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翻译是利用语言载体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译语是否等值地传递原语信息是衡量翻译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本文以在中国境内拍摄的汉俄双语公示语为语料,考察汉语公示语俄译信息不对等现象。分析表明,中国公示语俄译信息不对等表现为信息缺失、信息冗余和信息失真。本研究旨在为中国公示语外译提供借鉴,为汉外对比与教学提供实例,为外国友人提供切实的语言服务。
关键词:公示语;汉译外;信息缺失;信息冗余;信息失真;合作原则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俄符号景观“译+制”双重机理融会研究》(项目编号:22BYY1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丽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李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符号景观、汉外对比与翻译。
Title: Exploring Informative Inequality in Foreign Languages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Public Signs
Abstract: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ve process that conveys information through linguistic means, aims to deliver the source text’s message equivalently in the target text. This equivalence serves as a benchmark for evaluating translation quality. This study examines information inequality in Russian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public signs collected within China.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such inequality manifests in three forms: information loss, redundancy, and distortion. This research endeavor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a into foreign languages, offer practical examples for contrastive studies and teaching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and facilitate effective language services for international visitors.
Key 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nto foreign languages; information loss; information redundancy; information distortion; cooperative principle
Authors: Liu Lifen, Doctor of Philolo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E-mail: liulifen1993@163.com. Li Min, Ph. D. in Philolo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ymbolic landscapes, Chinese-foreign comparisons and translations. E-mail: 18504992023@163.com
公示语是在公共场合呈现的具有特殊交际目的和特定功能的单或多模态符号(语言符号和/或非语言符号)(刘丽芬,俄汉公示语模式化研究 65),包括具有指示功能的路牌、街名、机构名称、商店招牌等以及具有提示、警示、限制、禁止、广告、宣传号召等功能的标牌。公示语外译是译者对原文信息的接收、处理,以目的语语码为载体进行信息代码转换的过程。中国公示语外译错误屡见不鲜,不仅包括标点使用错误、字母书写错误,也包括语法、词汇乃至语用等错误。本文以中国公示语俄语外译为例,分析公示语外译出现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据文献检索可知,现有成果分析了公示语俄语外译错误类型①及其误因②,总结了提示类、禁止类公示语的结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原则③,提炼出指示性、提示性、提醒类、限制类俄汉公示语的句法结构模式④,但专论汉俄公示语信息是否对等的研究未见。本文语料摄自满洲里、五大连池、绥芬河、哈尔滨、北戴河、三亚、海口、黑河、珲春、霍尔果斯、乌鲁木齐等地。本研究旨在为中国公示语外译疏通信息传播渠道提供参考,为来中国旅游、工作、学习等的外国友人提供精准的语言服务,为汉外翻译教学提供案例。
