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档案育人功能研究

2024-11-05 00:00:00黄彦程
兰台内外 2024年30期

摘 要:档案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从实践来看,学校档案育人面临着价值认识缺位、教育方式单一、开发利用滞后、人才短板明显和资源建设不足等问题,需要从思想认识、育人内涵、育人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予以改进,推动档案育人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地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学校;档案育人;立德树人

随着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学校重视,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成效是大势所趋。学校档案是重要的育人素材,用足用好档案资源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学校应深入挖掘档案育人的独特价值,不断创新育人环节和内容,让档案更好赋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1 新时代学校档案育人的意义

档案育人是促进师生增强档案意识、认同校园文化的有力抓手,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民进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1.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档案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第一手材料的特征,具备显著的文化属性,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后代人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学校档案展现着教师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的创新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基因的关键教科书。做好学校档案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传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促进人的创造力发展。同时,学校档案彰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真实记录,用好学校档案也有助于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促成个人理性上升为社会理性,增强爱党爱国情怀,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进一步增强学校档案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1.2 有利于拓宽学校育人领域

近年来,各学校通过思想政治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等,积极探索多元育人模式,沉浸式、全景式育人场域逐步构建完善,学生全面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档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为学校育人增添新的元素。一是“档案”做活文化教育“大文章”。档案能够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档案文化厚植到校园文化/LdAb76GrUFwVzFVYYCKYA==之中,发掘凝练珍贵档案蕴藏的育人资源,借助阅读活动、文艺演出和情景剧等形式,从学生看到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事情入手,促使档案文化感染力得到释放。二是档案网络育人呈现新业态。通过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以“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网络育人功能,增强育人工作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三是档案与思想政治课程同频共振。挖掘丰富多样的档案资源和素材,涵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价值追求,推动形成思想政治课程与档案育人协同格局。

1.3 有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档案育人有助于弘扬档案文化,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新活力。比如,借助文化长廊、档案进教材等形式,将以档案化人、以档案育人融入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全过程,营造浓厚的校园档案文明氛围,以文明新风兴校园,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发展。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助推社会和谐与进步。档案资源不仅是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还是传承和滋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学校档案育人的好经验与好做法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2 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档案育人功能的实践困境

2.1 价值认识缺位

档案育人主动性弱,只是为了落实教育和档案部门的任务。工作针对性弱,特色不明显,档案育人工作大而化之,缺乏建设思路和推进举措;推进持久性弱,工作紧一阵、松一阵,缺乏久久为功的韧劲。同时,师生档案意识较为薄弱,许多学校领导层对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工作侧重于教育教学,档案育人工作推进合力不足。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软硬件配置不到位,信息化建设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新时代学校档案的育人要求。

2.2 教育方式单一

多数学校档案育人手段较为陈旧,主要依靠校史馆、文化长廊等静态场域,对新时代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缺乏了解。当前,随着知识传播形式的创新,学生在现实世界的感官(如视、听、触等)被深度重现,即时的信息传递与感官反馈会使学生得到更好的临场感与参与感。传统的档案育人方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新时期的档案育人方式需要以学生兴趣为立足点,以提升文化素养为落脚点,善于从学生所处的环境与课堂形式上开展档案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档案知识和文化普及。

2.3 开发利用滞后

从实践来看,学校档案资源开发率较低、档案价值尚未被完全激发出来,比如,档案资源大多用于展览展示,对内涵的解读较为欠缺;在教学中多以引用事例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开发深度不够,浅层次利用较为明显,档案文化建设不够全面深入,阵地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档案宣传工作不到位,档案工作的宣传途径、方式和内容还需进一步研究改进。学校层面需要利用好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馆藏档案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挖掘更多育人素材,推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2.4 人才短板明显

与资金、技术等因素相比,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随着档案利用的增多,该领域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人才供给总量却严重不足,这也是各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学校档案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甚至有些单位缺乏专职人员,档案利用处于无序状态,导致利用水平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技能不足,新技术在档案育人过程中应用不够,特别是新媒体时代,掌握信息技术至关重要。学校层面要下大力气解决人才困境,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提升档案育人水平。

2.5 资源建设不足

资源建设是档案育人的基石,没有资源建设的现代化就没有档案育人体系的现代化。目前,学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比如,学校档案大多以文书档案为主,影像、音视频和图片资源较为欠缺。专题档案重视程度不够,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档案较为零散,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资源体系;“三合一”制度不够完善,档案门类不齐全、内容收集不完整。这些问题制约着档案育人成效的发挥,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加以解决。

3 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档案育人功能的发挥路径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学校档案工作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明确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开发利用意识,全面推进学校档案育人进程。

