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的悲剧性元素及演奏探究

2024-11-01 00:00刘春妙
音乐世界 2024年5期

〔摘 要〕钢琴奏鸣曲K.310是莫扎特众多钢琴作品中仅存的三首小调作品之一,作品独特的悲剧性色彩使其成为一首风格不同以往的代表作,被钢琴学者、演奏者广泛学习、演奏。本文从第一乐章音乐中的悲剧性元素成因入手,详尽分析作品悲剧性元素在乐谱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主题动机、调性、力度、和声的探讨,揭示深层次的悲剧性。同时对演奏中的悲剧表达进行阐释,帮助演奏者能够更好地诠释作品,并感知和体会这首钢琴奏鸣曲中蕴藏的悲剧美。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悲剧元素;演奏探究

在众多的钢琴作品体裁中,钢琴奏鸣曲不仅能够呈现出交响乐般的音响效果,且具有宏大的哲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逻辑性。奏鸣曲起源于13世纪,16世纪初的概念较为宽泛,泛指各种器乐作品,与声乐套曲康塔塔(Cantata)的概念相对;到了17世纪,奏鸣曲一般是指由多个对比性乐段组成的器乐合奏作品,三重奏鸣曲是当时的重要体裁;古典主义早期,三重奏鸣曲逐渐被独奏奏鸣曲取代,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确立了四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而到了古典主义盛期,奏鸣曲结构被古典乐派三位大师完全定型,形成了统一的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成为当时最具时代特征的钢琴作品体裁。莫扎特作为“维也纳三杰”之一,将古典钢琴奏鸣曲推向成熟。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大多优雅清新、细腻柔和、阳光直率,成为古典主义时期乃至整个西方钢琴文献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他也创作了为数不多的充满悲剧性色彩的作品,具有悲剧性的音乐作品往往更能触发人们心灵的震撼,K.310就是这样一首风格不同以往的钢琴奏鸣曲,带给人们激励和启发,让人印象深刻。

目前很多学者对这部作品已有研究,在知网上以“莫扎特K.310”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13篇论文。其中有从演奏方面进行论述的,如2017年厦门大学硕士江静怡的《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的演奏》、葛燕的《浅析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悲情因素的认知——从作品K.310和K.330谈起》(《大众文艺》2013年第2期)、许琳伟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的演奏分析》(《北方音乐》2016年第1期);还有从音乐文本进行分析的,如李诚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与K.457的对比研究》(《青春岁月》2013年第8期)、贾可的《莫扎特a小调奏鸣曲(K.310)作品浅析oHwiYYdfs/WvJMGqi1rMsVQXDiYbyBd+6Bzn+l+TYRY=》(《音乐时空》2014年第11期)。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对莫扎特K.310的研究多集中在钢琴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的角度,而对这首作品悲剧性元素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文章虽然涉及这首奏鸣曲中悲剧性因素,但并没有结合谱例进行具体分析,对作品悲剧性色彩的成因及其深刻的美学意蕴也缺乏深刻的挖掘。本文将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第一乐章悲剧性元素的成因入手,分析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解析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探究其独特的音乐美,让演奏者对莫扎特K.310所蕴含的悲剧性因素有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为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一、悲剧性元素的成因

(一)社会、时代背景因素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者首先要沉浸于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首先,莫扎特生活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14~18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封建社会的解体并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传统的贵族体系正在解体,雇佣关系开始占主导地位;传统的封建庄园经济也逐渐被以手工业、黑奴贸易为主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关系所替代。这也对莫扎特的人生经历有着深刻的影响:他早年依靠权贵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以独立作曲家的身份创作。然而,当时的欧洲社会主要以雇佣关系为主,这种社会结构使他纵然才华横溢,但难免充满坎坷。但莫扎特的作品并没有随波逐流,独创了只属于他的音乐风格。

