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父母情感表达方式受到冲击,同时其保守性特征也更为凸显。本文发现,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保守性特征包括隐蔽性、等级性、僵化性三方面,这些特征会对孩子的安全感、亲密关系、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三条平衡优化路径:灵活运用表达方式,平衡显性与隐性;调整不平等的心态,平衡身份与角色;积极学习,自我赋能,平衡僵化和变通。
关键词:中国父母情感表达 保守性特征 平衡优化路径
作者简介:章怡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 210097)
倪 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 210097)
殷 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南京 210097)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步入了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是由传统到现代接轨的过程[1],在新旧思想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国许多传统文化在对比中更加凸显,并依旧发挥着强烈的影响作用,中国父母情感表达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父母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为更直接的言语表达,更注重对子女的平等与尊重,更鼓励子女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仍保留着含蓄内敛、等级分明、不善变通的保守性特征。
2017年5月15日发布的《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中,将家庭情感表达方式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包括家庭关系中夫妻、同辈、亲子、代与代之间的双向情感互动,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口头言语、肢体语言、行为等层面。[2]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的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表达是本研究的关注点。父母情感表达即父母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来表达和传递对子女情感的过程。[3]
父母情感表达是儿童对自己情感最初表征的基础[4],不仅会影响儿童自身的情感表达模式[5],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式[6]。202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父母应“严慈相济”,体现了父母应对子女进行恰当情感表达的重要性。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家庭建设的关键一环,父母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对于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研究较少,对在社会转型中所凸显的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保守性特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家庭教养环境,尝试对中国父母情感表达保守性特征进行梳理,在分析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中国父母情感表达方式的调整,守护儿童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二、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保守性特征
中国父母情感表达方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含蓄内敛、等级分明、不善变通的保守性特征,这些保守性特征从情感表达的方式、身份、时空上可以细分为隐蔽性、等级性与僵化性特点。
(一)情感表达方式的隐蔽性
中国父母情感表达方式的隐蔽性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情感表达的方式较为内隐、隐晦。[7]这种隐蔽性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表达较少的隐性表达,父母倾向采用暗示、隐喻或非言语的方式向子女表达爱,即人们常形容中国父母的“做得多说得少”“羞于说爱”。中国人普遍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父母们也不好意思将对子女的爱说出口[8],谈及此类“默默的爱”,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如父母满房间帮孩子打蚊子,父母着急带发高烧的孩子去医院……[9]另一种则是“掷地有声”的显性表达。不知从何时起,那些古时对不服管教之人以木棍抽打的刑罚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中国家庭教育经验:“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成祸害”。[10]这种爱的扭曲表达从根本上体现了父母情感表达的隐蔽性。然而,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使得爱意被隐蔽,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真正关怀。
(二)情感表达身份的等级性
中国父母情感表达身份的等级性主要是指孩子与家长的身份等级差异,父母主导对子女的情感表达,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子女,而子女没有说话的权利。[11]这种等级性的情感表达特征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孝道思想强调的“君臣父子”关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在家庭中表现为下对上、卑对尊的单向性服从,父母为尊为长,永远在子女之上。[12]有研究指出,父母作为长者,他们比孩子有更多的经验;作为强者,他们比孩子有更大的权力。也有研究者通过个案解读的方式指出了家庭情感表达中的等级特点,等级高的父母制定规则,等级低的孩子执行规则。[13]中国父母行使权力和发挥影响力最值得反思的形式是“为你好”的绑架式表达。[14]即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其控制的欲望遮盖了孩子的内心需要,成了孩子发起抗议时脱口而出的口头禅。[15]此外,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父亲应该负责赚钱,而将家里的大小事包括孩子的教育交给母亲负责,久而久之形成了“父亲缺位”的现象,使得父亲与孩子在情感上表现为疏离、缺乏交流,或是以暴力方式管教[16],等级性的表现更加明显。同时,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意和情感表达可能存在天然差异,这种不统一带来的等级性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困惑。[17]
(三)情感表达时空的僵化性
中国父母情感表达时空的僵化性是指父母单向给孩子灌输各种思想或行为的方式,亲子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情感表达较为固定不变。[18]在时间上,情感表达的僵化性是指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父母未能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及时调整情感表达的方式或内容。如,父母对子女从小进行言行举止等各方面的严格要求,不会采用循循善诱的表达方式,导致子女很少体验到父母温暖的情感表达。[19]为了保证教育有成效,父母往往会进行强制性要求,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能达到要求,便会给予严厉惩罚。[20]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并没有做到根据儿童年龄的发展而灵活变通,因而表现出了时间上的停滞。在空间上,情感表达的僵化性是指父母的情感表达在不同场合的不变通性。因中国人传统交际行为的含蓄、不喜在人前表达情感的特点[21],很多父母不管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其他场合,都不会外放地向孩子表达关心与爱护。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能不注意具体情境,会当着外人的面指责、甚至打骂儿童,这实际上是对儿童自尊心的巨大伤害,不利于亲子间的情感交流。[22]
