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极为短暂却又极为重要的。短暂而美好的童年,是孩子成长、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而在每个儿童的世界里,有为他们保驾护航的家长,有为他们开启心智的学校,有与他们相伴相知的伙伴,还有他们可以如痴如醉地阅读,从中增长知识、获取见识的书籍。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孩子而言,书籍是他们成长的基石,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建立正确的意识。
放眼儿童图书,种类琳琅满目。在浩瀚无垠的儿童图书世界里,有儿歌、童诗、童话、寓言、小说、散文等,包含了历史、文学、科技、哲学、经济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在类型上和样式上,儿童图书更是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类别,丰富了儿童阅读的视觉感受,提升了儿童的阅读体验。儿童阅读走向多样化。而儿童图书出版的繁荣,也影响了孩子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儿童图书更具选择性。
新时代,儿童图书的出版呈现出了新的风貌,图书种类不断更新,种类琳琅满目。儿童图书市场可以分为原创儿童图书和版权引进儿童图书两大类,且版权引进儿童图书在儿童图书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受到了众多出版主体的青睐。版权引进儿童图书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回馈。但是,版权引进儿童图书对儿童图书出版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比如对儿童图书的创新造成了阻碍。鉴于传统文化在儿童综合素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儿童图书的原创自信,就必须不断提升儿童图书中传统文化的占比,促进儿童图书的创新。基于此,本文浅谈中外儿童图书出版的文化传播影响及创新。
1 外国儿童图书的特点
在儿童图书市场上,版权引进儿童图书品类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深受中国少年儿童的喜爱,也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肯定。从总体上来看,外国儿童图书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首先,品类丰富,不仅吸引着出版主体,而且受到了儿童阅读主体的喜爱。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的儿童图书在内容上具有趣味性和丰富性,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在阅读时具有游戏性,如现在中国市场上流行的翻翻书、洞洞书等,开始都是由国外引进而来。这些图书,儿童的参与度高,阅读持续时间长,可以极大地提高儿童的阅读效率。
其次,注重挖掘新的领域以补充儿童阅读的广度。儿童具有广阔的好奇心,对自然万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求知精神。外国的儿童图书注重发现新的领域,将儿童没有接触的世界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大到宇宙边界,小到尘土细菌,都可以成为儿童图书的内容。
再次,重体验而少说教。外国儿童图书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儿童的体验感,尤其在儿童故事、小说、童话等体裁中,希望儿童能设身处地地体验故事,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人生哲理。这可能是西方儿童文学一直以来的传统,如在格林兄弟、安徒生等童话中,往往只道明故事的结局,并没有进行深刻的说理,也未明确引导儿童应该怎么做,道理都需要儿童自己领悟。如丑小鸭坚持自我,变成了自信的白天鹅;因为善良,小美人鱼在化成泡沫之后,仍然得到了救赎,有机会获得不死的灵魂。体验式的故事能够唤起儿童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愿意了解故事,主动续写故事,唤起他们的情感记忆,进而提高他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关注度,增强文化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2 国外儿童图书的引进对市场的吸引力和不利影响
国外儿童图书所具有的优势受到了中国出版主体的青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节省出版成本。众所周知,中国每年有几十万种新书上市。抢占市场、缩短时间、节约成本是图书能够尽快获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市场中,人力、物力、时间的高成本,可以用迅速成稿、面向读者的引进儿童图书加以填补,这使得版权引进儿童图书更受生产主体的欢迎。相对来说,原创儿童图书从选题立意到产品出版再到投入市场,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产品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利润产出上并不占优势,许多出版主体不愿意选择花费较长出版时间的产品。所以,引进儿童图书不管在时间、成本上,还是在儿童的阅读兴趣上,都是儿童图书出版的优势选择。
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凡事皆有两面性。版权引进的天然优势虽然获得出版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喜爱,但又不可避免地给本土原创图书带来冲击。
首先,版权引进儿童图书使原创儿童图书的面世更加困难。出版主体的选择倾向会使版权引进图书强势发展,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国内原创图书的市场份额会被挤压,越来越小。原创儿童图书往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对于创作者而言,其辛劳的工作如果得不到市场的回馈和切实的回报,创作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市场也会缺乏对原创儿童图书创作者的培养。
