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理论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述评

2024-11-04 00:00方莉曹玉颖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所在。这一议题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呈现出数量上升、学科交叉和内容深化的特点。学者们从逻辑理路、中心内容、价值追求、领导力量、实践主体、创新超越、多维视角对这一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初步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的理论谱系,对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多维探讨并形成了共识。但现有研究还存在“现实问题回应与研究不足”“专门性研究较少”“应然研究多,实然研究少”“研究视角亟待开拓”等不足。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应直面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行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专门性研究,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方法,拓宽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5—0052—10

[作者简介]方莉,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经济学;曹玉颖,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二十大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为这一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推动我国现代化不断前进。这是党根据历史和现实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一、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数量呈上升态势。以知网(CNKI)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相关主题下的论文资源为检索对象,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性”为主题词,剔除会议、资讯、目录总结等非学术论文以及网络首发重复和无作者文献,检索出的文章有456篇,其中CSSCI来源论文187篇,并且呈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仅有14篇,而2022年就已经达到了118篇,这与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论断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有着密切联系,使得这一内容的研究迅速增长。这一数据表明,一方面当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于这一内容的研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二是研究学科呈交叉态势。知网检索数据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出现研究视角多样化、多学科交叉研究态势。由起初单纯政治学方面研究扩展到经济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门类。“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某某的人民性”的研究体现出这种跨学科研究的扩展性。

三是研究内容呈深化态势。研究内容呈现进一步细致、深化的趋势,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的内在逻辑、中心内容、创新超越等一般性研究,向共同富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研究领域延伸。这些已有研究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相关学术思考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与思路借鉴。

(一)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重逻辑维度,主要分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1.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从百年党史的视野来看,胡鞍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百年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新纪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现代化拥有了更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主动的精神力量。[4]在此基础上,刘景泉、高艺从范式、布局、思维、主体等方面归纳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特征。[5]

从中国近代史的视野来看,范劭兴、王智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由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自身解放的热切期望而起因,由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强烈追求而萌生,由人民对现代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而形成,“人民需要”始终是现代化实践的根本动因和逻辑起点。[6]张广俊则进一步探究了这一过程中人民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演变,强调新文化运动使广大人民在精神层面得以更加主动地影响我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7]

2.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一是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曹亚斌、刘芳丽从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消极影响出发,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诚然引起了生产方式等的大变革,但资本与理性结盟让人变得畸形、片面,进而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为中国趋利避害地汲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本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借鉴。[8]杜玉华、王晓真从科学社会主义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设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并进一步提出现代化不但包括物的现代化,而且更应当实现人的现代化。[9]张波、孙振威从群众史观出发,认为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及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理论逻辑,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在社会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0]马健永从价值选择与判断出发,认为中国人民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11]

二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万美容从生态视角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彰显着“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12]臧峰宇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小康之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13]董树彬从政治视角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包含了民本思想以及民众议政的理念。[14]

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伟大的思想孕育于伟大的时代。关于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学者们主要从发展现状、我国国情、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等方面做出分析。第一,发展现状之维度。刘景泉、高艺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的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经改革开放实践得到切实提高,党基于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间关系的动态变化,审时度势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当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不仅体现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而且体现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仍然存在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准确把握。[5]第二,我国国情之维。王婷、李少军指出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劳动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我国的“人口红利”难以为继,由此开发“人才红利”对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人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内在统一和协同。[15]第三,基本原则之维。徐亚清、于水认为只有完成当下人民关心的实践课题,才能继往开来创造更大成绩,应当以坚持守正创新回答人民高质量发展之问,以确保统筹兼顾回答人民群众的安全之问。[16]第四,宝贵经验之维。梁伟军认为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团结人民、带领人民、依靠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经受住风险考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17]

总之,国内学者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不同角度研究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阐明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为把握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前提遵循。

(二)人民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8]人民取向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价值追求。学者们对这一内容的阐释主要集中于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两方面。第一,价值目标之维。王岩、熊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目标。[19]李浩、马佰莲更具针对性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实现集中体现于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三方面。[20]而范劭兴、王智则关注到其中的过程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效能与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受到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化水平的深刻影响,呈现出动态化的过程。[6]第二,价值评价标准之维。李浩、马佰莲认为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反映了人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可度、响应度、获得感等,是人民是否满意的价值评价标准。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价值导向,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身的效能标尺,包含着人的社会化、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追求。学者们对这一内容的阐释为我们从价值追求上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提供了理论探讨。