一、 信息缺失
公示语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信息,且提供必要信息。此处所指的信息缺失不包括剔除语境信息的译文。有的公示语俄译时漏掉次要信息无关紧要,如“红红超市”中“红红”可译可不译,不影响信息接收。有的尽管也是修饰语,但是必要信息的组成部分,如图1“散客入口”译为Вход для посетителей,就缺乏“散”这一关键信息,因“散”是相对于“团体”而言,有必要译出,改译为Вход дл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х посетителей;若不存在上述区分,可忽略для посетителей,直接译为Вход即可。
根据信息缺失程度,公示语外译可分为信息完全缺失和信息部分缺失。
1.1 信息完全缺失
信息由内容与形式两个基本层面构成,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两层面互为前提。公示语外译中信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关乎原文与译文的字面意思,更关乎实质内容。信息完全缺失指译文与原文的字面意思及实质内容完全不符,违反了格莱斯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关系准则。这种徒劳无益的翻译不仅不能给译语受众提供所需信息,有时甚至会误导受众。错误的公示语还会给受众留下不好印象,可能成为他们的饭后谈资,进而有损国家形象。
据调查,此类失范现象相对不多。如图2“信达电器”译成安德烈技术(Техника у Андрея),其中техника似乎与“电器”有联系,但又不是“电器”;名称“信达”译成了人名Андрей,与店名相去甚远,建议改为Электроника “Синь Да”。
1.2 信息部分缺失
信息部分缺失主要指信息单位的部分缺失。信息分布是线性的,与信息单位的内部结构有关。信息单位的结构就是说话者对信息单位的成分进行组织而形成的信息分布格局(华晓宇、徐玉臣 44)。翻译这种信息结构时,某一部分内容的缺失会造成信息传递中断或曲折,阻碍言语交际的完成。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文本,其功能的实现极大程度依赖信息结构的完整转换。公示语信息部分缺失指译文相对于原文内容或原文实质内涵存在部分缺失现象。据实例可分四类:(1)原文信息部分缺失;(2)原文信息完全缺失,原文内涵部分揭示;(3)原文信息保全,但其内涵未揭橥;(4)原文信息保全,增译部分内涵。下面分别细析。
(1) 原文信息部分缺失
原文信息部分缺失指译文传达了原文部分主要信息,但少译或漏译原文部分主要信息。根据原文信息凸显程度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原文具体,勿需考虑原文实质内涵,直译即能提供完整的信息,达到同样的交际效果。如图3“旅店 123便利店”的俄译Ночные магазины(夜间商店)只译出了部分主要信息“商店”,漏译了其他主要信息,且“商店”俄译用了复数магазины,用ночные说明该商店只是晚上营业,白天休息。据考察,此店是24小时营业的旅店,内设便利店。该译名缺失两大主要信息:旅店和白天营业。据俄罗斯同类标牌的设置特点,若24小时营业,则在店名旁标上24即可,也可用俄语круглосуточно表示,建议改译为Отель Магазин,且在店名之左或右或左下角或右下角标上24或Круглосуточно。
为了正确引导消费者、锁定消费目标(吕和发、蒋璐 148),有些商业店铺直接以具体商品名称作为店名或在招牌上列出与经营相关的信息。针对此类招牌,可采用直译,直接转换招牌上所列商品名称且需全部列出(除非无足够版面空间),若缺少一种商品,则导致信息缺失,会错失潜在消费者。如图4“窗帘床品”译为Салон штор无错,但只译出了前部分信息,缺失“床品”这一信息,应补上постельные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и,改译为Салон штор, постельных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ей,或直接列出商品名Шторы Постельные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и。
