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传承和保护传统服饰文化,文章选取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立俑形象,应用实物、图像、文献相互佐证的研究方法对楚国袍服结合数字化手段进行虚拟复原。研究表明:木俑服装可信度高,着装源自楚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写实性。数字化服装复原能够通过虚拟技术减少试衣差异,节省试衣时间,提升复原效率。文章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虚拟仿真技术将平面结构立体化复原的方法,为古代服饰的数字化提供了可能性,为其他图像服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关键词:虚拟试衣;虚拟复原;楚国服装;服装结构
中图分类号:TS941.17;TS94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14X(2024)05-0003-07
0引言
楚文化经过长时间与周边文化交流融合,最终具备了鲜明的特点,该时期的纺织制衣技术迅速发展,衣品种类增加且制造工艺精细,加之楚地服饰文化继承了先秦服饰之精髓,独具特色。然而,目前出土的楚国服装纺织实物相对稀缺,因此,文献、图像和壁画等资料成为研究楚国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寻求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从已发掘的楚国木俑身上寻找楚国服饰文化并复原研究木俑服装的款式结构,通过对现有的文物进行分析和整理后,将这些珍贵服装数据记录并结合到复原中去做支撑,能够更加直观了解楚国的传统服制。现在对木俑的研究几乎都指向文化层面,无详细整理木俑着衣形制的文章,学者们对其只略一带过,如王从礼在《从考古资料谈楚国服饰》[1]中提到彩绘木俑身上除绘制的服饰外还带有各式装饰品,服装分为头衣、体衣、胫衣、足衣以及戎服和寝衣。周伟在《楚式木俑研究》[2]中提及木俑展示出交领、右衽、直裾、博带、窄袖、宽袖等楚长袍所常见元素,可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表现楚人常用的服饰形式。所以文章选择其作为楚国服饰研究的突破点,并且结合数字化技术对木俑着装进行数字化研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兴起的今天,有很多学者利用虚拟展示软件在服饰复原方面做了尝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前车之鉴。虚拟仿真技术的兴起使服装可从静态、动态等多角度展示,更直观展示试穿结果,相较于传统的服装复原,虚拟技术对样板的适宜性进行观测,可以及时修正,达到节约实物复原时的时间和造物成本,提升精准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是国家研究的重点课题,服装作为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其造型特征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为切入点,选取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木俑实物为研究对象,对楚国服饰形制结构进行研究,再结合三维虚拟复原,完成木俑所着曲裾深衣的服装建模。从分析楚国木俑服装入手,再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以期为传统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972年至1974年展开了对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三次发掘,其中有三座汉墓,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之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著名的辛追夫人的尸体就出自马王堆一号墓中,墓中还伴随着许多陶器、漆器、木俑、竹简及纺织品等文物,而纺织品的发掘,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品实物,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木俑的出现也给画卷图像资料稀少的战国,映照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且对于现在未发掘的楚国服装提供了现实依据[3]。木俑作为随葬的冥器大量出现在战国和汉代,马王堆一号墓中出现了162件木俑,分布于东、南、北三个边厢和锦饰内棺与朱地彩绘棺的夹缝中[4],其中包括女侍俑、男立俑、歌舞俑和一般奴婢俑的形象,是长沙地区出土木俑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批。这些木俑有整个雕刻出头部及躯干的,也有雕刻出躯干,再把手脚或者头部斗合上的,再彩绘出头发及面部五官,除着衣木俑外还会绘制出衣着样式,把服装款式和服装上的刺绣、织锦的花纹彩绘得与出土实物一模一样,大多是交领右衽、宽袖、长衣、伴有纹饰的样式[5]。木俑根据职业的不一,姿势也有所变化,有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合拢于腹部的,有臀部微微向后曲,躬身向前的,也有跪坐在地,手持各类乐器的。
