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耕读教育,作为一种历经千年的教育理念,自春秋战国时代起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世代传承,其内涵也随时代变迁而演进。进入新时代,需要不断拓宽“耕”的外延、提升“读”的内涵,通过跨学科融合教育、结合教育信息化,来实现耕读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需借助政策的有力支持,促进校地之间的深度合作,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以构建一个全面、多元、协同的耕读教育体系,培育更多具有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农林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041-04
Abstract: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as an educational concept that has gone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has carrie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s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fter generations of inheritance, its connotation has also evolv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Entering the new era, we need to continuously broaden the extension of "farming" and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of "reading", and achiev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rely on strong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localities, and actively guide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diversified and coordinated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train more forestry talents with noble moral character and excellence.
Keywords: new era;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connotation; talent training; practical path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这强调了耕读文化作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阐述了耕读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国“三农”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的振兴发展上。为了支持这一转型,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积极推动学校构建和实施耕读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进耕读教育的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就此发出明确指令,强调涉农高校要深化耕读教育,并将其确立为涉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以此彰显对农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迅速响应,随后发布《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为涉农高校在耕读教育领域的强化与改进指明了方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丰富了耕读教育体系的内涵,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为涉农高校与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筑牢了基石。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重申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定立场,致力于培育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继续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农情,充分展现中国特色。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耕读教育这一根植于中国深厚土地的传统教育形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不仅强调了“耕”与“读”的并重,更体现了两者协同育人的现代价值。它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积极的力量[1]。
1 耕读教育内涵的诠释
1.1 耕读教育的历史根源
耕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根基。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与读构成中华民族生活的两大基石,既体现了农耕文明的丰富底蕴,又彰显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精神追求。耕,代表着勤劳与务实,是生存之本;读,则代表着智慧与文明,是精神寄托。耕读教育,是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
深入探讨其历史根源,需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场景。百家争鸣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教授学生文化和耕种, 是最早的耕读教育,《孟子》中《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曾记载:“其徒数十人, 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2];道家“复归返自然”的思想更是与耕读文化相契合;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则主张将“耕”“读”分开,如《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3]。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以半耕半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东晋诗人陶渊明通过诗作赞美耕读生活,进一步推动了耕读教育的传承,曾有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卧起弄书琴,园菜有余滋”,是其先读书做官、后耕田读书的生活,向世人展现出自己对隐耕的乐趣[4]。隋唐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耕读教育的兴盛,该制度打破了阶级界限,为平民百姓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到了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半耕半读成为常态,“耕读”专词应运而生;广大农民纷纷开始读书,且人们不再将读书视为考取功名的工具而是将读书当成生活必需,这使耕读教育走向成熟[4]。清代文学家王永彬在《围炉夜话》提到“耕所以养身,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指出耕种为读书提供物质基础,让人们有时间追求精神提升;读书则为耕种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底蕴,增强智慧和创造力。
耕读教育,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发展,汇聚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2 耕读教育的内在逻辑
现如今明确耕读教育的内在逻辑,明确其发展脉络和核心思想,对于我们深刻领会耕读教育的深层思想实质,以及在现代高等教育的革新与进步中发挥其潜在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长远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耕读教育的内在逻辑,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1]。
1.2.1 知行合一
耕读教育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与转化,其核心不仅在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着重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农业生产之中。耕读教育将耕与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参与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也能接受文化教育,从而实现知识的全面吸收与运用。通过亲自参与农田耕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等农业生产活动,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促进。这种特征使得耕读教育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教育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技能。
1.2.2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耕读教育的实践中,耕种与读书相辅相成,远非是表面上的技艺与知识的简单叠加,它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即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精心雕琢。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耕读教育正是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注重通过耕种与读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在知识与技能上取得进步,更能在道德品质上得到升华,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1.2.3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强调,农林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林院校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历史使命。在耕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着重于劳动教育与实践体验的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强烈农业情怀、以强农兴农为毕生追求、深入了解并热爱农业的新时代复合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是推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储备力量。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将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具备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5]。
耕读教育是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高校通过耕读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农业知识和实用的技能。耕读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引导他们关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助力农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耕读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校通过耕读教育,使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投身农业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2 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的转变
