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其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基于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中徐徐展开。从时间叙事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肇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中,历经文化重建、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四个阶段,始终如一地承担着历史使命。从空间叙事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构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推进的文明空间叙事、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交融统合的地理空间叙事、系统集成与重要一隅交叠发展的结构空间叙事、人本逻辑超越替代资本逻辑的制度空间叙事,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既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理论指南,也为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叙事表达;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5—0013—08
[作者简介]唐璐尧,女,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罗志佳,女,博士,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既需要物质力量推进,也需要精神力量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文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准确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意蕴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交织共振的创新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荣滋长的,其思想深邃、内涵深厚、高屋建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频频论述宣传思想工作,以全局性的视角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战略部署。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极端重要”的判断,并指明意识形态同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将意识形态纳入了文化的核心范畴。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创造性地纳入了“四个自信”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将文化擢升至了事关国运兴衰的重要战略地位,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亮底色。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使命”这一新概念,中国共产党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层层展开,形成了文化思想生发的巨大张力,并使其成为文化思想创新的核心质要,这是中国共产党以更为深刻的主体意识给文化增添了使命担当的崇高意味。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使命”作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提炼概括,推动文化建设同宣传思想工作有机连结。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深远的战略考量不断擘画阶段性目标,在实践创制中形成了一系列对文化建设的创新洞见和全新总结,在破立并举、守正创新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做出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建设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七个着力”的提出紧扣新形势新任务,将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紧密结合,促使文化思想愈加具有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与此同时,“七个着力”将文明交流互鉴作为必备要素,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宏阔的全球视野深刻洞察人类文明态势,解决人类文明问题也随之成为文化思想的使命逻辑。因此,此时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治理意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决定论”,而是文化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文明进步等几个层面具有精神动力支撑的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两个结合”“四个自信”“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七个着力”等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概念,这些理论创造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及世界担当,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意蕴愈加充盈。基于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不断丰盈的内涵阐释,可以从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两条脉络中探明它的叙事表达体例。从时间逻辑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更新的实践场域中顺势而进,紧紧围绕时代使命使得文化建设不断出场,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形成了文化使命的历史叙事长链,逐渐形成了用文化来回答时代问题的使命逻辑,文化治理功能得以充分彰显。从空间逻辑上来看,在新的时代方位,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地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形成了新时代强国话语表达的新语境,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的文化自信、宽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时代意识、宏阔的全球视野,既确保了中华文明“不褪色”,又科学地回答了人类文明发展之问。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间叙事
以文化为叙事框架、以中华文明为分析单元追溯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文明以其一脉相承的“连续性”基因不断为中华民族传承和赓续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丰盛的文化传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感召力,对于塑造中华文明现代化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2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将国家前途命运同中华文化发展紧密关联,充分发挥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价值引领力,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从文化救国、文化立国到文化兴国再到追求文化强国的环环相扣的独特文明发展道路,不断彰显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虽然是新时代的新论断新观点,但是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对“新文化”的求索与塑造为其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既遵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又以“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创新精神孕生出了伟大的文明实践,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自我文化革新及自我文明塑形,找到了把握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叙事的逻辑进阶。人类文明的历次展演始终伴随着文化的进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依据时代任务的历史变迁为文化形态增添新的时代元素,由此不断催生出“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新经济”“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新文化”,为救国、立国、兴国及强国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逐渐构筑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图景。在新文化的创生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因此探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百年文化建设的时间叙事,就找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厚重的历史积淀。
