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杜甫《登高》的学术地位

2024-11-05 00:00江讯 钱玉趾
文史杂志 2024年6期

摘 要:安史之乱后,杜甫逃难到夔州,在艰难、苦恨、多病之中写出《登高》,明代胡应麟赞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过,细究起来,《登高》“鸟飞回”“常作客”“百年多病”等词语似欠佳。《登高》的欠缺是杜甫苦恨多病、“衰老才力薄”所致。说《登高》有欠缺,并不影响杜甫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杜甫;流亡;多病;欠缺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城东的瑶湾,其祖籍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杜甫的祖先非常显赫,其十三世祖杜预,曾任镇南大将军,总督荆州诸地军政事务,并且博学多才。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曾授国子监主簿,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之一。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衮州司马。杜甫的母亲崔氏,出身于魏晋时期的望族,杜甫的外婆崔氏是唐太宗的重孙女,具有皇亲国戚的家世。[1]

杜甫出身名门望族,自小受到良好的培养教育,加上自身的刻苦勤奋,从7岁起作诗《咏凤凰》到39岁,诗作已达千余篇。屈子规、屈子娟著《唐诗勾趣》说,杜甫“年轻时‘以雄才为己任’,戎马轻狂,凌绝顶而小众山,自比‘横杀气而独往,梢梢劲翮,肃肃遗响’……在《壮游》诗里说‘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2]年轻时的杜甫,可算是才华横溢、雄D/LyGm8thd4cUmvWthXRtyBcEH9J7W8L69J5GFf8HC8=心万丈,锦绣前程,难以估量。但是,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谋反,完全改变了杜甫的命运。

唐玄宗初期励精图治,晚年贪图享乐,专宠杨贵妃,致使杨国忠专权,触发了安禄山叛乱。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窜向西蜀成都避难。[3]杜甫夹杂在难民中逃亡,辗转多地,还曾身陷敌营,在长安被羁押一年。杜甫逃出长安到凤翔,穿着一身破烂衣服见唐肃宗,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五月十六日被授予左拾遗的低微官职。后来,由于房琯被贬,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州县小吏),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夏到华州。七月,杜甫在华州弃官逃荒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十月到同谷,年底来到成都。

在裴冕、高适、严武资助下,杜甫在成都生活了约五年,曾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曾任成都尹、剑南东川节度使的严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去世,杜甫因此失去依靠,遂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船经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于翌年来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十余里处),得到夔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柏茂琳的帮助。杜甫在夔州居留1年9个月,便南下江陵,先后经湖北公安,湖南岳阳、湘阴、长沙,最后到达衡州。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夏,因好友韦之晋病故,杜甫回到潭州。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潭州政局大乱,杜甫想去郴州,欲回故乡。冬,船到耒阳,杜甫发病去世,享年58岁。

艰难苦恨,玉汝以成。杜甫一生流传至今的诗文有1400多首,被称为“诗圣”。他在夔州1年9个月,写诗450多首,其中有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所写《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价说:“《登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价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有识者。”[4]

余长保《唐诗宋词全鉴》说:“《登高》是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愁苦。全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其中颔联(三、四句)字字诛玑,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5]

韩经太《中国名诗三百首》说:“全诗以精心安排的句式节奏,缜密工致的声律和凝炼飞动的意象,揭示出阔大广远的境界;在回旋流荡的旋律中,烘托出秋气中的诗人贫病交加、孤独寂寞的形象……对仗如此精密,声律如此严格,却能形成顺流而下的气势,实属不易。此诗首联密集的意象与急促的音节相对应;颔联用歌行式对仗,又增加了流畅的声情;颈联、尾联连用递进句法,一意贯穿……明人胡应麟称它‘……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为过誉。”[6]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陶道恕)说:“杨伦(《杜诗镜铨》)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它能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7]

近年,《康震讲诗圣杜甫》说“这首诗境界壮阔苍凉,情感悲愤深沉,对仗工稳天成,典型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这首诗也被誉为‘千古七言律第一。”[8]

以上评价,似有值得商榷之处。以下将分句辨析。

一、关于“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是杜甫旅居夔州,在重阳节登高时,以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第一人称的笔法写成的七言律诗。“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杜甫写自己“多病独登台”。但是,杜甫一生只活到58岁,实际只有十年(稍长)多病。说“百年多病”有悖事理,难以让人接受。有人怀疑,这个“百年”可能是古代传抄的错误。实际上,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谋反前,杜甫43岁,处于青年壮年时,体魄健壮(有病亦轻亦少)。安禄山谋反后,“万里悲秋”“艰难苦恨”“潦倒”的时间共有12年。如果头两年开始发病,但还算不上“多病”;扣除两年,结果只有10年。因此,取约数,此句改为“十年多病独登台”,应该更合事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二十三年”写得很平实。岳飞《满江红·写怀》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1103—1142)是南宋抗金名将,享年39岁,说“三十功名尘与土”,颇合情理,如果改成“百载功名尘与土”即难以让人接受。苏轼的妻子王氏死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相隔10年。苏轼写《江城子》追悼亡妻,开篇即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其中“十年生死两茫茫”,显得平实而真切可信,因而特别感人。如果改成“百年生死两茫茫”,则会让人诟病。

还有,年老体弱,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一般会有人陪伴。“独登台”,强调了“独”,似乎不够理想。如果改成“罕登台”,在词义和对仗方面,似乎都要好些。

