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教育是高校育人主旋律,高校语文课程则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文化润疆”视野下,探索高校语文课程的构建方法,发挥语文课程在文化滋养学生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学术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润疆的内涵与价值特征,研究了高校语文课程的应用价值,立足高校语文课程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高校语文课程挖掘思政与文化元素,并探索了文化育人、思政育人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润疆;新疆高校;语文课程;育人价值;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164-04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社科类课程,本就拥有较多的思政与文化因子,就应当承担起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的责任。教师需探索如何让语文课程协助好高校思政课,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文化润疆”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一、“文化润疆”与“中华文化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1]。高校这一教育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三股势力”的斗争由来已久,包括大学语文课程在内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成效涉及国家安全、边疆稳定的大势。做好文化润疆工作,对于提升新疆地区人们的归属感、保障国家安全与边疆稳定等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2]。
中华文化的整合、构建和认同,是基于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而形成的[3]。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给文化润疆工程提出了目标,即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4],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认同,是“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5]的文化认同基础。这为解决新疆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新疆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边疆地区发展与建设的中坚力量,校内新疆本土学生也非常多,他们健全的“三观”培养以及文化认同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在此背景下,对高校语文课程中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文化滋养,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展开综合研究,希望语文课程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渠道,发挥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的渠道价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助力“文化润疆”战略的有效落实。
二、高校语文课程在育人导向上的应用价值
(一)语文课程渗透思政与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 “三观” 与人格
立德树人就是教育宗旨,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三观”与人格,而不应局限于教导学生某一知识。新时代社会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糟粕文化和审美错乱的问题,例如娱乐至上、功利主义思想,对高校学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高校语文课程中,教师应挖掘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高校语文课程中蕴含着大量思政与文化因素,例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阅读,教导学生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让学生养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志气。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学生感受史铁生对人生的种种感悟以及对亲情的深情讴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三观”与人格。
(二)语文课程开展文化育人,引领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延绵至今的国家,历经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先辈智慧和社会意志的凝练,文学作品则是传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语文课程要落实思政与文化育人,引领学生去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财富,这一过程必然能够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与审美情趣。[6]
(三)语文课程渗透情感教育,助力“文化润疆”战略目标达成
语文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应发挥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作用,实现文化滋养高校学生的目标。在大量的文化因素、德育因素、美育因素、情感因素的滋润下,必然将更有力地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育人体系变得更完善。尤其是能够加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概念的认识、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同、多民族地区文化的了解,提升建设和谐边疆的精神源动力,助力“文化润疆”战略目标,促进边疆发展。
三、高校语文课程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体系的持续加强与逐步落实,高校语文课程改革是摆在第一位的工作。在相关教育文件指引以及校组织领导下,高校语文课程积极优化,不断深入探索思政元素与文化元素的发掘路径,持续完善语文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语文课程的深度、广度与厚度都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三观”与人格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是在语文课程思政与文化育人体系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情况下,教师对语文课程中的思政与文化育人元素发掘不够彻底,教师的视野仅局限于教材之中,结合教材元素去探究思政与文化育人途径,而事实上,还可以拓展到教材之外,将更加丰富的育人材料提供给学生,助力学生全面成长;[7]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存在文化育人形式不够丰富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政与文化育人仅局限于说教模式之中,没有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类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缺少实践性,这样的方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思政与文化育人方面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四、高校语文课程渗透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路径
(一)高校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引领与监督作用
高校语文课程有时不能充分发挥育人导向价值作用,常常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有关系,体现在语文课程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教师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完善顶层设计,做好各项支持保障,发挥组织引领与监督作用,促使教师引起重视,制定语文课程思政与文化育人计划书、路线图等,同时需要学校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听课、巡课、检课等方式,调查学生反馈情况,实时了解语文课程育人状况。除此之外,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牵头构建长效的培养与教研机制,组织教师分享教育经验、开展微课比赛等活动,多方面提升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能力。[8]
(二)教师明确思政与文化育人目标,深入挖掘思政与文化元素
大学语文课程落实思政与文化育人任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应加强重视,明确思政与文化育人的目标,做好顶层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语文课程思政与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钻研高校语文课程教材,分析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内涵,结合教材内容中的文化与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其特征,寻找相关联的思政与文化元素,将其引入教育之中。教师要有趣、巧妙地引入,而不是生搬硬套,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广大教师持续探索。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目光放在教材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丰富多元,包括宗教、哲学、教育、科技、戏曲、建筑、饮食、礼仪等各方面,这些都是优质教育资源,值得重视。教师可以根据育人目标,有选择性地挑选优秀传统文化,精心准备课前导读材料以及拓展学习材料等,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为学生呈现出更有深度的学习内容,突出思政与文化育人导向,如文化演变史、优秀人物、非遗文化、地方文化等,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之中,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将新疆地区的汉民俗文化引入课堂之中。在古丝绸之路中,古称蒲类海现为巴里坤镇的地方,是如今新疆唯一保留最多的清代汉民居群落和道观寺庙之地,几百年前的汉民居保留至今,清代古粮仓、幻彩湖、松峰书院等都是比较出名的景点。[9]
