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024-10-31 00:00:00李储龙肖潇
传播与版权 2024年20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发现,中国网络微短剧受到国际观众的关注和认可,但也存在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及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问题。同时,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还具有提升国际形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产业升级等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策略与建议,即内容创新与品质提升的双重探索,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推动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全球化传播。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网络微短剧;国际传播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网络视听已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2020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将“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表明微短剧成为第四种官方认可的网络影视作品形态[1]。由此一来,网络微短剧作为文化的载体,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

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共上线微短剧超过1400部,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超过50%,每个月还有近300部微短剧提交备案。中国网络微短剧正逐渐崭露头角,在国际传播中展现一定的潜力和发展趋势,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一)受到国际观众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网络微短剧通过YouTube、TikTok等视频平台被国际观众广泛接触,一些优秀作品在海外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度和口碑效应。这些网络微短剧往往通过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观众,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自制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可谓网络微短剧的典范,2023年,该剧一经上线便引发现象级观剧热潮,更是连续两天登上多平台热搜,英国广播公司2023年9月6日发表的题为《大英博物馆:中国热播视频推高归还中国文物呼声》的文章指出,在上个月有报道称2000件藏品“丢失、被盗或被损坏”后,这家世界著名博物馆一直在承受压力,这则丑闻也促使中国和其他国家要求该馆归还文物。

(二)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由于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部分内容可能难以被国外观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如何在国际传播中突破语言和文化障碍,提升作品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中国网络微短剧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北京八月映像影视有限公司和抖音联合出品制作的文化传承题材网络微短剧《我是名角儿》采用“京剧+流行音乐”的混搭模式,将京剧经典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使广大观众能够感受老北京胡同文化、北京特色美食与京剧艺术的经久魅力。但也正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该剧迟迟未在海外出圈。

(三)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问题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网络微短剧在版权保护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其版权易遭受盗版与侵权行为的侵害,这不仅削弱了我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市场中的合法地位,也对其长远发展与可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网络微短剧的内容审查和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防一些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的传播影响我国的国际传播形象。2023年5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网上播出的国产电视剧片,应当持有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电视剧发行许可证[2],这标志着网络微短剧行业进入了精品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一)提升国际形象

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网络微短剧,国际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和发展成就,增进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网络微短剧的传播也在国际社会中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平台上的国际传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网络微短剧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如TikTok、YouTube、Facebook等,迅速被传播到全球各地,其观众群体跨越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渠道。例如,由苏州广电传媒集团(总台)出品,并与芒果TV联合摄制的网络微剧《一梦枕星河》以颇具代表性的苏州非遗苏扇传承为主题,融入苏绣、宋锦、缂丝、评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苏州独特魅力。

(二)促进文化交流

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发挥着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网络微短剧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国际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无论是古装剧、现代都市剧,还是历史剧、现实题材剧,这些作品都融入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例如,2020年,天津长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新版《小娘惹》一经播出,收视热度双爆棚,并掀起了一股“娘惹文化”热潮。而网络微短剧《天涯小娘惹》于2023年10月12日在新加坡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将于中国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平台播出。该剧在新加坡取景拍摄,旨在讲述充满娘惹色彩的奇幻故事,带领观众领略娘惹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细腻描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异国他乡的传扬与延续,可谓诚意满满。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多项规范管理举措,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引导网络微短剧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专业化、精品化发展道路,鼓励“网络微短剧+文旅”融合,推动网络微短剧题材创新。

(三)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具有推动中国影视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随着全球网络视听平台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网络微短剧国际传播渠道得到拓展,这为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取得的显著成绩促使中国影视产业加大对高质量内容的生产和投入。目前,中文在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Reelshort和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ramabox在中国的网络微短剧海外应用市场中名列前两位[3]。随着国际观众对中国网络微短剧的认可和喜爱度不断提升,中国影视制作公司应更加注重优化作品内容质量,提升剧本创作、导演技术、视效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水平,进而推动中国影视产业向更高端、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不仅在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更在于推动中国影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相信中国网络微短剧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全球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策略与建议

