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末三国时期的将军们,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他们一骑当千、万夫难敌的战绩,还有他们能将沉重的兵器舞动得虎虎生风的威风。
正史中对武器重量的记载,莫过于曹操麾下的猛将兼护卫典韦的双铁戟了。
《三国志》就记载了当时曹操军中将士们传唱的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虽然根据史书记载,典韦很可能是一位“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猛将,用过匕首、长矛、撩戟、长戟、长刀以及大斧等武器,然而民间对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那对重达80斤重的双铁戟。因此在后续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这对铁戟成了典韦代表性的武器,典韦最后也是因为酒醉被敌将胡车儿盗走了双戟而战死的。
从历史到演义,双铁戟似乎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其主人典韦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演义》中,比典韦的双铁戟更重、名气更大的武器非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莫属,“关羽造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虽然真实历史中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尚有争议,但是演义中的青龙偃月刀无疑已经和关羽红面美髯骑赤兔马的jgtDrauuw5jt3eWx+WQoZcnIfT+sQzaB6R9lbs3nTII=形象一同成为民间最深入人心的形象了。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关羽的大刀重量也略有区别。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表示想要打造一把100斤的水磨禅杖时,铁匠推辞说:“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则只有八十一斤重。”元代戏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对关羽的描述则是“髯长一尺八,面如挣枣红。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斤” 。
除了关羽和典韦之外,《三国演义》中并没有提及其他名将的武器的重量,而几个有明确描写的也几乎都是故事中转瞬即逝的配角,如北海太守孔融手下的猛将武安国“使铁锤,重五十斤”,袁术手下第一大将纪灵“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曹魏后期的名将王双“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还有如今广为人知的零陵上将军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使开山大斧,重六十斤”等。
这些将军虽然都有不错的战绩,如武安国曾经和吕布大战十余回合、纪灵曾与关羽交手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等,但他们远远没有关羽和典韦出名。或许这种武器重量的描写,也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他们的勇猛不凡。
有趣的是,《三国演义》里武器重量的“王中王”并不是来自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将军手中的神兵利器,而是来自西羌国猛将越吉元帅的大铁锤:“武乃越吉元帅,青眼黄髯,身长一丈,使一柄长铁锤,重100斤,有万夫不当之勇。”继承了关羽武器和遗志的关兴曾经和越吉两次交手。巧合的是,二人用的武器正是《三国演义》中重量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把重兵器,可谓巅峰对决、相映成趣。
在正史和《三国演义》之外,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提及过一些汉末三国时期将军的武器重量。
比如民国文学家周大荒在作品《反三国演义》中提到和关羽同属“五虎大将”的老将黄忠,“身长八尺,猿臂熊腰,善使一副弓箭,有连珠贯虱百步穿杨之能;惯用一把八十斤长柄大砍刀,刀法神奇,舞来风雨不透”。
明代酉阳野史的《续三国演义》中,马超的哥哥马铁(历史和《三国演义》中为弟弟)的孙子马兰说过:“我营中到有一口(宝刀),只有六十余斤,原是我祖所用的,今亦无人会使。”
元代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里面,在描绘曹魏的“猿臂将军”蔡阳时,说他是“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其身披二铠,刀重百斤,马行千里,但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
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水浒传》续书《荡寇志》中,提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勇猛的飞将军温侯吕布,“他那枝方天戟只得二十四斤,关王八十二斤的大刀他也敌得过,何在轻重”。
历朝历代均有相关的描写,可见这些沉重的神兵利器作为侧面的烘托,为汉末三国时期英豪们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时至今日,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已经和历史中那些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正如《三国演义》序幕的赞诗《临江仙》中描写的那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摘自《百家讲坛·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