(三)教师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潜移默化渗透思政与文化育人
教师需及时革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深度融入课堂之中,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思政与文化育人,实现潜移默化渗透思政与文化育人的目标,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立足语文经典,渗透优秀文化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立足于语文经典文学作品,向学生宣传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亲情、爱情、爱国之情等等,对学生形成正向影响。[10]例如学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教师结合文中写雨的形态“绵绵的细雨”“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等描述,写雨的气味“湿润的空气”“清新的气息”,引导学生深度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鼓励交流探讨,活跃育人氛围。在高校语文课程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讨学习法。合作探讨学习的形式相对宽松,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非教师灌输讲说,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观点,也可聆听他人的观点,在分享与交流中获得成长。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让学生感受作者语言的张力,用无雕琢和虚饰的痕迹描写出广阔的情境以及热烈的情感,再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分享自己的模仿创作作品等,促使学生领会本诗中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丰富学习内容,拓展课外学习材料。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或探究性的教育内容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思政与文化教育。具体来说,教师可结合宗教、哲学、教育、科技、戏曲、建筑、饮食、礼仪等内容,将一些趣味化的课外学习材料引入到课堂之中。例如《玛纳斯》讲授了柯尔克孜族的英雄故事,《江格尔》则向读者介绍蒙古族英雄的故事,两本民间文学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教师向学生课外推书,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感受文化的魅力,并通过阅读让自身变得更加充实。[11]
巧用信息工具,构建优质的课堂情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教师可以巧用信息技术来播放故事或再现场景,让教育内容更加鲜活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更好的教育成效。
融入社会热点时事,开阔学生视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助力“文化润疆”战略目标实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寻古”,也要“访今”,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国家责任意识。教师可将社会上的热点时事引入语文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围绕社会热点时事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如“中国促使沙特和伊朗建交”的新闻,以这些社会热点时事为主题,嵌入到语文课程的“阅读欣赏”“口才训练”和“应用写作”之中,让学生围绕这些内容读一读新闻、说一说见解、写一写感想等,这一过程也必然将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12]
(四)教师组织实践性、探索性的思政与文化教育活动
除了课堂育人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性的教育活动,以便更好地实现思政与文化育人的目的。相比于说教形式,实践育人活动更能够让学生有切实体验感,增强学生对文化因素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升思政与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在语文课程之中可开展的思政与文化教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诗歌朗诵、正向主题征文、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也可以开展跨学科课程,开展戏曲模拟表演、书法绘制展览、建筑模拟构建、礼仪风俗演练等趣味的活动。例如,围绕“红色故事”主题,展开主题征文,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红色故事,撰写成文章,教师从中选择最优的作品,学生需结合自己的作品上台演讲。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例如与当地文化馆、艺术馆、高校博物馆等展开合作,开发独特文创产品,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走访,去感受当地文化特色。经过校本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三观”与人格,将促使学生更深度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彝族文化的内涵和真谛,不仅要耳濡目染,更要亲身实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化,在深度融入的基础上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点,这对学生的正向影响更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健康“三观”。[13]
五、结语
在新时代教育中,思政教育、文化教育成为教育的重点,对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必然的促进作用。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社科类课程,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政与文化元素,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结合教材内容搭建思政与文化育人情境,拓展教材之外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采用多元化教育方法,构建实践育人模式等,让高校语文课程发挥巨大的文化育人导向价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0-9-26)[2023-08-20]. https://www.gov.cn/xinwen/2020- 09/26/content_5547383.htm.
[2] 冉智琪.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高校文化课融入地方文化初探: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2):10-12.
[3] 郝时远. 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1-10.
[4]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EB/OL]. (2022-7-15)[2023-08-20].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7/15/content_5701239.htm.
[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6] 田静. 如何在高校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对联,2023,29(20):30-32.
[7] 秦玮. “大语文”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研究[J]. 汉字文化,2023(07):52-54.
[8] 王淏清. 大学语文中的陇南:甘肃陇南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语文中的呈现[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08):98-103.
[9] 黄中民. “文化润疆”背景下高校语文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21(03):71-75.
[10] 袁梦,娄思思. 高校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 汉字文化,2021(14):31-32.
[11] 马应安.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分析[J]. 大学,2020(12):30-31.
[12] 蒋丽云. 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东莞文学为例[J]. 河北职业教育,2020,4(02):50-53.
[13] 高颖婷.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2023,27(01):23-27.
(荐稿人:陈文博,新疆农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践项目2021年度课题“新疆高校中华文化等相关课程在实现文化润疆工程的价值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课题编号:2021ZHGG0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新疆高校大学生‘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现状调查”(项目编号:202210758004)。
作者简介:白玲(1976—),女,博士,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冶甜芯(2003—),女,学士在读,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