(一)文化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同盟的猛烈冲击下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溃败境地,中华文明断崖式下滑被冠以“落后文明”之标签。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灾难深渊的根本原因并非“技不如人”,器物与制度之变并非反帝反封建的有效武器,对“文化向新”的现代化探索才是救国之路的重中之重,破除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文明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麻痹是关键所在,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历史逻辑起点。
在中西文明的冲撞激荡下,中国思想界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从鄙夷不屑到偏执艳羡的过程,纷繁思潮此起彼伏,无论是“复古主义”还是“全盘西化”的魔鬼论调都使中华文明濒于危险之境。面临文明危机与精神危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在可能性层面得到确证”。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文化精华若意欲于中国大地落地、扎根、结果,深度融入于中国、应用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供给能力以重塑中华文明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习宣传及借鉴运用,完成了从理论建构到理论扎根的过程,使得马克思主义逐渐被改造为中国革命文化形态。由此先进的马克思主义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旗帜,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提供了价值保障。
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多知识分子对“旧有之孔教”和“新输入之欧化”采取二元对立之态度,这一思维取向并不利于反帝反封建时代任务的实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以革命救国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以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观挽救精神危机,毛泽东进一步为“新文化”话语范式赋予新生,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这一新的文化样态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及大众性。其一,关于民族性。文化民族性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是唤醒民族意识、挽救民族危亡的关键所在,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遵循“不要向西看”的逻辑理路,主张中华民族应形成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及尊严。其二,关于科学性。中国蒙昧时代封建制度根深蒂固,服务于旧社会的封建文化是现代化探索之路的毒瘤,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遵循“不要向西看”的逻辑理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救时弊的良方,建立服务于新社会、新政治、新经济的新文化,为打消封建制度根基提供文化新动力。其三,关于大众性。人民大众应走出“象牙塔”发挥其主体性作用,避免陷入“无兵司令”的被动境地,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化,从而使得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向前看”接续探索中华文明发展新方向。
(二)文化立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呈现百废待兴、民生凋敝之面貌,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基底孱弱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此时中华文化急需向现代化转型,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现代化精神特质,因此“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3以实现“文化立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遵循“除旧”与“布新”相结合的逻辑理路,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实践场域。首先,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以“除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并没有完全解除中华民族精神危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社会思潮仍纷纭杂沓,“以西为师”“尊孔复古”等传统观念仍残留于知识分子思想中。在全员全域中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批判,使无产阶级世界观内化于人民群众心中,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之枢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宣传,有利于铲除绵延数千年的封建剥削思想。其次,确立“双百”方针以“布新”。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氛围颇显沉闷,钳制思想只会扼杀科学文化之效能。对此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开门整风,“双百”方针充分尊重学术规律及研究自由,为文艺创作和科学技术的蓬勃生长营造优质环境,此后文艺精品发荣滋长,为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断注入新活力,使社会主义建设的更迭创造取得了“立”的历史成就。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即对于传统文化,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剔除封建糟粕不加以使用,充分挖掘传统精粹为今天所用,使传统文化实现道统重铸与活力再现。对于外来文化,要积极汲取各国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我国所借鉴。既不可厚古薄今,也不可崇洋媚外,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文化博采众长,为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注入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三)文化兴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一具有历史转折性的重要会议使过去一段时间内曾出现的文化停滞局面发生改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序幕由此徐徐展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追求“中国特色”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发展整体所呈现出的关键词,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也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呈现出中国化、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改变,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增添了不同于旧文化的新因子,即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是为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政治力量服务的,是具有民族禀赋和社会使命的新文化。与此同时,邓小平提出:“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2“双百”方针的文化地位由此得以恢复。实践证明“双百”方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放”和“鸣”,是遵循“二为”方向的“放”和“鸣”,因此要处理好“双百”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为”方向的关系,避免“双百”方针陷入歧途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为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提供了创制空间。改革开放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人们的精神空间呈现萎缩态势。邓小平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兼顾“物心两面改造”,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以维护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擢升至战略方针之高度,深刻改变了文化之“从属”地位,形成了物质与精神并驾齐驱的“两翼”阵型。精神文明的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支撑,为完善社会主义文明系统增添了切要质素。为了进一步营造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将全社会的认知交汇点和价值共鸣点凝合于一体,使其全方位嵌入社会生活中,在全社会铸就新的精神力量,为持续构筑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提供价值资源。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使社会主义文化以崭新姿态走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文化转化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资源,如何从文化角度实现民族复兴,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导向。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等方针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所擘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蓝图正日渐清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使命担当。