在新时代背景下,耕读教育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耕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耕读教育不仅要继续传承传统的农耕文化,更要注重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2.1 “耕”的外延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耕读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去拓展“耕”的内涵。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要求耕读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农业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一方面,新时代耕读教育需要注重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种植、养殖、加工等,还包括现代农业信s0/x4zQI4r+5ZBcvNpPjIcWY07It8RK3K7sEDN7dqQU=息技术、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管理农田、提高作物产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新时代耕读教育应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先进技术的运用方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除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智能农业装备的应用,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新时代耕读教育应加强对智能农业装备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了解智能农业装备的性能和优势,以便在未来能够熟练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此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新时代耕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耕读教育应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掌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强化劳动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勤劳、节俭等优秀品质。同时,劳动实践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涉农高校应将耕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到农业生产实践,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技术,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与企业、农村等实践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们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村的生活和文化,增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和认识。
2.2 “读”的转型
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耕读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做到“读”的转型。
一方面,各高校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传统耕读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经过对专业教育与耕读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在两者的交汇点上锤炼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在解决农业农村领域复杂问题时的综合技能。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信心,实现在耕读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
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积极寻求“耕”与“读”融合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业生产的前沿阵地,亲身参与农耕劳作,从而牢固树立劳动价值观,积累丰富的劳动经验,并不断提升劳动素养。此外,还应鼓励学生走进乡村,与农民亲密接触,通过感悟乡村的风土人情,聆听乡间的声音,培养他们的“三农”情怀。这一历程不仅是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更是对他们情感纽带的锻造,使他们真正将心系于“三农”事业,将行动与“三农”紧密相连[7]。耕读教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和知识学习的结合,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探索更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形式。例如,组织文化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耕读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3 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的发展
3.1 创新模式
3.1.1 跨学科融合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耕读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融合多元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模式。这种新模式以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交融为核心,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手段,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全面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新时代耕读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跳出单一学科的思维,以全面的视角审视问题。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融合教育的形式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他们深入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应对农业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3.1.2 教育信息化应用
新时代耕读教育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致力于推动耕读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力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耕读教育要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以适应我国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通过开发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享受海量的教育资源。在线平台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耕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此外,利用虚拟实验室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安全性。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实地操作,亲身体验科研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8]。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感官虚拟体验,使耕读所承载的深厚群体历史记忆以及蕴含其中的丰富生命个体化情感体验变得更加鲜活、具象且生动。这种体验不仅增强了记忆的深度,也拓宽了情感的广度,使得耕读文化的内涵在个体层面得到了更为细腻的呈现和感知,对于深入研究耕读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5]。
3.2 实践路径
3.2.1 政策支持
政府应高度重视耕读教育,认识到其在人才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耕读教育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金方面,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耕读教育项目的开展和实施,用于购买耕读教育所需的教材、工具和设备,为耕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政府部门要给予耕读教育大力支持,鼓励学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和实践项目,来创新其模式探索,并通过跨界合作,将农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为耕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3.2.2 校地合作
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政策动态,使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耕读教育的推广和实施,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耕读教育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与农村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农村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村支教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3.2.3 社会参与
加强耕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媒体、网络和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耕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耕读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大众参与到耕读教育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向更多人传授农耕传统和农业技能,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参与耕读教育,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4 结束语
新时代对耕读教育内涵的演进与革新,既是对时代进步的响应,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必要行动。深入理解耕读教育在当代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对促进其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展望未来,我们应持续加强对耕读教育理念的探究与实际操作,发掘、创新与新时代教育需求更为契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路径,以此培育更多具有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农林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滢.试论耕读教育的理论基础及精神实质[J].高等农业教育,2022(5):11-12.
[2] 孙乾晶.耕读教育与耕读文化考析[J].艺术科技,2012,25(3):165-166,168.
[3] 张金凤.由“耕读”铭文瓦当谈耕读文化——兼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及现实意义[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8):32-36.
[4] 程民生.论“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J].社会科学战线,2020(6):93-102.
[5] 吴亮.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1-4.
[6] 林万龙,崔情情,何志巍,等.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特色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4):6-9.
[7] 姜沛民.把握耕读新时代内涵,构建“三融合”的耕读教育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22(5):3-4.
[8] 丰文林,温静,阎灵均.技术赋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24(1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