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语蓬勃兴起,新异的表达形式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大多数人群日常交际生活中出现了语言表达系统受网络语影响的现象,习惯性使用简单的网络语、表情包代替自己的表达,因而自我表述能力弱化,在想表达某种强烈的观点或感受时,无法用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无法将其诉诸文字,陷入“文字失语”的情况,故本文从这个现象出发,结合社会语言学,浅析网络语对“文字失语”的影响。
1 网络语概述
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语是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新的语言交流形式,梁琦秋(2012)指出网络语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既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也受到交际原则和语用习惯的制约,形成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的模糊。安思薇(2020)提及网络语由字母组合、数字或汉字谐音、符号、拼音、图片等多种形式组成。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出于娱乐等需要,网民之间开始使用一些特殊的交流语言,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特定语言。网络语活跃于网络聊天、在线社区和抖音、快手、微博等常用网络社交软件中,它们是网络语中最活跃、最流行的表达平台。刘鸿雁(2018)认为网络语走红的本质是语境的制约和破格及语言和社会的共变,也说明社会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1]。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网络是网络流行词语产生的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际在不断推进,网络语也逐渐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1.1 网络语特点
第一,网络语具有风趣性。网络语之所以能够吸引大众的注目,是因为网络语往往以简短、押韵或幽默的方式表达,能够让我们产生共鸣,在交流中能够产生生动有趣的效果。
第二,网络语具有新异性。网络词有它独特的形式和创造性,充满了创意和新奇性,能够准确地概括某种情感或者表达某种观点。如“爱人如养花”用来说明“爱一个人”就好比是养一盆花,“养花”需要精心照顾、呵护、培育,它才能生机勃勃绽放自己的美丽。
第三,网络语具有不稳定性。新兴的网络词多是反映我们对当下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新事物或某则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感想。兴趣和话题的变化以及网络信息更新,使得网络语常如一阵突如其来的浪潮,突如其来又很快退潮而去。
第四,网络语具有经济性。它通常能够以简短、简单的形式表达某种情感。如“短逃离”指人们为自己挤出有限的一段时间,逃离当下枯燥的生活,为自己争取一个尽兴释放自我的自由瞬间,在安抚自己当下的疲劳之后再回归。它是对当代社会年轻群体想要短暂叛逆、追求自我又要平衡现实的精神的缩略表达。
1.2 网络语影响
网络语的影响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它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语言表达方式,在沟通交流、传统语言规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我们。我们在利用网络语的便利的同时,也应懂得审视它的双面性。
1.2.1 有利影响
第一,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网络语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演变,它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活跃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它打破了我们传统语言的使用方式和表达习惯,推动了我们社会交际语言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第二,塑造特定的表达符号。网络语往往会让我们自然形成认同感,因此成为某类事物或群体的标志和象征,如“脆皮大学生”等。通过使用特定的网络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对这一现象的认同感,并且与其他人建立起联系。
1.2.2 不利影响
第一,过度依赖网络语可能导致信息表达的贫乏和表达习惯的简化,人们可能过度使用网络语,而忽略了传统语言的表达和准确传递信息的能力。
第二,网络语容易导致误解和矛盾。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网络语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这种误解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和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矛盾。
第三,与传统正规语言相比,网络语存在许多模糊不清或易引起歧义的表达方式,有时会使沟通双方产生误解,降低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2“文字失语”概述
大众“文字失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当代群体普遍存在“文字失语”的现象,即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文字观点和思想。沈爱国、徐汇紫琳(2022)认为,“文字失语”时,表达常常会呈现出逻辑混乱、语法错误、词汇量极度匮乏等特点,想说却不知如何说,心中的所想难以付诸文字[2]。“文字失语”现象在今日互联网时代尤为普遍,尤其青少年群体是我们社会的未来,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了解并解决当代“文字失语”现象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文字失语”现象受社会环境、外来文化冲击、个人身心发展、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就网络语对“文字失语”的影响进行探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大众在日常的交流中更多倾向使用网络语。张银虎(2023)提及人们的“文字失语”症离不开网络语的“标准化生产”,同时当前网络平台偏爱的碎片化传播方法也是造成失语泛滥的重要动因[3]。卓道仁(2023)认为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语、新异表达形式层出不穷,严重冲击传统语言文化[4]。网络语的使用习惯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使大众逐渐养成了使用网络语的习惯,网络语影响“文字失语”具体表现如下:
文字表达简洁程度过高,常常仅凭几个字或表情符号就进行整个语义的表达,导致信息的传达不完整、不准确,甚至产生理解误差。如“没事了,去玩吧”、“行行行”、“好好好”既可以用作玩笑,是一种风趣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可表达“瞧不上、看不上”的无奈之意。社会交际关系的亲疏、语言的表达理解不同、文字表达与面对面交际的差异,会使聊天对象对同一网络语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交际误差。
网络语的普及使得传统的正式书面语言的运用频率降低,大众群体无法熟练运用书面语,缺乏对文体和语法的正确把握和对传统文字的继承。如古有表达随遇而安的诗句“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今日则惯用“躺平”一词。形容一处美景,古有“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今日则惯用“芜湖!家人们谁懂啊”“起猛了”“针不戳”“绝绝子”等网络语表达内心所感。
网络语追求速效性和即时性,使得我们在表达上过于匆忙和粗糙,缺乏思考和思辨的能力。网络风向千变万化,为了紧跟网络“潮流”不落伍,会出现盲目跟风、效仿的现象。如“备胎”“舔狗”“绿茶”“呵呵”“菜鸡”等词不仅活跃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活跃在初高中学生及以下群体中。
惯用网络词会直接影响语言学习和文字表达及运用能力,导致大众文字运用、情感抒发能力、文学素养能力低。网络梗会束缚语言思维、削弱思考能力、固化表达方式,从而导致“文字失语”,日常社会交际中“说梗、接梗、抛梗”运用自如,但要将心中所想付诸文字时,却不会表达、不会言语,除了用“绝了”、“666”再也找不到其他表达赞美的词语了,影响青少年群体文学素养提升。
3 当今“文字失语”现象可能带来的问题
“文字失语”现象的存在对大众个人或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字是我们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重要工具,当我们文字表达能力不足时,很难准确有效地输出自己的观点,也难以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文字失语”现象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更承载了传统文化,过度依赖网络语不仅会阻滞文字与信息的表达,更可能会降低人们对传统语言的重视程度。“文字失语”现象的存在也会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造成影响,加剧文化和教育差异。当代社会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依然存在,“文字失语”现象可能使得青少年群体在升学、就业和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文字失语”现象的解决建议
“文字失语”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规范使用,影响了人们对祖国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孟继燕(2019)认为从当下的用词习惯、用词风格来看,无疑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当下社会价值观的错误与偏差,不仅离真理久远,更离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很远,这必须是我们有待反思并修正的[5]。李成军(2007)指出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好的,面对新时期广泛流行的新词语,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观点[6]。“文字失语”现象降低了人们对书面表达和汉字字词学习及运用的兴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众“文字失语”现象。
为了解决当代大众“文字失语”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切入: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对传统书面语言的教学,并引导大众正确使用网络语,避免滥用和过度依赖。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等方式,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家庭教育需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文学素养培养,家长应以身作则,少说不说网络语,多说文明用语,营造文明规范的家庭语言环境。少刷短视频,尤其和青少年群体相处时,尽可能减少青少年群体与短视频的接触。发现青少年群体不恰当使用、惯用网络语时,要及时纠正,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不要盲目跟风,要客观对待网络词,帮助青年群体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引导,使其正确传达信息,避免误导公众。通过媒体宣传和规范用语培训,提倡健康、准确、规范的网络语使用方式。
社会应加强对文字表达规范的宣传和普及,展现传统文字魅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大众“文字失语”现象也非一日之功,需要多管齐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个体要懂得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勇敢展现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
5 结语
“文字失语”不仅是一个表面问题,更是社会语言问题的综合体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部门、社会媒体平台、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推动当代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有效地改善大众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和文化环境,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工具,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体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当代大众的文字表达能力将得到提升,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用
[1] 刘鸿雁.流行语走红的内在规律[J].才智,2018(27):198.
[2] 沈爱国,徐汇紫琳.文字失语症:互联网时代语言表达困境分析与对策[J].传媒评论, 2022(12):44-46.
[3] 张银虎.“文字失语症”的网络动因,心理表征与亚文化症候[J].新闻传播,2023(13):31-33.
[4] 卓道仁.破解青少年“文字失语症”要切实下好“三手棋”[J].民主,2023(9):55.
[5] 孟继燕.审视当下网络词汇对文化的影响[J].山西青年, 2019(1):88-89+87.
[6] 李成军.当代汉语新词语流行性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6-98.
作者简介:李素华(199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就读于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