3.1 在学校档案育人意识上有新提升

一是学校档案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深刻认识档案在学校发展和立德树人任务中的独特作用,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接受优秀档案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档案馆(室)文化育人功能,将档案育人融入教学工作实践,形成全过程的文化育人新格局。深刻认识档案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力,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认同校园文化,形成共同价值观。二是学校要为档案育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档案育人工作,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范畴,建立定向扶持资金和会商机制,打造新型档案育人体系。

3.2 在学校档案育人内涵上有新提升

围绕充分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把“死档案”变为“活教材”,系统谋划档案宣传和开发工作。一是坚持知识育人。学校档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要深入挖掘档案中记载的党史、国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进一步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比如,将档案中的学校开拓精神融入课堂,通过讲故事、亲历者讲述和知识讲座等形式,以面对面形式将档案知识传递给学生。二是坚持思想育人。结合国家重要节点,将档案与校史、校园文化和传统文化等结合起来,促进主流思想传播,不断壮大学校主流思想舆论。比如,档案是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将学校档案中的红色基因挖掘出来,融入学校思想课堂,生动讲述档案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多角度地呈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初心和使命,让主流思想旗帜扎根学生心灵。三是坚持场域育人。大力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战略,优化整合档案文化资源,加强场域型档案育人,依托学校公共空间、景观等延伸档案教育阵地,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从馆藏珍品中精心挑选出能体现学校发展特色的档案材料,制作精美的展板悬挂在学校走廊。同时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言,制作展板一并展示,营造健康向上的档案文化氛围。

3.3 在学校档案育人方式上有新提升

坚持分类施策,用足用好档案馆藏资源,推动档案价值更好发挥。一是加强档案文化传播。学校的音视频、实物、口述等直观形象类档案是进行宣传的有力素材,借助新媒体档案平台,通过网络宣传等形式,扩大档案育人的影响面。比如,在国际档案日等节点,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拍摄档案微视频,讲述校史、奋斗史,打造沉浸式档案育人模式。二是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对于文书档案和人事档案等凭证类档案在提供档案实体利用的过程中,以优质服务作风感染师生,环境熏陶育人。比如,利用网站和某信平台,展示珍贵的档案资源,让广大师生无障碍地利用,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资源,体现档案多方位的服务价值,为师生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三是深入挖掘档案文化价值。加强档案开发利用力度,阐述学校档案的科学基因、研究思路和育人路径,在启迪思维中激发学校的创造力。例如,从档案中梳理学校教学改革成果,展示学校开拓创新的文化底蕴,在创新变革中提升学生的开拓精神。

3.4 在学校档案育人技术上有新提升

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释放信息技术优势,打造智慧档案育人模式。一是注重内容建设。充分运用5G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现实、协同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将档案中的实践案例融入教学,深入挖掘重要文化资源,构建各式各样情景化的档案育人空间,促进学生对档案文化的理解吸收与实践转化,形成档案育人体系在内容建设方面的独特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沉浸式体验档案中记录的奋斗场景,破解教学内容鲜活性不足、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学生参与度低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对重要资源开展精准收集或征集,丰富档案育人基础。二是打造育人信息化平台。为满足师生利用档案信息的需求,打造档案资源共享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利用。比如,通过档案数字化成果及归档电子档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建成档案信息数据库,涵盖文书档案、毕业生学籍、校史档案及口述档案等档案史料,针对不同的利用对象,通过身份认证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为发挥档案价值赋能聚力。三是坚持内外联动。档案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要步调一致,坚持一线教学收集与材料整合相统一,在实践中建立特色数据库或专题档案,共同助力于档案育人工作。

3.5 在学校档案育人机制上有新提升

一是打造专业化队伍。人是决定学校档案工作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要优化学校档案人员队伍,加强档案业务知识培训,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加强新媒体技术和开发利用能力的提高,督促档案人员修炼好内功。保持档案人员队伍稳定,完善激励政策,进一步选好人、用好人、留好人。二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突破传统育人方式的局限性,将新媒体建设纳入档案育人工作重点,着力建设好网站、公众号、某博平台等,延伸档案育人的广度和深度。要鼓励教师充分认识档案育人的价值和作用,并能够利用档案资源开展教学研究,使档案育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是加强资源供给。一方面,要在特色档案收集上下功夫,围绕学校改革发展、育人成效等开展精准收集;另一方面,开展常态化征集,定期采集口述档案,对学校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点人物进行梳理和汇总,厘清档案材料之间的脉络,做到资源建设有力度、开发利用有温度,为档案育人提供源源不断地资源供给。

结语

资政育人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档案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档案文化宣传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档案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挖掘新的经验、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在潜移默化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到广大年轻学生的内心深处,为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奠定思想价值基础,不断开创档案育人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李静,唐丽凤.档案工作应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J].兰台世界,2014(06):24-25.

[2]张蔼.深挖档案资源 助力文化建设——关于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J].四川档案,2020(04):14-15.

[3]靳吉.中学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07):24-25.

作者简介:黄彦程(1975—),大学学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中学馆员,主要从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