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是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然而,部分经济与技术领先的国家利用其优势地位,对信息流通设置了界限,影响了其他国家信息获取的自由性。如何冲破“文化折扣”困境,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力,为国际观众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国画卷成为我国网络微短剧国际传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一)内容创新与品质提升的双重探索

中国网络微短剧要想成功“走出去”,首要任务是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内容生态。这不仅是对本土文化的简单输出,而是深植于不同文化土壤中的一次精心再构与创造性融合[4]。影视制作公司需要先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再进行精准的本土化改编,这样既能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能巧妙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从而减少文化隔阂,规避文化误读的风险。

在追求内容本土化的同时,中国网络微短剧还需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国际观众的审美需求。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网络微短剧要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而是要在坚守底线与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化、国际化的元素。影视制作公司需要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和技术手段来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发展成就,使网络微短剧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具备国际化竞争力。例如,北京长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抖音联合出品的网络微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融合了历史和现代元素,通过将古代人物置于现代环境中的剧情展现了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叙事手法。

(二)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

第一,技术引领创新,塑造竞争优势。为了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中国网络微短剧必须不断追求技术上的突破与超越。首先,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影视制作公司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特别是在特效制作、后期剪辑、视觉效果等核心领域,要积极引进并融合国际先进技术,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相关部门还应组织技术交流会议,促进行业内外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猛发展,其重塑影视行业的潜力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敏锐捕捉这一机遇,积极探索AIGC技术在剧本开发、虚拟现实与真人实拍融合等方面的应用,以解决网络微短剧创作难题、缩短制作周期以及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为网络微短剧的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网络微短剧“出海”。

第二,技术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影视制作作为高度依赖团队协作的行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因此,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是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影视制作公司应加大对影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创作能力,确保团队在内容创作、技术实现等方面均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影视制作公司应构建开放、包容的团队文化,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为网络微短剧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AIGC等数字技术赋能网络微短剧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影视制作公司需要保持审慎态度,AIGC技术虽然能带来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但不应成为取代人类创意与情感的工具,网络微短剧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应充分认识技术本身可能存在的价值偏向问题,以确保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三)推动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全球化传播

第一,精准定位,紧跟国际市场脉搏。影视制作公司应深化对国际市场的理解与洞察,通过详尽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偏好与需求,进而发挥网络微短剧制作灵活、周期短的优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创作一批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引起国际共鸣的优质内容。第二,创新盈利模式,拓宽商业变现渠道。面对海外市场相对单一的盈利模式,影视制作公司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的商业变现途径,除了传统的单集付费、会员年费、广告分账,还可以尝试版权预售、品牌植入、衍生品开发等多种方式,为网络微短剧项目注入更多资金活力。同时,影视制作公司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版权证券化、众筹等新型融资模式,为网络微短剧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第三,增强宣传推广,提升国际知名度。宣传推广是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国际知名度的关键一环。影视制作公司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电影节(展)、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等高端资源,展示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创意与实力,吸引国际业界的关注与认可,同时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上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创意营销、口碑传播等方式,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在海外观众中的认知度和好感度。第四,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发行网络。为了更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影视制作公司需要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发行公司、影视平台等机构的合作机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推广中国网络微短剧。此外,影视制作公司还可以探索联合制作、版权互换等合作模式,促进中外影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全球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影视制作公司通过创新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形式,能够展现中国文化特色;通过不断提升制作水平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关注;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能够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基于此,中国网络微短剧将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中国影视产业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和更大的话语权,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中国网络微短剧在网络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产业升级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影视制作公司需要加强形式创新、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以提升中国网络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深化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可持续发展理念、全球发展倡议等中国智慧与方案的认知与认同,网络微短剧亟须走精品化发展之路,这需要影视制作公司和影视行业从业者不断地做出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专业媒体机构入场 探索微短剧精品化发展新路径[EB/OL].(2023-12-25)[2024-08-30].http://www. xinhuanet.com/tech/20231225/3efe1db525e749a8bd0ecf6ebeadfca8/c.html.

[2]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EB/OL].(2022-04-29) [2024-08-3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2-12/28/content_5733912.htm.

[3]苗春.精品微短剧助力文化“走出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1-26(007).

[4]何天平,李杭.微短剧“出海”的产业化潜力及发展路径构想[J].青年记者,2024(06):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