其次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后,资产阶级思想迅速传播,对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音乐家们逐渐认识到独属于自身的价值,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寻求更个体化的创作,以传达个体意愿。莫扎特就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他表示:“启蒙思想是一种完全崭新的进步思想:每个人都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没有任何组织、外部力量或专制体制可以把它免除。”他后期的作品也更加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此外,欧洲的动荡不安的局势也给作曲家内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18世纪的欧洲反封建运动达到了高潮,战争此起彼伏,就在莫扎特的出生之年,著名的曼图亚争夺战就爆发了,人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的阴影下。在这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悲剧性、戏剧性等因素出现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这也正是莫扎特内心对启蒙思想与生存现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情感表达。

(二)个人因素

悲剧色彩浓厚的音乐作品往往与作曲家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作曲家生活的写照。莫扎特从小就彰显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在父母的陪伴下,他与姐姐娜内尔开始了人生中第一趟行程较远的旅行,一路经过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所到之处皆引起轰动。然而,这段旅途并非风光无限,而是充满疲劳和辛苦,毫无平静的日子。他的父亲曾抱怨道:“道路不通畅,马车不舒适,住宿条件恶劣不堪,旅店老板贪婪爱财,海关官员贪污腐败,还掠夺成性。”这样居无定所的生活,让他毫无安全感。而且莫扎特从六岁伊始便一直受到疾病的困扰,多数时光他都在与病魔斗争。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患病的人容易陷入精神抑郁、思维涣散、厌世和悲观的情绪。可莫扎特并未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放弃自己,相反,他将自身经历的病痛融入作品里,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寻找希望,将现实的疾苦转化为音符,从而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平衡和解脱。特别是当光环逐渐消退,遭到社会、皇家贵族的冷落,母亲也在他巡回演出时不幸离世,他还是以积极的人生观来面对生活。

作品K.310创作于1777~1778年间,这首诞生于他人生低谷的钢琴奏鸣曲,更像是听众了解莫扎特在巴黎所经历的一部纪录片,体现了莫扎特的种种复杂情感:对社会不满,对母亲去世的思念,以及在曼海姆与韦伯女儿阿洛伊西亚坠入爱河后却遭受拒绝的落差。 莫扎特在音乐道路上经历的种种挫折,与他坚持的信念、对未来始终抱有希望的生活态度形成强烈对比。他创作的旋律中,即使是忧郁、悲伤的旋律,也不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莫扎特这种执着的性格造就了他的作品独有的特征。

二、悲剧性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

音乐的美有很多种,悲剧美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带来的震撼是无法替代的。音 乐中的悲剧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将生活中的现实悲剧加以集中、浓缩,通过音乐独特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美的体验,并且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通过诸多音乐元素将悲剧性刻画出来,本首作品较为鲜明的悲剧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动机、和声与调式、力度等音乐形式元素中。

(一)主题动机的悲剧性格

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移动”和“运动”,最早见于法国音乐理论家布罗萨尔的《音乐词典》中,是音乐作品中具有结构意义的最小单位。作为音乐作品中的“种子”,通常在乐曲的开头出现,并在音乐进行过程中以各种形态不断出现, 起着统一全曲灵魂的作用。K.310第一乐章中的主题动机材料具有伤感悲伤的特性,在莫扎特的创作中显得较为独特。

全曲开头第1、2小节出现了主题的第一动机(谱例1),右手始于连续四次的e音敲击,带有装饰音的四分音符和附点节奏展现出了紧张、急迫的感觉,旋律的整体下行走向又给人以压抑、叹息之感,稍长的二分音符作为收束,耐人寻味。而左手部分的柱式和弦伴奏织体一直存在,压迫感油然而生,表现了低沉的思念,进入悲伤的梦境。第5个小节开始为主题的第二动机(谱例2),情绪趋于缓和,右手采用了跨小节切分的跳音与落提组合音型,左手伴奏部分也和之前连续不断的柱式和弦截然不同,出现了休止符。小乐句的进行看似每个部分在往上,实则大句子呈现整体向下的趋势,加上要求的力度“p”,仿佛进入了思考,大大烘托了主题的悲剧性。

