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只此一搏,不留遗憾

2024-11-02 00:00:00
求学·理科版 2024年18期

我们仍需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荒芜和刻薄相欺。

——《尘曲》

河清(兰州大学)

那么多次的失败,

都是努力在跟我开的玩笑吧?

我真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尽管很努力,但还是经历了一段很长很长的瓶颈期。

从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我的成绩排名愈发靠后,甚至在高三寒假前的那一次六市联考中跌入低谷,连预计的本科线都没有达到。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把成绩条揉成一个小小的团,仿佛这样就能把我丢人的分数藏起来。在老师讲评试卷的时候,我羞于抬头直视老师的眼睛;去数学辅导班,老师让我们依次报成绩,我支支吾吾……一次次的失利能把挫败感烙在心里,很深、很深。

最好的朋友在我的笔袋里悄悄放了一颗画着笑脸的幸运星。我拆开来看,纸上有一句“努力会撒谎,但不会白费”,我瞬间泪目。那么多次的失败,都是努力在跟我开的玩笑吧?都是努力对我撒的谎吧?其实我应该有个好分数吧?我只能选择相信这个解释,然后继续坚持,别无他法。

我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复盘之前所有失败的原因,再调整复习计划,一个个对症下药,冷静分析,逐步夯实。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开学考试中,我一跃成为班上的第二名,成为同学口中的“黑马”。

文浩铭(清华大学)

备考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自我的享受

我以为,备战高考其实本质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探索。对自我的了解越充分,就会越有自信和把握, 学习也会更加高效。

就学习计划而言,我在高三伊始制订了和其他同学相似的“魔鬼计划”,但很快便“败下阵来”,我心里非常着急。但是我渐渐让自己平静下来,减掉一些负担,在精神最饱满的时段学习对自己最重要的科目和知识。按调整后的计划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用一半的时间取得了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节奏,计划不求多,但求适合自己。在这一年中,我便一直这样探索着自己的极限和擅长的学习方式,不断和自己较劲又和解。这种对心性和意志的磨炼,我想是高三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位学子在高考制胜的必需品质。

制订合适的计划后,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重要方式便是整理、翻阅错题。曾经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的学习陷入了困境,感觉能力一直没有提高,错的知识点仍然一错再错,不会的题看到第二次仍然会“挂”。向老师和学长咨询后,我意识到,是错题本环节出了问题。此后,我坚持每做错一道题便反思原因,把涉及核心原理的问题摘抄到错题本上,写下自己错误卡壳的思路和正确的思考方向。平日里,我会和同学一起交流错题的解法,这样不仅可以hHHf3X49j8KAfPb5GGeOz2EOqcOoR8yQIb8MRPKbdOU=加深印象,更不时会有灵感迸发,想出更高更妙的方法,让我们都享受到了思考的乐趣。

崔浩睿(华中师范大学)

稳住!我能赢

高考前一个月的节骨眼上,眼看着班里的学霸在上升中求稳,眼看着学习不如我的同学似乎也都有着黑马奔腾之势,而我却乱了阵脚,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节奏。

那时候,老师不断地强调着“选择题一定要把错题稳定在三个以内”“生物选修一定不能扣分”“阅读A篇一定不能错”。我意识到,到了这个时候,谁都难以做到飞跃的提升,我们所需做的就是稳住,再稳住,但此时的我却与目标背道而驰。

我总是在应该保证全对的生物选修题上错上一两个空,英语阅读也老是栽在A篇。我开Kg8+8aBj4SXtYkdayZtxewHCVIgwQBEzfE/Lwgf1jEM=始慌张,于是对自己的答题方式做出调整——拿到理综卷子,先做生物选修,总是战战兢兢地检查四五遍,导致理综时间不够,差不多每次考试总有几个会做的题做不完;做英语阅读理解时也总是对A篇耿耿于怀,导致做后面的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答得一塌糊涂。我开始迷信“做不对题就是练习太少”,于是那个时候我开始熬夜,翘掉体育课大量刷题,然后陷入了疲惫和萎靡的状态。

五月中旬的阳光十分灿烂,刺得我口干舌燥,刺得我头晕目眩。那时的我每天都感觉很累,仿佛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沉重的担心和疲惫。“我不甘心,我不甘心!”这个声音一遍遍在我心底响起来。我不断告诉自己,即使只剩下短短二十天,我也不想就此作罢。

我开始减少每天做题的数量,开始回归课本,去寻找我的弱点。我开始回归原始的方法——“死记硬背”,把一轮二轮时复习的重点和概念背下来。对于英语,我反其道而行之,给自己规定了每天一套题的要求,在刷题的过程中寻找“题感”。这时候,妈妈帮我调节饮食,控制三餐,饮食清淡,不暴饮暴食,不大量吃零食。我开始更加积极地投入每天的课间操和跑步。睡前一杯牛奶,饭后一根香蕉。我渐渐发现,饮食和运动也可以让人更长久地保持头脑清醒的状态。

六月开始,我渐渐发现自己也进入了“稳”的状态,已经能把题目控制到了一定的正确率,也不再那么焦虑。每天在考试的时间段,头脑基本保持清醒状态。距高考五天的时候,我在便利贴上写下:稳住,我能赢!

赵林(南开大学)

记得回归课本

高三二模我考了504分,从未有过的低分,我很羞愧。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让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一起做二模的试卷,记得我高二时考了498分。也就是说,将近一年我的进步只有区区几分。反观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都进步了。那天晚上,在宿舍熄灯后,我一个人蒙着被子悄悄哭泣。

那晚过后,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和其他同学同样的作业,但我做完却是雁过无痕,从未在脑中印刻下半分。更何况班里还有许多比我基础好的同学,相互竞争之下,我只能处于末流。为什么我会变得如此麻木、机械?

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图赶快把作业做完应付了事,但求每一次做练习、作业都是有效的。一段时间过后,我的成绩逐渐有了回升。我又开始盲目乐观,以为自己会一直进步,突破600分大关。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即使是考得最差的二模,我也考了120+,可是越临近高考的日子,我的数学成绩愈发不稳定。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与老师的一番交流,发现自己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居然还会出现概念不清晰的情况,总而言之,就是基础知识还不扎实。因为自认为是强项,反而忽略了最简单的东西。

我开始回归课本。不只是数学,所有的科目,我都开始回归课本。这个过程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反而惊喜迭出,每次翻书都能发现以前我从未发现过的新知识,得到新的启发。恰恰是在那段最难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感受到收获新知的快乐,且甘之如饴。我开始觉得日子不再“平淡”,那时的我就像在玩闯关游戏,在通往高分的路上“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