其次,传统文化在儿童阅读中慢慢被边缘化,甚至被替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文化积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儿童图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远古的神话传说、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话本、现当代文学等题材,以及文学、艺术、科技、哲学等领域,都是原创儿童图书创作的取材来源。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在版权引进儿童图书的优势传播下,儿童更加倾向于国外儿童图书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形式、内容,而传统文化在对比中不仅占不到上风,反而处于弱势。
最后,对于儿童图书编辑的培养而言,版权引进儿童图书不利于其专业素养的提高。从总体上来看,儿童图书编辑不仅需要具备审核、编辑和加工的能力,以更好地确保稿件的内容、学术观点和价值观的正确性,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许多编辑都主导或者参与过图书的策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将作者、渠道和市场紧密联合,寻找到适合市场需求的选题,在文化传播中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尤其是在图书的内容、结构、传播形式、渠道等方面,他们发挥着重要的选择、优化等作用。而如果图书编辑仅仅只负责引进儿童图书的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选题方向的视野空间,长久下来,在选题策划方面会产生依赖性。
面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何将其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需要儿童图书编辑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在图书呈现的形式上,也是需要儿童图书编辑主动参与其中的一个过程。就像一千个人对哈姆雷特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一样,对于同一种内容,每个人想要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引进出版图书是成熟的作品,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同,翻译成中文后,除了文字上的语种不同外,多沿用了原来的版式。而且,许多引进的图书,版权方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必须采用原版的版式和封面,这都为儿童图书编辑省下了大量的排版、设计的时间。但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地区读者对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儿童图书编辑而言,想要使图书的内容达到儿童的最佳的阅读效果,形式的呈现也非常重要。儿童图书编辑必须在原创图书策划编辑实践中加以锻炼和提升[1]。
3 新时代中国原创儿童图书的崛起
虽然存在国外儿童图书在中国儿童图书市场占比不断走高的趋势,中国儿童图书的出版与发展在新时代出现了新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儿童图书新时代。这一良好出版局面的促成离不开各方面对儿童阅读的重视。2023年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17周岁的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长。2022年,这一人群的图书阅读率为84.2%,比2021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比上年增加了0.21本。从政府层面来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基本完善覆盖了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显著提高了“书香校园”建设水平,让校内外阅读氛围更加浓厚。从社会层面来看,近几年儿童图书销量飞速增长,因儿童图书繁荣而衍生出的亲子阅读馆、阅读推广人、社区阅读角等与日俱增,这为青少年读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更加重视儿童阅读,希望孩子能够吸纳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关注新时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新发展。
从孩子的阶段性发展来看,儿童自我阅读、父母给孩子读故事、与孩子共同阅读,各种各样的阅读都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情感发展的提升。阅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阅读能力。阅读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让家长们每到各种促销时节,都会纷纷为孩子“囤”书,这反过来又促使儿童图书出版市场更加活跃。另外,众多儿童文学家、绘画工作者相继加入儿童图书的创作行列。新颖的创作描绘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中华灿烂的文化,迎合了家长、儿童的阅读兴趣。
4 推动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儿童图书创新
创新,对于出版主体而言,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创图书也是一个出版主体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扎根于传统MNmT36rditXmY5iCkEp42A==文化的儿童图书创新,只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市场的接受度也是很高的。那么,中国儿童图书如何在新时代进行创新呢?
