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贵州民族文化服务的研究现状出发,利用KANO模型构建了包含23个质量评价指标的民族服饰文创产品评估体系,并据此设计问卷调查游客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需求偏好。通过对收集数据的细致分析,揭示了游客视角下影响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包括7个期望型要素、3个魅力型要素、8个无差异型要素和5个必备型要素。文章基于KANO模型分析结果和各属性的功能优先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增强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贵州民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KANO模型;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游客满意;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0(a)--05
1 引言
在“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政策的引领下,文旅消费风潮席卷全国,其中追求个性化、注重体验消费的新时代年轻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推动文旅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1] 。作为多元民族的文化汇聚地,贵州的民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色彩斑斓。贵州民族服饰及其相关文创产品,融合了艺术性、实用性、工艺性、礼仪性及纪念意义,涵盖了服装、蜡染、织绣、银饰锻造、编织等传统技艺和深厚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层的体验和购物选择,在旅游消费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资源[2]。同时,游客对旅游消费活动的满意度,反过来也促进了民族服饰文化相关产品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应用。为了保护贵州民族服饰的传统技艺及其相关的文创产品,推进贵州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应用,本文采用KANO模型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游客消费满意度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旨在明确贵州民族服饰的文创产品在新时代、新市场的需求,助力贵州服饰文化的创新应用。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贵州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贵州的独特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黔东南苗族、侗族等地区的传统服饰,不仅展示了显著的地区特色,还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民族”+“服饰”+“贵州”作为关键词的三项组合和两两组合,设定 2014—2023年发表的研究文献,进行高级检索并勾选和去重。通过知网可视化工具的分析,揭示了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心理”“苗族”“多样”“文化遗产”“女性”和“可持续性”,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多维框架。例如,曾祥慧(2014)[3]研究了苗族姊妹节的代表性服饰,发现这些服饰在展示苗族文化艺术、突显历史印迹、识别女性社会角色方面具有重要文化功能,体现了社会评判、认同、文化与财产传承及民族审美等多重文化心理。闫龙华与林丽(2017)[4]基于心理与生理测量,探讨了贵州苗族服饰不同纹样的眼动特征及其美感。周梦(2017)[5]研究了贵州苗族女性的民族传统服饰,在苗族文化中的功能,如族别标志和身份认证,显示了女性服饰在多数少数民族中不仅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还反映了社会性别观念和身份标志。龙寸英与李德宽(2022)[6]聚焦黔东南服饰文化,探讨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加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路径体系。侯有德与蒋欢宜(2023)[7]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角度,研究了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
2.2 KANO模型理论
在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指引下,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8]于1984年发表题为《魅力质量与必备质量》(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的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个多维质量属性模型——KANHGbjKPvh2KSU0hnnxioQ1g0e+tc2HHsPKbMjPZI3+pU=O模型。该模型不但在理论上开拓了新的视角,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示了其独特价值,尤其在用户需求的分类与优先级排序方面显示出显著效用。通过深入分析用户需求,KANO模型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揭示了产品性能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9]。借助坐标的相对关系,模型将质量属性划分为五大类:魅力属性,即消费者意料之外的惊喜,一旦提供,消费者的满意度迅速上升,若未提供,则对满意度的影响甚微;期望属性,为消费者所期待,提供则满意,不提供则不满意;必备属性,是产品必须具备的,提供后满意度上升不明显,不提供则满意度显著下降;无差异属性,对游客满意度影响较小;反向属性,其服务提供得越多,满意度反而降低,提供得越少,游客的满意度反而会提升。
在继承和借鉴前人关于质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曾体验过这类产品或服务的游客为研究样本。通过KANO模型,本研究识别并归类了影响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本文旨在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从而优化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应用策略,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