不可否认,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保守性特征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辩证影响。在积极影响方面,如情感表达方式的隐蔽性能提高孩子情绪的自我处理能力,情感表达身份的等级性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情感表达时空的僵化性能促进孩子做到一定的换位思考等。而本研究的核心是围绕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保守性特征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其优化路径进行分析。
三、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保守性特征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23],许多有关个体发展的理论都明确指出,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24],家庭中父母的情感表达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会产生影响。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隐蔽性、等级性、僵化性的保守特点会对孩子的安全感、亲密关系、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错误感知父母的爱,导致缺乏安全感
无论是“含蓄委婉”还是“打是亲骂是爱”的隐蔽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可能会使孩子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从而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共同的认知基础上的[25],父母与孩子因人生阅历之差,认知水平与认知视角有着天然的差异。有时父母这种含蓄的爱的表达在孩子眼中就容易变成“冷漠”或“爸爸妈妈不爱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指当个体从焦虑和恐惧情绪中脱离出来而产生的那种自由、自信的心理感受,表现为个体在当前和未来各种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感觉。[26]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幼年时期父母的照顾,具体表现为面对生活情境时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27],年幼的孩子亟须父母简单直接的爱,用以抵挡环境中的“危险”,在孩子非黑即白的世界中[28],容易将父母隐蔽含蓄的爱误解为父母不爱自己。这种对父母是否爱自己的不确定感与不可控制感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进而对自己和世界产生怀疑。尤其是显性而扭曲的情感表达方式,对孩子安全感的影响更大。近几年,父母以爱之名对孩子行体罚之实而酿成悲剧的新闻层出不穷。在这种表达方式下,孩子是否能成才暂且不说,可以推断的是其在棍棒底下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会产生对“爸妈是否爱我”的反刍、怀疑[29],进而导致安全感缺乏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
(二)难以建构亲密关系,导致不安全依恋
亲密关系的广义概念泛指人与人之间持续存在的亲近而密切的人际互动,包括亲子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30]孩子最早接触的亲密关系便是亲子关系。亲子间的亲密关系相比其他亲密关系更多地关注代际间纵向的情感关联[31],强调跨代际的互相理解和情感共享。亲密关系注重平等和主观体验,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层面的平等交流和关心以及认知层面的相互了解和认同,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也不例外。[32]亲子双方若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需要双方在情感和认知上进行互动、了解以及认同,即需要父母与子女间的双向奔赴。而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等级性特点默许了父母与子女的地位天然不平等,父母强势的爱的给予,没有平等,也没有互动,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导致良好的亲子亲密关系建构困难。
等级性特点不仅会影响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也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全依恋。依恋最初指代的是婴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特殊情感联结。[33]后来,这一理论也拓展到了成人关系领域。依恋之父鲍尔比对不同依恋类型进行分析,认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更容易在长期压力、负性情绪等问题的影响下,产生身心健康问题;而安全型依恋能够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主动对外部环境进行探索与适应,从而减少个体在身心问题等方面的消极体验。[34]孩子的依恋类型由其先天气质、早期主要抚养者的照料质量以及家庭氛围所塑造,其中父母的情感表达在家庭氛围中又占有重要地位。[35]情感表达的等级性特征会给孩子制造出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感,潜移默化地加大孩子形成不安全依恋类型的风险。[36]而不安全依恋不仅会影响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友情、爱情等其他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稳定。[37][38]
(三)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心理行为问题滋生
学界广泛认可的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39]亲子沟通不只是信息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父母僵化不变的情感表达会使得亲子之间的沟通之桥难以被稳固地架起。父母依据对孩子形成的刻板印象,不由分说、不分场合地指责孩子,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40],使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同时,低质量的亲子沟通会导致孩子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41]不善于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的父母,难以理解孩子的想法,亲子之间容易产生冲突与隔阂,进而导致子女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42]同时,已有研究发现,不良的亲子关系也会对孩子的多动症状和同伴交往等问题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43]
中国父母情感表达的僵化性也常常表现在抚养孩子方面崇尚使用高要求的专制型方法[44],即采用强制手段逼迫孩子服从规定,并常常对孩子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反应,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尊自信,极易发脾气,同时随着其身心的发展,对父母的逆反敌对心理滋生,试图脱离父母的掌控,并且在同伴交往中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45]