(三)人民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内涵

马克思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1]人民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22]。一些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例如张广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立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7]还有许多学者主张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出发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内涵。例如万美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体现为以十四亿多中国人为基础进行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人和谐生活。[12]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洪银兴、杨玉珍(2022)认为我国现代化的核心旨趣就是促进人的现代化,致力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程度以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23]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有着从多种维度构建起人民取向的现代化范式。学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理念进行了多维阐释,为我们把握这一理念提供了多角度、综合性的认知思路。

(四)人民政党: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24]。当前学界主要从党的权力来源、性质属性和自身建设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第一,党的权力来源。范劭兴、王智认为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党群双重契约”关系,确保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权。[6]第二,党的性质属性。赵亚宁、陆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体现为党和人民的命运相连、党和人民的追求共通、党和人民的价值共生。第三,党的自身建设。刘小钧认为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一方面党应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创造,以正确的方针政策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党应当深入分析新时代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站在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25]

总之,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党的领导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学者们对于人民政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研究,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深厚联系,为我们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

(五)人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26]对于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主体作用,学者们从系统视角、主体视角和微观视角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从系统视角理解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学者们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研究内容也有所异同。万璐鸣从“五位一体”的视角出发,认为人民主体地位是指人民政治主体地位、人民经济主体地位、人民文化主体地位和人民社会主体地位的统一。[27]王智、范劭兴从我国的人口规模视角出发,指出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情况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相连,集中反映于人口、人力和人才三方面,人口规模不断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生产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和全领域性实践创造。[6]李浩、马佰莲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出发,指出人民的创造伟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进一步地,陈伟指出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既包括人民的首创精神,也包括人民的主人翁精神。[28]

从主体视角理解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谭杰强调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牢牢把握发挥青年人力资源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贯彻优先发展理念。[29]陈奕平指出海外侨胞以大规模投资和大量侨汇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华裔科学家致力于振兴中国的科技事业、以其现代化理念和国际化视野推动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独特力量。[30]

从微观视角理解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别敦荣、邵剑耀认为普及高等教育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应全面提升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筑牢普及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31]赵小青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应在发展逻辑和发展路向上不断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

总之,人民群众积极有为地参与既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提升了其自身的主体性能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动力。学者们对人民主体作用的多维研究,呈现了人民推进现代化的全方位动力图景。

(六)人民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32]。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创新超越的多重意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归纳。有的强调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的强调做出巨大世界贡献,有的强调实现理论的创新超越,有的同时阐释多个维度,每个维度具体的论述也体现出不同作者分析角度的差异。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单个维度的分析,主要包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说、做出巨大世界贡献说和实现理论创新超越说。第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说。王婷、李少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了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文明形态。[15kIQKxjx9INCXf5B17ydyiA==]第二,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说。毕国帅、李海青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旨趣上凸显人民性,努力构建公正合理、高效有序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对西方现代化模式所构建的霸权体系进行了超越,促进了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繁荣。[33]第三,实现理论创新超越说。刘儒、陈舒霄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将人置于主体地位的现代化理论,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观,形成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安排和理论体系,重新定义了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34]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多个维度的分析,根据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创新超越所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张亚泽、张固宁分析了三个维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价值取向,在理论方面、制度方面和文化方面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成果,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35]曹亚斌、黄建军等人同时分析了四个维度,曹亚斌、刘芳丽前三个维度的分析与梁伟军的观点相近,他们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本质复归,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8]黄建军、王若齐则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并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击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话语迷思,破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悖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之问,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图景。[36]并且这些思考是历史发展的、不断丰富的。例如徐坤于2022年首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实践主线是人的现代化,消解了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超越资本形而上学的文明。[37]随后他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关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关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在与世界的密切交往之中开展自身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价值和显著世界性意义,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还为后发国家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世界普遍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38]

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关注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价值意蕴,并将此作为自身研究的重要部分,充分展示了我国现代化价值意涵的广泛性及丰富性。概括来说,涉及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贡献、对资本主义理论的超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霸权七个方面,为把握这一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

(七)人民角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39]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包含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多方面内容。近年来,学者们试图从人民性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视角,这一类型的研究内容呈现出逐步繁荣的态势,形成了较多的学术成果。

1.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学者们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研究置于不同的语境下,深刻把握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生发原因、逻辑理路、中西比较、现实问题和实践路径,可以说是观点纷呈。黄晓伟、卫帅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因出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是关乎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要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40]王晓广、张潇琳从逻辑理路出发,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41]张洪为着眼于中西方的历程比较指出,西方国家进行的现代化对内通过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对外通过殖民化扩张来完成自身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我国现代化则立足于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42]白暴力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问题出发,指出收入分配差距偏大问题是阻碍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43]牛新星从实践路径出发,提出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对资本进行规范引导,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促进人民的共同富裕。[44]

