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

2024-11-05 00:00孙隽妍朱梓元图玛日斯·艾山江傅晨悦地丽妃热·玉苏音王燕朱大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该文通过研究艾德莱丝绸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文化标识的塑造、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内生动力的激发和国家文化战略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重体现4个方面分析艾德莱丝绸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其次,提出顺应政策支持、多方合作与交流、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结合、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等艾德莱丝绸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对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进行效果评价,揭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现实重要性。

关键词:非遗传承;乡村振兴;艾德莱丝绸;文化;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1-0037-04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Atlas silk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tlas silk from four aspects: the shaping of cultural symbols, the boost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imulation of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the dual refl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strategy and nat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econdly, it proposes way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tlas silk'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uch as policy support,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Finally, w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revealing the practical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Atlas silk; culture; economy

乡村作为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千百年来为非遗传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充分挖掘和传承乡村非遗,使之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对于拓展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1]。“艾德莱斯”是新疆和中亚一带极富特色的扎经染色丝绸,其织造工艺独特,是中西丝绸纺织技术交流的结晶。艾德莱丝绸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柔顺、飘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艾德莱丝绸织造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新疆和田人将这项工艺传承至今。这种古老而精湛的织造工艺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相互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对艾德莱丝绸的传承与创新,可以看到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传统工艺的焕发与传承,助力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2]。

1 艾德莱丝绸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1 文化标识的塑造

艾德莱丝绸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标识,其传承与发展对于提升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至关重要。作为新疆维吾尔族的手工艺之一,艾德莱丝绸融合了维吾尔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情与魅力,是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通过对艾德莱丝绸独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塑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地方形象和吸引力。艾德莱丝绸独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形象,也能够吸引外界的关注和投资。通过举办非遗文化展览、文化节庆活动等形式,可以将艾德莱丝绸的文化魅力展示给更多人,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1.2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艾德莱丝绸的手工艺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和收入来源。

随着艾德莱丝绸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他们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于妇女和老年人而言,手工艺制作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有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艾德莱丝绸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也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种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艾德莱丝绸的手工艺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3 内生动力的激发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是传承意识的不足。年轻一代逐渐疏远了传统手工艺,对其缺乏足够的认同和尊重,这导致了传统技艺的传承链条出现中断。因此,需要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价值的传播和教育,提升当地居民对传统技艺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培养他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的意识。

同时,也需要关注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意识不足这一问题。虽然传统手工艺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但在现代社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转化,以适应当代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引导手工艺制作者拓展创新思维,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创造出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品。同时,也需要投入资源支持手工艺制作者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促进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这些问题的必要性不仅在于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在于传统手工艺产业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和潜力。传统手工艺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体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培养当地居民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的有机结合[3]。

1.4 国家文化战略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重体现

艾德莱丝绸作为维吾尔族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国家不仅保护了艾德莱丝绸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这种支持措施增强了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艾德莱丝绸的振兴之路,是国家文化战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2 艾德莱丝绸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现路径

2.1 政策支持

顺应当下政策,推动艾德莱丝绸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政策的结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针对艾德莱丝绸等非遗行业实施产业扶持,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4]。

2.2 多方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文化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合作模式。建立艾德莱丝绸合作社能够整合社区资源,共同从事艾德莱丝绸的生产、销售和推广,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社区的共同富裕。通过稳定的供应链合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满足了市场需求。鼓励非遗传承人与现代设计师、艺术家等跨领域人才合作,创新非遗产品设计。商家可以与采购方建立合作,根据他们的需求和设计要求,定制特定款式、颜色或图案的艾德莱丝绸产品。另外,与其他地区的非遗传承项目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推动非遗文化传播与交流。

2.3 艾德莱丝绸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结合

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将艾德莱丝绸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中。通过与当地的旅游景点、民宿、文化等机构的合作,结合艾德莱丝绸与扎染技艺的展示和体验,打造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非遗文化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进一步推广艾德莱丝绸文化,带动当地其他产业联合发展,鼓励当地居民创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5]。