四、平衡优化中国父母情感表达保守性特征的路径选择
(一)灵活运用表达方式,平衡显性与隐性
长久以来,求稳、好静、含蓄、内敛的性格深入中国人的灵魂深处[46],中国父母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较为含蓄、隐蔽的情感表达方式。隐性的情感表达虽然不够直接,但倘若运用得好,比直接表明心意更耐人寻味。[47]与此同时,虽然中国父母的情感表达较为内隐含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亲子之间就没有“爱”。[48]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通过研究发现,在情感表达效果中,语言内容占7%,语音语调占38%,其他的表情等非语言行为占55%。[49]所以,除了直白的语言表达,在表达时是否真心实意也能通过语音语调传递出来。另外,其他非言语行为是表达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情感触摸是一种表达爱与关心的有效方式。但因东方文化背景下含蓄的情感表达,再加上孩子的逐渐长大独立,情感触摸在中国家庭中较为少见。[50]家长需要注意亲子沟通的语气,并从具有最少负担的触摸开始,一步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如温暖的怀抱、温柔有力的轻拍肩膀、与孩子牵手或是握手、请孩子帮忙捶背按摩。父母也可通过写表达心意的信,或者使用好微信聊天等方式,给孩子发送爱心、大拇指、微笑、鲜花等具有赞美、鼓励、关心等正向情感的表情包,适当点赞与评论孩子的朋友圈动态,表明对孩子的关注。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表达应从其幼年期开始并持续终身,使之成为亲子间的习惯,让习惯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代际之间进行有效传承。
当然,无论是显性的言语表达还是隐性的非言语表达,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都很重要,具体要加强哪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和亲子双方的个性特点进行调整,做到稳定而持之以恒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整不平等的心态,平衡身份与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父母在子女面前是高高在上的,子女听从父母是“天经地义”,反之则是“大逆不道”。[51]家长控制着孩子的一切,包括行为与情感,并富有侵略性地将这些控制加之于各种情境。[52]这种等级性的情感表达会影响孩子亲密关系与依恋关系的发展。因而,父母需要调整亲子间的不平等心态,保持身份与角色的平衡。
身份,在法学上指自然人在团体或社会体系等稳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在社会学上指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资格,也指受人尊敬的地位。身份的地位属性赋予了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地位”有高低之分,高低即透露着亲子的不平等。父母与子女除了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外,父母在家庭中还扮演着各种角色,是孩子的温暖陪伴者、学业引导者、冲突调停者[53]以及榜样示范者[54]。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身份的人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55]简单来说,父母的各种角色是指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主动学习并有意识练习与扮演的并随着孩子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行为。
“父母”身份具有随着孩子诞生而来的自然属性,但是父母的角色则具有后天学习的社会属性。父母需要学习如何扮演好孩子陪伴者的角色,在情感表达上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与平等对待,与孩子自然地交流、谈心,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让孩子感觉到与父母相处的轻松自在;父母需要学习如何扮演好孩子引导者的角色,在情感表达上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与支持,以身作则,循循善诱,与孩子商讨下一步如何走,让孩子在体会到父母坚实依靠的同时做出自己的决定……总之,父母需要在承担“监护人”身份、尽好抚养孩子义务的同时,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灵活地扮演好社会期待的各种角色,学会正确合理的情感表达,在互动中建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关系。
(三)积极学习,自我赋能,平衡僵化和变通
情感表达的时空僵化性会影响亲子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与能力,不能随着孩子年龄阶段的增长和互动情景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知识主要指儿童发展知识或养育知识,包括父母对如何满足儿童生理、身体、社会情感发展需要的认识。[56]当养育知识缺乏或不够准确时,父母无论低估还是高估儿童的发展能力和能力获得时间,都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57]因此,父母需要补充儿童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知道儿童发展不同阶段的心理特性,有针对性地调整对孩子情感表达的方式,以适配孩子各阶段的心理发展需要。
能力主要指父母在与孩子互动时根据当时情景所做出的有利于良性关系建构与问题解决的即时情感表达方式。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对沟通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她将人与人的沟通归纳为三个要素:自己、他人、情境。其中,表里一致型的沟通关注到了这三个要素。[58]表里一致型的沟通既重视尊重自己和他人,也关注彼此身处的情境,这是最理想的沟通方式。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是平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当时情景,避免不顾及孩子年龄或滞后或超前的表达方式。要达到上述平衡,需要家长们不断学习,自我赋能,提升教育敏感性;同时,要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在复盘反思中不断提升适切的情感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奚文燕.论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女子教育观念变迁[J].文化学刊,2022(8):147-150.
[2] 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欧派家居集团.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女性生活蓝皮书(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75.
[3] 樊辰煜,温馨,邬雨晴.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影响因素——聚焦自控力和家庭亲密度及情感表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1):163-164,178.
[4] 威廉.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65.
[5][7][14]戴子涵.关照儿童情感社会化的家庭情感表达:问题及应对[J].少年儿童研究, 2022(8):5-15
[6] 崔元浩.母爱无边养育有度——给孩子一个不卑不亢不纠结的人生[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54.