第二,译文缺失原文主要信息,增译了部分内涵信息。如图5“王子火锅”原译Принц(王子)тушеное мясо с картофелем(肉焖土豆),译出了原文次要信息“王子”,主要信息与原文不符。据考察,“肉焖土豆”是火锅店里的一道菜肴。此译以具体指概括,以下位概念指代上位概念。店名“王子”语序不正确,作为专名,应置于普通名词后。其中“王子”可音译可意译,但意译更佳,因一般很少用“王子”作人名,且“王子”字面义寓意丰富而美好。针对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译者需突破中俄两国文化壁垒,在原语和译语的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性(廖红英 116),灵活地转换、传达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避免文化误译。中国火锅,曾俄译为“中国茶炊”(Китайский самовар),起初令俄语受众大惑不解,并且产生误解(茶炊是俄民族特色,与中国火锅大相径庭)。学界对文化负载词一般采用音译加注法,随着中餐馆在俄罗斯的普遍开设(据2019年不完全统计,仅圣彼得堡的中餐馆就有106家),俄罗斯人渐渐了解中国火锅,接受了中国文化,故可直接音译为Хого(刘丽芬,俄译中国品牌 6),勿需注解。因此,图5可译为Хого “Принц”或Китайский самовар “Принц”,最好取前译。
第三,译文只译出了原文部分信息,但曲解了原文。如图6俄译компаниясистемы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и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只译出了原文部分信息“公司(компания)”(компания与системы应分开书写),其他部分译文与原文不符,误解了原文。译文意思是“安全系统和监控公司”,而原文是安装监控设备的公司,因此应译为Компания по монтажу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或Фирма по установке систем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и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
第四,译文只译出了原文部分内涵信息。如图7“悦康医疗器械”译为Медтехника и медикаменты Оптом и в розницу,由Медтехника(医疗技术、医疗技术设备)一词显示与原文的关系,但并未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只是揭示了原文部分内涵。“医疗器械”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对应俄语медицинск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и инструменты,为了节省版面,标牌语言常用缩略语,此处медицинск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可缩略为медаппаратура。此外,增译了原文所无的信息Оптом и в розницу(批发与零售),还存在词汇错误。因此,建议译为Медаппаратура и инструменты或Медицинск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и инструменты或Медицинские аппаратура и инструменты;若想增加“批发与零售”信息,也可在上面译文后加上Оптом Розница或оптом и в розницу或ОПТ Розница或ОПТ В розницу。原译既未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又增译了部分内容,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准则和量准则。
(2) 原文信息完全缺失,译文揭示原文部分内涵
原文字面信息完全缺失,但译文译出了原文部分内涵,即译文与公示语原文不符,但与其实质内容部分相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原文具体,译文只传达了原文部分内涵信息。如图8俄文为ШЕСТЬ ЮАНЕЙ МАГАЗNН(将И误写为英文字母N),而汉语标牌是“童装品牌折扣店”,译文与原文不符,但可能与原文内涵有关联,可达到部分交际目的。若该店所售童装的确是6元一件,则可译为Детская одежда,在其左或右等方位写上6 юаней;若不是,则属信息失真。汉语“折扣”对应俄语скидка。根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拍摄的多张有关服装、鞋等折扣店的公示语,除用скидка外,更多的是借用音译自英语discount的дисконт或直接借用英语,如图9-11,内衣折扣店МИР СКИДОК(折扣世界)、品牌折扣中心ДИСКОНТ-ЦЕНТР(折扣中心)、鞋类折扣店DISCOUNT,还见用Дисконтный магазин(折扣店)(图12)作为店名。
上例译文未揭示原文任何信息,但有的译文尽管与原文不符,仍可传达原文的部分内涵信息。如图13汉语为“航轩服饰”,俄译名分两行,上行为МАГАЗИН “BEST”,下行为Цзы Юй Гонконгкский мех(子玉香港皮草),尽管与汉语店名不符,但从俄译中МАГАЗИН(商店)和мех(皮草)可看出,该店是一服装店,可能销售皮草,Гонконгский мех可能是该店铺所销售服装的一类或唯一品类。但据原文只能译为Одежда “Хан Сюань”,若Гонконгский мех是所销售服饰中的一种,又想被突出,且有版面空间,可在店名左或右或下加上Гонконкский мех;若该店铺仅售香港皮草,可译为Гонконгские меха “Хан Сюань”,使信息更具体更精准。