(四)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艰苦卓绝奋斗,以远见卓识的理论指南和百折不屈的坚强意志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现代化范式革新样态具有独特的形成理路、特定的实践场域、专属的时空方位,既具有“一般规律”,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了中国主体性内涵的叙事需求,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成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由“两个结合”化学反应的塑造,“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产生了,2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既呈现开放状态,又持续自我更新,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载体。
面对挑战与机遇同步激荡的时代境遇,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战略性与全局性视野对中华文明“现代历史方位”进行勘定,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3这是对中华历史文脉的赓续,对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历史主动,又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意味着党中央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确证。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应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布局,以守正创新的锐气繁荣和发展历经峥嵘岁月磨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谱写当代华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应彰显文明印记,从文明建设的高度来承担文化使命,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焕荣光”,以中华文明五大特性为文化建设奠定文明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遵循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民族智慧和先进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对新的文化使命作出了理论回答,应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力量转化为中华大地上栩栩如生的主体实践时代创造,以新的文化使命提振民族复兴精神,书写文化新篇章。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空间叙事
从纵向来看,在追溯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积淀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它在守正创新的历史脉络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始终保持着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主动和使命担当,科学地回答了在不同时期的十字路口中国应该向何处去。而从横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并非拘囿于一方天地空间,而是深刻关切世界之变,坚持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有益“他者”文化,推动世界文明普遍交往、交流互鉴,通过比较、批判、超越形成汇通中西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挈其瑰宝,而绝其淄磷”的叙事方法书写现代文明。深度审思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结构,可以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基于横向空间向度的逻辑主线:在地理空间中实现了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交融统合,在文明空间中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推进,在结构空间中实现了系统集成与重要一隅的交叠发展,在制度空间中实现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替代,具有丰富的文明意蕴。由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承载着解决中国不同时代问题的使命任务,也致力于治疗世界各种“文明病”,为破解人类文明困局开出“中国药方”,在现代文明场域中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话语垄断地位,为世界提供了现代化的新型文明交往范式,足以“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4
(一)地理空间叙事: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交融统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彰显了中国立场和中国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和博采众长的天下情怀。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叙事是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交融统合的地理空间叙事。而某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民族立场不惜损害国际利益,例如美国借“阿拉伯之春”“民主化”运动策动“颜色革命”,披着“自由、民主”虚伪文明外衣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妄图实现政权更迭,令东欧、中亚、中东等地陷入国家衰亡、民生凋敝的苦难境地。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重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一方面,中华文化立场通过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2中华文化具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情感的作用,因此具有凝聚人心的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和生成源泉,从中华文化丰厚沃土中汲取丰富营养,中华文化中扶贫济困、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家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开放包容的天下情怀,以和合共生、胸怀天下的文明态度对待自身文明及人类文明。马克思主义并非僵化封闭的思想体系,而是在批判继承全人类文明思想的过程中创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闭关自守的传统文化,而是以博采众长、求同存异的文明姿态对待其他文明成果,广泛汲取融合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兼收并蓄的大格局大气象。面对西方“文明冲突论”的偏颇论调,要坚持以和而不同消解文明隔阂,以互利共赢应对全球挑战。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认为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需要站在世界历史高度才能对其加以解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胸怀。“第二个结合”合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关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天下观,为了科学地回答“四个之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3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发出全球文明倡议,在把握历史大势的基础上增强历史主动,推动发展人类文明新秩序。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坚决捍卫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也内蕴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文化议题,锚定了中国同世界良性互动的全新叙事逻辑,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兼容并包、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
(二)文明空间叙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哲学高度,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理想因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视野提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4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能动的生活过程”是由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的实践活动共同构成的,物质生活处于决定性地位,精神文化处于次生性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历来就把追求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纳入社会理想之中,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等等,都蕴藏着协同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理念。
