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构建

2024-10-31 00:00:00吴远青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9期

摘要: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素养成为教师必备素养之一。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结合以往研究并在相关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该框架的建立旨在为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和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9.042

0引言

当今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备受关注的ChatGPT等技术改变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在教育领域,慕课、微课、在线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已逐渐改变着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手段。因此,在教育领域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发展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而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设是夯实教育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教育部也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教师数字素养》(2022)等标准。这些政策和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标准提出了要求和指南。目前,学术界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以高等教育阶段为主,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略LoykcYmnpcPR8tqtcTAQhw==显不足。本研究以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为研究重点,结合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独特性,在分析相关政策、标准及教师信息素养研究和充分调研基础上,构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本文首先分析了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然后重点介绍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的内容。

1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推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时代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样的教学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才能够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充分获取、管理、分析、整合、评价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言教学的能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第六部分“课程实施”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要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要将‘互联网+’融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推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只有充分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提高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

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从时代特征看,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这就要求人们要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的泛在学习环境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英语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够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以实现“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同样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中也要求推进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该标准提出“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由于经济欠发达,在教育资源和环境方面都处于劣势,这对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尤为不利。提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有助于缩小农村英语教学和城市英语教学的差距,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研究综述

一般认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他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而教师信息素养,简而言之,是在公民基本信息素养基础上,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的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

国外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有对教师信息素养重要性、内涵、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等。Smith和Karl发表了题为《哲学的转变:教授教师如何教授信息素养》,强烈主张教师要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以便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Hammons通过对教师发展文献的研究证明以教师为中心的信息素养模式有助于信息素养和课程的融合。

国内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研究主要是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构成要素、现状和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将教师信息素养分为4个维度:教师信息意识、教师信息知识、教师信息能力和教师信息道德。现状和提升策略方面主要是研究者进行理论探讨或结合调查的分析数据提出一些旨在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等。

目前对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讨论主要是一些理论思辨性的讨论,如对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分析、构成要素探讨、策略提升等。也有一些基于调查研究,在分析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提升策略。从研究对象上来说,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与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师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讨论较少,只有解慧琴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意识、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强信息化培训和提供制度保障4个方面提升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

3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构建

教师信息素养具有有别于公民信息素养的职业特殊性,而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即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的融合问题。2005年,Koehler&Mishra提出了TPCK框架(后更名为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教师知识结构进一步强调了如何把技术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因此,本研究所涉及的英语教师信息素养通过参考TPACK框架,更加强调英语教学的学科独特性和技术和教学的融合。

基于对国内外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本项目组在厘清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构成、相关框架和标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等国外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和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等文件,通过结合TPACK框架的角度,深入思考技术与具体的英语教学融合问题,项目组构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为保证框架体系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项目组于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开展了广泛的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形式包括研讨、座谈、实地考察和课堂观察等。征求意见的对象涉及相关研究领域高校专家、省市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负责人与培训技术人员、中小学校长或学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和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等。经过对收到意见的梳理,对初步设立框架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框架包括4个一级维度和12二级维度。具体见下图。每个维度又包含具体的标准。

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4个维度为英语教师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正如多数研究者所阐述的那样,这四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是保障。这四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完善的教师信息素养。每一个一级维度对应相应的二级维度。当然,在12个二级维度中既有和其他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相同的地方,也有和英语学科教学与研究密切相关的考量标准,从而致力于在提升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时的适切性和针对性。下面就具体的二级维度进行说明。

英语教师信息意识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信息技术重要性意识、学习和应用意识以及信息安全意识。信息技术重要性意识是指英语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英语教学、自身专业发展乃至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和应用意识是指教师具有时刻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积极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强烈愿望和兴趣。信息安全意识是指英语教师能够具有注重信息保护、合理合法获取和使用信息,做好病毒预防与数据备份,分辨真假信息的意识。

英语教师信息知识包括通用信息技术知识、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知识两个指标。其中通用信息技术知识是一般公民都具有的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比如掌握电脑、智能手机、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知识是指与英语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其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知识,比如掌握学科软件(ABCReading、小学英语等)的安装和使用知识;了解国内外英语教学网站(如英语教师网、WatchKnowLearn、TED-ED、英语教育视频库等)和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了解如何获取教学素材、加工和制作教学资源;了解不同种类的教学技术(UMU、学习通、腾讯会议和希沃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了解如何根据英语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了解语料库、SPSS、中国知网等学科科研工具与数据库,并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进行教学研究。

英语教师信息能力包括英语教学信息获取与利用、英语教学优化与创新、学生学习评价、沟通和合作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5个二级指标。英语教学信息获取与利用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等英语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具体pCSV/Mw7j+0WLZpw4wT6o1xtsgcAuQsTxDbymrvxUO4=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如思维导图、图片处理工具、音视频剪辑工具等)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加工或者制作的能力。英语教学优化与创新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促进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教学效果的能力,具体指在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课后辅导、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活动的能力。学生学习评价是指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行为过程记录,开展过程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数据与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时调整教学的能力。沟通和合作是指教师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辅导,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同行、家长和教育专家等进行交流、合作和分享的能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英语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自身英语学科知识和能力、英语教学能力,并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提高自主研修能力的能力。

英语教师信息伦理包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道德、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两个维度。目前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但也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自控、自律和自辨的能力,自觉抵制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具有合乎法规和伦理的信息伦理素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道德是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有害信息并教育学生辨认和抵制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指抵制盗版信息,在引用他人文献、作品时均进行标注,并能够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观念。

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的构建将为项目组接下来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为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和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框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刘向永.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20190321)[202306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4/t20190402_376493.html.

[4]吴砥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5]SmithRisL.,KarlE.Philosophicalshift:Teachthefacultytoteachinformationliteracy[A].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20060929.

[6]Hammons,J.Thefacultyfocusedmodelofinformationliteracy:Insightsfromthefacultydevelopmentliterature[J].JournalofInformationLiteracy,2022,16(2):22–40.

[7]肖红72GmZt5RX4Ruyy/iVQnHYw==艳,张小莉.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3,(05):4042.

[8]荣曼生.教师信息素养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9]蔡其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6,(07):7982.

[10]王轶,石纬林,崔艳辉,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62(03):109114.

[11]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与核心内涵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22,208(06):3138+106.

[12]王安琪,汤金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迭代提升的困局及破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6):4851.

[13]苏红,王银泉.数字人文时代高校智慧型外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204(02):5563+121.

[14]解慧琴.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教学与管理,2017,718(3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