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小平在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论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任务下,有必要对这一论断进行再思考。邓小平作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并非凭空捏造的“飞来峰”,而是具有集“理论、历史和现实”一体的生成依据。这一论断蕴涵着深刻的实践意蕴,集中彰显于“主”与“客”“破”与“立”“穷”与“富”“内”与“外”“进”与“稳”的关系范畴之中。深刻领会“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论断,淬炼出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历史启迪,必须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正确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两个是否”为评判准则、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为行动遵循,为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第二次革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5—0036—08
[作者简介]张福雲,男,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吴常柏,男,法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执政规律与社会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30多年前,邓小平在把“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看成“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首次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确立了“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回答了“为何改革开放、何为改革开放、何以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问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上,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2,凸显了“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的战略地位,彰显了“改革开放”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极端重要性。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3,为新征程上持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要求。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剖析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的生成依据、把握其实践面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的生成依据
任何一种全新概念或是全新命题的登场并不会凭空产生,总有其具体的理论来源、历史依据和现实背景。追根溯源,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革思想的一脉相承,亦是对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的全面把握。
(一)理论依据:秉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改革思想
新的理论产生都是从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发展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探索是邓小平作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判断的立论之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致力于批判从前一切哲学将历史归结为唯心主义的观点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因素,形成了涵盖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技术等在内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但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否定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任何事物无时无刻都处在不停地发展变化运动之中,即使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必然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再到高度完善的变革过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样,“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可见,社会主义社会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需要依靠“改革”日臻完善。第二,列宁指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章——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已经开始。只不过苏维埃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各种形式还要靠许多国家来改进和改善……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2列宁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可以通过自我改造或是改革来实现,初步找到了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并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即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得以不断地解决。简而言之,邓小平秉承了“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造”思想的合理部分并结合现实情况的要求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加以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论断。
(二)历史依据:汲取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
注重学习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具有深刻的历史依据。一方面,何为第二次革命?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第一次革命”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为实现生产力的彻底解放创造了历史条件。而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深层性的变革,从而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这一意义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要以苏为鉴的观点,指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政策和观点,成为我们党和人民宝贵的思想财富。但同时,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党内存在一定的“左”的冒进思想,加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邓小平正因为在汲取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才提出了“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1的重要论断。
(三)现实依据:基于国内发展滞后性和国际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考量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应,更是顺应现实之需、时代之要。一是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分别在1984年5月和1985年3月两次讲话中指出,在当今世界众多问题中,和平问题(东西问题)和发展问题(南北问题)是真正大的问题,并且,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这是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也是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重要时代背景。二是当时国内发展落后的基本国情,是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内生动力。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什么状况?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在这方面不用说落后一二十年,即使落后八年十年,甚至三年五年,都是很大的差距。”2这是邓小平对于改革开放前夕基本国情的清楚认识,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当时国内发展落后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三是国际新科技革命发生“质”的飞跃,是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外部动因。20世纪80年代,新科技革命出现了迅猛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高科技发展计划。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不仅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更给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对此,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认识到不进行改革,就无法与世HdTPPbzArd8QfI+dP79U+g==界接轨,也就无法更快更好地发展高科技。概而言之,只有进行像“革命”那样的“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发展中国。
二、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的实践面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作用发挥的效度取决于理论见诸实践的深度”3,理论只有联系实际、聚焦现实、付诸实践才拥有无比的魅力。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除了拥有深厚的理论内涵,还具有深刻且丰富的实践意蕴。为此,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不仅要从理论维度去阐释,更要从实践维度去把握。全面剖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实践面向,主要从“主”与“客”“破”与“立”“穷”与“富”“内”与“外”“进”与“稳”之间的关系去科学理解,以此全面把握这一论断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主”与“客”: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思想路线,也是推动和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思想前提,体现了改革“主”与“客”的辩证关系。一是把改革当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首先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邓小平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4对此,解放思想是改革的首要条件,只有人们思想解放、开动脑筋,才能保证改革事业顺利开展。二是把改革当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如何在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改革事业顺利开展,邓小平找到了答案,即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三是把改革当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要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为此,进行改革、促进发展,既要防止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唯书论的错误思想,又要防止夸大实际、保守、落后思想。