2.4 艾德莱丝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2.4.1 产品创新

艾德莱丝绸作为一种独特的丝绸产品,因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融合了民族元素和图案设计的长裙、长袍等传统款式服饰深受欢迎。此外,艾德莱丝绸的鲜艳色彩和独特图案也使其成为时尚配饰的热门选择,如手袋、钱包和挂饰,为佩戴者增添个性和时尚感。同时,艾德莱丝绸在家居装饰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窗帘、壁挂和桌布等。随着文创市场的兴起,艾德莱丝绸也被用于制作各种文创产品。这些热门商品类型不仅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艾德莱丝绸市场的发展。设计一系列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艾德莱丝绸产品,如时尚服装、潮流配饰或限量版手工艺品,以满足年轻人对时尚和潮流的追求。同时,与时尚品牌或设计师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也是提升艾德莱丝绸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的有效途径[6]。

在创新设计方面,通过对艾德莱丝绸的织造技术、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深入研究传统工艺和文化元素的内涵和特点,为创新设计提供基础和灵感。关注现代审美和时尚潮流的变化,并致力于把这些元素融入艾德莱丝绸设计当中。与其他领域的服装设计师、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等进行合作,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为艾德莱丝绸的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及时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了解消费者对艾德莱丝绸的期望和喜好,争取进一步提升艾德莱丝绸的设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4.2 销售创新

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如社交媒体、广告宣传、展览展示等,提高艾德莱丝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的时尚活动、展览和互动体验,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艾德莱丝绸。线上渠道具备显著优势,比如,覆盖范围广泛,允许品牌迅速触及全球潜在客户;互动性强,便于实时收集消费者反馈并调整策略;成本相对较低,相比传统方式更经济高效。线上渠道也存在劣势,如消费者无法亲身体验产品质感,可能影响购买决策,且线上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以吸引用户注意力。相对而言,线下渠道提供了消费者亲身体验的机会,有助于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和建立消费者信任。但线下渠道受限于地理位置,难以覆盖所有潜在客户,且运营成本较高,包括实体店面的开设、员工雇佣及店面维护等。因此,品牌需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平衡线上线下的优劣势,制定全面的营销策略。

2.4.3 技艺创新

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艾德莱丝绸引入新的生产技术。例如,为了解决传统艾德莱丝绸容易褪色的问题,现代生产商采用了化工染料对100%的丝线进行染色,并沿用传统工艺进行纺织。这样做能使艾德莱丝绸的颜色更加鲜艳且不易褪色。此外,现代生产商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高温染色,以进一步防止褪色。这种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做法,既保留了艾德莱丝绸的传统魅力,又提高了其质量和耐用性。新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艾德莱丝绸的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部分生产商开始采用来源于可再生资源或经过特殊处理的环保材料制作艾德莱丝绸产品。选择环保认证的天然蚕丝作为原料,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优化生产过程,确保废水达标排放,使用环保染料和助剂,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提升了艾德莱丝绸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艾德莱丝绸扎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培养新一代的工匠、改进传统工艺等方式,确保艾德莱丝绸的传统技艺得以延续。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课程。除了传统的口头传授和示范教学,还可以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如教材、视频教程等,使学习更加系统化和高效。对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艾德莱丝绸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7]。

3 艾德莱丝绸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效果评价

3.1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和田市的吉亚乡,作为艾德莱丝绸的发源地,素有“艾德莱丝绸之乡”的盛誉。近年来,吉亚乡在艾德莱丝绸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年产量稳步增长,为近千名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其产业链从原先的手工制作和传统销售模式,逐步向集产品展示、技术培训及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进行转变。吉亚乡蜕变为文化旅游的热门胜地,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探访。艾德莱丝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不仅在新疆各地深受青睐,更远销至北京、广州、上海等国内重要城市,并跨出国门,进入日本、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成为中国丝绸文化的一张璀璨名片。吉亚乡的艾德莱丝绸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更为乡村振兴和百姓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路径。展望未来,随着产业链的持续深化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吉亚乡的艾德莱丝绸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吉亚乡在家庭式艾德莱丝绸生产上展现活力,现有手工艺人668名。全乡配备电动艾德莱丝绸织机603台,技术人员470人(部分人员身兼多职),其中织布匠人443人,图案设计136人,印染人员141人。月生产艾德莱丝绸2.62万匹,月收入210万元,纯收入123.78万元。 吉亚乡除个体手工艺人外,还培育了8家企业和3家合作社投入艾德莱丝绸产业,汇聚11位经纪人/法人,成员共110人,带动就业184人。这些企业和合作社拥有先进织机162台,包括10台传统木制手工纺织机,实现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内部有109名技术人员分工明确,月产量达1.02万匹,月收入53.1万元,纯收入29.18万元。此外,吉亚乡还设有10家专营艾德莱丝绸的商铺,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购买产品的便利,也为2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全体手工艺人、企业及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吉亚乡的艾德莱丝绸产值成功突破了3 000万元大关,充分展现了这一传统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魅力。未来,吉亚乡将继续深入挖掘艾德莱丝绸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这一传统产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8]。

