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循环的运行过程,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和作用原理。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结构探究就是要探讨青年铸牢过程中各心理要素的作用原理,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构成要素的不同功能将其划分为心理动力机制、心理导向机制与心理调节机制三种类型。各个心理机制的结构和功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共同联结为一个整体,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为厘清青年铸牢过程的运行原理与明晰心理构成要素的综合性能提供了巨大动力。
[关键词]心理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系统结构;青年
[中图分类号]D633;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5—0106—08
[作者简介]高文茜,女,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金香,男,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情感德育、中国传统伦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6865ea9b13e3988ec2f0ed1cfd3c3ecbc7c96c4feef50963e96d43cc010cec99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近几年又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这一理念。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共同体成员在不断的社会互动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共同体意识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映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一种思想或观念,它还涉及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交流和共同追求,体现了共同体成员在意识层面的互动与凝聚过程,反映了成员内在的心理状态。青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能够对民族关系的构建、民族团结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青年铸牢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和作用原理。因而,从系统结构出发考察青年铸牢过程的心理动力机制、心理导向机制与心理调节机制,有助于揭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特征,厘清其运行原理,明晰铸牢过程的构成要素性能,丰富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
一、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动力机制
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动机机制主要指推动青年努力进取、艰苦奋斗,愿意为实现中国梦奋勇争先的心理动能,主要表现在其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源泉。
(一)需要与动机是基本动力
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需要,当个体感受到某种需要时,内在的不平衡状态便会被激活,此时,要求就转化为需要,需要进而驱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来满足自我要求。因此,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2]。从广义上来说,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有机体不仅限于人类,也指其他生物或社会,而狭义的需要仅指的是人的需要。现实的人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人,都是有现实需要的实实在在的人,不是抽象的人或幻想出来的人。现实的人一定会有需要,需要驱动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需要是人脑对自身生理或社会需求的基本反应,是个体为了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渴望和需求,是人对客观世界中各类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人脑中的映射,主要包括自然需要和社会需c0900ee94a293ebe5f79d61556d7ee3032ffc08be7b3eeb88b1ac17b34329aa0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吃穿住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没有需要,就不会有生产。马克思心理动力基本理论揭示了心理动力的本质问题,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阐释了需要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动力本质。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4]
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可变动性。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也会增多,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将会不断表现出来。人的政治需要、国家责任需要与民族发展需要等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政治的动物,具有合群的性情和社会性,所以需要组成社会团体。”[5]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社会给予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的支持和滋养。在满足基本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个体产生高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足点、着眼点。高级需要是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历史化需要,换而言之,只有在满足自我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自我需要与他人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自我实现更多地融入国家发展中来,统一自我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实现,才能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中国梦的国家需要过程中达成个体高级需要的满足。
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根源在于青年产生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以及将自我奋斗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连接的自我追求。单靠青年的自我需要,而不激发青年的自我动机,难以形成稳定的、自我导向的内驱力,进而难以助推个体完成自我预定的目标。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推动个体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确定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个体实践的动机,激活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推动个体展开实践活动,完成预定目标。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13位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6],并强调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群体心理归属需要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促使广大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矢志奋斗、迎难而上,将自我奋斗与齐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目标相连接,践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因此,需要与动机是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动力机制,具有推动青年明确自我目标和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驱动力。
(二)情感是核心动力
情绪是与有机体的愿望和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心理体验形式。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由此产生的内心体验,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情绪表达,是“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情感的产生有赖于情绪的积累,而情感的外在表现也需要情绪的参与。情感是动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机的主要来源之一。适当的正向情感能够激活个体活动基因,使身心处于最优活动状态,从而提升个体行动效能,并促进个体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Collins)认为,共享的情感体验是群体互动过程中真正的内驱力,是自我与他人相互联系的心理层面上的感知能量,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执行力、生产力[7]。同时,情感具有放大信号的生理内驱力,是助推个体行动的动力系统。