(二)“破”与“立”:计划与市场
计划与市场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核心概念,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改革过程中核心的议题。纵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即破除旧事物、建立新事物。这一辩证关系是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的深层表达,例证了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为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一是破除计划就是社会主义、市场就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属性。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弄明白、搞清楚,一度认为计划和市场是区分姓“资”姓“社”的唯一标准。但随着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多次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打破了“计划=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的思想迷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二是打破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破”就有“立”,“破”就是为了“立”。邓小平通过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不断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3的观点。质言之,改革就是要打破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起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这一“破”一“立”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两条根本原则不动摇4,确保改革目标不变、方向不偏、立场不改。
(三)“穷”与“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内蕴着改革是为了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面貌。其一,改革是消除贫穷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多次论述社会主义与贫穷的关系,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富,因此要消除贫穷。对于如何消除贫穷?何以改善人民生活?怎样让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找到了“改革”这一正确答案,认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5。因此,不进行改革,就不能发展生产力,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也就无法彰显出社会主义优越性。其二,改革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亦是改革的落脚点,这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那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只有通过改革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体制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将生产力从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束缚中解放出来,扩大物质资料积累。同时,邓小平提出一系列“两手抓”思想,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实现富裕。其三,邓小平关于脱贫致富的战略安排。如何在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邓小平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思,将我国现代化事业具象化;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邓小平主张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是“由点带线、由线带面”适合我国国情的致富之路。但除此之外,这一过程中,要防止、克服两极分化,消除平均主义、同步致富的错误思想。
(四)“内”与“外”: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改革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改革是为了发展,开放也是为了发展,改革和开放是发展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构成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为此,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重要论断,还深刻体现了一“内”一“外”的辩证关系,即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一是对内改革。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决定改革是一件正确的事。一方面,国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邓小平认为,农村问题是我们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这是由我国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0%,对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起了乡镇企业,释放了农村生产活力,使农村发生了显著变化。正如邓小平所言:“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1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对改革的不断认识,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重点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决定,标志着改革迈上了新的台阶。邓小平多次强调,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下,吸收农村改革经验,逐渐进行城市改革的实验。并且,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城市改革更具复杂性、更具风险性、更有全面性和更具影响性的特征。二是对外开放。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既定政策,是对内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2“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3对此,自1978年以来,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逐步开始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放内地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点线面”的有序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三是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百年艰苦奋斗锻造的宝贵财富。邓小平曾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做到中国的事情要由中国人按照中国实际情况来办。但同时,要克服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错误思想,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前提下,要坚持开放、扩大开放的政策不会变。
(五)“进”与“稳”: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行改革是一件大胆的事,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4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的方法遵循,即应正确处理好“进”与“稳”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进”则改革胆子要大一些,体现了敢闯敢试的精神。邓小平指出:“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5对此,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本身就体现了“胆子要大”的精神实质。在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实践探索中,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乡镇企业,还是城市实施政企分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都体现了敢闯、敢“冒”的精神。另一方面,“稳”则改革步子要稳一些,体现了稳扎稳打的精神实质。邓小平指出:“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6这与胆子要大的敢闯敢试精神并不矛盾。步子要稳就是在敢闯敢试中树立问题意识,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承认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改革过程中把握好脚步,坚持好立场原则,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才能实现改革行稳致远。
三、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论断的当代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7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重要论断对新时代新征程上丰富和发展改革理论、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具有重要经验启示。
(一)根本保证: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前提保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决议”中,从13个方面不同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第一个方面深刻总结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的历史经验,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家、民族陷入危亡之际,为了救亡图存,各阶层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无疑所有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在这紧要关头时刻,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义无反顾肩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事实证明,我们党成功了,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翻身做了国家主人。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我们党“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二是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其中就包括了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内的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根本前提;并指出,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改革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虚化、弱化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改革坚持党的领导思想,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2这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立了“规矩”、画了“红线”,指明了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动摇,但同时也对党的领导作出了要求,即党要善于领导,既不能对改革干预太多,又不能放任不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三中全会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合理布局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揭示了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推进、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这与邓小平提出的党要善于领导一脉相承。