参与《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报告绘图工作的张广立先生对一号墓中的木俑划分为六种造型特点,发现男女木俑的高度和宽度、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和大小都符合实际比例[6],能从各具特色的体态、神情中,显示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职务的差异。以此将木俑与同时出土的服装、帛画、器乐等文物结合,构成王侯将相家中宴饮载歌载舞的画面。研究选取一号墓中的彩绘立俑,该木俑头顶梳有发髻者为女俑,平头者为男俑形象(图1),是以木块雕刻出人形及衣着轮廓,再敷以白粉为底色,墨描绘眉目,朱绘双唇,用红、黑二色彩绘出衣着纹饰,体态瘦长,面容清癯,是辛追奴婢的化身。彩绘木俑既体现出汉代造型艺术之高,并反映出南方纤巧秀丽的艺术风格。
本数字化复原研究选择其作为研究样本,有两原因:其一是因为部分木俑形象的不明确性,其年代久远,判断会产生难度[7],但是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立俑保存完整,彩绘服装细节完好,色彩及结构脉络清晰,便于研究。其二它的服装形制结构、衣料纹样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具有反映出当时人们穿着的功能。以上能为复原提供最直观准确的参考,依照样本对木俑着装表面形制特征的提取,对照人体比例复原出人物穿着后的真实效果,通过虚拟数字化技术能得到形象的立体展示。
1.2复原方法
服饰的复原研究由于时代影响技术条件受到限制,服装面料的织造、染色技巧、缝制工艺等方面都无法做到百分百还原,仅仅做到视觉效果上的复原。对实物的复原复杂又费时,由此掀起新型复原方式的热潮,其中服装数字化技术朝着立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整个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文章基于木俑形象资料进行服装复原时难以依靠单一的方法或者角度来获取较为有效的尺寸数据,需要结合人体部位、人体比例、人物与服装部位关系等多维度的指标,判断服装与人体部位之间的关系[8],后续确定服装部位的大致尺寸,并综合相关文献和图像加以佐证,因复原对象所需的服饰信息远远超过了图像中蕴含的信息,需要服饰方方面面的细部信息作为数据支撑[9],才能够将形制总结推断出要复原的款式结构、服装制作的尺寸数据,据此绘制其板型结构图。再通过建立结构基础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相应虚拟模型,借助计算机模拟仿真手段再现不同数据在衣饰造型上存在的差异,选取最优数值获取模型复原结果。
2分析与复原
2.1造型特点及分析
沈从文先生根据木俑、帛画和漆器上的材料,认为:“男女衣着多趋于瘦长,领缘多较宽、绕襟旋转向下、衣多特别华美,红绿缤纷。衣上有作满地云纹、散点云纹或小簇花的,边缘多较宽,作规矩图案、一望而知、衣着材料必出于印、绘、绣等不同加工,边缘则使用较厚实织锦。”[10]从木俑反之去印证,可以辨析以下造型特点:
2.1.1瘦长的服装造型
当时的社会风气中,丧葬尤为重要,出现了“事死 如事生,礼也”之说法,陪葬木俑的制作亦十分精细美 观,达到了类似真人的水平。根据《礼记·深衣》中“短 毋见肤,长毋被土”的规定,古人穿衣是有一定的尺寸 样式的,短则不能露出脚背,即使再长,也不能拖拉在 地面上。从木俑的外观可以看出,其合乎规范,足部不 露于衣服之外,此为长衣。上述提到的男女的着装更 倾向于瘦长,在众多古籍中有记载:“楚灵王好细腰。”君王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审美,大家 争相效仿,便也传出“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 故。木俑的腰部确实较为纤细,并有腰带的辅助,可以将腰线收紧得更为明显。此外,“绕襟旋转向下”有助于将身体比例纵向拉长、横向收紧。这些都有利于塑造丰满而又富有立体感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造型方式使木俑产生一种自然美感,可以看出古代贵族阶层对于服饰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对于木俑的制作,他们认为要像真人一样,穿着得体才算完美。
2.1.2遍布周身的云纹
彩绘立俑明显可以看出衣上有满地云纹。云纹作为我国传统纹样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吉祥纹样,它有祥瑞之寓意,抒发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朴素而独特的纹样,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11]。云纹最突出的装饰特征是它的动态感,这种线条的流动感是楚人心中对宇宙万物变化的想象与思考。在楚人看来,天体星象、宇宙奥秘等都是其所探索的重要领域,云纹反映出他们对于北斗星与太阳围绕北极星转这一古天文学观念的认识。从构成云纹的线条上来看,通过流畅飞扬的线条,表达了楚人对于生命运动生生不息的追求。而富有动态感的线条在程序化的构图反差下更显生机勃勃[12]。
