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及其启示

2024-11-04 00:00齐琦
西部学刊 2024年19期

摘要: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会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金陵大学顺应时代需求,淡化其宗教色彩,强调服务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教育经验相结合,较好地处理了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西化和本土化、模仿与创新的关系。金陵大学在明确办学定位、融入社会发展、推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特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金陵大学;办学理念;社会服务;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9-0098-04

The Evol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University of Nanking

and Its Enlightenment

Qi Q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Abstract: University of Nanking was a well-known missionary univers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9Ii9QKMc+D0DRaSRBD03MYm3VwfloukrhwmqI6grFys=c of China, and in its school-running history, it had formed unique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University of Nanking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diluted its religious color, emphasized social service, and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advanced western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nd better hand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university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philosophy of University of Nanking in defining its education positioning, integrating in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still have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University of Nank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ocial servic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包括大学的指导思想、定位、目的和功能以及大学的使命等,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校长治校的重要依据[1]。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大学先后形成了诸多办学理念。金陵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著名教会大学之一,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金陵大学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粹与西方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较好地处理了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西化和本土化、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整体来看,金陵大学办学理念的演变主要受两个微观变量的影响:时代的需求和社会形势的变动。本文通过梳理分析金陵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借鉴。

一、淡化宗教色彩:金陵大学办学的世俗化转向

1910年至1924年,金陵大学宗教事业蓬勃发展。校长包文、副校长文怀恩以及韩慕冲、刘伯明等教授,积极倡导和实践宗教活动,加强宗教课程建设等。1912年金陵大学青年会开设了20个读经班,每个班5人,由学生轮流带班。1920年秋,金陵大学有学生235人,基督徒144人,信众的实际比例为61.3%[2]。

伴随着1922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和1924年开始、为期四年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民族主义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口号。虽然金陵大学没有遭遇太大的冲击,但校内的宗教活动相对于高峰阶段平淡了许多。陈裕光当选金陵大学校长后,立即向国民政府申请立案。1928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要求,学校不得将宗教课程列为必修,不得在课堂上传播宗教,不得强迫或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宗教仪式。陈裕光在第七次董事会会议上表示,“现在,政府允许宗教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我认为我们应该执行政府的要求”,并认为这是“缓和我们与政府和教育部关系的时机”[3]。金陵大学基于发展的需要,与政府特别是教育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和谐的互动中,金陵大学的宗教色彩逐渐褪去。

1928年是金陵大学宗教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年。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决定宗教课程不再作为必修课,更改为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的这一重大突破,使金陵大学在淡化其教会大学色彩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此后,金陵大学等教会大学的基督教学生规模在逐年减少[4]。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陵大学向西迁至成都华西坝。据档案记载,1945年,学校开设了5门宗教课程,共计8学分,与1933年的数据相比,宗教课程的数量急剧下降,学分也相应下降[5]261。在解放战争期间,金陵大学宗教课程仍然是选修课,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随着教会大学在中国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不断地调整学校制度,原有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随着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的宗教氛围消失了。

在金陵大学的办学历程中,宗教教育经历了由必修课到选修课乃至逐步消失的过程,这是教会大学随着复杂政治环境的发展在中国土壤上逐步式微的必然趋势。金陵大学始终视自己为一所高等学府,在传教与教育的选择上,选择了以教学为中心,宗教教育居于学科教育之后,没有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动荡的近代中国,金陵大学不断地调整自身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外部政治环境的变化,金陵大学逐渐减少宗教色彩,并服务于中国社会。

二、关注社会服务:金陵大学教育的本土化转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被赋予三大根本任务,即培育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各种西方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社会服务”符合大学使命的双重身份,这是它们积极转型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动荡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国教育主权之争和各方力量推动的改革运动,教会大学不得不主动转型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金陵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关注社会问题,强调学以致用和服务社会,进行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革新,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象牙塔,培养适应时代所需的人才。

“三一制”(教学、研究、推广)是金陵大学推进教育本土化的关键举措,通过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科学务实宣传、农业改良等工作,使学dgFQny5oNv5fkTIafNPxde1wn5o5jfu4hjNsA7hHDDM=校服务、融入社会。抗日战争爆发前,金陵大学文学院社会福利管理系师生关心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曾对南京市人力车夫的生活和福利状况做过社会调研。南京市政府与金陵大学文学院合作成立毛织训练所,并成立南京纺织服装生产合作社,以缓解毛纺织工业面临的问题,救助失业职工。抗日战争期间,金陵大学迁往四川,为了适应战时建设需要,学校将科研工作与战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四川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调整了课程内容,补充了战时知识和实践技能等内容。例如,理学院增设了汽车、电化教育等专业,培养战时急需的技术人才。其中,电化教育专业拍摄了6部与战时相关的科教影片,在全国100多个地方开展科普教育。

金陵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推广和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全校社会服务的整体规划及推广。1930年,农学院吴江农业推广实验区成立,这是具备综合整治功能的农村建设试验区,是当时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抗战期间,金陵大学西迁,农学院推广部在仁寿、温江、新都等地设立农业推广区,成立农业推广所和各类培训班,为地方培养农业推广员和技术人才。抗战胜利后,农学院推广部将工作的重心从典型示范转向农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陵大学积极推动“三一制”的教学、科研、推广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陈裕光看来,重视社会民生,推广科研成果,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这形成了“以研究为基础,以服务为实践”的指导思想,“教学、科研与推广三结合”的办学方针[6]。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金陵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金陵大学作为教会大学,在陈裕光校长的主持下,完成了世俗化和本土化,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

