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支持职业学校参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技能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社区居民希望通过学习会计知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或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基础。然而,传统的社区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将中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方面,社区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师资等资源,提高自身会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教育,拓宽教育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影响力。
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在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教育资源整合、提升社区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东莞S学校会计实训基地为载体,深入探讨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
二、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概述
1.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目前,会计实训基地已配备先进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金税平台、智能财税、财务共享等,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掌握会计技能,设置多个功能区域,如会计核算区、会计审核区、税务区等,让学生在各个领域得到全面锻炼。
在实训教学内容上,学校紧跟行业动态,将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收政策纳入教学体系。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能学会做账、报表、纳税申报等基本技能,还可以掌握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高级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定期举办会计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技精神。
学校十分注重校企合作,与多家事务所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分批组织学生到事务所实习,学习最新的会计业务知识与税务处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定期邀请事务所负责人开展讲座,传授最新的企业用人需要与财务会计流程,不断提升学生会计实践技能。
2.会计实训基地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会计实训基地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开设实用有趣的会计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既有针对初学者的基础知识,也有针对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社区居民可以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税收筹划、成本控制等核心技能,提升居民就业竞争力,为他们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助力社区经济发展。会计实训基地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财务难题,提升企业效益。
三、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1. 社区居民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注重实用性
针对社区居民对会计知识的需求,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一套通俗易懂的会计基础知识教材,课程内容贴近实际,注重实用性,使居民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技能。
2.居民财务知识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财务需求
随着社区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旺盛的态势。社区企业涵盖众多领域,如零售、餐饮、教育、养老等,这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精准的财务管理和专业的会计人才。为了适应社区企业的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社区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过去会计人才只需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和技能,便能胜任大部分工作。然而,随着社区企业类型的丰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在零售行业,会计人才需要了解商品流通、库存管理等知识;而在养老行业,会计人才还需掌握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便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财务建议。社区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期待,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计人才需关注行业动态,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企业创造价值,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为企业拓展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探索
1.开展系列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
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深入社区,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需求的居民,开展系列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为引导,结合会计基础知识,开展财商教育。依托举办“我是小小会计师”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理财知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开设基础会计课程,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在实践研究中还关注到中老年人群体的需求。针对他们普遍存在的社会保险、养老金管理问题,专门开设“家庭理财小课堂”“老年会计课堂”“防范金融诈骗技巧”等课程,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查看养老金账户、进行基本的财务规划、合理规划家庭收支等,帮助他们做好理财规划,提升防诈骗能力。
2. 举办会计知识讲座和培训,提升居民实操能力
定期举办会计知识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解读最新政策法规,帮助学员了解行业动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性,让居民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技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开展会计实操培训。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会计问题为案例,让居民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操练习。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设计一些竞赛环节,激发居民的学习兴趣掌握会计相关知识。举办“会计技能大比拼”,邀请社区居民和企业技能会计人员进行比赛,如点钞、填制记账凭证知识竞赛,激发居民的学习兴趣。开展模拟实训,让居民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会计操作;举办会计技能竞赛,激发居民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居民实地参观学习,零距离接触会计工作
邀请居民到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共享学校资源,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居民可以零距离接触各种会计设备和软件,了解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中职生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居民答疑解惑,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会计知识。为了确保实践研究的效果,制定详细的评价体系,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满意度。透过数据分析,发现社区居民对这种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的社区教育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模式既实用又有趣,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财务素养。组织居民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了解最新的税务知识。
4.为社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针对社区内企业,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提高社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帮助企业解决财务难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努力解决社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财务需求,开设“小微企业会计实务培训班”,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授课,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知识、税收政策解读、财务报表分析等,让居民了解到会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帮助社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五、实践成果评价与分析
1.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与分析
通过参加会计实训基地的社区教育,居民掌握了会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财经素养。在实训过程中,居民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居民在学习会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家庭财务管理习惯。他们开始关注家庭收支、合理规划消费,甚至主动为亲朋好友提供财务建议。部分居民通过培训,顺利找到了会计相关的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与社区企业、会计工作流程政府部门等合作,搭建实践平台,部分居民成功创业,为社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践成果的反思与改进
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教育是一次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社区居民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参与度不高;会计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居民的学习需求等。需要加强宣传,让更多居民了解会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对会计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寻求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引入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会计实训基地课程优化,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将社区教育纳入中职学校发展规划,确保实践研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六、结论
1.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教育的可行性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提升了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使用效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实现了双赢。
2.社区教育对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反哺作用
社区教育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会计实训基地的更新与升级建议,例如引入新的会计软件或者会计设备,更新会计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保证会计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得会计实训基地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构建学习型社区。
3.对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深化依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社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还将加强与企业、社区的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社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