2.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者都从实践路径出发,如张智、许瑞涛、王新生、龚天平、李楠,提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具体路径,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革命文化为精神资源。[45][46][47][48][49]李建华、周杰也从实践路径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但视角更加宏观,提出可以从人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三个层面发力,还强调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50]除了从路径视角出发进行阐述,李楠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思考,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内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1]谢纳、宋伟从人民文艺角度出发,认为社会主义的文艺必须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并从马克思现代资本主义批判视域出发理解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文艺现代化”之间的历史辩证关系。[52]

3.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目前,学术界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本质要求方面。例如,叶本乾、林荣认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当处理好秩序和自由的关系,构建良善、有序又有效的公共政治秩序,既不可偏废马9rBcDO/T1+OXT9tqMyEM/P6ZRCZIiBeBoPvi/9voOX4=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殊属性,也不可偏废政党的共性,应坚持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的统一。[53]也有一些学者从多维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董树彬从理论基础、内在优势和优化发展角度出发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明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14]

可以发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途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学者们立足不同的学科领域及研究语境,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多维视角进行了研究与思考,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指导。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主要学术贡献与拓展空间

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逻辑理路、价值追求、中心内容、领导力量、实践主体、创新超越、多维视角七个方面的梳理分析,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使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有了初步的整体认知。但现有研究成果在视角、方法、深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须在我国现代化的人民性理论与实践探索中逐步深化与丰富。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

人民性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的研究在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学科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逻辑理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有其特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科学性以及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多维透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学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审视》等,均从逻辑层面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既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逻辑理路进行了解析,也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的人民性特征,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理论谱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有着丰富的内容,学界对其逻辑理路、中心内容、价值追求、领导力量、实践主体、创新超越、多维视角进行了多方位的梳理论证,如《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取向》《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强大政党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人民至上逻辑》等。虽然学者们的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各有侧重,但这些研究系统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理论图景和理论谱系,为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三,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相结合进行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与人民密不可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的领导。目前学界主要从党的权力来源、性质属性和自身建设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新时代的分析视域》《强大政党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等,这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基本遵循、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多角度对人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进行了探讨。正确认识和理解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发挥主体力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学者们从系统视角、主体视角和微观视角等进行阐述,如《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四维审视》《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在场》《普及高等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从多维视角加深了对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的理解,也深刻揭示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独特优势。

第五,尝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学者们从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如《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由此,我们可从不同方面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同时这些研究也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观点参照、思路启示和方法借鉴。

(二)既有研究尚需拓展的空间

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刚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需要深度发掘和学术创新的空间。

第一,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与研究不足。一方面,现有成果主要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这一概念进行抽象思辨与理论解析,使得思想的挖掘与现实的对话相分离。同时,对于国际而言,世界经济版图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对于国内而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现有研究对这一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缺乏系统性思考。部分研究仅在理论层面较为宏观地探讨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但对这些问题的内在机理和破题路径并未进行深度的调查和解析。另一方面,缺少对具体实践创新的有效总结与思考。而对这些具体实践创新的总结和思考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第二,专门性研究较少。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多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整体研究视域开展,人民性只是文章论述的部分之一,缺少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专门研究,不论是著作成果还是论文期刊都体现出这一特点。这种情况导致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自身研究特色。例如,大部分学者只是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时将人民性作为其中一部分内容来展开论述,很少有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逻辑理路进行专门论述。

第三,应然研究多,实然研究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以学理分析为主,多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而对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的运用较少,缺少必要的数据分析。例如,对于人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研究,一些学者敏锐地看到了这一问题中微观研究视角的缺乏,并以具体的人群、具体的行业和领域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研究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对比论证,使得论证重学理而轻实证。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领域,既要求多种学科的理论支撑、多种研究视角的理论拓展,还要求多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

第四,研究视角亟待开拓。其一,已有研究中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例如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创新超越的世界意义研究较多,对其国内研究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国自身和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其二,研究的学科交叉性有待拓展。目前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在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文化学、哲学范围的研究成果较多,视角也主要聚焦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仍然有较大探索空间,而学科交叉研究是发散思维、寻找新路径的有效方法。其三,整体研究多,细分研究少。研究者多关注于整体宏观视角,重视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顶层研究,忽视对于特定人群、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中微观研究,使得学术界缺乏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底层建构。