三、弘扬中国文化:民族主义冲突下的理念抉择

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民族主义与学术文化的关系呈现出一系列的冲突和张力,影响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在民族国家的重建中,“学术自由”理念随着近代大学制度在中国扎根的同时,面临着建构、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近代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播的殿堂,同时也应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镇。以《新青年》《学衡》为代表的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学术文化对立和论争,集中反映了近代大学进入中国的一大难题,崇尚自由的教育与民族主义常常处于冲突之中,如何处理好中、西文化二者的关系是近代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之一。

“充分发扬吾国固有之文化,尽量吸收西方文化之精华,务期能迎头赶上而更超越之,使中西文化得以切实沟通。”[7]细究起来,金陵大学对中西文化持有的态度各有侧重,在情感层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持有相当的敬意;在理智层面,对于西方文化多作介绍引进、取其精华。金陵大学的教授是中西文化的主要倡导者、参与者,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学者,相互间表现出理解与尊重,并未出现明显的分歧冲突。

包文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情感,作为美国传教士,他却有一个“志在为中国兴教育”的“中国梦”[5]14。包文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当由中国人来主导,在他任校长期间,聘任中国教师执教,并且校董和教职员工中的中国人比例逐步增加。金陵大学有着英语教学的传统,包文提出教学不应仅有英文形式,还要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在学校设立了国文系,并将中文纳入必修的范畴,为学校购入大批国学典籍,开创了中国教会大学重视国文教育的先河。

之后,金陵大学根据中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学体系做了相应的调整。1927年,金陵大学利用北伐军进入南京后外籍教职人员离开学校的机会,逐步用中国籍教师替换各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和其他管理层,并聘请了大批中国教师。此后,学校的中国籍教师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教学的主力军。金陵大学还广泛聘请校外知名学者,如商承祚、徐益棠、吕叔湘、吕凤子、杭立武等,参与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民族学、目录学、语法学的研究[8]。

中国教会大学成立之初,大多强调西学,带有强烈的西化甚至殖民色彩。金陵大学立案时,正值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空前兴起之际。为了确保学校能够在外国教会和中国政府的双重权力规制下生存和发展,金陵大学选择了传播中西文化作为办学的基本方针。基于此,金陵大学充分贯彻双语并重的教育原则,对语言教学非常重视,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在此种教学模式下,金陵大学学生的英语和汉语水平都很高。1934到1935年,金陵大学设立了汉学研究班,招收文学、历史和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专门培养国学研究人才和教师,这在教会大学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大多数师生看来,尽管金陵大学是教会大学,但它更是一所中国大学。作为中国大学,应该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1930年,金陵大学依托美国实业家霍尔(Hall)提供的捐款,成立中国文化研究所。其宗旨为:研究并阐明本国文化的意义;培养研究本国文化的专门人才;协助本校文学院发展关于本国文化的学程;供给本校师生研究中国文化的便利[9]。中国文化研究所陆续聘请了一批专任和兼职的著名学者,如贝德士、刘国钧等文史专家。中国文化研究所和文学院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紧密合作,工作人员相互兼职。中国文化研究所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欧洲近代史、中国农业史等领域积极开展研究,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文史研究的进步。自1938年金陵大学西迁至1946年返回南京复校,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工作基本没有间断,重点开展了史学、考古学、目录学、东方学(文法学)等四大门类的研究。该所成立20多年来,虽然只有十多名员工,但其研究成果引人瞩目。作为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学术刊物《金陵学报》,自1931年创刊至1941年共出版十一卷,聚集了国内中国文化研究的一流学者,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办学理念是办学实践的基础,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创新。从上文分析来看,金陵大学以培养优秀人才为使命,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和转型。在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中,金陵大学逐渐淡化其宗教色彩,强调实用主义和服务社会,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并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世俗化和本土化。通过这些调整,金陵大学较好适应了当时所处时代的需求。尽管作为教会大学的金陵大学已经不复存在,但其办学理念仍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办学定位。金陵大学的办学理念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带有传教色彩的宗教教育逐渐淡化消失,面向社会需求强调自身的教育属性,突出世俗化人才培养。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且多元的,大学在办学理念中应当突出其办学定位,走特色发展道路,适时更新课程体系,依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样化人才。

二是着眼于社会需求,融入社会发展。金陵大学的办学理念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大学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将教学、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所需,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优化、丰富、创新教育供给。这是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价值归依,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落点。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作为教会大学,金陵大学在办学中体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较好实现了对中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大学本身是一种文化存在,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10]。在日益频繁的全球化交流中,大学应当重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实现文化上的自信自觉。同时,避免盲目模仿和文化侵蚀,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

大学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今天的大学是从过去的大学发展而来,尽管经历了变迁和改革,但一些基本要素依然被保留。大学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本任务,对增进社会福祉和推动国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应适时调整办学理念以契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以更好地提升其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办学定位理念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4):49-52.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 1901—1920(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937.

[3]中华民国教育部.为私立学校各种办法手续关于法规中要点胪列布告周知由[J].教育部公报,1930(11):28-33.

[4]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266.

[5]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金陵大学史料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王运来.诚真勤仁 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05-206.

[7]金陵大学.五十五年来之金陵大学[M].铅印本.南京:金陵大学,1943:53.

[8]姚群民.试论二三十年代南京高校教授的选聘及其特点:以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2008(12):132-137.

[9]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消息:研究所之来历[J].金陵大学校刊,1932(75):3.

[10]王勇.我国大学组织的文化属性及治理机制[J].江苏高教,2015(6):23-27.

作者简介:齐琦(198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政治。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