从整体来看,主题是建立在a小调上的,而在西方音乐中,a小调则多与“悲剧性”意象相联系,如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D.845》、肖邦《a小调圆舞曲》等。再者,主题及主题变形共在第一乐章出现了11次,多次表达了悲壮、哀叹的情绪。

(二)调性

众 所周知,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色彩,大调呈现出欢乐与明朗,小调则善于表现忧伤与凄美。莫扎特创作的18首奏鸣曲大多运用以下调性:C大调、bB大调、F大调、D大调,小调作品仅有3首,a小调作品只有K.310一首,尽显了作品的悲剧性基调。下文笔者会对第一乐章每个音乐段落的调性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从莫扎特罕见使用的a小调开始,呈示部的主题激昂庄重,给人以深刻印象。连接部的后半段调式转到c小调,色彩变得更加黯淡。副部音乐主题在C大调上呈示,仿佛光明已经来临,使得这个乐句旋律表现出明朗庄严的音乐气质。结束部虽然是主部主题的变形,但还是停留在了C大调,没有回归主调,继续推进全曲。

展开部引入部分同样还是延续明朗亮丽的C大调,织体很像呈示部移高了一个大三度的模进,大三和弦的加入使得色彩更丰富。值得一提的是,从第53小节开始出现了两次短暂的离调(F、e),第56小节F大调的属七和弦C-E-G-bB和第57小节e小调的c-e-g-#a通过等和弦的转换手法从F大调上转到了远关系的e小调上,使音乐在情感表达上变得更加丰富, 进一步强化了戏剧效果。中心部分回归主调,几个乐句不断模进,使得音乐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调式在a小调和d小调之前迂回了两次,其中大量出现不协和的和弦,将音乐推至高潮后结束。

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均回到一开始的a小调上, 延续悲伤黯淡的色彩,音乐的对比性加强。主旋律首次出现在了左手,音区从高到低的转变,内心在更深沉地诉说情感,悲痛加重。莫扎特运用了大、小调式的交替,通过大调的过渡,使得音乐的悲剧色彩通过变化更加明显,进一步加深了悲剧性的感情基调。

(三)力度

力度的存在使音乐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全曲力度的明显变化集中在展开部,经历了f- ff-pp-ff的过程(谱例3),ff就像是悲愤的怒吼,pp则是愤慨后虚弱的哀叹悲鸣,这一连串的对比竟然发生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奏鸣曲的一个乐章里,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古典主义早期处于古钢琴向现代钢琴过渡阶段,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K.310是为古钢琴还是为当时的钢琴所作, “海顿与莫扎特的全部键盘作品都未明确标明是为古钢琴还是钢琴写的”,也有学者结合时间线推断更可能是为古钢琴而作。当然,无论是古钢琴还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力度对比都没有现代钢琴这么明显,所以能在曲谱中有ff-pp-ff的对比是在他的早、中期奏鸣曲中绝无仅有的。

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熟练地运用对比强烈的力度记号,使当时钢琴音乐的张力大幅提升,对之后贝多芬在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和声

和声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和声才让作品更富有感染力。而作品中出现的不协和音程对于辅助渲染悲剧美的气氛和加深悲剧性色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维也纳古典时期不协和和弦一般都需要解决到协和和弦,但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不协和和弦连续进行且不作解决的情况,使厚重悲伤的情绪难以发泄并一直贯穿其中。例如,展开部第51小节(谱例4)运用许多延留音制造了不协 和的和弦,第53小节的重属和弦和第55小节的二级七和弦,使内心的悲伤情绪不断递进和发展,音乐作品更富紧张度。高潮部分更是产生了非常锐利的不协和音,但点睛之处在于同时又穿插着大三和弦,协和 与不协和和弦的对比带来了情绪上的加剧,使和声上听感也更自由更多变,出现了一系列的离调处理、激烈的情感冲突,表现内心的挣扎与斗争。