情感的动力作用指的是情感在个体的实践行动中所起到的促进或削弱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认同意识,即实现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认同包含各种复杂心理活动,意指个体在感情上、心理上与他人、群体的逐渐趋同过程。在“知-情-意-行”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情感的因果关系、所处位置及伴随性质,其能够推动、干预、组织、协调或者瓦解认知过程与价值行为,在认同意识的心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当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进行积极的情感感知时,青年便会产生坚定的情感信念和稳定的情感认知。在每一次的积极情感感知的影响下,青年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心理背景,能够引导个体认同他人观点,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中华民族的情感能量发轫于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聚合于近代对抗西方列强的反侵略斗争中;凝结于新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团结精神中。集体情感以其特有的凝聚驱动力,指引青年群体达成共识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集体情感持续凝结,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幸福生活,共同致力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因此,情感是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动力机制,能够强化青年认知认同,“催化”青年产生正向、积极、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激发和驱动青年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主线,牢固树立“民族复兴定有我”的责任意识,调整自我行为,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三)意志是重要动力
意志总是通过实践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意志也被称作意志行动。意志是个体心理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体现,而这种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意志的本质特性是指意志对于个体行为驱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反映了个体行为价值的目的性和个体心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唯意志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意志是驱使世界动力的重要来源,是支配个体行为实践的生命冲动力[8]。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晚年在自我“合力”思想理论中,提出了如何看待个人意志作用的重要命题。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和作用共同构成了内在驱动力,而这种相互作用的社会力量便形成了总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9]个人意志的相互作用是历史合力的重要动力来源。每个个体的意志和社会力量无论其作用大小如何,都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推动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意识是外部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呈现的综合过程和结果,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能动性和统合作用。由此,可将意识视作在人脑这个开放系统中,经过外界客观信息的输入、过滤、加工、转换、输出等环节最终形成的,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映像。个体的自觉主动意志助推当代青年形成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激励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来,使青年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因此,意志是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动力机制,具有整合民族情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驱动青年意志内核、深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
二、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导向机制
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导向机制主要指国家观、家国理想、民族历史记忆等思想价值观念对青年建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为青年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引领和认同准则,同时综合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要素提出民族意识建构的导向逻辑,是引领青年思想价值观念的方向性效能,能够帮助青年更好地理解情感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加深理性价值认知,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一)国家观是基础导向
国家观是指个人或社会对国家的看法、态度,包含对国家的制度、政策、文化、历史、国际关系等的认知和评价,是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前提。正确的国家观不仅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而且深刻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行动纲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一般来说,个体的政治实践活动是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其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特定目标的,都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物质或精神需要,社会、民族同样如此。国家观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影响不同主体政治行为的价值取向。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有助于心系国家发展大事,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高度统一,产生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理性认知,激发青年爱国热情,以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磅礴的青春力量投身于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强国实践中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肩负的时代使命,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实际,遵循我国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洞察国家发展变化、把握国家发展规律、引领国家进步实践。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国家制度建设的理论根基,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总结国家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认为国家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器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政治组织形式,具有每个国家典型的阶级性、公共性,其理论主要包括对国家起源和本质的认识、对民族和国家关系的阐述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基于政治认同的建构视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及其本质的基本观点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交流是现代民族国家成立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实现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个人和民族在互动交往交融中逐步产生的。第二,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的基本观点来看,民族和国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民族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国家是保护民族利益的政治抽象。第三,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是走向“真正的自由的人的联合体”的过渡形态。人民民主是党中央始终坚持的重要理念,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逻辑。“人民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连接了“民族”与“人民”,成为民族共同体成员实现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政治底色。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有助于引导当代青年正确认识国家,树牢“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意识,教育青年深思社会现实,领悟人生意义,推动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家国情怀是核心导向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知、感悟和认同,蕴含着“家国天下”“家国一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活跃的精神资源,也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本文化心理,对执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催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动力有着重要意义。涵育家国情怀是凝聚民族力量、团结民族精神、夯实青年国家认同的实质要求,是鼓励当代青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投身到新时代伟大奋进征程的题中之义,也是强化青年肩负民族希望、人民期待和时代重任的必然要求。总的来说,涵育家国情怀主要包括涵育为民情怀、奉献情怀和奋斗情怀。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是为民情怀的主要内容。为民真心要求时刻与民交心,用心感悟人民真切需要,用行动践行“为他人谋幸福的”的初心使命。为民真情要求心怀“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感,感情上心系人民,思想上尊重人民,行动上暖化民心。涵育奉献精神和奋斗精神是青年践行报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青年作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和关键力量,是践行爱国奉献价值追求的新时代主力。爱国奉献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1]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12]这一幸福观揭示了奋斗与幸福的本质联系,深刻阐发了踏实奋斗的价值目标,从侧面指明了当代青年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无私奉献,洞察时代发展规律,牢牢抓紧时代机遇,为共圆中国梦这一民族夙愿奉献力量。
