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最早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除了能让学生领略到人体结构的精妙外,同时蕴含无限的哲理和人文精神。课题组坚持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探索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思政改革并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反思认为,民办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重不断提高教师育人育德的能力、需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需要以学情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注重合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民办医学高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9.075
0引言
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育人教育的主旋律,医学类高校的思政建设关乎着医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1民办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国高校在校生的四分之一,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再加上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各种文化和思潮的影响,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功利化和迷茫化。如果在该阶段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影响,甚至迷失自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把思政教育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要求办好思政教育,在这方面没有例外。”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思政建设还相对薄弱,存在着思政教育内容滞后、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教师的育德能力不足、全员育人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足。因此,民办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更为迫切。
2学校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思政的构建
作为民办医学高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自2019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比如课程思政拉力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师,我们也进行了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探索,起初会将“思政元素”碎片化地植入教学中,而后经过学习探索和交流认识到课程思政并非简单地列举几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话语和知识点,或生拉硬扯、生搬硬套地泛泛而谈,需要从课程内容中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目的。鉴于此,课题组坚持立足于学校实际,探索了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付诸实践。
2.1课程思政改革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
学校为民办应用型本科学校,学校的大学生既有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又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为:
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与公办院校学生相比具有自卑心理,思想压力比较大,渴望被肯定。
民办高校学生在自理和自律能力普遍较弱,表现在道理都懂,但在行动上脱节。比如他们明白需要认真学习专业相关知识,但控制不住睡懒觉、打游戏、旷课等。
理想信念缺失,追求趋于物质化和实用性,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2.2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定位及思政元素挖掘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讲述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和胚胎发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能让学生领略到人体结构的精妙同时也蕴含无限哲理和人文精神。在开展课程思政实践之前,任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思政教学设计时充分体现“隐性”特点,使课程思政既要融入专业知识,做到既传授了专业知识,又进行了德育教育。挖掘思政元素主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培养科学奋斗精神、增强人文素养等方面下功夫。
课题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分享思政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育德能力,深入挖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选用思政元素素材。鉴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较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取能提升学校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的案例,从而进行入脑入心的育人培养。
2.3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组织与实施
对确定好的思政元素组织文本材料的编写,并进行相应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以第7章神经组织(学校优秀学子火车救人案例)为例,文本资料及教学设计如下。
2.3.1文本资料
同学们,在乘坐火车时,如果你遇到了癫痫发作者突然晕厥,作为医学生你会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你们的学长任超同学他是怎么做的:
2019年6月19日,任超(学校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乘坐从呼和浩特开往上海的Z267次列车返校参加毕业考试。途中一位乘客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列车长见此情景,立即大声询问有无医务人员可以帮忙。当任超同学发现没有医务人员在场时,他打消了自己作为实习生的顾虑,挺身而出利用所学知识对该乘客进行了紧急救治处理。列车到达石家庄火车站北站后,任超和列车工作人员一起把发病乘客送到了在站台等候的120救护车。
2.3.2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下
对组织编辑好的文本资料进行思政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该资料中与所授知识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值得学习的精神和品质,并思考改进方面。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参与和完成情况给予考核,计入课程成绩,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具体设计如下:
课前(通过线上完成):在超星学习平台将思政案例文本资料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案例事件始末。提出与该章知识相关的思考题,什么是癫痫?该病与我们学习的神经组织有什么联系?提倡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根据学生参与和完成情况,给予考核打分,计入课程成绩。
课中(通过线下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及课前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该思政案例中任超同学的救人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学习任超同学的哪些行为和精神,讨论其行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同时多环节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点名时,告知学生有事要及时请假,不要随意迟到和旷课,引导学生增强时间观念;发现有同学不认真听课时,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开展小组讨论时,引导组内同学通过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
课后(通过线下完成):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形成文本材料上交,简单介绍癫痫疾病,如果作为医学生你在公共场所遇到癫痫病人发作,在无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伤患,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课后作业完成环节教育学生不要抄袭作业,融入诚信教育,根据课后拓展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计入课程成绩。
2.3.3课程思政评价与考核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不是老师说了算,亦不好直观评价。寻求比较客观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方法格外重要。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中引入“评价—反思—改进”路线,不断提高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路线构建既包括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又包括教师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评价了解他们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满意度、价值引领感悟及认同度等;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化效果等。课程思政的效果具有隐性特点,可以考虑建立较长期跟踪评价。评价完成后根据评价结果再对本轮课程思政进行反思和改进,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善。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线上学习情况、线上线下考勤情况、线下小组讨论活跃情况、思政元素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思政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分。
3反思
(1)民办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需要注重不断提高教师育人育德的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提出一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提出要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教育艺术,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每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政要素,要达到好的思政教育效果,作为任课教师既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又要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切忌在开展课程思政时生搬硬套,需要在思政教学时让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些都需要专业课教师有较高的育人育德能力,而在民办高校存在教师相对年轻、育人育德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提升育人育德能力。比如目前线上资源丰富,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思政的认知和参与的主动性;另外可以考虑组建课程思政团队,通过团队力量弥补个人育人育德能力的不足。还可以邀请校内思政课程专业教师加入,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指导等。
(2)民办院校作为我国教育力量的有效补充,在开展课程思政时不能完全照搬公办院校的模式和案例,需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民办医学高校既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成果,充分了解和学习目前我国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又要立足于学校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民办医学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既考虑培养合格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仁心仁术的医药学人才的核心目标,又要充分考虑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3)民办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时要充分研究和分析学校学生学情,以学情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普遍比公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要低,从育人角度考虑,民办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比公办高校更为迫切。另外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在进行思政案例选取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考虑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兴趣特点,分析他们思想困惑、理论期待、关注等,有针对性地选取思政教育素材。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诉求,了解他们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期望,了解他们的思想之困,将这些运用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让他们愿意听,听进去,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传统人文素养,使他们能主动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就容易脱离学生,出现教师讲思政案例感动自己,学生却无动于衷的现象。
(4)民办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时要注重合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多学者认为,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引领塑造不是一时、也不是一门课就能取得的效果,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也很难区分到底是哪门课程或者哪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比较难准确把握与评价。课程思政具有“隐性”特点、强调内化效果,更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会了什么,是否能用得上,能否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等。寻求一条客观评价考核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方法显得格外重要且困难。尽管如此,思政教育结果的评价依然很有必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客观的评价是开展思政教学的指挥棒,必须创新设计,学校、专业、课程需要建立既存在一定差异化又有一套标准的评价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Z].20181018.
[2]朱丽丽,杨振兴,曹静,等.“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云南化工,2019,46(3):194196.
[3]高德毅,宗爱东.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王珲.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实现路径[J].林区教学,2021,(11):2124.
[5]郎扬,郎涛,左相林,等.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1):212214.
[6]刘春蕾.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特点及班集体建设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144+148.
[7]梅瑞斌,包立,王晓强,等.“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与价值典范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8489.
[8]朱宝安,马永超,赵丽芳,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4):2324.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5546373.htm.2020.
[10]于腾云.“学生评价”与“评价学生”: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化,2020,7(25):4245.
[11]宋素娟.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评价文献述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