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压电工作业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康灵红,2023)。中职生正处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中,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提高个人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
2.课程思政使专业课知识与思想觉悟同向同行
低压电工作业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涉及电工基础知识、照明电路、常用电工测量仪表、安全作业及触电事故与急救等相关内容。结合低压电工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考核标准,课程内容可分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两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包含电工安全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和电力拖动知识。通过挖掘提炼课程体系中丰富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二、思政元素在低压电工作业课程中的融入点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试系列配套教材《低压电工作业》,结合低压电工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模块,课程安排了14个章节和4个实训单元的教学内容,挖掘提炼与知识点内容相关的部分融入点,如表1所示。
三、思政教育融入低压电工作业课程的教学设计示例
以配套教材《低压电工作业》第十四章第四节为例,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本节内容的考证要求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依据考证要求,可融入以人为本、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等思政元素。
1.教材分析
触电急救紧密围绕考证实训模块的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K4-2的要求,理论和实操紧密结合。本节对触电急救的关键步骤和具体操作、触电急救的意义进行详细介绍,承触电事故、电流对人体伤害知识点的后续。
2.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日常学习中,中职学生往往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学生往往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更倾向于实践操作。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触电事故的分类、电流对人体产生伤害的不同因素等相关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虽然在生活中有触电急救需要心肺复苏的常识,但缺少对触电急救全面的认知。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触电急救的关键三步、正确施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网络平台的相关资料搜索,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培养学生协同合作、有效沟通的素养。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安全规范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安全工作、文明生产的职业基本素养;树立“知识守护生命、技能挽救生命”的观念。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敬畏生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迅速判断触电者受伤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实施急救,难点是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5.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课前播放两个因触电不懂急救知识进行施救从而错失急救关键时间导致丧失生命的典型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正确触电施救方法的思考,引出本节内容。
思政设计意图:在播放视频时,讲述不正确的施救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白在1分钟内进行抢救,约80%可以救活。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急救理念,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2)知识学习
活动一:触电急救关键三步。
呈现材料:PPT展示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汇报正确触电急救的方法。
教师小结: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总结出关键三步,分别是低压触电脱离电源-检查触电者受伤情况-根据受伤程度现场抢救。
思政设计意图:当解决问题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避免因为片面或缺失的考虑而产生错误,使学生对急救步骤有整体的认知。面对时间紧迫的抢救,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实现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探讨一:低压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
观看动画:教师依次播放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动画。
看画小结:断开电源开关→用绝缘工具将电线切断→用绝缘物体将带电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将触电者拉离带电物体。
教师概括:提炼方法关键字为“断、切、移、拉”。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提取最核心的信息点,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探讨二:脱离电源后,检查触电者受伤情况的方法。
教师讲解:由于学生对临床医学诊断知识不足,教师依次讲解判断神志是否清醒的方法、检查是否有自主呼吸的方法、检查是否有心跳的方法。
对比体验:学生依照方法,与小组组员进行模拟检查。如用手轻拍打其肩膀判断神志;通过“看、听、试”体验自主呼吸的状态;保持安静,感受颈动脉搏动判断心跳。
思政设计意图:融入爱伤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意识,牢记检查细则,保护伤员不仅在理论知识上,还体现在具体操作的每一个点上。
探讨三:不同受伤程度,心跳、呼吸停止的现场抢救方法。
小组讨论:思考意识、呼吸、心跳不同的停止情况,如何进行急救。
展示结果:在查阅课本、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表2的任务。
设计意图:不同的情况采取的急救方法不同,目的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探究
活动二:教师在模拟人身体上示范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直观示范:严格按照考证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讲解得分点和易扣分点,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自主练习:学生自主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教师演示,规范正确地练习心肺复苏操作。
思政设计意图:准确示范操作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严谨的行为观念,避免错误的操作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探讨四:小组派代表在模拟人身体上演示。
现场演示:小组代表模拟考证情境完成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其余成员模拟考官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小组点评:按观察情况,成员依次进行点评值得学习及不足之处。
教师总评:根据不同小组代表出现的典型错误,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思政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正确的行为方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4)总结升华
观看视频:男子雨夜触电,路人冒险成功救人。
教师小结:巩固触电急救的具体操作要点,使学生对急救有完整的认识。
布置任务:绘制本节思维导图或撰写心得体会,探讨两个问题:若是两个人应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对婴儿、小孩进行心肺复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思政设计意图:与课前典型案例视频形成对比,总结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培养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精神,树立“知识守护生命、技能挽救生命”的观念。
6.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结束后,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在线发送问卷给学生进行思政目标评价。问卷结果统计表明学生对以人为本、敬畏生命有较深的感触。
四、思政教育在低压电工作业课程中的融入策略
1.对标课程标准,明确思政目标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据专业学科素养及课程思政目标的要求,在课程中融入相应的具体思政元素。在上述案例中,教学目标包含本节思政目标,在课程中渗透思政元素,有助于贯彻落实思政教育。
2.提高教师思政素养,与时俱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首先,通过专家讲座或视频观摩,使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其次,通过教学教研活动如开展思政集体备课研讨等活动,教师与时俱进挖掘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和资源、了解最新的形势与政策,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最后,通过教学反思或学生评价等方式,在实践中反思,做好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3.改进教学方法,“岗课赛证”融通落实思政目标
为了使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岗”“赛”“证”融入“课”中,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景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自然地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其中,从“岗”“赛”“证”中实现思政目标。
4.教学资源集成化,形成微信公众号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整合低压电工作业的实操技能微课视频、精品课件、理论题库、课程思政资源,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网络链接、形式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思政元素适合的表现形式,将其融入相应的教学资源中,学生在利用教学资源库预习、学习和复习时无形中进行思政教育。
5.注重学生反馈评价,促进课程思政的优化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数据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使课程思政得到优化和改进。如在“交流电频率”的融入案例中,采用“雨课堂”在线投票形式对学生主观感受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反映课程思政实施使学生产生了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学生的反馈评价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低压电工作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YQJK4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