当今世界局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对此态势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论断,在该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之间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国际话语环境愈发驳杂,社会思潮愈加多元,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人类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契合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之路。然而片面追求物质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不仅没有解放人类的精神世界,而且还导致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异化,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致使资本主义现代化陷入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矛盾不可协调的困难境地,带来了资本剥削范围日益扩大、人的社会存在价值逐渐消解等重大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要跨过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阻碍,就必须走向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理论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深透阐释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价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并行提出凸显了精神文明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提出彰显了精神文明已成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要素。从实践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推动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发展,推动各类文化业态大力发展,诸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CQOhyYy6qV3kWA13z5WOLQ==产的宝贵价值、健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等;协调城乡文化配置,通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加强、农村文化服务量的供给增加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文化思想致力于巩固中华文化立场坐标,秉持辩证平衡的理念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大格局。
(三)结构空间叙事:系统集成与重要一隅交叠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2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和光辉典范,是一个系统集成的思想大厦,其涵盖的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使命任务以及实践路径等,既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思路创新,又在实践层面作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其理论形态的丰富完备以及行为指向的具体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阐明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揭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旨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供给能力和本土适应能力,将马克思主义建构转换为具有民族禀赋的范式体系,这必然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之“魂脉”彼此内在会通的契合点,并以此结合点将二者牢牢结合,实现互释融通,由此持续不断地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国式”的鲜活时代精神因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战略性与全局性视野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提出是我们于此境遇中站稳脚跟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新的文化使命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绘就了文化蓝图,党和国家需要切实书写文化使命的实践叙事,实现其历史主导力及战略牵引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共识,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价值需求。总之,“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十四个强调”的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都为文化建设的纵深推进谱写了路线图。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阐发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在一脉相承、推陈出新中极大充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一隅。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以此为基础提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1的重要观点,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了深度落实文化兴国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路径,守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两个结合”、传承发展“三大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时代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构件。
(四)制度空间叙事: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替代
文化“人民性”与“资本性”是文化主体的重要命题。资本主义文化忽视了人的文化主体性,将文化视为资本的客体。“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主体性。”2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将人民至上视为其根本立场,以人民至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化的资本至上。
资本主义文化遵循资本逻辑,将文化视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文化是充满悖论的,“它完全遵循交换规律,以至于它不再可以交换;文化被盲目地使用,以至于它再也不能使用了。”3资本的介入使得人的文化主体性不断被贬抑,人的现实性不断被淹没在物的深渊之中。在文化资本化进程中,资本至上的原则使得人们思想7qVtrxQmizBP9qSi5uzg4Q3ObIwF3IFZtlKJ4n8hWCo=的剩余价值被不断榨取,物质力量同人的本质力量发生根本性颠覆,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力量退化为一种附庸于资本的物质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人本逻辑,将以人民为中心视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原则。“人民至上构成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鲜明底色”,4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矢志不渝的坚守。一方面,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唯物史观要求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5人民的实践中蕴藏着文化矿藏,正是人民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创造出熠熠生辉的文化作品,离开人民的文化创造是“无根的浮萍”。另一方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享有主体。人民群众是文化世界里现实且具体的文化主体,因此文化成果要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体验文化魅力、增强精神力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6客观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过程中孕育诞生,其内容体系由一系列观点论断构成,内涵丰富且意义深远。主观上,在追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积淀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它始终紧紧围绕主观使命来构建历史叙事场景,在知往鉴今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形成了时间叙事的长链。而习近平文化思想所书写的空间叙事是主客观相结合产生的结果,深刻展现了其显著优势,以崇高的立场情怀推动中华文明焕发生机以进入世界主流视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过去与现实的舳舻相接中、西方与东方的碰撞交汇中不断赓续发展,展现出崭新的文明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在时间叙事、空间叙事中深耕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特点和独有规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守正创新的勇气谱写好文明新华章。
责任编辑: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