爱家爱国是个体家国情怀最直接、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弘扬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国民内心最深厚的爱国情感,有助于燃旺中华儿女爱国、爱党和爱人民的热情,激励广大青年自觉担负起时代新使命,将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强国之行深度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中来。同时,全面理解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深刻把握家国情怀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的价值基础。个体对家庭、国家实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是家国情怀的主要涵义,这种实体性情感不同于个体对个体的单一情感,而是具有高于理性的、强有力的实践推动力和行动意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驱动力。涵育家国情怀,践行爱国精神,强化爱国热情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爱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贡献。”[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必然,涵育家国情怀有助于引导当代青年持续奋斗,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不断前行。因此,家国情怀是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导向,只有将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全过程,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五个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石,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奋斗。
(三)历史记忆是重要导向
历史记忆是实现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重要因素。一个族群,如果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便难以形成稳定的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在心理学中,记忆是人脑存储、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信息的基本加工过程,并非单纯的信息提取过程。历史记忆是个体或群体对过去事件、经验的回忆、反思和解释,是共同体内部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14],包括对个体自身经历、民族发展历程、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的回忆。历史记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形成族群认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共同奋斗和前进的历史,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悠久历史[15],各民族成员在书写中华历史的进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历史记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情感共鸣的重要力量支撑。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体,在5000年延绵不绝、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承载一个民族“根基性情感结晶”的共同历史记忆,并在中华各民族交往交融的互动过程中持续丰富、创新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16]。历史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我认知基础,是共同体意识得以丰富、发展、生成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意志导向作用。首先,历史记忆以各种文献、史料、档案资料等文字形式存续,是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认同依据和来源,为青年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提供事实根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留下了博大精深、汗牛充栋的历史遗产,既有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三千年中国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的《史记》,又有反映了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记载了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诗经》《尚书》;既有线装典籍、碑铭、石刻、说唱资料等反映少数民族各个领域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古籍,又有族谱、家书、账本、契约、游记等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民间历史文献。这些历史文献资料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烙印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文化基因,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次,历史记忆以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影、VR全景数字化展示、微信小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存续,是再现、还原、描述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方式,也是强化青年共同体意识本质导向性的重要根源。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史料的数字化进程,以快速、准确、高效的数字修复技术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为历史领域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整理方法。例如,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故宫”项目,观众可以通过御花园“VR体验”、虚拟剧场、数字文物库、文物对比鉴赏等多种方式体验“数字故宫”,还可以通过影像数字库的对比、研究、鉴赏感受各式文物的细节,体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大型历史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历史古籍文献,分8集讲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华文明史,以一帧帧的画面展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根脉,描述了中华民族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以历史记忆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历史记忆以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空间场域”形式存续,是激活共同体成员民族往事回忆基因和实现心理强化的重要力量,为感知历史符号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发流淌在共同体成员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提供历史符号和认同根据。“空间场域化”的历史记忆能够通过创构历史形象和深化历史事实引发观众对历史记忆的自觉想象和联想,增强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强化效果。
三、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调节机制
青年铸牢过程的心理调节机制主要指情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他心理活动过程的影响或组织作用,是协调青年认知认同过程,影响青年价值理性,重塑青年认知加工进程和行为习惯的组织效能,表现为其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积极的协调作用。
(一)情感共鸣是调节基础