本文通过在景区和民俗村寨采用掩饰观察法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年轻群体更加开放于新事物[10],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体验显示出较高的接受度,并且这一群体具有推动文创产品购买的潜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年轻消费者特别关注的文创产品外观、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关键因素,设计了23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全面构建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该模型的核心构成由23个需求项组成,采用双矩形选择题的形式,将旅游者的满意度细分为五个层次,从旅游者需求的积极与消极两个维度出发,分别询问以获得对产品需求项的详细看法。问卷设计的提问形式为:如果该产品具备此项需求,您是否会感到喜欢?若该产品缺乏此项需求,您的感受如何?此方法能够生成5×5种不同的回答结果。在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之后,这23个影响要素将依据KANO模型的质量属性分类进行归类,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目前,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街、A级景区、民族村寨和博物馆等典型的文旅融合区域[11]。在这些游客密集的购买场所,本文针对文创产业的相关销售群体和青年游客开展了深入的问卷调研,以便获得游客满意的市场数据。调研时间涵盖了节假日及工作日,共发放316份问卷,经筛选后得到28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0%。
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来衡量问卷的可靠性。从表3可知,问卷共涵盖46个条目,样本总数为285份,Cronbach alpha系数达到0.919,远高于0.9的标准,这充分证明了问卷设计的稳定性和高度的信度。针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问卷调查也通过了信度测试,显示了其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来进行效度验证。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远小于0.05,而KMO值达到0.894,远高于0.8的标准,这表明本研究数据的信息提取方法十分理想,侧面反映了研究的效度较高。
4 KANO模型分析
KANO模型分析是一种基于消费者对各种质量属性水平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该模型,可以评估目标用户对质量特征变化的敏感程度,并确定哪些因素对提升这些质量特征水平和顾客满意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KANO模型的框架下,产品被分为不同的质量特征水平,依据这些水平之间的差异来识别各质量特征水平的目标用户群体。分析的首要步骤是计算SI(满意度指数)和DSI(不满意度指数),这两个指标能够全面评估用户的满意程度和不满意程度。
图2所展示的Better-Worse系数图是评估用户对产品满意度的一种高效方法。通过图2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各功能或服务项的属性状态,其中横坐标反映了用户对产品的不满意程度(Worse值),而纵坐标则表征了用户的满意程度(Better值)。此系数图的应用,使企业能够深入洞察用户的满意度,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优化产品性能。
在第一象限,即期望属性区域,我们观察到其Better值与Worse值均较高,这表明在功能或服务的选择上,应优先满足此象限的需求。分析显示,游客对产品的安全性最为关注,其次是易用性。该象限涵盖了七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质(B)、工艺(C)、包装精美(D)、产品创意(E)、具有纪念意义(P)、耐用性高(T)和安全性高(U),这些因素共同勾勒出一件优质文创产品的多维特征。因此,一件卓越的文创产品必须汇聚精湛的工艺、优质的材料和精美的包装,以彰显其独特品质与魅力。
此外,众多消费者对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品质与外观给予了高度关注。在本次调查中,多数旅游者表示愿意为家人和朋友携带文创产品。鉴于部分旅行距离较远,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精致小巧、包装精美、新奇独特且具有纪念价值的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显然,这些商品必须确保安全性与耐用性。另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是消费者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认知情况。若公众普遍了解这类产品,消费者自然会对这种工艺品产生喜爱之情,并乐于为之付费。为了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产品创新与新的探索势在必行。同时,消费者可能因文创产品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不容忽视。如果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在开发新品时能充分考虑市场竞争因素,无疑会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反之,若忽略这些要素,游客满意度则可能降低。因此,为了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期待,旅游地应全力以赴提供符合消费者期望的旅游产品。
第二象限是魅力属性的归宿,其中的Better值较高而Worse值相对较低。这一象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色彩搭配的合理性(G)、产品性价比的高低(Q),以及产品环保性的高低(W)。在本次研究调研中,我们发现游客对贵州民族服cd7e42506d07bda8bccc482f728423548fb730ec1781bbccad44eba1c1202c07饰文创产品的购买意向受到了色彩搭配、性价比,以及环保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更具吸引力。在当前国家政策的背景下,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选择文创产品时同样考虑环保性,因而文创产品的环保属性显得尤为重要。鉴于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多为稀有手工艺品,其价格自然偏高,提升性价比成为增强游客购买意愿的关键。游客的魅力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潜在购买欲望,据图2显示,这三个功能的缺失并不会削弱游客的满意度,但若具备,将显著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传承性,为其增添了独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直接影响了游客对品牌的认知度及忠诚度。因此,贵州在开发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时,必须重视这两个方向,以确保竞争优势的形成并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第三象限涉及无差异属性,其Better值较低,而Worse值的绝对值也相对较低。该象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独特图案(A)、融入现代元素(F)、系列产品(J)、大规模批量生产(K)、深厚的历史文化(M)、具有教育意义(N)、富有情感价值(O)及明显的地域特征(V)。当前,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大量产品在现代流行元素的影响下进行批量生产,导致众多文创产品在不同景区普遍出现。因此,对于游客而言,文创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教育意义、地域特色和情感价值等方面的价值并不显著。此外,像马尾刺绣这样的产品因其独特性不易被广泛接受,加之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更难以推广普及。因此,无论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是否具备上述八种功能,游客的满意度基本不受影响,可以暂时不考虑开发此类产品。