exM1UQvn7NdDkNRdqgicWp4i5eKMs2NQhWky1sBeAOc=
第二,公示语原文不太具体,译文可能译出其内涵。如图14“成源电器服务部”译为Техника ремонт,两词均用第一格。从语法上看二者为并列关系,但从书写上看,若表示并列关系,则各个并列词首字母大写或所有单词大写,由此可断定存在语法错误。最主要的是译文只译出了原公示语部分内涵—“维修”(“电器服务部”即维修部),而未指出维修的对象,汉语店名为“电器服务部”,译名缺少关键信息“电器”,让外语受众无法知晓该店的修理范围,达不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建议改为Ремонт электроприборов。
第三,原文抽象,译文与原文不符,但与其实质内涵相符。原文抽象指原文未提供任何业务信息,原文受众无法获知实质内容,但译文与原文实质内容相符。如图15汉语为“极速飞扬”,原文所指虚空,译文比原文更具体、更明晰,反映了原文的真正内涵。若照汉语翻译,则俄语受众不知所指,但汉语标牌上有图像,表明此店售卖饰物,译者直译为Бижутерия没错,因бижутерия意为(非宝石、非金银制的)妇女饰物(总称),一般指销售饰品的商店。该译尽管与店内实质业务相符,遵守了质准则,但却不符合译语类似店名表达。根据对俄罗斯此类店名的考察,一般不将бижутерия作为店名,而是在店名旁标出。为使店名更具体,建议将店名译为Магазин украшений,再将бижутерия写在店名之左或之右。针对不能凸显任何信息、且原语受众也迷惑不解的公示语,译者须先弄清其实质内涵,依据译语表达习惯,遵循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进行翻译。
(3) 原文信息保全,但其内涵未揭橥
翻译是以语义为常量,以形式为变量,以功能为中间项对信息进行控制(谭克新 74),译者对公示语信息的主动把控需以语义为核心、以译语受众为依归,针对负载原语文化的信息不可单纯直译,应根据原文实质内涵,考虑译语民族的文化特点、接受方式、表达习惯等,采用增删等变通手段,重组信息,减少受众阅读和理解障碍(常欣、王沛 97)。在我们所调查的公示语外译中,有的译文虽然与公示语原文字面义吻合,但另一文化背景的译语受众缺乏原文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理解逐字对译的译文。如图16店名“外贸”译为Магзин Внешней Торговли,除单词拼写错误(Магзин应为Магазин)和书写失范(后两个单词首字母应小写)外,译者仅转换了字面意义,并未揭示隐含的真正意义,使俄语受众不解。究其因,系译者未考虑译语受众的文化背景,将原语受众已有的认知、思维方式、表达形式强加给译语受众。尽管汉语“外贸”一词很泛化,一形多义,但在具体语境下语义具化,此处特指“外贸服装”,原语受众一看便知是销售外贸尾单的服装,即销售出口的服装,“出口的服装”可译为Одежда на экспорт或Одежда для экспорта,而无汉语文化背景的俄语受众不了解这一文化信息,若不加思索地简单对译成внешняя торговля,会使俄语受众误以为是外贸公司,而внешняя торговля前又有магазин一词,更是疑惑不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可改译为Магазин одежды на экспорт或Магазин одежды для экспорта。退而求其次,若译者把握不准如何译“外贸”,为了让俄语受众明白商店的业务范围,也可直接用Одежда。当然,为了与原语对应且体现所销售物品的具体信息,建议采用前译。
(4)原文信息保全,增译部分内涵
原文不具体,缺乏主要信息,译文除表达原文意义外还增译了具体内容。有的商业店铺为了提升店铺的形象与吸引力,常使用专名作店名,凸显其特色、品质、专业化、定制化等信息。若专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则能为受众提供具体信息,否则就提供不了任何信息,翻译时则不能直译,需了解其实质内涵再进行转换。如图17汉语店名是“伊韵儿”,原文受众也很难知晓该店铺从事何业务,但俄译信息很具体,译为июнь эр одежды для активного отдыха。此类店名若一味直译,则译语受众无法理解,译者须了解该店所经营的项目,采用变通手段,考虑译语受众的语言特点、类似店名的表达方式等,再转换成译语。尽管该译采用了合适的翻译策略,但存在多个错误:品牌名称应大写;词序、语法错误,одежды若看作июнь эр的定语,则逻辑语义不通;若看作одежда的复数,则语法出错,因одежда是集合名词,无复数;активный отдых意为“积极休息”,与此公示语意义不符。若该店专售运动服装,可译为Спортивная одежда “И Юньэр”;若只销售一般服装,则可译为Одежда “И Юньэр”。