(二)前进方向: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3方向决定道路,改革开放是有方向的,坚持社会主义就是改革的方向保障。一方面,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邓小平指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4“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5。”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强调改革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任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也就无法成功。换言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才能成功、才有前途。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了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6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伟大改革旗帜的同时,并对改革方向问题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避免在改革道路上出现根本性、方向性、颠覆性的错误。另一方面,改革必须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邓小平在1986年9月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时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7这充分表明了改革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更要朝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一深刻论述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什么、改什么和怎么改”这个重大时代问题,为加强制度建设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三)价值取向: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价值立场,也是筑牢改革群众基础的实践要求。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和新时代改革引领者的习近平,对改革和人民的关系作了全面论述,明确了改革要始终站在人民的价值立场。第一,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需要依靠人民。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2,表明了人民群众是包括改革事业在内党的各项事业的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继承和创新了邓小平改革依靠人民的观点,明确提出“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的思想,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来源,回答了改革“依靠谁”的重大问题。第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人民富裕和人民幸福是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与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变初衷、奋斗目标,回答了改革“为了谁”的重大问题。改革只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使人民满意,才会得到人民的赞成和拥护。第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而不是少部分人共享、同时共享,回答了“如何共享”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上作出了新论断新要求,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4“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5“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6“改革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7等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都彰显了改革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共享发展成果”思想。对此,事实证明,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我们党都始终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四)评价准则:改革必须坚持“两个是否”的评判标准
改革作为一项崭新事业,是有判断改革成与败的评价标准。但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实践深入,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也随之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1978年至1992年,邓小平对改革评判标准作了初步探索,但直到邓小平南方谈话,才形成了对改革成效评价标准完整、系统的认识。1992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受到重大挫折,相当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产生了质疑,提出了改革开放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过程中科学回答了这一重大疑惑,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邓小平的这一论述,不仅解决了当时一些人思想上的迷雾,更为改革开放明确了具体性、可量性的评价准则,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步入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两个是否”的评判标准,即“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1。这一新标准是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改革评价标准的新发展,也是立足于党和国家所处的新方位,更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阶段而形成的新认识,对深化改革标准认识具有原创性贡献。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深刻体现了党对改革评价标准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创新性。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将“两个是否”评判标准贯穿改革事业各方面、全过程,使改革事业不偏离轨道、不失去本色。
(五)方法遵循: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工程,就必须坚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推进改革。第一,改革必须坚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邓小平认为改革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这凸显出改革开放事业事关党和人民、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要具有一种谋划全局、未雨绸缪、洞察未来的科学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第二,改革必须坚持把握历史规律、争取历史主动的历史思维。改革开放不是突然出现的“飞来峰”,而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经验证明,只有“来时不忘回头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好。第三,改革必须坚持辨清事物主次矛盾、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辩证思维。改革开放是一项复杂的事业,需要正确认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第四,改革必须坚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的创新思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命题本身蕴含了打破旧制、勇于创新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树立问题意识、敢于质疑,要破除妨碍改革的思维定式、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为此,就要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第五,改革必须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方式的法治思维。邓小平十分重视改革和法制的关系,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两手抓”思想,体现了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完善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推动全L6WTXSTDtrKwOFUaJaSDwA==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4,这更加彰显了法治对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揭示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第六,改革必须坚持居安思危、防范风险的底线思维。改革开放事业越往深入推进,越要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其中最为关键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为核心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一言以蔽之,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重要论断,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回应了中国的“第一次革命”,映照了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闯急流险滩”,远观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时代新征程上,正值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全面深刻领会邓小平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开放事业深入推进中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持续增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