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与策略探讨

2024-11-04 00:00:00张亚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20期

摘要:智慧体育技术为体育训练带来了理念转变与形式革新的全新机遇。本文以智慧体育技术的相关概述为出发点,围绕基于数据监测与场景模拟、数据分析与数据反馈、伤病预防与康复训练三个层级的应用空间展开具体论述;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从以定向跟踪促进体育训练、以技术手段辅助体育训练、以长期更新支持体育训练三个角度给出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策略设计,以期推动智能体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相关工作人员的策略设计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体育技术 体育训练 应用分析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20-160-3-LY

智慧体育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体育训练的底层逻辑与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现代体育训练更强调以运动员为本体、以技术为本位、以数据为本源进行训练计划的个性化、特色化与综合化设计以确保最大程度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受限于传统观念的桎梏与技术应用的局限,现阶段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具体应用仍处于原始经验积累阶段,相关策略的设计不够标准化、普及化;因此针对该层面展开的深入研究就成为了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课题。

1、智慧体育技术概述

作为协同体育与科技的全新技术,智慧体育技术泛指大数据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前沿科技集成应用于体育训练时所构成的技术整体。其强调与体育训练需求的高度契合、重视与运动员个体素质的全面对接、关注与教练员训练思路的有效互动,是新时代提高训练效率、保障训练质量、优化训练效能、控制运动风险、规避运动损伤的全新手段;也是实现个性化训练、精准化训练与特色化训练的关键支撑。

智慧体育技术具有下述特点:

(1)数字化。智慧体育技术的首要特点便是数字化:一方面,通过对运动手环、数字化测速摄像头等设备的应用,教练员能够精准收集训练各阶段的运动数据与运动员的实时生理数据,进而更加全面地评估训练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对图像识别技术、视频分析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教练员能更为准确地评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否标准,进而帮助运动员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

(2)智能化。智慧体育技术的智能化体现在其对智能物联设备的全面应用上。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心率传感器等传感器,智慧体育技术构建了一个追踪监测运动员训练全过程、全方位的物联空间;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建模技术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教练员能够以智慧体育技术为支撑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为训练计划的优化调整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3)互动化。智慧体育技术的互动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加强了运动员与训练设备的交互,借助智能化训练设备,运动员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实时了解自身的生理状况与动作形态,进而在有准备、有目标的状态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训练中;二是加强了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互动,依托智慧体育技术教练员能够对运动员的训练数据形成精准认知,进而便于其根据专业知识实时化、动态化地调整训练计划,以此提升运动员的配合度,提升训练质量;

(4)创新化。智慧体育技术是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因此,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产品的不断迭代,智慧体育技术能够在发展中通过功能的增减实现与体育训练需求的自适应;并进一步将新技术、新手段引入到体育训练中以丰富训练的内涵、拓展训练的外延,确保体育训练能够享受到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直接红利。

2、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空间分析

经过实践尝试,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正逐步趋于成熟,其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空间可整合为下述三个层级。

2.1、数据监测与场景模拟

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直接性应用包括数据监测与场景模拟两个层面。

在数据监测层面上,通过穿戴式传感器、数字化测速摄像头等设备的应用,教练员能够实时监测运动员于训练全过程中的生理数据与动作形态,以此确保问题的早发现、早确认与早解决,规避运动风险,防止运动损伤;而借助运动手环等智能检测设备,教练员则能够收集到运动员的心率数据与睡眠状态等常态信息,以此确定其生理状况是否适合进行训练、该进行什么强度的训练。

而在场景模拟层面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与现实增强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智能体育技术能够为运动员提供诸如比赛现场、极端环境等特定训练情境;而通过这一功能,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均能够在趋于真实的训练体验中得到稳步提升,这对于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2、数据分析与数据反馈

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间接性应用包括数据分析与数据反馈两个层面。

在数据分析层面上,以数据监测中提供的大量日常训练数据、日常生活数据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