三、演奏中的悲剧表达

明确这部作品的悲剧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的是演奏作品的前提,但在实际演奏中呈现出来却有相当的难度。如何才能把悲剧性演奏得更加准确呢?笔者将从触键、呼吸、音乐术语、踏板来探讨这首作品的悲剧演奏要点。

(一)触键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在触键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和严谨的,不同的触键方式决定了不同的音色,也影响着音乐整体风格的呈现。

首先要在演奏中准确地表现出这首作品的悲剧性色彩,对手指独立性以及控制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弹奏作品主题动机的连续柱式和弦(第1-4小节),左手需要撑好整个手掌的“架子”,手指指尖下键要有集中的“点”,感受琴键的回弹力,每一个音都要清晰、结实,不能模糊。手腕放松不能僵住,从大臂到指尖的连接要畅通,而不是被堵在手腕,手往上提的幅度不宜太大。在弹奏小连线(第5-8小节)时,手腕的动作至关重要,手腕自然垂下,手指触键的动作越小越好。同时要有“落提”的感觉,两个音为一组,第二个音可以用手腕带起,音响更弱,做到收束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第8小节连续四组的小连线中间不应该分开来演奏,应该一气呵成,并根据整体的旋律起伏做渐强再渐弱的调整。弹奏快速的音符跑动(第23-39小节)时,右手需要保持顺畅、均匀,这个时候的力量以手指为主,手臂、手腕不要“画蛇添足”地施加压力,可以在变换音区位置的时候辅以帮助手指移动。手指指尖要灵敏、均匀地触键,积极地抬指、动起来,避免音与音之间“黏”住,整体呈现出干净的颗粒感,与前面主部主题的严肃、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手指之间动作幅度不宜太大,保持整体连贯往前推进的感觉。弹奏跳音时(第5-7、22小节)时,触键速度快且集中,下键时指尖保持站稳、力量集中,弹奏出来的音短暂但不“浮”在琴键表面,应该落到实处。

(二)呼吸

音乐由一个个“呼吸”构成,对于没有歌词的纯器乐来说就更加重要,演奏一首乐曲就像我们平时说一段话,需要有句子、有呼吸、有高低起伏才能吸引听众,用内心的呼 吸去推动旋律的演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首乐曲演奏没有“呼吸”,那就会变得如同软件里的自动识谱机器人一样,平淡乏味,丝毫不能打动听众。

奏鸣曲作为 一种特定的曲式结构,在这种体裁中呼吸起到了划分作品乐句推动旋律前进和预示情绪变化的作用。本作品旋律极具歌唱性,许多乐句间的连接处,就需要笔者提到的呼吸,有了呼吸句子就有了往前流动的动力。跟随音乐呼吸,简单来说就是跟随音乐律动,没有呼吸就没有乐句,音乐就缺少了生命,更体现不出悲剧性色彩。例如第22小节(谱例5),作为呈示部中的连接部和副部过渡的小节,第三拍前半拍的休止符过渡了前面两个厚重的和弦和右面的三个轻巧的跳音,这时就需要一个呼吸气口来进行衔接,把主部的悲壮和副部的清新自然两种音乐情绪切换开,使副部演奏出来的音乐更有流动感。再如第87-88小节(谱例6),是右手的主旋律向左手的主旋律交替的位置,音区变化反差大,可以在第87小节末尾做好准备进行呼吸,帮助歌唱性旋律转向坚定有力的左手,预示带来的沉重的新感受,音乐进行更深的诉说,辅以右手反复颤动的单音,使句子衔接连贯、自然。