情感是共鸣的基础和前提,共鸣是情感的升华和延伸。情感多产生于个体内部,是个体自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应、感受,不仅表现为快乐、幸福、敬慕、哀伤、恐惧等外在情绪,还体现在个体的社会性需要上,是个体主观体验和感触的外在表现。共鸣是指个体在观察到他人情绪时,产生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体验、感受。共鸣是人类情绪感染力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感情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情感与共鸣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社会交往与群体互动的情感连接网络。然而,情感的反应向度是决定情感调节作用发挥的关键,积极、正向的情感能够组织、协调个体认知的加工、生产过程,而消极、负向的情感则会破坏、瓦解个体的认知过程与其他心理活动过程。同时,在一定中间限度内,情感的唤醒水平越高,组织效能便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对于个体增强认知的效果则越强。共鸣使个体情感、思想、价值观受到他人的关注、回应和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有助于使个体情感更加稳固、深刻、持久,激发不同群体对自我情感状态的反思与理解,增强自我的认同感、依恋感,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感根基。因此,青年作为复兴中华民族伟业的先锋力量,受情感共鸣的指引、主导,在遭遇困难时,能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以无畏的姿态和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就是因为情感共鸣所具有的基础调节作用能使得新时代青年能够自主调适情感状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同时,情感共鸣的调节作用还体现在青年能够自主分辨网络表达中的情绪极端化现象,避免掉入极端民族分裂主义的深潭。
(二)理想信念是调节核心
理想是个体自我确立的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和方向的目标追求,信念则是人们为追求自我设立的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意志力量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从广义上来说,也可以称作信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话语”。狭义上,在新时代中国,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17]。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个体经过行为实践,将自我切身体验和心理活动结果整合、加工、输出,凝练成符合个体精神世界和社会共识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凝练和诞生,是认知、情感、意志、觉知、觉悟等复杂心理过程的结果。个体心理因素的激活和心理发展关键期的适宜刺激、经验,是人脑可塑性和结构功能发展的先导,能够直接影响个体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理想信念的塑造。由此可知,理想信念本就蕴含着情感、觉知、觉察、意向等心理成分,是个人意识系统中最基础的结构组成单位,作为个体精神世界的核心,发挥着持久稳定性的调节作用。马克思指出:“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18]人在劳动前会对劳动过程和结果做预先构思和计划,这种预先构思和计划在劳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示和向导作用。一个人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便有了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一次次催人奋进、播种希望,推动共产党人在无数次血雨腥风中转危为安、绝境逢生。正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才使无数英雄先驱们以九死不悔的执着在黑暗中燃起星星之火,不惧艰辛、鞠躬尽瘁。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用理想之光为人民照亮前行的路,用信仰之力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中华各民族的核心力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明连续的共同信念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思想根基,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体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贯穿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建设之中,是共同体本体理论形成的思想要素之一,是规范和引导中华儿女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精神结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同时也蕴含着生生不息、深根固柢、 历史悠久的民族情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新时代青年只有坚定各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凝聚全党政治灵魂,调节自我理性信念与国家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才能跟随正确方向的指引和主流价值的牵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调节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现实表达,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具有汇聚人心、共聚民力的重大力量。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共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将国家政治的合法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机结合,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合和实现中国梦的国家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和价值诉求。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描绘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理想蓝图,勾勒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价值精髓的超越与继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永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伦理支撑。 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公民处理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全体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实现效果,是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自我驱动力。公民层面的价值观从公民自我的责任与义务角度,规范了公民的基本素养,有助于人们形成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公民之间的家庭亲切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就业观和思想道德观,建设互助互信、和谐友爱、向上向善的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群体身份共识的集中凝练,是刻画群体身份形象的价值取向,其社会性身份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和利益调节作用,能够规范时代精神的具体表达,不断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全体中华儿女最强烈、最真挚的共同夙愿,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根基和精神基石。
在青年铸牢的过程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息传递、使用与表达是心理机制的最后环节,此环节是青年行为固化的关键,亦是青年产生理性价值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外化为社会实践、固化为个体行为准则,从而达成最高层级的自我意志的重要过程。此环节依赖输送、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实现社会普遍价值认同的传输中介。 如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规范公民社会行为、催生公民心灵共振、整合多重民族意识和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对青年铸牢过程的整个机能系统进行联结、调节与部署,成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劲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3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121.
[6]罗宇凡,薛文献,刘兵,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历史性跨越[J].中国民族,2015(10):10-13.
[7]兰德尔·柯林斯.61ea2c71d6d940b1dbfb120d65159fa2edd47ba7aa264a1ed9f966a40716cc6e互动仪式链[M].林聚仁,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55.
[8]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M].陈晓南,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6-1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01).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1).
[13]习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2-04(01).
[1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
[1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16]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17]杨东广.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N].河北日报,2021-10-13(007).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责任编辑: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