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名字难听,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新来的班主任按照班上同学的名字来分配座位,为了防止同学们在课上说话,他让男生和女生坐在一起。念完我的名字后,老师又念了另一个女生的名字,当我们坐在一起时,全班同学都笑了。老师疑惑地看着我说:“柏林难道是女生?”那时的我留着短发,加上名字很中性,难怪老师会认错。
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喊我“假小子”,可我讨厌这个外号,因为我除了名字和发型,身上完全没有一点男孩子的样子,我喜欢花裙子、蝴蝶结和漂亮的发卡。可因为我的名字,班上的女孩子都不喜欢和我玩,她们觉得这些“女孩子的东西”跟我分享我也不懂,而我也总觉得自己不配喜欢这些东西:短头发的我,戴发卡会显得很奇怪;漂亮的裙子,穿在我身上总有一种违和感。那时,班上的男生也不喜欢和女生玩。因此,在这个充斥着小团体的班级里,我好像是被遗忘的那一个。
小学四年级时,有同学意外发现我的名字居然和德国首都的名称一样,接踵而至的便是各种让我感到难为情的问题,有同学问我是不是在德国出生的,或者我跟德国的柏林有什么渊源。可我实在难以启齿:我出生在农村,长这么大连县城都没去过,又何谈出国呢?
我不敢解释太多,只是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一定要给自己改名字。
此后,我时常会留意身边好听的名字,遇到合适的就记下来。我甚至觉得取名字就是一门玄学,只有拥有好听的名字才配得上光彩夺目的人生:光荣榜上的人,肯定是名字替他们转了运;登上舞台的人,他们的名字本就自带光芒;写书的作者,他们的名字那么文艺,本就是天生的作家。
升高中后,我来到了一所新学校。在开学考试中,我的语文科目意外考到了全校第一名,立马引来了语文老师的重视。开学第一节课上,她准备把我“隆重”介绍给全班同学。可当她看到我的名字时,她愣住了,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随即,老师笑着说:“这位同学的名字好特别呀,她的‘柏’字有两种读音,读bó的时候像男孩子,读băi的时候像女孩子,可以随便切换。不过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柏林同学取得了优异的语文成绩,让我们为她鼓掌!”
说完,同学们都热情地鼓起了掌,我揪着的心才松了下来。从那以后,班里的女生总把那个字读băi,有时还会叫我“百灵鸟”;而男生们为了跟我拉近关系,都读bó,显得更“哥们儿”一些。高中的同学行事更加沉稳,我也不再敏感脆弱,渐渐地和他们处成了朋友。
后来,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我写的串台词被选用,语文老师立马向节目组推荐我,让我上台报幕。我连连摆手拒绝,觉得自己又土气又有口音,不配站在舞台上。老师却说:“就凭这串台词是你写的,咱就不当无名英雄,好好展现自己,让大家看到!”
演出那天,我在台上刚说出自己的名字,就听见台下有人在议论:“她的名字好特别啊!”“所以取这种特别的名字的人注定会闪闪发光吧。”……
我看向人群,心想:一定有人,和曾经的我一样敏感脆弱;也一定有人,和曾经的我一样,认定别人的闪闪发光是命中注定的,而自己的平庸也是早已写好的剧本;也一定有人认为,名字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但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名字就像我们胸前的号码牌,除了用来区分你我,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是我们做的事情才赋予了它意义,我们又怎能因为名字而迷失自己?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不妨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号码牌,不图被别人看见,只求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