(三)音乐术语

作曲家在谱面标记的各种音乐术语非常关键,它们与时代、体裁、作曲家本人风格息息相关,通过它们可以帮助演奏者在二度创作时更好地传达乐思。本作品中的音乐术语虽然不多,但是对推动整体悲剧性风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音乐术语可大致归为两类:表情术语和速度术语,本作品开头位置有一个“Allegro maestoso”,“allegro”表示快板,“maestoso”表示庄严,奠定了严肃庄重的氛围。笔者建议在演奏时左手和弦手掌要保持撑好的形状,手指触键要有集中的感觉,保证每一个音落到实处,尤其是在和弦有二度关系的时候,比如第2小节与第4小节,大指和二指、四指和五指同时下键,在保持手形的同时注意四根手指之间的力度分配,四、五指要弹得结实,不出现漏音的现象,大指避免过重。并且注意和弦不能弹奏为跳音的效果,一定是厚重、沉稳的,在演奏过程中,从肩膀到手腕都是放松的,尽可能利用琴键反弹力产生“连”的效果。右手指尖要有“精神”,音色要坚定,有点“小军鼓”的感觉。这样演奏就有一种激情、悲壮的感觉,韵味十足。

中间部分出现了两个“calando”(谱例7),calando现在的释义为“渐慢渐弱的”,但在当时尚未具有渐弱并放慢的现代含义,且后面紧接着的小节莫扎特也没有写“a tempo”的记号,所以笔者建议这里的弹奏只做渐弱处理就可以,速度不用放慢,两只手视为一个整体,演奏成一条线。同时内心也要从前面的忧郁激情适当转折,为后面的低落不安酝酿情绪。

(四)踏板

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由于悲剧性色彩一直贯穿于全曲,在演奏中我们会使用踏板烘托悲伤、庄严的气氛。因整体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较多,笔者建议踏板不宜加入太多,可在以下三种类型时加上右踏板达到润色和强调的作用。

第一类:明显的和弦结束部分(谱例8),可在前三拍上加上踏板,约1/3-2/3的深度,起到将两个乐段分开的作用。踩下后要及时抬起,以免造成声音太浑浊从而失去悲壮感。

第二类:连续附点的部分(谱例9),在本首作品中连续附点是一大特色,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为旋律的进行增添了动力,内心中的绝望呼之欲出,但又只能被压抑住。为了表现出强有力的音色,我们可以在每小节第一拍和第三拍踩一点踏板起到推进旋律向前走的作用,踏板的深浅可以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而变化,音强时踩的深一点,音弱时踩得浅一点。

第三类:单手的分解和弦部分(谱例10),左手和弦弹完,旋律仅有右手的单音支撑,谱面标有“f”的力度,要想诠释好作曲家的紧张构思,这时随着情绪的需要加上踏板会使得乐曲更加雄伟、宏大,丰富音色,使音色不单薄。

结语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美国音乐家约瑟夫·马克利斯曾这样称赞他:“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钢琴奏鸣曲作为莫扎特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之一,从演奏技法上看可能不及浪漫主义时期的炫技技法那般复杂,但是要真正表现莫扎特的音乐精髓就必须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其内在意蕴,就如著名的德国钢琴家施纳贝尔说过:“莫扎特的音乐,对孩童太容易,对音乐家太困难。”因而本作品蕴藏的悲剧性元素往往要深入挖掘、精心演绎,每一个音符都要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展现出来。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道:“悲剧是最高形式的文学作品,正在于它能够激起人奋发向上的积极意识。”对于音乐艺术来说,虽然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用文字描述悲剧故事,但却能通过音符构建的悲情音响世界来唤起人们深刻的感知。“音乐赋予悲剧最高的恣肆汪洋精神和形而上意义,使观众在顷刻之间就能真切地感到通过毁灭和否定所达到的最高快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是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第一乐章中的悲剧性元素、讨论悲剧性在演奏中的表达,让演奏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灵敏准确地把握这首作品基础格调,使作品得到更好的诠释,从而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莫扎特,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研究也多了一个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①速如玥:《略论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②〔奥〕曼弗雷德·瓦格纳:《莫扎特——作品和生平》,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③〔美〕斯图尔特·伊萨科夫:《钢琴博物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1年。

④〔苏〕B.霍洛波娃、向方、高燕生:《论音乐主题法(三)》,《音乐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

⑤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

⑥李雪梅:《莫扎特钢琴音乐的力度》,《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⑦邹建林:《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尼采音乐美学思想评述》,《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4期。

作者简介

刘春妙,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任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