质准则关注话语或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人们说真话,即要提供真实信息;量准则关注话语的信息量;关系准则关注所提供的话语或信息是否相关;方式准则关注所提供的话语或信息是否清楚、明白(冉永平 56-58)。以上各例既有由违反量准则和质准则而导致的少译、漏译及错译,也有由破坏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而造成的与原文无关的白译和不考虑译语受众背景知识的逐词翻译,这些均使译文不能提供完整而准确的信息,不利于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也达不到标牌译文所预期的交际目的。因此翻译此类公示语时,译者需根据实际交际场合、交际对方的需要来确定信息量的多少,不能随意增减信息量,否则会产生误导、误解等信息(陈忠 159-160)。
二、信息冗余
意义是翻译的核心内容,是译者翻译、转换的对象(皮强 16),因此做好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原文意义,而原文意义的分析不是单纯逻辑意义的分析或真假值的判断,而是要结合相关语境进行语用推理,以便弄清原文的真正意义或意图之所在(杨司贵 89)。公示语的真正意义通常与所处的语境密切相关。公示语外译体现的语境因素主要是交际场景。翻译中若不考虑语境而一字不漏照译,会导致信息冗余。信息冗余包括不依语境而定的单纯词汇冗余和语境下的词汇冗余。本部分只讨论译文具体语境下的表述冗余,不讨论译文单纯的词汇冗余。
公示语常设于某一地点,受空间语境制约,用有限的空间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翻译时译者须尊重原文,依语境作合适推理,当信息冗余时需缩减信息,以节省译语受众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认知努力(成昭伟、周丽红 248)。双语标牌设置与转换若忽视空间语境,会导致信息冗余。如图18属语境信息冗余。该标牌位于景区出口处,“景区”这一语境使Выход词义具体化、明晰化,且该词本身具有很强的指向性,译出из турзоны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因此,只需译出Выход即可。
公示语外译,若有具体语境,则需根据语境取舍原文内容,而非罗列全部信息,否则会违反合作准则的量原则,从而产生冗余信息。如图19“莫斯科洋行”译为МАГАЗИН ИЗДЕЛИЙ ЗА РУБЕЖОМ В МОСКВЕ,该标牌设在中国,莫斯科相对中国来说就是国外,因此за рубежом和в Москве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两个前置词结构并存导致信息冗余。经实地考察,该店实际销售俄罗斯商品,建议改译为Магазин российских товаров。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无透彻的理解则无准确的表达。公示语外译时,译者若对原文缺乏理解、逐字对译也会造成信息冗余。如图20“运动休闲服装”对译为Спортивная и повседневная одежд5ygqSAX9gDr1col1lZBVmok4EqxMfZvKg1S/4Iiauyo=а Ляои,其中повседневная(日常的)纯属多此一举,Ляои原店名无,且不提供任何新信息,建议删除。此公示语可改译为Спортивная одежда。该类公示语译文存在与交际目的和主题无关联的词语,既造成信息冗余,又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和量准则。
信息冗余系译者只看到汉俄词语语义的表面相似,未考究其实质涵义,乱译导致语用失误,同时因忽视语境因素,误用译语中与语境冲突的表达式。信息冗余虽不影响理解,但显得累赘、啰嗦,不符合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即用尽量少的词或短句传递信息(刘丽芬,俄汉公示语模式化研究 86),同时也会干扰正常的信息传递,影响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周显峰 100),违反合作准则的量准则。
三、信息失真
失真原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信号或标准相比所发生的偏差,信息失真指信息在传输、存储或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损失、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公示语外译的信息失真即译文与原文或译文与原文实质内涵不对应,或译文与原文和实质内涵均不对应。信息失真不仅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而且会误导受众,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