2.1.3层次的变化
通过观察彩绘立俑的服饰可发现,楚式袍服在领口结构为多层穿着,用作中衣时衣服后部领窝下挖较深,领缘狭小,且衣长亦短狭,而外衣的领侧开口程度最大,甚至能宽至肩部两端,并缝以宽大的领缘。当搭配穿着时,正面可见到由外衣宽大的领口处露出里面叠穿的中衣的领缘,背面观察则只能看见外衣的领缘而未见内部款式。这一匠心独运的造型意识充分考虑到了着衣的内外次序、松量变化和类别层次等因素,是楚人将高超的艺术审美与结构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楚服形制中里窄外阔、层次递进的造型意识既应用于本国本民族的服饰中,又把这一造型意识以文化传承延续下来作用于后世的服饰结构造型。
2.2外观款式分析
从木俑的外部主结构(表1)中可以看出,衣着为交领宽袖长袍,右面的衣襟压在左面的衣襟之下,衣襟结束的左下部横向接出一条三角形的布向右后方包裹转到左前方环绕三层,为多绕曲裾,用朱带拦腰系住。两手垂拱于胸前,并且藏于袖中,袍缘绘黑地红花织锦,袍面上彩绘云纹。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遮住双脚,裙下摆处呈现喇叭状散开。外部的领口很低,从领口可见里叠穿了一层红色单衣。
根据挖掘报告记述,一号墓中现已出土的保存较好或基本完好的衣物,共计27件。其中绵袍11件、夹袍1件、素纱单衣2件、白绢单衣1件、单裙2件,其余为手套鞋帽等服饰用品(表2)。从衣襟的形式来看,其中曲裾袍9件、直裾袍3件[13]。可知曲裾袍服和直裾袍服是作为楚人日常穿着的主要装束,其二者服装结构都属于上下连属制的结构[14]。从上述表格中得知,木俑所着服装满足上下连属、续衽钩边、三角形衣襟绕身的曲裾袍服特征。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9件曲裾袍服造型风格一致,只有厚度和尺寸上的区别,分析其数据信息,发现 其尺寸数据相差不大,而且出土曲裾皆为单绕曲裾,衣 襟结束后三角形的布只围绕身体绕一圈。参照长沙马 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现存最完整的曲裾衣袍“信期绣”褐罗绮丝绵袍[15]和朱红罗绮丝绵袍的款式图(表3),去 推测三层曲裾的结构。
从展开的结构细节图可以看出,曲裾袍服是一个“T”型的外轮廓,从随后出土的曲裾袍实物来看,曲裾袍是上下分裁后拼合在一起的,上衣部分通常为正裁片,下身和袖口部分为斜裁,袖子比较肥大且长,并不完全平直,袖管下垂呈胡状。这些与木俑所着服装契合,由此仅需改变绕襟长度即可达到包裹身体的效果,绘制以下示意图(图2)。
2.3木俑与人体比例的对照
据《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挖掘报告记录,该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身份属于高级贵族,年龄在50~55岁,身高154cm。按照亚洲人体比例大多为七头身比例,即以头全高为一个单位,共把人体身高分为七个单位,腰线上下分别为三头、四头身,对人体手臂自然站立姿势时服装竖直方向长度进行推测、计算、统计,其中竖直方向的换算标准以身高为基准[16]。
马王堆出土的立俑高度在42~51cm,而女立俑在头顶的发髻上会插一根5~7cm长的竹签,起到固定发髻的作用[17]。本文以真实人体比例为依据,发现木俑形象的比例偏离人体七头身,腰线下方比例失调,腿部不足比例的2/7。
由此建立154cm的虚拟人体形象,生成得到身体各项数据(表4),观察并且确定木俑、人体的肢体部位与服装部位间的关系。发现虚拟人像难以对应到人肢体上的服装结构,人像下半身比例的失调,将其局部放大至真实人体比例,便于进行后续研究(图3)。
以此列出七等分模特竖直方向的比例标准去推算服装的大致位置(表5),表格中L表示为横向的比例线,H为身高,a-L表示乳上腋下(1-2)2H/3位置,b-L表示腰线(2-3)H/2位置,c-L表示胯部(3-4)H/2位置,d-L表示肩颈点位置(1-2)H/8,e-L表示腋下位置(1-2)H/2。
2.4复原制作
市面上的古代服装复原通常是在面料、工版型上考究,实践过程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本研究采用数字化的虚拟模拟效果对服装进行逐层建模,以简化制作过程,减少工艺时间,将服饰以更加直观、全面、生动的方式呈现,实现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复原服装的效果。
2.4.1纹样及面料
(1)服装纹样。服装复原所用纹样仅两个,一是袍面的满地云纹,二是衣缘的黑地红花纹。从木俑彩绘可以看出色彩及纹样的分布,木俑衣着中底色部位是低明度的黄色,在纹样上各个色彩之间明度井然有序,纹样的色彩丰富且浓郁,通过明度的变化构成画面丰富的视觉形式感;衣缘部分的底色为黑,花纹为赤色,是楚元素经典配色,楚人尚红、黑色,在漆器的色彩风格中尤为能展现。