[8] 崔桂英.爱从表达开始[J].中国德育,2012,7(10):61-62.
[9] 朱曼.让德育教学朴素一点——《父母默默的爱》教学案例[J].新课程(中),2019(12):232.
[10] 柴学琴.浅谈“棍棒教育”[C]//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3:1.
[11] 方弱兰.从独白到对话:亲子关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23(6):12-17.
[12] 黄建中.关于中国孝道文化的思辨[J].文学教育(下), 2013(10):118-120.
[13] 刘霞.家庭等级文化下的情感表达[J].生活教育,2014 (11):123-125.
[15] 林水.光有好心是不够的[J].中国公路,2019(2):104.
[16] 米旭,杨广柱,刘勇.父亲缺位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3(10): 68-70.
[17] 黄冰,钟诗华,丘钰莹,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23): 142-143.
[18] 辛云卿.中国传统家庭儿童心理成长语境及其未来发展导向[D].鲁东大学,2014:47-59.
[19] 王兵.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挑战[D].湖南师范大学,2017:24-29.
[20] 李红敏.中国传统家训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 2011:9-19.
[21] 范晓倩.汉语国际教育口语课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88-192.
[22] 刘江涛.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状分析与创新探究[J].新智慧,2022(15):72-74.
[23] 方双虎.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99-103+139.
[24] 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 305-311.
[25] [47] 史晓宇.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 90-93.
[26] 李欢. 初中生安全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3:21-41.
[27] 吴秀晴.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考试焦虑的影响:安全感和钦佩竞争自恋人格的中介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23:3-4.
[28] 蔺秀云,徐守森.亲子沟通必读99法[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211.
[29] 刘金花.婴幼儿心理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8.
[30] 白智敏,永春.亲密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5):166-167.
[31] 阎云翔,杨雯琦.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探索与争鸣,2017(7):1,4-15.
[32] 沈亦漪.论父母权利的道德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 2023:42-43.
[33]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M]. New York:NY: Basic Books:1969.
[34] BOWLBY J. Cognition and psychotherapy[M]. New York:Plenum Press,1985:181-200.
[35] 张金荣.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因素述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71-74.
[36] 崔亚平,许玲.儿童不安全依恋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107-110.
[37] 陆瑜芳. 在情感历程中获得成长:大学生心理成长密码[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20: 196.
[38] 颜刚威.成人依恋的研究综述[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49-51.
[39] EPSREIN B, BISHOP D, RYAN C, et al. The McMaster model view of healthy Family Functioning.Normal Family processes[M].NewYork / London:The GuilFord Press:1993.
[40] 宋振财.家庭教育的九大误区[M].长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 89.
[41] 杨承瑞,卢富荣.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界,2020(5): 72-73.
[42] 姜飞.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0):195-197.
[43] 姚婷婷,王锋,周旭东.父母外出及亲子沟通对城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1):41-45.
[44] 史慧静.儿童青少年卫生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97.
[45] 李俊清.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2):109-112.
[46] 杨艳.中国人的双重性格:含蓄内敛与开放热情[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18-119.
[48] 吴程玉.中国式亲情——亲人之间不说“爱”[J]. 青年文学家,2017(11):166-167.
[49] 李丽芬.生动的表情准确的表达[J].阅读与鉴赏,2010 (12):55-56.
[50] 杨雪,朱旭.情感触摸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2(12):2789-2798.
[51] 佚名.中国父母不妨听听子女的[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5(6):42.
[52] 孙丽丽.关注亲子关系中的不平等——日本儿童的共浴情感交流对我们的启示[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9(11): 26-27.
[53] 杨仙菊.家庭教育话语中父母话语实践与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外语研究,2021(2):43-49.
[54] 陈竞芳.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定位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93-94.
[55] 张君.职场友谊对员工亲社会谎言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22:2-3.
[56] BORNSTEIN M H, COTE L R, HAYNES O M, et al.Parenting knowledge:Experienti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in European American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0(6):1677-1693.
[57] 兰茜.母亲育儿焦虑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22:1-5.
[58] 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61-66.
An Analysis of the Conserv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Parents and Pathways to Achieve Balance and Optimization
ZHANG Yiwen NI Rui YIN Fei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parents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However, their conservative traits have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ree conser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by Chinese par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article, namely: concealment, hierarchy, and ossificatio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se traits on children’s sense o5NgZe1JC4YJqt7uHStum+A==f security,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we propose three pathways to achieve balance and optimization, namely, flexibly using expression methods to balance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mmunication, adjusting the mentality of inequality to balance identity and roles, and actively learning self-empowerment to balance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Keywords: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Parents; Conservative Characteristics; Pathways to Achieve Balance and Optimization
(责任编辑:李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