公示语外译中信息失真常常涉及语言、文化和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在我们所拍语料中,主要表现为增加原文所无的信息或译文与原文词汇指称义不对应。如图21原文为“天元酒业”,俄译为МАГАЗИН ФИРМЕННОГО ТАБАКА И ВОДКИ “ТЯНЬЮАНЬ”,多了“烟草”这一信息。经考察,该店只销售酒,建议改译为Вино-вaSUuKe4mVjs3sqKJtC0DXOgVECEfwbCVHSXGHGwYWfg=одочный магазин或Алкогольный магазин。又如图22“宴宾酒楼”译成“Ресторан “Ельцин”(叶利钦酒楼)”,译文传达了主要信息“酒楼”,但具有区分功能的次要信息“宴宾”误译成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导致原文与译文间的信息缺失与失真,违反了量—质准则。此处“宴宾”既可理解为专名,也可视为通名,若理解为专名,可译为Ресторан “Янь Пинь”,但通常理解为通名,即“招待宾客”之意,因酒楼的功能就是招待客人,此时可不译。若要译,则须添加形容词,修饰“宴宾”,可译为Ресторан “Доброе угощение гостей”。
信息失真还常见于译文通名与店铺内涵不对应。店铺名称中有一些表征店铺定位、规模、品位、档次、情调等的通名,汉语常有“城、世界、中心、沙龙、会所、工作室、院、馆、堂、房、屋、店”等,如“家具城”“浩宇汽车用品大世界”“皮肤管理中心”“标榜原创沙龙”“吕阳工作室”“悠悦女子美容会所”“美容纤体养生馆”“美丽堂”等。俄语店铺名也常见город、мир、центр、салон、студия、ателье、магазин、дом等作为通名,如Город ИГРУШЕК(玩具城)、Мир трикотажа(针织用品世界)、Центр дерматологии(皮肤管理中心)、Ателье мод(时尚工作室)、ЮВЕЛИРНЫЙ МАГАЗИН(珠宝店)、Дом одежды(服装店)、Салон меховой одежды “IDEAL”(“理想”毛皮服饰沙龙)等。还见用音译自英语city的词сити(城市)作为通名,如Пиво сити(啤酒吧)、Мебель сити(家具城)。汉俄互译时,若不了解汉俄通名的实质内涵,逐字对译会使译文名实不符,或夸大或缩小店铺的规模、经营范围,或提升或降低店铺的品位与档次等。
作为店铺通名的汉语“城、世界、中心、沙龙、店”等命名比较混乱,常常是名实不符,此类通名俄译时要遵守质量准则,看是否与俄语以город、мир、центр、магазин、салон等命名的店铺内涵相符,不能简单对译。如图23将“鑫太阳鞋城”译为Город обуви,俄语город使用时一般指市内单独的一个建筑物(见图24),而“鑫太阳鞋城”标牌所处建筑物里还有其他店铺(如“亨得利钟表店”等),建议改译为Мир обуви或Обувь。
信息失真系译者粗心、马虎、不严谨、缺乏责任心所致。译者或对原文囫囵吞枣,缺乏了解,想当然地译出原文所无或与原文不符的信息;或因知识匮乏,又懒于查询,直接移植原文概念义,产出与原文实质内涵不符的译文,导致信息失真,违反合作原则的质准则。公示语外译强调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的准确与否、对与错、真与假、多与少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严重者会导致不良后果。
结语
本文分析了中国境内公示语俄译信息不对等现象,主要表现为信息缺失、信息冗余和信息失真三大类。信息缺失无法完整地传达原语信息,无法实现公示语所要达到的交际效果,违反了量准则;信息冗余阻碍原语内容精准传达,不符合公示语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加译语受众解读信息的负荷,违反了量准则与关系准则;信息失真则存在欺骗性质,降低了译语信息的专业性与可信度,违反了质准则。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挤去“多余的水分”,防范“缺斤少两”,恰如其分传达受众所需信息,我们总结出以下翻译原则:1)信息传达需酌情。保全原文信息并非一字不漏全盘移植,而是根据原文信息虚实决定翻译策略。原文具体,可直译;原文抽象,传递不了任何信息,则须先弄清原文实质内涵,据原文内涵与译语表达习惯而翻译。2)语境融入当为首。语境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公示语翻译需据标牌设置的空间语境决定对原文的取舍,确保译文的简洁与准确,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3)文化转换看受众。针对负载文化信息的公示语不宜直译,需根据原文实质内涵,考虑译语民族的文化特点、接受方式、表达习惯等,灵活变通,力求译文与原文等效。4)专名对译视品牌。若店铺名称为世界知名品牌,可不译;若为非知名品牌,则先了解该品牌的具体所指,译出所指,再对译专名,精准传递原文的信息。5)通名转换重内涵。通名外译须明晰汉外通名的概念义与指称义,结合二者进行转换,确保译文与原文名实对应。
注释【Notes】
①参见王晓娟,我国境内俄译公示语现状研究,《中国俄语教学》4(2011):80-82;顾俊玲,牌匾公示语误译溯因,《中国俄语教学》1(2012):54-57;刘丽芬,“公示语”定名理据及概念重识,《中国外语》2(2020):59-66。
②参见吕卉、石梦真、刘丽芬,公共空间俄语景观的翻译生态研究——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例,《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022):152-157。
③参见王晓娟,禁止类公示语汉俄翻译策略探析,《中国俄语教学》1(2014):38-43;王晓娟,提示类公示语汉俄翻译策略探析,《中国俄语教学》1(2015):54-59。