楚国距今已有数千年,幸好文物保存得比较完整,能清晰瞧见满地云纹的造型特征,袍面上的云纹蜿蜒,由修长的黑色“逗号”状旋形主体构成整幅的连续纹样,在旋形的边缘分布着红、黄、褐色的个体云纹。整体上表现手法比较抽象,注重应用色彩的面积关系营造画面中的秩序感,以点、线、面之间变化的对比丰富画面空间层次关系。
综合前述对图像的分析,用绘图软件复原纹样效果图(图4)。
(2)面料质感属性。面料的质感调整用到了面料参数数值的调整。战国楚墓出土了大量制作工艺精美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有绢、绨、纱、锦、绦、绮、罗、组等种类[18]。其中楚人对锦织物使用广泛,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锦皆为平纹提花织物。在出土衣物中,锦的用量仅次于绢,多用于衣袍面和衣物缘的用料[19]。其次,出土的曲裾多为较厚实的绵袍。以此用锦来模拟衣缘及衣身纹理形象,增加虚拟面料的厚度达到绵袍的效果。织锦的原材料为蚕丝,它是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所以衣物的材质选用蚕丝材质贴图,调整参数范围达到预期效果。
2.4.2三维建模
虚拟复原。首先建立虚拟人体模特,按照前文设定的身高为154cm,胸围80cm,腰围62cm,臀围89cm(表4)。然后将服装样板安排在虚拟模特身体相应的位置,添加缝纫线使板片根据服装结构缝合,要注意避免缝纫线交叉,使衣片间碰撞勾连。进行模拟试穿时,要用抓手工具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服装穿模问题及外观形态。大致外观确定后开始细节部分的处理,例如,服装的面料材质、薄厚度、色彩图案的选择,以及服饰配件的制作与材质颜色的选择。另外还有服装属性的设置,才能使得虚拟服装与真实服装更为相似。
(1)虚拟实验。按照三层曲裾的绕法示意图,在2D绘制面板中绘制出大致样板(图5),分别为上衣裁片、袖子裁片、直裾裁片、曲裾裁片和衣襟裁片,为对应服装穿着在木俑身上的比例与人体比例一致,暂时没有设置尺寸,需要在虚拟人体上模拟得出各方位的数据。
根据服装的穿着效果适当调整服装尺寸数据,使外观更贴近木俑的形象,复原结果得到最优效果。由表6中可知,上衣的衣长初始设置数值为30cm,与木俑着装相比过于紧身,衣长刚及腰部,与下身曲裾拼合后会露出脚踝,为遵循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的楚人穿衣原则,和更贴近木俑的服装,增加了上衣衣长;通肩袖长参考了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曲裾袍服数据信息,在232~250cm,宽袍大袖能体现出身份的尊贵;袖口与袖筒宽度一致,从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单幅织物来看,袖口宽为“尺二寸”,约为今27.6cm[20],实验最终选择了26cm作为袖口宽度;腰围宽度初始设定为68cm,但楚人讲究腰细为美,而后将腰宽改为62cm;衣缘的设置为7cm,随着整体的调整增加到10cm宽,更符合木俑着装的样式,同理袖窿宽也改为更宽博的56cm;曲裾是将袍服一侧衣襟接长成三角形,穿着时将衣襟层层围绕在人的下半身[21]。绕襟曲裾的长度调整刚开始的数值可以看出长度不够,曲裾三角布无法绕至腰前,即前文所划分的4-L的位置,且裙片的数值过小使腹部和臀部紧绷,因此修改三角布(上)的长度为219cm、三角布(下)的长度为290cm。
(2)成果展示。通过对文献、图像等资料进行分析,制作了马王堆一号墓彩绘女立俑的复原图,如图6所示。
3结语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木俑相关资料的研究与分析,选择保存最完整、彩绘最清晰的立俑形象进行数字化复原,分析得出其具有版型修长、纹样祥瑞、层次丰富的造型特点,阐述人俑所着服装的款式特征后,再采取图像比例对比的方式,将彩绘女立俑的比例对应真实人体比例测量,对服装细节部分的位置清晰地注明,便于后续的复原。同时在已出土的保存较好的衣物中寻找类似的服装,参考其款式,为立俑着装确定结构样板图。人体选择了一号墓墓主人的身高,拟定标准人体尺寸作为复原基础。在纹样和面料的选择上,用绘图软件临摹了木俑袍面及衣缘上的纹样,面料采用蚕丝织物的材质贴图,在实验复原制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服装细节数值,确保最终效果能达到与立俑比例一致。本文结合了服装、考古、计算机等领域的理论研究知识,对彩绘女立俑服装的造型款式、结构特征、纹样色彩及面料等进行深度剖析,合理运用比例法和虚拟实验法对服装进行数字化复原,做到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深层次的交流融合,证实了服装数字化复原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从礼.从考古资料谈楚国服饰[J].文博,1992(2):23-33.
[2]周伟,徐敦.楚式木俑研究[J].江汉考古,2019(S2):83-93.
[3]蒋惠敏,陈雅卓,李怡,等.楚地偏衣服装数字化复原研究[J].服饰导刊,2023,12(1):1-5.
[4]杨慧婷.马王堆汉墓木俑研究综述[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3:84-87.