在数据分析层面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协同应用,数据监测所收集、整合并提供的大量日常训练数据、个人生理数据能够得以深度挖掘;而在完成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后,教练员能够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逐步构建与运动员个体特点相契合的可靠数据模型,进而全面认识运动员的能力发展情况与进步空间。

而在数据反馈层面上,以数据分析提供的数据模型为基础,教练员能够根据优势、短板进行训练方向的定性设计与训练计划的定向调整,以此全面激发运动员的发展潜力,实现扬长避短。更进一步地,依托云存储技术等,不同教练员可以实时共享运动员的数据模型与训练计划,通过彼此指正、相互参考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以此为运动员制定更具科学性、全面性与综合性的训练方案。

2.3、伤病预防与康复训练

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保障性应用包括伤病预防与康复训练两个层面。

智慧体育技术为教练员提供了全面监测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有效路径;也正是因此,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一旦教练员发现运动员的特定生理数据出现异常,便能够及时终止训练并与运动员一道进行问题的全面排查,以此预防潜在的伤病风险,通过早识别、早干预、早控制保障体育训练的有序开展。

而在康复训练中,智慧体育技术的重要价值更是不容忽视;依托于运动员的数据模式教练员能够制订与康复需求相适应、与普遍规律相一致、与运动员素质相契合的训练计划,并通过数据的综合化、信息的可视化对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进而使康复指导更全面、更有效,全面加速康复进程。

3、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策略设计

基于以上论述可知,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空间已然明晰,因此本文从以定向跟踪促进体育训练、以技术手段辅助体育训练、以长期更新支持体育训练三个角度给出具体的策略设计。

3.1、差异化、个性化:以定性定向促进体育训练

训练计划的差异化设计与训练过程的个性化开展是智慧体育技术应用于体育训练的坚实基础。现代体育虽强调对普遍规律的总结与应用,但不同运动员个体所具备的优势、所潜藏的潜力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只有确保技术应用的个性化、差异化,智慧体育技术的自适应性与强追踪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体育训练的效率、效益与效能才能得到提升。因此针对该层面,本文提出如下两个角度的策略设计:

(1)以定性评价为基础,确保训练计划的差异化。基于数据监测与数据分析所提供的运动员个体数据模型,教练员能够对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如代谢状态、心率呼吸等)、运动数据(如灵敏度、专注度等)进行定性的评价与评估。在得出定性评价后,教练员则能结合运动员的事迹,依托数据分析工具总结、整理出不同运动员在一定周期内所应实现的进步与所应达成的目标,进而进行训练内容的具体规划与训练形式的实践设置,以差异化的训练强度、训练频率与训练内容满足不同运动员的差异化需求;

(2)以定向训练为路径,实现训练过程的个性化。计划仅停留于书面,而训练应体现于实践。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督促运动员严格按照依托智慧体育技术制订的训练计划开展定向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一方面应通过各式智能设备检测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通过对比分析计划与实际的差距,并酌情进行后续的计划的调整改动;另一方面则应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现实增强技术等智慧体育技术为运动员提供有交互、有呼吸、有竞争的完整训练体验,依托以上技术构建的训练场景应根据运动员的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模拟真实场景重点培养其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与胜不骄、败不馁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此才能利用个性化的体育训练为运动员奠定竞技基础。

3.2、动态化、现代化:以技术手段辅助体育训练

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强调对经验与方法的二元转化:经验的积累指导方法的制定,而方法的印证则能反哺经验的总结。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人的杰出智慧,但也导致传统模式下的体育训练滞后性强、同一性强,通常仅能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进行调整优化,这无疑将大量的宝贵时间用于试错与总结。

而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使得教练员能够实时监测运动员的生理数据、全面感知运动员的成长进度与发展需求;继而通过现代化技术实现训练计划的动态化控制。其与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恰好构成了内容与形式双角度的有效互补。因此针对该层面,本文提出如下两个角度的策略设计:

(1)以传统经验为基础,改进训练方法,落实动态调整。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仍具有取用的价值与参考的意义;以其为基础,结合智慧体育技术的相关成果进行训练方法的改进能够促使体育训练整错滞后性与同一性的局限,进而为运动员提供与其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化训练。以传统的力量训练为例,常见、常用的抗阻力量训练法。通过对抗外界负荷以提高肌肉力量,其强调训练效应与运动专项的正向迁移。因此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一方面应通过智能设备检测、把握运动员的心率、呼吸与肌肉状态等数据;另一方面则应借助装载有图像分析技术的设备提醒运动员分析矫正身体姿势、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等训练细节。若发现运动员在训练后仍有余力,则教练员应及时进行训练计划的动态调整以满足训练需求;而若在检测过程中依托数据监测或视频分析察觉运动员状态不佳,则应立刻终止训练并与运动员一同进行训练计划的动态调整,以此规避潜在的伤病风险。

(2)以现代技术为主,重视设备投入,强化效果评估。在对传统训练方法进行改良的基础上,教练员则应进一步通过穿戴式传感器、数字化测速摄像头等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强化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渗透,进而通过对训练细节的捕捉与对动作差异的分析强化运动员对自身技战术能力的认知,完善教练员对训练过程的评价,以此深化体育训练的成果,指明尚待改进的问题、提出技术水平的提升方向。以此为基础,教练员可进一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一定周期内设备收集的训练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此通过定期评估直观展示运动员的训练特征,为后续的训练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3.3、持续化、稳定化:以长期更新支持体育训练

智慧体育技术是对一系列智能化设备与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收集、安全传输与深度分析;也正是因此智慧体育技术具有与大多数信息化系统相似的特征:即在保证功能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通过持续性的内容更新与功能优化实现与体育训练的自适应。因此为了促进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本文基于技术应用提出如下两个角度的策略设计:

(1)软件系统角度:以持续性地更新确保可持续发展。从软件系统的角度出发,一是要重视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全面强化数据传输过程的加密控制与物理保护,并设计多级权限的信息访问系统以保障运动员的隐私信息安全;二是应关注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兼容性,根据技术发展态势与实际应用需求与时俱进,增加与不同协议的设备相联通的系统接口,并尽力降低操作难度以促进智慧体育技术的普及;三是要重视对训练需求的收集,在解决已反馈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的增减适应实际训练的需求,以此为体育训练提供更优良的软件服务。

(2)硬件设备角度:以周期性地维护实现高质量运行。从硬件设备的角度出发,则应与设备供应商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组织双向的调研活动反映需求;以此为基础定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训练活动涉及的智能化设备进行维护与维修。针对外形完好、功能正常的设备应进行硬件的清洁维护与软件的更新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针对已损坏或功能不全的设备则应进行集中维修与更新采购,并积极尝试使用搭载新技术、应用新手段的新设备,以此确保智慧体育技术应用实力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实际应用虽仍存在一定不足,但其依托于技术发展而在数据监测与场景模拟、数据分析与数据反馈、伤病预防与康复训练等层面展现的整体优势已然显露无遗。因此,体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充分把握智慧体育技术定向监测、定量评估的应用特性,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动态化的内容设计、持续化的数据反馈引导运动员不断提升自身体育素养、强化自身技战术能力,继而切实将智慧体育技术打造为支撑体育训练的技术基石,推动我国体育界实现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廖樱.智慧体育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与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11).

[2]刘正统,马进.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体育训练辅助系统设计[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03).

[3]朱亮.现代科技对体育训练方法的改革与影响[J].体育世界,2024(01).

[4]高婷婷.智慧体育技术在高校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02).

[5]智慧体育解决方案,让“惠”民更“慧”民[J].大数据时代,2022(08).

[6]王健.我国智慧体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