第四象限涵盖了必备属性,其Worse值虽相对较低,但其绝对值远高于其他属性,这突显了这一象限的不可或缺性。在此象限中,影响其的五个关键因素包括:便于随身携带的小商品(H)、可根据需求定制的产品(I)、景区内的手工体验区(L)、具有高度实用性(R)以及富有趣味性(S)。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外出旅游的频率日益增加,因此,民族景区不应仅提供直接购买的文创产品。假期时间充足使得游客更倾向于选择亲手参与体验,景区因此应设立手工体验区,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此提升产品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也成为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游客普遍认为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性和功能性上。景区若想获取更大的利润,必须重视体验型设计的开发。游客在选购商品时,若发现所选商品缺乏实用性和体验性,其购买意愿可能会受到显著影响。根据表5所示五个要素的两个系数,本文可以推断,如果产品囊括了这五个要素,虽然不会直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但若缺失这些要素,游客的满意度将显著降低。这表明,这些要素构成了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基础,它们是该产品范畴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5 结语
贵州在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应当选择具有较高Better系数的函数区间,而非Worse系数较低的区间。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依据功能偏好的顺序进行安排,使游客更易于接受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一般而言,必备属性优先于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如表5所示。因此,在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开发中,应优先考虑前三类属性因素。
在“文化自信”推动下,大众市场的文旅消费需求正逐渐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转变。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凭借其包含的服装、蜡染、织绣、银饰锻造、编织等传统技艺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为游客提供了层次丰富的体验和购物需求,成为推动旅游经济的重要力量。因此,文章深入分析游客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满意度,加强产品的创新应用,对于弘扬贵州民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入探究游客对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需求偏好,采用KANO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显示:材质、工艺精湛、包装精美、产品创意、具有纪念意义、耐用性高、安全性高7个因素属于期望属性;色彩搭配合理、性价比优异、环保性高3个因素属于魅力属性;图案独特、融入现代元素、有系列产品、批量生产、历史文化深厚、具有教育意义、富有情感价值、地域特征明显8个因素属于无差异属性;便于随身携带的小商品、可定制、景区设有手工体验区、实用性强、趣味性强5个因素属于必备属性。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和各属性的功能优先级排序,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增强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各学者应进一步综合考量人文、地域、性别等因素,加强综合分析,为贵州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的消费者需求提供全面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李泽,谢旺,陈亮,等.基于KANO模型的湘绣产品需求研究[J].丝绸,2024,61(4):27-33.
安妮,张瑞萍.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J].丝绸,2016,53(2):79-85.
曾祥慧.文化视域下的苗族姊妹节服饰[J].贵州社会科学,2014(8):157-161.
闫龙华,林丽,肖华亮,等.基于心理与生理测量的苗族服饰纹样美感研究[J].图学学报,2017,38(5):683-688.
周梦.贵州苗族女性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研究[J].纺织导报,2017(7):103-105.
龙寸英,李德宽.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 以黔东南服饰文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5):99-103.
侯有德,蒋欢宜.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视野下“百苗图”中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研究[J].民族论坛,2023(3):33-44.
KANO N,SERAKU N,TAKAHASHI F,et al.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1984,14( 2) : 147-156.
乔娟娟.基于改进Kano模型的直播购物平台服务优化研究[J].中国商论,2022(1):143-145.
黎荔.消费者价值感知维度下的文创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23(15):87-90.
沈霞.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商论,2022(21):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