[5]晁剑虹.浅议楚墓中的木俑[J].大江周刊·论坛,2012(4):62-63.
[6]张广立.漫话西汉木俑的造型特点[J].文物,1982(6):78-81.
[7]熊谯乔.楚墓出土木俑研究[D].厦门大学,2018.
[8]林聪瑾.中国古代乐舞服饰形制及数字化复原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20.
[9]陈安然.以墓室壁画为基本材料的唐侍女服复原[D].东华大学,2018.
[10]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1]马文焕.简析云纹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7):39-41.
[12]郭慧敏.汉代漆器中云气纹纹样艺术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2.
[13]张玲.汉代曲裾袍服的结构特征及剪裁技巧——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性服饰为范例[J].服饰导刊,2016,5(2):47-54.
[14]吕冠阳,王柯.从服装结构视角看“楚式深衣”与“中原古制深衣”的异同[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46-54、59.
[1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16]刘翔,王锐明,徐秋妍.唐昭陵壁画女装的3D虚拟试衣结构复原[J].丝绸,2022,59(2):87-93.
[17]傅举有.传递千古的风韵:湖南出土的楚汉木俑(下)[J].收藏家,2009(11):65-72.
[18]肖洋.楚地丝绸生产发展及对早期丝绸之路的贡献[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1,34(1):75-80.
[19]孙甜.楚地服饰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0]王树金.楚汉考古资料所见贵族衣袖特征观察[J].艺术设计研究,2021(4):19-26.
[21]张晓迪,张妍.东周至西汉楚地袍服结构探析[J].服饰导刊,2023,12(3):1-7.
Research on Digital Restoration of Wooden Terracotta Clothes Unearthed from Tomb 1 of Mawangdui
SHA Sha,JIANG Huimin,CHENYazhuo,LI Yi
(a.School of Fashion Design;b.Design Innovation and Fiber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herit and protect traditional clothing culture,the article selects the color painted standing figurine image unearthed from Tomb 1 of Mawangdui,and appli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utual verification of physical objects,images,and literature to virtual restore the robes and clothing of Chu State through digital means.Th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wooden figurine costumes have high credibility,and their clothing originates from the daily life of the Chu people with realism;Digital clothing restoration can reduce fitting differences,save fitting time,and improve restoration efficiency through virtual technology.This article proposes aset of methods suitable for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reconstruct planar structures in athree-dimensional manner,which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clothing and provides atheoretical basi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of other image clothing.
Keywords:virtual fitting;virtual recovery;Chu clothing;clothing structure
(责任编辑: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