二、关于“万里悲秋常作客”

安禄山谋反之后,杜甫在夔州写《登高》之前的10年都在逃难、流亡,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中奔波,在“潦倒”中度日。这会使人想起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作《登高》前后的杜甫,也应是在天涯的“断肠人”。

在古代诗文里,“客”有多种含义。一指旅居他乡,如杜甫《去蜀》诗:“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二指旅居他乡的人,如卢纶《送李端》诗:“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客”,还有门客、食客的意思,如欧阳修《原弊》:“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又如苏轼《东坡志林·战国任侠》:“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客”,还有来宾、宾客的意思,如《汉书·高帝纪上》:“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又如《礼记·曲礼下》:“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还有做客的意思,如《史记·留侯世家》:“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作客”的含义一是寄居他乡;二是到亲友家拜访,如到朋友家做客。《论语》首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接远方亲朋来客,会非常快乐,非常高兴,一般都会美酒佳肴款待。

《登高》中的杜甫是逃难流亡中“万里悲秋”“艰难苦恨”的“断肠人”,诗中的“常作客”应是长年异地寄居的意思,不是享受美酒佳肴的款待。若将此句改为“万里悲秋频颤杖”,则不会造成歧解。

我们考虑到古人都喜欢拄杖,尤其年老多病,更要拄杖。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冬,杜甫(时年51岁)从阆州向梓州进发,时任东川留后的章彝向杜甫赠送竹杖。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即有:“怜我老病赠两茎……杖兮杖兮,尔之生也甚正直……”可见,此时的杜甫应该杖不离身。在夔州登高时杜甫更是杖不离身。“频颤杖”寓意双关,一方面是描摹杜甫年老多病、拄杖双手、不停颤抖的病态;另一方面,是抒写杜甫对于生灵涂炭时局的满腔愤懑的发泄。“频颤杖”强化了杜甫万里悲秋、艰难苦恨、潦倒多病的实际的悲惨形象和心理特征。这样修改,应该强于容易引起误解的原构“常作客”。

三、关于“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与后面的“万里悲秋频颤杖,十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写景寄情的效果方面,颇为协调一致。第一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则与首句及全篇显得有些疏离。王国维的“境界说”有“隔”与“不隔”的论述:“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如果气候是风和日丽、环境是渚清沙白,鸟儿翩翩飞来,莺歌燕语,该是一派柔婉曼妙的氛围。如果天气是“风急”、猿群在咆哮哀嚎,那么江河当是涛狂水激,吓得鸟儿四处逃窜或惊得呆若木鸡。那么,“鸟飞回”是鸟高兴地飞回还是惊惧地飞回?这是一种模糊表述,实在难以判定。思虑再三,若将此句改为“渚淹沙没鸟惊呆”可能会好些。

杜甫《春望》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花溅泪”“鸟惊心”是一种通感的修辞手法,它将人类的思想感情赋在了花与鸟身上。修改后的“渚淹沙没”与诗中的“风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构成惊骇的险恶景象,自然会导致“鸟惊呆”。“鸟惊呆”也将人类的思想感情赋给了鸟,与首句“猿啸哀”精美相配,其对仗的工稳应远超“鸟飞回”之上。

杜甫的诗,历来法度严谨。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但说归说,实际要做到字字句句都完美无瑕,并非易事。在杜甫的诗中,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如《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睡,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这首诗八句七拗,第五、六句以四平对四仄,第七、八句平仄反用,相对不合律。另外,《北征》有“桓桓陈将军”、《夔州歌》有“中巴之东巴东山”,全是不讲究平仄的平声句型。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些属于拗体七律,是杜甫的一种创新,即其自谓“戏强为吴体”。

不过,笔者更看重明末清初王嗣奭之《杜臆》所识:“‘老去诗篇浑漫兴’,真语也;‘晚节渐于诗律细’,戏语也。”在这里,杜甫承认自己人老了,诗篇有不经意之作,难免会出瑕疵,这是真话。

从自然法则来看,年老多病,体力智力都在衰退的诗人,“浑漫”的诗句自会增加。孟郊《秋怀十五首》其六:“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诗壮昔空说,诗衰今何凭?”孟郊老病之后,在叹息“诗衰”了。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书法》:“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杜甫在叹息自己变得“衰老才力薄”了。

杜甫在艰难苦恨、“衰老才力薄”的流亡途中写出《登高》,身体已经极度衰弱,已没有修改、提炼的条件和能力,并在3年后溘然长逝。在笔者看来,《登高》的意境、品格与格律有所欠缺,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可以理解的。明代胡应麟把《登高》说成“精光万丈”,赞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欠妥。这个“第一”也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如王钟陵主编《唐诗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采录唐、五代139位诗人326首诗,其中有杜甫诗22首,并未收入《登高》[9]。当然,我们说杜甫暮年的《登高》有欠缺,并不影响杜甫在中国诗坛上的崇高声誉与诗圣地位。以上浅见,请方家教正。

注释:

[1][4][8]参见康震:《康震讲诗圣杜甫》,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3—20页,第196页,第180页。

[2]屈子规、屈子娟:《唐诗勾趣》,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3]参见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7页。

[5]余长保解译《唐诗宋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版,第79页。

[6]韩经太:《中国名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7]萧涤非、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6页。

[9]参见王钟陵主编《唐诗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第649页。

作者 江 讯: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钱玉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