④参见刘丽芬,俄汉公示语模式化研究,《外语学刊》6(2016):85-89。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陈忠:《信息语用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Chen, Zhong. Information PrP/6o4QjvUlnIeJu6r+6ehA==agmatics. Jinan: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1999.]
成昭伟、周丽红:《译可译 非常译:英汉互译典型错误例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Cheng, Zhaowei and Zhou Lihong. Translation Errors.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08.]
华晓宇、徐玉臣:语篇信息流动中的主语及被动化选择。《外语教学》6(2018):44-48。
[Hua, Xiaoyu and Xu Yuchen. “Subject and Passivization Choices in Discourse Information Flow.”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6 (2018): 44-48.]
廖红英:从关联理论看文化信息在俄汉翻译中的传达——从“洪荒之力”的翻译谈起。《外国语文》4(2017):115-117。
[Liao,Hongying. “Interpreting Cultural Contents in Russian: Chinese Translation with Relevance Theory as Shown in the Translation of ‘Prehistorical Powers’.”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imonthly) 4 (2017): 115-117.]
刘丽芬:俄汉公示语模式化研究。《外语学刊》6(2016):85-89。
[Liu,Lif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Russian and Chinese Public Signs.”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6 (2016): 85-89.]
——:俄译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俄语学习》4(2019):4-7。
[---. “Translating Chinese Brands into Russian and Telling the Chinese Story.” Russian Language Study 4 (2019): 4-7.]
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Lü, Hefa and Jiang Lulu.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1.]
皮强:对翻译信息理论的探索。《中国翻译》5(2022):13-20、190。
[Pi, Qiang. “Paradigmatic Shift and Integration in Study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5 (2022): 13-20, 190.]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Ran, Yongping. Pragmatics: Phenomena and Analysis. Beijing: Peking UP, 2006.]
谭克新:俄汉互译时的形式信息失真及其补救策略。《中国俄语教学》1(2010):72-76。
[Tan, Kexin. “Distortion of Formal Information during Russian-Chinese Translation and Its Remedial Strategies.” Teaching Russian in China 1 (2010): 72-76.]
杨司桂:《语用翻译观:奈达翻译思想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
[Yang, Sigui. Pragmatic View of Translation: A Re-study of Nida’s Translation Thought. Chengdu: Sichuan UP, 2022.]
周显峰:从信息论角度看教学语言的冗余现象。《教学与管理》30(2011):100-102。
[Zhou, Xianfeng. “The Redundancy of Teach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heory.”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30 (2011): 100-102.]
责任编辑:魏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