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安全保障

2024-10-31 00:00:00高丽珠
兰台内外 2024年29期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安全保障问题。首先,从数字资源的定义、分类以及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其次,对数字资源可能面临的物理、技术、管理安全威胁及法律与合规风险展开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安全威胁,提出了包括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网络安全防御、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审计与监控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最后,从制定安全管理政策、组织机构与职责分配等管理层面对安全保障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档案数字资源;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时代,档案数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产,对于保存历史、服务社会和推动科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大量传统档案被转化为数字形式,不仅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还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共享与交换。然而,数字化进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安全问题。数字资源的易复制性、易传输性和存储介质的脆弱性等特点使得其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来源于物理环境、技术缺陷、管理失误甚至法律合规的风险。因此,如何在确保便捷利用的同时,保护数字资源的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框架

1.数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数字资源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存储和利用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以被分为五大类:一是文本资源。这类资源包括了各种数字化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及学术报告和论文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学术研究资料;二是图像资源。涉及照片、图画、地图和设计图等,这些资源在艺术、设计和地理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三是音频资源。包括数字化的音乐作品、语音记录、广播节目和专题讲座等,为用户提供了听觉上的享受和信息获取的途径;四是视频资源。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动画片和教学视频等,这些内容不仅用于娱乐,还被广泛用于教育和培训;五是数据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是由各类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组成,对于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价值。

2.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数字资源建设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一个综合的理论基础。首先,信息科学理论探讨了信息的生成、传输、处理、存储和利用等环节的基本原理,为数字资源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计算机科学理论涉及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这些技术的进步为数字资源的有效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再次,通信科学理论专注于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机制,确保数字资源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在网络中流通。最后,图书馆学和信息学理论提供了关于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和检索的专业知识,对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和有效检索至关重要。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数字资源建设的坚固基础,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确保了数字资源能够高效服务于社会和用户。

3.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数字资源时,确保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几个基本原则。首先,保密性原则。其核心在于防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或使用数字资源,以维护资源拥有者的利益和隐私;其次,完整性原则。要求在数字资源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必须保证资源不被非法篡改或损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再次,可用性原则。需要确保合法用户在需要时能够顺畅地访问和使用数字资源,保障资源的可访问性对于满足用户需求至关重要;最后,可追溯性原则。涉及记录和跟踪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在出现安全问题时追踪到问题的根源,及时追责和采取纠正措施。

二、数字资源的安全威胁分析

1.物理安全威胁

物理安全威胁是数字资源安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涉及对硬件设施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及未授权的实体访问。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和地震能够造成严重的设备设施损坏和数据丢失。此外,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盗窃行为可能导致敏感信息被泄露,故意破坏则可能带来服务的中断,而设备设施的故障或设计缺陷同样可能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为预防这些风险,必须采取包括建筑防护措施、技术防护系统以及日常管理措施。通过层层防护,才能确保数字资源的物理安全。

2.技术安全威胁

技术安全威胁是数字资源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类威胁利用电子手段攻击信息系统,旨在破坏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恶意软件如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可以感染系统,造成数据被泄露或损坏;黑客攻击可能通过漏洞侵入系统,获取未授权的访问权限;拒绝服务攻击能够使服务不可用,影响用户的正常访问;而网络钓鱼和社会工程学攻击则利用人的心理漏洞诱导用户泄露敏感信息。为了防范这些威胁,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如部署防火墙阻止未授权访问,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测和报告可疑活动,实施数据加密以保护信息传输的安全,定期更新安全补丁来修补已知漏洞,并通过培训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识别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3.管理安全威胁

管理安全威胁是组织内部管理层面的重要一环,要求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保护数字资源的流程和政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组织常常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例如,访问控制策略设计不够周全,可能导致未经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敏感数据,造成信息被泄露或其他形式的安全事件。此外,若组织在密码管理方面采取宽松的策略,则账户可能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威胁整个网络的安全。员工是组织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安全培训,可能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安全事件的反应速度也至关重要,如果响应迟缓,就可能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增加损失。

4.法律与合规风险

法律与合规风险是组织在处理数字资源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不断推出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数字资源的使用和保护。这些法律和规定旨在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确保数字资源的合法、安全和道德使用。然而,对于组织来说,遵守所有相关法律和规定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挑战。若组织未能跟上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在日常运营中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经济处罚或声誉损失等严重后果。

三、安全保障的技术措施

1.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确保数字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利用复杂的数学算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不易理解的密文,只有使用正确的密钥解密才能恢复成可读格式。对称加密技术如AES(高级加密标准),以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适合于大量数据的加解密处理。非对称加密技术,如RSA,使用一对公私钥操作,公钥用于加密而私钥用于解密,这种技术常用于安全的数据传输。哈希函数,如SHA-256,虽然不能用来解密,但可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这些方法共同构成了数据保护的基础,防止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被未授权访问或泄露信息。

2.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是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字资源的重要安全措施。这些机制通常包括身份验证过程,以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以及确定用户的权限级别、账户管理,记录和监控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情况。物理访问控制涉及限制数据中心或其他关键设施的实体入口。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则是根据用户的角色或职责分配权限。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则更为灵活,它根据用户、资源和其他环境属性来制定访问策略。通过这些方法,组织能够有效控制谁可以访问什么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严格的安全策略。