三、新时代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的着力点

e4yiT8znH1WtUgqgnVE2FLrFJYHI+DsxlYZjAy42VUY=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时代潮流的呼唤,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针对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未来需要在回应实践感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学科交叉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要直面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现实问题与实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54]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与使命所在。当前,我国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和战略环境。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研究应当立足于回应当前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深入探究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并提出相应对策。例如,如何应对人口增长率下降和老龄化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如何把握人口素质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如何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贫富差距问题等。要在对矛盾进行精准把握的基础上,对相关领域进行持续地深入地系统研究,避免研究不够细化、深化等问题。

第二,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专门性研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依靠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且人口结构具有复杂性、独特性的现实国情。这对于突破“人为物质”的西方现代化思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专门性研究,可以从逻辑理路、理念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专门性的梳理与研究,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特点在其他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

第三,要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55]。我们要将调查研究作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重要方法。依托跨学科协作,将统计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引入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之中。同时也应加强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的应用,在内涵和外延上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研究提供多元的方法支撑。

第四,要拓宽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视角、多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丰富现有研究的研究视角。例如对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内意义进行相关深入研究,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现代化的经典论述等。二是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从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进行探索与思考,例如从生态学视角探讨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机制,从教育学视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的流动与结构匹配等,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容。三是增加细分研究。重视对于特定人群、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中微观研究,例如对农村青年、科技人才、数字产业等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增强学术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研究的底层建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24-07-22(00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求是,2022(21).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50.

[4]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21-38.

[5]刘景泉,高艺.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04):3-12.

[6]范劭兴,王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多维透视[J].人文杂志,2023(02):1-11.

[7]张广俊.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特质[J].理论导刊,2023(08):36-43.

[8] 曹亚斌,刘芳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逻辑、显著优势及时代价值[J].学术探索,2023(02):22-30.

[9]杜玉华,王晓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4-20.

[10]张波,孙振威.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逻辑及世界意蕴[J].贵州社会科学,2022(02):12-20.

[11]马健永.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四维审思[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02):32-40.

[12]万美容.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1):11-19.

[13]臧峰宇.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2(07):39-55+204-205.

[14]董树彬.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06):58-65.

[15]王婷,李少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视野,2022(06):50-56.

[16]徐亚清,于水.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意蕴[J].科学社会主义,2023(05):30-38.

[17]梁伟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历程、实践特征及世界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18-27.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94.

[19]王岩,熊峰.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J].思想战线,2024(03):1-12.

[20]李浩,马佰莲.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四维审视[J].山东社会科学,2023(07):31-38.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22]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09).

[23]洪银兴,杨玉珍.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内涵与路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06):5-13.

[2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2023 年版)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55 .

[25]刘小钧.强大政党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6):11-18.

[2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3-12-27(001).

[27]万璐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人民性”的价值论诠释[J].理论月刊,2024(03):12-19.

[28]陈伟.论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动力的构成、特质与培育路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3):13-22.

[29]谭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在场[J].中国青年研究,2023(01):35-43.

[30]陈奕平.海外侨胞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史逻辑和新时代启示[J].世界民族,2023(02):14-23.

[31]别敦荣,邵剑耀.普及化高等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J].高等教育研究,2022(11):25-32.

[3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53.

[33]毕国帅,李海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及其对西方模式的超越[J].浙江学刊,2023(04):80-87.

[34]刘儒,陈舒霄.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9-20.

[35]张亚泽,张固宁.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J].社会主义研究,2022(06):1-9.

[36]黄建军,王若齐.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与原创性贡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4):18-28.

[37]徐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J].求索,2022(01):40-49.

[38]徐坤.中国式57a882d4629457775ad0998705296e48402c071930367c7e1a3b46a4e4150655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J].人文杂志,2022(03):13-20.

[3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40.

[40]黄晓伟,卫帅.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35-42.

[41]王晓广,张潇琳.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人民至上”逻辑[J].东岳论丛,2023(02):11-17.

[42]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J].行政论坛,2023(01):19-26.

[43]白暴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01):9-11.

[44]牛新星.试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42-48.

[45]张智.中国式现代化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3):48-56.

[46]许瑞涛.在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中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11):30-35+108.

[47]王新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J].红旗文稿,2023(04):38-41.

[48]龚天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J].甘肃社会科学,2023(03):11-18.

[49][51]李楠.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01):64-75.

[50]李建华,周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1-18.

[52]谢纳,宋伟.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人民性的理论逻辑和当代意蕴[J].中国文艺评论,2023(03):29-39+125-126.

[53]叶本乾,林荣.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民主实践过程的思考与展望——基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过程透视中国式政治现代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18-26.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414.

[55]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新时代调查研究之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