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潮气量过度通气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影响: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2024-11-03 00:00:00段雪飞韦锦锋梁安怡纪雪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颅内压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内压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6月接受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纳入常规通气组(n=36)与小潮气量过度通气组(n=36)。常规通气组Vt 8 mL/kg,Fr 12~15/min,维持etCO2在35~40 mmHg;小潮气过度通气组Vt 6 mL/kg,Fr 18~20/min,维持etCO2在30~35 mmHg。以手持式眼压计测量双眼眼内压(IOP),以床旁实时超声在眼球后3 mm 处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分别在麻醉前(T0),麻醉完成即刻(T1),俯卧位摆放即刻(T2),手术进行2 h(T3),术毕转至平卧位即刻(T4),术后30 min(T5)记录IOP、ONSD以及循环及呼吸指标,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同时分析二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时刻IOP 与ONSD 均显著上升(Plt;0.05),过度通气组IOP 测值在T3、T4时明显低于常规通气组(Plt;0.05),ONSD值在T4 时低于常规通气组(Plt;0.05);相关性分析发现IOP 与手术时长(r=0.779,Plt;0.001)及术中etCO2呈现相关[r=-0.248(T3), Plt;0.001; r= -0.251(T4),Plt;0.001],ONSD仅与手术时长有关(r=0.561,Plt;0.05),而IOP与ONSD 二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178(T3), Pgt;0.05; r=0.165(T4),Pgt;0.05]。结论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可显著增加患者IOP 与ONSD,过度通气模式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俯卧位手术所致IOP 与ONSD升高。

关键词: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眼内压;颅内压;视神经鞘直径

术后视觉损伤(POLV)是一种罕见但难逆转的术后并发症,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发病率仅次于心脏及大血管手术[1]。目前的研究普遍指向POLV与术中一过性视神经缺血损伤(ION)密切相关,而长时间俯卧位手术状态引起的眼内压(IOP)升高被视为引起ION 的重要的因素之一[2]。既往研究证实,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IOP水平在手术期间平均升高17.6 mmHg,即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都处于高眼压状态[3]。这一方面是由于俯卧位时眼静脉回流受阻,直接引起IOP上升[4-6]。另一方面,俯卧位引起的的高颅内压(ICP)通过蛛网膜下腔及球后部空间将压力传导至眼部进而引起IOP上升[7, 8],这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尤其明显[9, 10]。此外动物试验中发现高颅内压还可促使颅脑相关区域调控降低房水流畅系数,也会导致IOP 上升[11]。这些引起IOP升高的因素理论上增加了俯卧位状态ION 的可能性,但目前在俯卧位手术患者中ICP与IOP 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

此前研究发现,相比于高碳酸血症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正常的头低位受试者IOP 水平明显较低[12]。既往研究报告,低二氧化碳分压可以有效降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ICP 水平[13],因此我们推测通过采用过度通气方式控制术中患者的ICP可以改善俯卧位患者的高IOP 状态。本研究拟采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ICP的方式[14]探究俯卧位手术患者ICP与IOP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探讨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是否能改善俯卧位手术患者IOP 及ICP的改变程度,分析俯卧位术中适当的过度的通气可能的眼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颅内压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护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影响的研究现状
医学信息(2016年37期)2017-03-20 23:08:55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分析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7期)2015-08-29 20:28:48
颅内压监测在颅内血肿术后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5年13期)2015-05-04 12:14:53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5年6期)2015-03-17 14: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