3.网络安全防御

网络安全防御是维护数字资源安全的关键,它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措施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被泄露。其中,最基本的是防火墙,作为网络门户,监控并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的威胁。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则进一步监控网络活动,识别可疑行为,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阻止攻击。除此之外,端点保护策略,如防病毒软件和反恶意软件工具也至关重要,其在设备级别上提供保护,防止恶意软件感染和数据被泄露。综合这些多层次的安全措施可以大幅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保障数字资源完整性和可靠性。

4.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是任何健全的信息安全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在面对硬件故障、软件崩溃、人为错误或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数据丢失时,组织能够迅速且有效恢复其关键数据和系统。通过将数据定期备份到辅助存储设备,如本地硬盘、磁带驱动器或云服务,组织可以在原始数据不可用时从备份中恢复数据。制定明确的恢复时间目标和数据恢复点目标是设计备份策略的关键,定义了业务可以容忍的最长停机时间和可以接受的数据丢失范围。一个完善的备份和恢复计划不仅能够保障数据的持久性,还有助于维护组织的运营和声誉。

5.安全审计与监控

安全审计与监控是确保数字资源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持续地监测和评估来保护组织免受潜在的安全威胁。此过程包括实时收集和分析系统日志、用户活动记录以及网络流量数据,以便迅速发现不寻常的行为或可能的安全漏洞。使用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筛选和关联分析大量数据,从而缩短对威胁的检测时间并快速响应。定期执行的安全审计则有助于确定安全控制的有效性,识别弱点,并推动必要的改进措施,增强了其防御能力,并确保了数字资源的安全。

四、管理层面的安全保障策略

1.制定安全管理政策

制定安全管理政策是确保组织在处理数字资源时能够遵循统一的安全标准,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如何安全处理和保护数据的明确指导,还帮助其在面对各种安全威胁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安全管理政策通常包括数据加密、备份、防病毒保护、物理访问控制等关键方面的规定以及对违反安全规定后果的说明。为了保持政策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必须定期审查和更新政策,以确保其与当前技术发展和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保持同步。通过这种方式,组织可以构建一个坚实的安全管理框架,以保护其资产免受损害。

2.组织机构与职责分配

在安全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清晰和职责的明确分配至关重要。组织应设立专责的安全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及监督安全策略的执行。该团队通常包括CISO(首席信息安全官)、安全分析师、合规经理等关键角色,负责设定安全标准、监控安全性能并处理安全事件。同时,组织内每个员工也应了解自己在保护数字资源方面的责任,确保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安全政策和程序。通过建立这样的责任体系,可以确保在出现安全威胁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最小化潜在的损害,并确保持续的业务运作。此外,定期的沟通和培训也是保证每个人了解并履行其安全职责的重要手段。

3.人员安全意识与培训

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防范安全威胁至关重要,因此,组织必须积极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这种培训应该定期开展,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了解最新的安全风险、最佳实践和公司的安全策略。通过培训,员工将学会如何识别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如钓鱼邮件、恶意软件感染以及其他社会工程学技能。此外,培训内容还应涵盖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如怎样安全地使用和存储敏感信息以及在丢失或盗用设备时的应对措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坚实的防线,减少由于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漏洞,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潜在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4.应急预案与事故响应

在安全管理中,应该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建立有效的事故响应机制。这些预案应详细描述在不同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具体应对步骤,包括立即采取的措施、通知流程、数据备份和恢复程序以及事后分析方法。确保所有关键人员都熟悉这些流程,并通过定期的模拟演练来测试和提高整个组织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真实的安全威胁出现时能够迅速、冷静且有效响应,从而减少数据损失、缩短停机时间,并尽可能降低对业务运营的影响。此外,有效的事故响应还有助于及时识别并解决安全漏洞,防止未来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5.持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和威胁,组织必须实施持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程序,涉及定期监测和评估现有安全措施的效力,利用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和风险评估等方法来识别新的脆弱点。通过这些评估,组织可以了解其安全状态的实时状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和更新安全策略。此外,持续的风险评估还包括监控行业安全趋势,了解最新的攻击手段和防御技术,确保安全策略与全球最佳实践保持一致。通过这一过程,组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防范潜在威胁,并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得到持续保护。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中,安全保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加密与防护,还是管理层面的政策制定与执行,都是维护数字资源安全的关键要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威胁的日益复杂化,相关部门必须保持警觉,不断完善和更新安全措施,以适应新的安全挑战。同时,跨领域的合作、共享最佳实践和经验,也将对提升整个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安全性产生积极影响。最终,建立一个既灵活又坚固的安全体系,确保档案数字资源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宇叶.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档案数字资源保存战略及启示[J].中国档案,2024(01):70-72.

[2]刘 红.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3(04):267-269.

[3]李贞贞,邓露露.云环境下档案数字资源信息安全保障社会化协同推进研究[J].北京档案,2023(08):7-11.

[4]宋明明.关于档案数字资源长久保存和备份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23(03):163-165.

[5]胡柳莹.档案数字资源长久保存和备份技术的思考与探索[J].兰台内外,2023(01):16-19.

作者简介:高丽珠(1977—),女,汉族,广东电白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