4.1 与新时代接轨
对于图书来说,内容是灵魂,图书内容是对文化、对时代精神的阐释。在原创儿童图书中,内容的创新要在字里行间都与新时代接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个时代的文化沉淀。对现代孩子来说,传统文化和他们有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代隔阂。在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下,儿童图书的传统文化创新需要在时代转型中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发生联系,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因而,儿童图书的传统创新首先必须立足现实、紧扣时代,要与当前的文化需求相契合。需求是消费的基础,拥有时代性的儿童图书出版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牢固的文化基础[2]。
具体来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必然具备当代文学的独创形式,符合当代儿童的审美情趣,能够表现新时代的精神与气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在各个时代不相同,儿童文学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因此儿童文学的时代精神必然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儿童图书在特定的社会形势下,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积极表现新的素材和新的文化发展,充分体现时代性要素,成为能够彰显不同时代精神的新作品[3]。 即使是传统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走向会产生关联性。儿童图书的创作与出版要紧跟这种关联性。围绕走向何方、走向何处等问题,需要利用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进行指引。特别是对于儿童图书而言,传统文化的基因要以适应现代环境的文化常态为存续载体,使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并融会贯通。可以肯定的是,传统文化如果不能与现代融通,儿童读者就很难接受它。
4.2 创新方法,蓄势突破
中国已经加速迈入智能互联的新时代,第五代无线通讯技术(5G)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儿童图书的出版也应该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在内容与形式上与时俱进。
首先要适应载体的变化。以前,儿童读物的主要载体是纸张,儿童主要通过图书、报纸、杂志,阅读欣赏诗歌、散文和小说。现在,随着互联网、第五代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阅读流量转移到了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儿童不仅可以通过纸质形式获取资料,还可以通过听、看、画的电子方式学习知识。载体的改变势必影响儿童的阅读体验。为了适应新的需求,儿童图书的创新也要与更多样的新媒体载体进行结合,创造儿童阅读和听说读写的多重体验。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当代社会,媒介形式和技术呈现出不同,可以大力借助于技术的进步以创新儿童图书的阅读形式。“网络交互式阅读”在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趋势,这种阅读方式依赖新技术,带给读者生动的体验,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儿童在阅读时,可以参与文本的再创作,从而获得对于内容的深刻理解。儿童图书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会进一步推动儿童图书出版领域的数字应用。在未来,网络交互式阅读将成为儿童图书阅读的新方式。尤其是当代儿童,许多都是“数字原住民”,他们更倾向于互动式阅读。具体来说,如果将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引入儿童图书创作过程中,深挖儿童阅读的特点,以儿童的阅读行为为基础,设计集娱乐、知识传播等为一体的新型儿童图书,或许会是一种提升儿童阅读兴趣的新尝试。
如今,我们身处移动互联网背景之下,儿童图书不可能脱离这一背景而自成市场。如果想在市场中占领先机,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利用科技的手段,开发出儿童图书的新品类,创新儿童图书的阅读新形式,营造儿童图书的阅读新场景,让儿童拥有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更强烈的阅读乐趣。
4.3 使古代的情感联结到现代儿童生活中
不管是历史久远的古代,还是快速发展的现代,每一个至今都有生命力的民族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维系在时间轴中的情感也是一致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不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仍是我们现代生活的道德标准。而在儿童图书中,要使这种贯穿始终的情感得到儿童的认同,就要对沉淀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进行继承,形成与古人相同的情感脉络。儿童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儿童图书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要在特定历史发展背景下反映进步的社会理想和情感意志。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儿童图书出版的重点,用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帮助儿童进行情感体系、综合文化体系建设。
时间从古代走到了现代,读者自然会用现代的价值观比照传统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儿童阅读习惯倾向快餐化,很多儿童对待阅读,犹如囫囵吞枣。在此背景下,儿童图书出版更应肩负起文化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图书是文化的载体,儿童图书是儿童价值观得以形成的砖瓦,多元化的儿童图书更需要体现深厚的文化积淀。比如,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知行合一观、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等,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儿童图书应蕴含这些价值观,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4]。儿童图书对于传统文化的体现,不应仅仅只是简单复制一些传统元素,而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是不能引起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共鸣与思考的。
5 结语
总之,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儿童图书创新,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也是助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儿童图书出版问题上,要在注重图书市场效益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背景相结合,提升图书价值的同时,提高儿童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关注,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引用
[1] 郑欣怡.儿童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建议[J].出版参考,2014(18):28-29.
[2] 蓝双秀.儿童图书出版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出版广角,2018(5):29-31.
[3] 周雅琴,王宇晗.探析本土原创儿童图书创新发展的新思路[J].包装工程,2019(1):76-81.
[4] 郗戈,陈鑫.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现实路径探析[J].理论视野,2019(6):28-33.
作者简介:孙冬梅(1982—),女,土家族,湖南长沙人,硕士,出版中级,就职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