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以下简称三孩政策)和支持措施。同年8月20日,我国通过修法正式明确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至此,我国生育政策进入“三孩时代”。为提振育龄人口生育信心和提高生育意愿,国务院发文提出要“配套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本文从东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入手,分析当前东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预测三孩政策下东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需求,通过对比现状与需求的不一致,研究东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困境,探讨三孩政策背景下东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配套措施,找准三孩政策视域下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通过政策导向促进“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的转变,让东莞市的学前教育朝着高质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落实三孩政策提供服务保障。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指学前教育阶段集中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就是对办园所需的必要设备设施、行政与财政支持、师资人员在专门的学前教育系统中作出的优化配置,从而促使有限资源的价值获得最大程度的挖掘。目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困境是复杂且多元的,涵盖从规模、结构到质量和价格等多个层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三孩政策的配套措施。
一、东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困境
1.资源配置总量:规模扩充到规模缩减的变化
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学前教育资源的总量也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逐步稳定甚至缩减的过程。这导致部分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紧张,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面临资源过剩的问题。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布局,也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供求失衡。一些幼儿园因生源不足而面临经营困境,而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则显得尤为紧缺。
2.资源配置结构:托幼分离与托幼一体的不协调
目前,托幼分离与托幼一体的模式并存,但二者之间的协调并不理想。托幼分离可能导致儿童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而托幼一体的实现又受到资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在结构上存在托幼分离与托幼一体的不协调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在服务模式、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托幼分离的机构往往更注重幼儿的看护和照料,而托幼一体的机构则更注重幼儿的早期教育和全面发展。这种不协调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增加了家长在选择学前教育机构时的困惑和难度。
3.资源配置质量:低质单一与优质多元的不一致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低质单一与优质多元的不一致。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由于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另一方面,一些高端的学前教育机构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优质的服务,但价格较高,使得许多家庭难以承受。这种质量上的不一致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也制约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4.资源配置价格:普而不惠与惠及万家的差距性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在价格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普而不惠与惠及万家的差距。虽然学前教育已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普及,但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价格机制的不完善,许多家庭仍然难以享受到优质、实惠的学前教育服务。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而另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则由于经费不足,难以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对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的启示
1.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学前教育机构,确保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2.推进托幼一体化,提升服务质量
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打破托幼分离的壁垒,建立连贯、一致的教育体系。同时,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和指导,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家长和儿童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应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服务质量和教育水平符合标准。
3.建立价格监管机制,确保普惠性
政府应建立学前教育价格监管机制,防止机构乱收费、高收费等行为的发生。同时,应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实惠的学前教育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降低学前教育成本,提高普惠性。
4.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素质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应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事业。
5.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成为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向。
(1)拓展服务形式,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针对不同家庭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半日制、全日制、临时托管等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服务。同时,探索开展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2)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社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可以利用社区的文化、体育等资源,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社区的志愿者参与学前教育的辅助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6.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可以推动学前教育机构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1)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
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构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安全。
总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推进托幼一体化、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以及加强师资培养等措施,可以逐步改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为三孩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东莞市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并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的对策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东莞市将面临更多的学前儿童入学需求。因此,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增加优质学前教育供给,满足家长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是三孩政策配套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东莞市应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通过新建、扩建或改建现有设施,提高公办幼儿园的覆盖率,确保更多家庭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2.提升民办幼儿园质量
在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达到一定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通过设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促进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3.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东莞市应加大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等。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学前教育事业。
四、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
1.落实生育支持政策
为了鼓励家庭生育,东莞市应全面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包括提供生育津贴、育儿假、产假等福利待遇,减轻家庭生育和抚养的负担。同时,加强对生育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群众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2.加强托育服务建设
托育服务是解决家庭生育后顾之忧的重要措施。东莞市应加大投入,建设一批公办和普惠性的托育机构,为家庭提供方便、安全、可靠的托育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供给格局。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三孩家庭的权益,东莞市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家庭在面对生育和抚养风险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还应关注特殊家庭和困难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支持。
4.加强政策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
东莞市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三孩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提高家长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东莞市在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和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从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提升民办幼儿园质量、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同时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加强托育服务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措施,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