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研究

2024-10-29 00:00姚欢秦东丽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9期

摘 要:2020年以来,国家积极倡导各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不少高中地理教师也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文章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二者的融合现状、实施建议等;再结合农耕实践,渗透劳动教育,整合教学资源。此过程既实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又能够体现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关键词:地理教学;劳动教育;融合课堂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此后,关于劳动教育和地理教学融合的探索逐渐增多。张潇指出,二者的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地理学科教学、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德育价值、学科价值和课改价值。郑钰和杨娅娜就二者的融合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深挖地理教材、建设课程基地、强化户外教育的建议。

与此同时,周凤萍也谈到“认识不足、能力欠缺、评价模糊”依旧是两者融合的极大困境。为此,刘科灑和杨显明通过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中挖掘劳动元素。熊平倡导突破课堂,走进真实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莫小丽等人也提出要以“家校社”协同推进为突破点,充分利用气象站等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劳动教育基地。甚至还有学者构建了跨学科课程内容的设计方案,提出了“项目式、体验式”课程活动的实施方案。由此看来,中小学阶段还是侧重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如何将地理教学的育人性有机地融入其中,始终是研究的重点。

一、立足地理课标和学校实情,寻求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石

以地理课程标准作为基础,将劳动实践视为抓手,二者充分融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更大限度、更高效率地实现地理教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价值。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绝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要注重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在“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教学内容中,课标把“结合实例”作为行为动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及其变化”。绝大部分教师会通过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实例或乡土资源,使学生清楚“农业生产的自然和人文区位”、懂得“农业地域类型”、学会“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FGf+BIjqBT4FD6cEeVZMRg==,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触动作用甚微。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安全、适度的前提下,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积极开展劳动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劳动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该校已经连续多年开展农耕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付出了汗水、体会了艰辛、运用了知识、收获了喜悦、磨炼了意志。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巧妙地融入劳动教育,还可以收集学生农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凝练提取之后形成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再加上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一堂丰富多彩的融合课堂就此诞生。

二、注重学科思想和家国情怀,形成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框架

(一)重视区位观念,了解劳动之“初”

从杜能的“农业区位”观念,到现代学者的“农业决策”,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区位条件及其变化越来越受关注。农业区位,一方面是关注农业生产所选的位置,另一方面是明确农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本质在于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区位观念格外重要。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劳动教育和区位观念相融合?其一,教师应灵活巧妙地借助校园平面图,可以设计地理方位辨识,亦可以选取参照物来描绘相对位置,引导学生找到校园责任田地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劳动场所,并要求学生能够精准地向校外人员描述其绝对FGf+BIjqBT4FD6cEeVZMRg==位置和相对位置。其二,让学生通过询问长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初步掌握校园责任田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当地的气候类型、市场需求等,梳理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区位关系,从而为后续的劳动生产和劳动决策提供依据。

(二)关注空间尺度,感悟劳动之“情”

地理学科重在研究地球表层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空间变化,因此,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性。同样是农业生产,空间尺度不同,关注点亦不同。如全国大范围的农业生产,气候尤为重要,气温与降水的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类型;而小尺度的校园农耕,更需要关注天气变化,天气的瞬息万变直接影响了具体的农事活动,如农田何时灌溉、农作物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空间尺度的视角来看待农业生产,不仅要了解国家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还要理解地方农业生产的千差万别。

此外,空间规模也影响着农业生产。在校园内,可供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规模较小,所以学生劳动空间不算太大,投入的劳动力可以略少,此刻劳动分工就尤为重要。一部分学生负责平整土地,另一部分学生负责除草施肥等,就能全员分时段地参与劳动生产。这样一来,学生能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会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试想,一个国家的土地规模之大、农作物种类之多,农业生产过程之烦琐,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就更多。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应对之策,学生便会明白机械化和自动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理解国家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掌握科学技术,明确劳动之“兴”

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从“育种”到“栽培”,从“灌溉”到“机械”,农业科技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泛。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的基本安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真真切切地遇到一系列问题,并试图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如通过铺设地膜或搭建简易大棚来防寒。教师在学生铺设地膜的同时顺便引导学生去了解“地膜的保温原理和作用”。在已有条件下,学校能够规划出一片校园责任田实属不易,用于灌溉的配套设施在短期内更是难以完善,尽管学生表示理解,但是依旧会提出“希望采用滴灌或喷灌”的建议。这不仅是学生劳动智慧的体现,也反映了科技兴农的意识逐渐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无论是运用保温方式,还是提出灌溉技术,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

三、突出学生主体与评价体系,呈现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过程

学生是地理教学的对象和劳动实践的参与者,学生的主体性不言而喻。学生在开展劳动实践的全过程,也是地理教学的融合过程。例如,学生劳动实践之前需要明确位置,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来科学合理地选种。整个劳动过程,全员参与、各司其职,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劳动智慧和劳动能力,诸如部分班级选用垄作法进行耕种,提高土层厚度的同时还有利于雨季排水。最后的收获与总结,更是对学生劳动实践和学科素养的双向检验。既然有检验,那就离不开评价体系。在征求了多名地理教师的意见后,本研究从地理教学和劳动教育的角度入手,选取多项具体指标,采用自评、组评和师评的方式,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表现性评价,如表1所示。表现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也反映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路径,既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四、构建教学资源和问题教学,生成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课堂

教师将学生劳动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和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形成强有力的教学资源,如表2所示,然后从中提炼出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尝试从各级层面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适当记录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经意间的情感表达,这是判别学生思维情感、劳动态度是否达成的一项重要标志。

收集了上述教学资源后,教师便可以采取问题式教学。有的问题可能超越了学生的已有认知,甚至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教师则要抓住这一认知冲突来构建问题链,适当地进行教学延伸。例如,学生搭建简易大棚时,只是依葫芦画瓢,此后却不再过问,导致棚内温度过高,农作物死亡。虽然对高一地理教学而言,涉及大棚使用问题的内容不多,但这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大棚的工作原理之上顺带提及大棚的使用技巧。

本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模块讨论“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形成了相对应的教学设计,见表3。

五、结语

在地理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双向创新驱动下,教师教学模式发生新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在真实的劳动实践情景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学科思维来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后,又会触发学生对学科、对劳动的情感态度转变与深化,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将问题梳理后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再运用好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推动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还能发挥出更好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潇. 中学地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背景、价值与实施路径[J]. 中学教学参考,2022(28):77-79+83.

[2] 郑钰,杨娅娜. 劳动教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J]. 地理教学,2022(24):42-47.

[3] 周凤萍. 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01):8-10.

(责任编辑:石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