递进,将思政内容与生态学原理相融合,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在个体生态学中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生态角色和资源利用方式。描述了物种在其所处环境中的功能、行为和资源利用方式,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生态位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生态位分化来避免直接竞争,促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位理论涉及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竞争排斥与生态位分异。启发学生将生态位理论与自身发展相关联,学会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思考和改进自己的人生,寻找并定位自己的生态位,不断提升自己在擅长领域的生态位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发掘和利用被忽视的资源领域,拓宽自身生态位的宽度,避免生态位重叠,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束缚,鼓励大家进行错位竞争,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集合体。种群是由个体组成,但不等于个体的机械相加,有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在整体上有组织有结构的特性。当讲授种群间相互作用时,引入稻田养鱼种养结合模式,此模式有利于“稻鱼双丰收”,促进稻鱼增收的同时改善水稻品质,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能保证高产水稻的肥料供给[3],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及其对水体的污染,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具有积极作用,在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时也能提高经济效益[4]。结合当今社会合作与竞争2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引导学生在激烈竞争的时代要正确看待竞争,培养社会主义集体观,能够从相互竞争到相互成就。
在群落生态中,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一般根据种群在群落中功能和地位重要性的不同,划分为生态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或稀有种。其中生态优势种具有资源占有优势、竞争优势、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引入我国东北部草原群落案例,随放牧强度的加剧,生态优势种由优良牧草羊草变为糙隐子草、碱蓬等,启发学生认识到优势种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应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思考和改进自己的人生,争当优势种,力作关键种,要不断地强大自身,避免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深切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弘扬精益求精的精神,适应未来。
在学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时,引领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观,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特定的结构。认知结构越完善,学生的自信心越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越有效。新时代新青年是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创造力和创新的作用,应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推动世界发展变革和大国竞争。
4 结束语
在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农高校必须以新农科建设和区域农业特色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地方农业高校的高质量和内涵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农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高质量农学人才的关键。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站在更高的角度修订农业生态学教学大纲,及时准确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培养更多能够担当强国兴农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侯琳,肖湘平,江珩.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8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10):165-172.
[2] 赵勇,王季春,张建奎,等.农学专业《作物生产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5):200-205.
[3] 游峥嵘.云南省稻田养鱼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陈璐,陈灿,黄璜,等.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9,33(5):34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