3.2 对当地企业的影响

吉亚乡如今蓬勃涌现出一批生机勃勃的乡镇企业与正规注cZ3kH5rVuX2kspJSfFCHC3zdJ9A75/MQlA7XqZc2xRY=册公司,它们纷纷以“吉亚丽人”“美丽雅”等响亮的品牌名称,正式踏上了商业的征途。其中,吉亚丽人艾特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无疑已成为该地区的领军企业。吉亚丽人艾德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自1984年创立以来,始终深耕于丝绸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之路。2010年,得益于北京400万援疆资金的大力支持,公司得以进一步扩展规模,完成了抽丝、染坊、备料房、纺织车间和展销厅等一系列现代化设施的建设。这种多元化的生产销售模式不仅为当地居民开辟了一条通往富裕的道路,而且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作坊”的创新经营模式,成功吸引了10户家庭投身艾德莱斯纺织业,为30余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昔日的村民已然蜕变成为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他们的生活亦如绚烂多彩的艾德莱丝绸一般,充满无限希望与可能。在2014年,和田市吉亚丽人艾特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其突出的业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光荣称号。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稳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9]。

在2022年,艾德莱丝绸与知名服装设计师携手合作,在北京时装周的舞台上璀璨亮相,为近年来艾德莱丝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当地企业顺应电商平台热潮,通过直播带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企业不断丰富和拓展绸布的图案与配色方案,并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包括围巾、发卡、钱包等。此外,和田地区还将艾德莱丝绸的元素巧妙地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进一步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魅力[10]。

总体而言,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地方政府的协同推动下,艾德莱丝绸产业化的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艾德莱丝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销售渠道亦逐步拓宽。此举不仅成功地延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也促进了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从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4 结束语

艾德莱丝绸作为非遗项目,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发展相结合的生动表达。艾德莱丝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可通过开发非遗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到访,在宣传艾德莱丝绸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旅游项目,将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经济模式。借助时下网络直播的火热,实现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拓展市场覆盖面,增加乡村收入来源。通过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艾德莱丝绸得以焕发新的活力,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文化魅力和创新动力。将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目标有机结合,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随着艾德莱丝绸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不少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成立艾德莱丝绸合作社、村办企业,带动村民就业,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应继续加强政策支持、产业链优化、培育人才等方面的措施,促进艾德莱丝绸等非遗项目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实现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高婷.订单进农家 开出产业振兴之花[N].中国文化报,2024-05-17.

[2] 李灵娜.非遗焕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06-08(004).

[3] 寇凌燕.飘逸永恒:艾德莱斯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美域,2023(6):1-4.

[4] 图尔贡·艾力.艾德莱斯:新疆乡村丝绸文化研究[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23.

[5] 陈姝,贾莹莹,刘世康.沙漠绿洲的幸福“蝶变”[N].中国妇女报,2023-11-30(001).

[6] 郭玲.新风拂面共享机遇[N].乌鲁木齐晚报(汉),2023-11-11(003).

[7] 哈力米热·依明,李强,夏克尔·赛塔尔.新疆和田艾德莱斯工艺与传承再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4,37(2):126-131.

[8] 王天琪.沿着河湖看新疆[N].北青网,2023-09-07.

[9] 艾克甫江.和田“老三宝”迸发新活力[N].和田日报(汉),2024-03-12(004).

[10] 王谌.艾德莱斯织出时尚新生活[N].北京日报,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